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梁旭,.,2,一、核心素养,.,3,素质与素养素质辞海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事物本来的性质.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360百科本来含义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生理学上所说的“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素质偏向与先天有关,不是与教育相关。素质教育?,.,4,素养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与教育相关。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5,OECD(经验合作发展组织,30个国家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美国*日本*(1964)*芬兰*(1969)*澳大利亚*(1971)*新西兰*(1973)*墨西哥(1994)*捷克(1995)*匈牙利(1996)*大韩民国*(1996)*波兰(1996)*斯洛伐克(2000))三个维度(1)能使用工具(2)能在异质群体中进行互动(3)能自律自主地行动,.,6,OECD九项素养(1)能使用工具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使用知识和信息;使用(新)技术。(2)能在异质群体(个性各异而又互相依赖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群体)中进行互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团队合作;管理与解决冲突。(3)能自律自主地行动了解所处的外部环境,预料自己的行动后果,能在复杂的大环境中确定自己的具体行动;形成并执行个人计划或生活规划;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能保护及维护权利、利益,也知道自己的局限与不足。,.,7,EU(欧盟)核心素养八个领域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艺术素养,.,8,EU(欧盟)核心素养八个领域三个维度(24项)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艺术素养,.,9,美国三项技能领域,.,10,美国11项核心素养,(3)生活与职业技能灵活性和适应性主动性和自我指导社会和跨文化技能工作效率和胜任工作的能力领导能力和责任能力,(1)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2)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交流和科技素养,.,11,新加坡,.,1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历时三年,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员。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厘清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与理论结构,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开展国际比较研究,分析比较15个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的程序方法、指标框架和落实情况;通过教育政策研究,梳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开展传统文化分析,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成德的思想和传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展课程标准分析,了解现行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相关表述,明确课标修订任务。,.,13,核心素养(KeyCompetencies)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14,.,15,开始感觉很好!很完美!有学者质疑是核心(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还是全面素养?现在思考:其它国家的素养为什么比我们要“偏面”?我们国家的素养在学生阶段能养成吗?学生的素养是同一的吗?我们的核心素养研究缺少了什么根本的东西?,.,16,自然人,社会人,文化人,.,17,是否我们的研究缺少了对真实的“学生”的研究?是设计出了一个核心素养,而不是真正研究出了核心素养。在高中阶段成为“完人”的比例有多少?成为“完人”是有条件的吗?是否核心素养模型越完美,学生的成长也就越全面,学生的成长是否受制于其它规律的制约?会分散力量、失去重心。人贵有自知之明勤于反思,容易吗?有多少人能够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国际理解?有多少中国人(外国人)具有勇于探究、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的素养?(有了全球科学素养调查)又有多少中国人(外国人)具有人文情怀、审美情趣?,.,18,.,19,这么全面而完备的“核心素养”不可能是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是一个中国高中学生的理想化模型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但也可能产生误导(违背发展规律的一厢情愿)。,.,20,二、物理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21,.,22,.,23,物理学科在人的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分析,.,24,物理学科在人的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分析,.,25,物理学科在人的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分析,无知者无畏!反应时(火车前拍照),酒驾!高速限速安全电压防范雷击防范射线(工人把放射源放在口袋)微波炉可用吗?手机辐射很厉害吗?等,.,26,物理学科在人的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分析,.,27,物理学科在人的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分析,.,28,三、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著名观点1:双基是教学目标1.0三维目标是教学目标的2.0核心素养是教学目标的3.0著名观点2: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三个维度是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分设),.,29,教师困惑:以后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怎么写?,【案例】行星的运动,.,30,教师困惑:以后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怎么写?,【案例】行星的运动,专家:知识决不是物理观念课标组: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教师:教学目标缺少这几条,这课还怎么上?,.,31,【案例】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目标,.,32,【案例】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目标,专家:知识决不是物理观念课标组: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教师:教学目标缺少这几条,这课还怎么上?,.,33,我的观点,核心素养并不是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状态量)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变化)。(是过程量),.,34,已经完工的房子:外形结构材料功能都是对房子本身的描述核心素养,.,35,正在建造的房子:每天要完成的工作,就相当于教学目标。,.,36,完工的房子只有美丽的外形,而建造中的房子不仅有属于房子的框架,还有不属于房子的架子、安全网、塔吊、施工便道等。住进房子的人可能并不知道建造过程中发生的许多工作,但建造房子的人如果不做这些事情房子能建造得出来吗!,.,37,物理视角的运动观念,微观运动,宏观运动,分子运动,原子运动,电子运动,光子运动,电磁波运动,高能粒子运动,地面物体运动,单个运动规律,大量运动规律,地球运动,月球运动,行星运动,彗星运动,宇宙演化,描述方式及概念,具体的运动情景,.,38,物理视角的运动观念,微观运动,宏观运动,分子运动,原子运动,电子运动,光子运动,电磁波运动,高能粒子运动,地面物体运动,单个运动规律,大量运动规律,地球运动,月球运动,行星运动,彗星运动,宇宙演化,描述方式及概念,具体的运动情景,知识,知识,方法,知识,?,.,39,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40,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41,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观念是什么的知识,对应知识,实验技能属于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技能程序与规范,属于科学思维,.,42,.,43,教学目标: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好?不同的教师看到这样的教学目标会有怎样的教学行为?,.,44,教学目标: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好?不同的教师看到这样的教学目标会有怎样的教学行为?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审美一千个教师眼里有一千个教学目标(设计)?,.,45,“行为动词+知识内容”的方式有很多时候不能清晰地表示教学目标。与素养相关的教学目标,应该更加明确与精细,是对大脑中应具有的素养的描述(状态)。,.,46,案例,以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为例,.,47,一、物理观念,1术语与概念(1)引力常量是自然界中少数几个最重要的物理常量之一,G6.6710-11Nm2/kg2。(2)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运动的速度,。(3)第二宇宙速度是物体克服地球的引力,永远离开地球所要达到的速度,数值为11.2km/s。(4)第三宇宙速度是物体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外所要达到的速度,数值为16.7km/s。,.,48,2规律与理论(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4)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即,.,49,(5)人造卫星运动规律地心与圆心重合是卫星稳定轨道的必要条件。半径越大(飞得高),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第一宇宙速度(7.9km/s)是最小的发射速度,也是最大的绕行速度。质量相同的卫星,飞得越低(轨道半径越小)动能越大,势能越小。同一轨道上的卫星有相同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向心加速度。因质量可能不等,故动能可能不等。(6)地心说是人类早期对于宇宙认识的学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天体运动均为最完美、最和谐的圆周运动。(7)日心说由哥白尼提出。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天体运动均为最完美、最和谐的圆周运动。,.,50,3物理模型(1)行星圆周运动模型因行星轨道与圆十分接近,在中学阶段可以按圆轨道处理,太阳在圆心,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2)人造卫星运动模型若人造卫星运动的圆轨道稳定,其轨道的中心与地球中心重合,此时引力恰好提供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51,二、科学思维,(1)人类探索行星运动规律的历史是科学探究的一座里程碑。科学家们从最基本的观念开始,凭借对现象的观测,模型的构建,模型与事实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修正原有的观念和模型,逐步接近真实,获得物理规律。(2)从太阳与行星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太阳吸引行星,行星也吸引太阳,两者的地位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两者应遵循相同的规律。这并不是推理论证,而是牛顿依据对称性所做的大胆假设。(3)“称量”地球的质量的方法地球表面重力可近视为万有引力,由,得。(4)计算天体的质量的方法选择一个环绕天体(m),是测量中心天体质量(M)的方法之一,由,得,.,52,(5)宇宙速度是指发射速度,是将火箭发射过程等效为以某一水平初速抛出时的初速度。(6)在地球表面或已知重力加速度值的高空,引力可用mg(mg)表示,否则一般选用来表示。(7)解决天体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步骤:确定对象并对其受力分析;选择合理表达式表示万有引力;选择合理表达式表示向心力;利用F引=F向(或F合=F向)建立方程并求解;对解题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53,三、科学探究,(1)卡文迪许扭秤两小铁球连在T型支架的两端,T型支架用一根韧性很好的钢丝悬挂,钢丝上有个小镜子。每个小铁球旁放一个大铁球,同时分别吸引扭秤上的两个小铁球。扭秤微微偏转,用激光照射镜子,因激光反射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可记录移动了的较大距离。(2)转化与二次放大法(1)增大T型架连接两球的长度产生较大的力矩;(2)增大弧度尺与系统的距离使小镜子的反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