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心理激励指导PPT课件_第1页
组织行为学【心理激励指导PPT课件_第2页
组织行为学【心理激励指导PPT课件_第3页
组织行为学【心理激励指导PPT课件_第4页
组织行为学【心理激励指导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组织行为学(第二讲),主讲人:刘勤,.,2,主要内容,导入案例知觉与行为个性理论及其应用,.,3,导入案例:蒙牛总裁杨文俊报效伯乐个体的心理特征与行为不仅影响到他们如何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还会影响组织的绩效和组织气氛,.,4,第一节知觉与行为,一、关于知觉的概念:知觉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是个体心理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通过知觉,有助于对事物整体与全面的认识,知觉和感觉的关系与区别是:1感觉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即对客观事物赋于意义并做出解释。总之,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专一器官分析的结果。,.,5,例如,一片白色是感觉,而一片雪地白茫茫就是知觉。一声巨响是感觉,一声春雷则是知觉。纯粹的感觉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它与具体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因此,一般说来,人与客观事物接触产生的都是知觉,很少感觉。只有出生不久的小婴儿才是感觉。,.,6,知觉是感觉的深化,是几种器官综合分析产生的结果。3知觉影响人的行为,即人的行为是以知觉为基础。由于人的大部分决策是直觉决策,所以知觉直接影响决策的结果。,.,7,二、知觉的特点:1知觉的选择性:即当人们感知外部事物时,能优先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清晰的分离出来。如图:,.,8,.,9,(一)影响直接选择性的客观因素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如鲜艳的颜色,醒目的标记,响亮的声音,均容易被人清晰的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差别:二者反差越大,愈容易被识别。对象的组合方式:对象在距离和形态上的接近,更容易被人们视为一个整体被知觉。例如:,.,10,.,11,(二)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1)兴趣人们常常把知觉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而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被排除在知觉之外。(2)需要与动机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符合人们动机的事物,常常被人们当作知觉对象。(3)个性特征人们的个性、气质、性格特征都会对知觉产生影响,例如多血质的人群对事物感知速度快,而抑郁质的人群则对事物感知细致入微。,.,12,(4)经验内行与外行对事物感知的深度有很大的差别。(5)环境与文化不同环境与文化背景,即使感知的同类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评价。2知觉的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当人们知觉某一对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加深理解,并做出解释。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经验,来按照事物的局部特征和个别属性去感知事物的整体。,.,13,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某些变化时,而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以上三种特征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先行经验,知识和经验越丰富,三种特性表现越明显。,.,14,三、知觉错觉:人们知觉并不一定都是完全正确的。知觉的经验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即产生错觉。其原因是:1、人们知觉器官认识事物上的局限性。表现为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上的局限性。如图:,.,15,上述两条等长线段,经过加工,可以产生认知错觉。2、根据过去的经验,感知眼前变化了的事物。由于感知器官不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反映迟钝和固守经验也能导致错觉。知觉错觉是一种消极因素,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产生积极效果,可广泛运用于视觉艺术(如放映电影,服装设计,甚至军事领域)。,.,16,四、社会知觉与归因:1、社会知觉的含义指人对社会对象(包括个体、社会群体乃至大型社会组织)的知觉。在组织行为学中,它是研究人际关系的基础。2、社会知觉与知觉的关系知觉是社会知觉的基础,社会知觉是知觉的一部分。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不仅仅停留在知觉的表面上,而会深化产生归因问题。,.,17,3、社会知觉中的归因问题归因的概念:指通过人的外部表现或行为来推测人的内在动机,意图和属性。正确的归因是了解人、分析人的行为的基础,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8,凯利(Kelly)的归因理论:心理学家凯利把知觉和被知觉者的心理和行为放在同一系统中分析,归因结果比较客观全面。其基本观点是归因的三个基本要素内因(知觉者本人的特点)外因(知觉对象的特点)情景因素(环境)归因判断的三个标准:即一贯性、普遍性和差异性并依照三个标准,对归因做出正确判断。,.,19,韦纳(Weiner)关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韦纳认为,人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为四个因素,即能力努力(可控因素)任务难度机遇(不可控因素)一般来说,员工本人在追求事业成功方面,应当在可控因素上多下工夫,而管理者则应在不可控因素上,多创造条件,为职工的成功提供良好的机会与外部环境,并客观评价其成果。,.,20,五、社会知觉中的各种偏见:1、第一印象作用(首因效应)由于人们在心理上存在认知上的惰性,所以在对待他人的知觉方面,首次印象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心理定式作用。2、晕轮效应(以点盖面)人们往往用一些明显的品质和特点,去掩盖其他品质和特征,以致影响对知觉对象本质的了解全面正确评价,产生偏见性。例如,心理学家描述某人有如下品质:聪明,灵巧,勤奋,热情,坚定,求实若将热情改为冷酷,即:聪明,灵巧,勤奋,冷酷,坚定,求实。则某人的形象则会在人们的心目中发生根本变化。,.,21,3、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对自己所熟悉的人,最近或者说最后所得到的印象最为深刻难忘,往往会改变人的看法。4、定型作用(社会刻板印象)和投射作用即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按照自己所设定的知觉标准评估他人,对人群进行分类,形成固定形象。定型作用,往往使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形成脸谱化,妨碍人们对事物特殊性的理解,而导致偏见。5、对比效应,.,22,人们的知觉往往受到参照物的影响,使知觉产生失真现象。六、知觉与管理:1、知觉对人员聘用的影响人员聘用中,首因效应常常发挥重要影响。被知觉者应当学会利用知觉偏见,给管理者留下良好印象。2、知觉对决策的影响由于决策者的特性(功利型、人权型、公正型)意见对决策目标、需求理解不同,掌握决策资源不同,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决策。而在直觉决策中,知觉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23,3、知觉对人员绩效期望的影响根据心理学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管理者对其下属期望值愈高,而其成员的成果就愈突出。由于可以说,组织的绩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知觉和期望值。,.,24,五、社会知觉的分类,社会知觉以人为对象,从不同侧面来知觉一个人,因此可以把社会知觉分为对人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因果关系知觉。,.,25,(1)对人知觉,(1)对人知觉。也就是对他人的知觉,指通过对他人外部形态和行为特征的知觉,进而借以了解其心理活动。如,通过对一个人的相貌、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等推测他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的程度、可能有什么性格特点,此行何意等等,人的知觉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管理中不能单凭知觉判断人的能力。,.,26,(2)人际知觉,(2)人际知觉。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例如,一个人对自己与张三或李四的关系的看法,好还是不好;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对他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张三和李四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自己所在的群体中,谁最受欢迎,谁最有影响力,而谁又是孤立的,等等都是人际知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管理人员的必修课。,.,27,(3)角色知觉,(3)角色知觉。角色知觉指对人们所表现出的角色行为的知觉。角色知觉包括对不同角色的认知,以及个人以有关角色的行为标准内要求和评价他人角色,同时也以有关的行为标准要求自己怎样行为才符合本人的角色。例如:外交官的角色,经理人员的角色等。,.,28,(4)因果关系知觉,(4)因果关系知觉。因果关系知觉是指在有关的一系列社会知觉中对其因果关系的知觉。这种知觉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有足够的某种社会知觉,另一方面借助于思维的作用,分析出知觉间的因果关系。一个管理人员感知到某个手下在他的下属中非常有威望时,如果他以此为“果”,那是因为他分析该手下过去的行为的知觉作为“因”。这就是因果关系知觉,为了了解员工,管理人员要善于进行因果关系知觉分析。,.,29,(5)自我知觉,1自我知觉的概念。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2自我知觉与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和社会知觉是密切相关的。自我知觉往往是在社会知觉中进行的,而在社会知觉中必然发生自我知觉。要正确认识他人,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3自我调节。自我调节就是自我意识的调节,指自我意识按照其内部斗争的结果对主体行为的控制。自我意识的调节是在自我知觉的参与下实现的。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绝大多数人自我意识的积极方面占优势,经常在斗争中取得胜利,因而不至于做出坏事。,.,30,第二节个性理论及其应用,一、个性及其特征1、个性个体在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共同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稳定性和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集合。也就是说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个体倾向性包括一个人的志向、兴趣、动机、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心理成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成分。,.,31,2、特征:倾向性:个体在形成个性的过程中,总带有个体的主观意识成分。社会性: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个性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整体性:蕴涵了人的各种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态度、价值观等)稳定性:人的个性形成有一个过程。一旦形成,就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积极性:个性不是被客观环境任意摆布的消极个体。具有积极性、能动性,并统帅全部心理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32,二、个性的形成与发展遗传因素如身材、相貌、性别、生物节律、气质等,人的兴趣爱好30%也来自遗传。后天因素环境因素(如成长的文化背景、社会群体规范、生活条件等。),.,33,三、个性理论1、个性特质理论由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的稳定的特质所决定。卡特尔16种人格特质P50,.,34,2、按人的工作特点与感情特征分:可分为A型人格与B型人格。其中A型人格表现为:(a)节奏快(b)争强好胜(c)追求同时做好和处理多件事物(d)无法处理休闲时光(e)着眼于数字与数量反之则为B型人格。,.,35,3、按人的认知风格分:A感觉感情型表现为凭感觉办事,讲究实际,重视人与人之间感情因素。B直觉感情型思考问题更多地带有理性色彩,富有想象力,希望别出心裁,重视感情因素。C感觉思考型讲究实际,重视细节,习惯逻辑推理,循规蹈矩,喜欢与数字打交道。D直觉思考型重视抽象,习惯于不带有感情色彩的理性思维,喜欢在不涉及人际关系的部门工作。,.,36,4、按管理性人格分类:工匠型属于技术专家型,工作细致入微,对人际关系不敏感。丛林斗士型又分为狮型斗士和狐型斗士。前者有强烈的领袖欲望和权力需求,有魄力,敢担风险,精力充沛。后者魄力不足,但善于平衡人际关系和运用各种技术。企业人型忠实可靠,兢兢业业,但魄力不足,循规蹈矩,缺乏强烈的进取心和革新性。赛车手型渴望成为群体中的优胜者与明星人物,有进取心,但不醉心于势力范围和主宰地位。,.,37,5、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P51,.,38,三、个性理论的应用1、个性与管理不同的工作对个体的心理个性特征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越是高级的职业,对个性的要求也越高。当管理者试图预测员工行为时,认识个性特征是必须的。2、个性与工作成就在人员安置上,以个性特征为基础进行岗位与个性的配合。,.,39,“大象聘猫”的启示大象新办了一家饲养场。为了防止老鼠骚扰,大象贴出广告要聘请一只能干的猫捉老鼠。来应聘的猫很多,都快把大象家的门挤破了。选哪一只呢?每只猫都很能干,它们期待的目光把大象的眼睛都刺疼了。正在大象犹豫不决时,一只花猫挤在了大象面前,只见它从皮包了掏出一张张花花绿绿的获奖证书,全都是它在钓鱼、歌咏、滚绣球等比赛中获得的。,.,40,大象一见花猫有这么多获奖证书,不禁喜出望外,他想:这真是一只难得的、多才多艺的好猫啊!大象十分高兴地拍了拍花猫的肩膀,高兴地说:“好吧,就录取你了”。故事读到这里,我们不仅要为这位大象先生担忧:可别被这些的形形色色的证书迷惑了,招来一位“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啊!,.,41,在招聘选拔阶段,人力资源部门运用各种面试、笔试、心理测评等手段,无非是要测试出拟聘人员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并根据拟聘者以往的工作行为表现,来推断他将来上岗后的岗位胜任情况。证书作为一种学习或能力的证明,无疑也会为企业是否做出聘用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但问题是这些证书所代表的能力与员工的岗位职责有多大的相关性?也就是说,首先要明确的是:企业到底需要一个做什么事的人?然后再去思考:什么样的人能够做好这样的事?即以岗定人,人岗匹配。大象先生要聘请一位“能干”的猫,“能干”具体是指干什么呢?其实就是能捉老鼠嘛!所以大象首先应关注的,是这只猫捉老鼠的本领,审查证书时,重点看它有无“捉鼠”比赛的获奖证书。如果捉鼠的本领与其他猫们不相上下,那就再看一下它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如何,即除了硬技能,还要关注软技能,千万不能被一些与岗位职责不相关的花里忽哨的东西所吸引,而忽视了关键胜任能力项的考察。当然啦,如果这位花猫既多才多艺又是捉鼠大王,那么在不增加更多的人工成本的前提下,做出聘用决策也是可以的。,.,42,现在让我们继续关注这位花猫上岗后的工作表现。开始的时候,花猫非常勤奋,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到处寻找老鼠的踪迹。但由于大象是新开办的饲养场,没有多少老鼠,渐渐地,花猫变得懒洋洋的,整天把时间花在唱歌、钓鱼、滚绣球方面。慢慢地,老鼠多了起来。,.,43,这时候,花猫的捉鼠技能已变得生疏了,碰到老鼠竟然一只也捉不住。大象看到到处都是老鼠,就责备花猫说:“怎么搞的?饲养场的老鼠这么多!”花猫还有些不服气:“我一天到晚可没闲着呀!”大象更生气了:“你说你没闲着,可你捉的老鼠在哪儿呢?”“捉老鼠?”花猫鼻子轻蔑地哼了一声,“那不过是普通的猫就会玩的把戏,你让我这只才华出众的猫去干,这不是大材小用吗?”“如果不能捉老鼠,即使你的才华再超群,对我又有何用呢?我真后悔怎么会被你的一张张证书弄花了眼,而偏偏没有想到你不能胜任捉鼠这项工作。”大象回答说。,.,44,看来我们的担忧成为事实了,花猫不能胜任捉鼠这项工作,大象也开始后悔当初的错误选择。但仔细想来,其实花猫也是一名受害者。由于饲养场缺乏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而造成了目前的这种现状,大象也是负有不可推荐的责任的。,.,45,首先,大象未能为新员工花猫设计丰富而饱和的工作。花猫上任之初,也曾是一腔热情,非常勤奋地到处捉拿老鼠,准备做一名尽职尽责的好员工。但当时的新饲养场却没有多少老鼠好捉,这时的大象应为花猫进行工作再设计,使它的工作内容丰富化、多样化。让它除了捉鼠之外,再发挥其特长,比如兼任饲养场的攻关先生,陪着客户唱唱歌、钓钓鱼;或兼任饲养场的文化宣传大使,多搞一些文化娱乐活动,既丰富了职工生活,也宣传了公司形象。这样用其所长,花猫为饲养场做出了贡献,也就不会变得“懒洋洋的”了。,.,46,另外,大象未能为花猫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使花猫明确工作的重点。没有导向性和约束性的工作环境,使花猫错误地认为:只要保持忙碌,不闲着,就是好员工。却没有意识到,没有任何意义与目标的忙碌,不仅对饲养场毫无价值,而且使自己长期处于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荒废了作为一只猫最重要的技能捉老鼠的本领,并且养成了好高骛远、不再扎实于本职工作的浮躁心态,最终害了大象,也害了自己。,.,47,哪种员工最受欢迎某公司举办跨国产品洽谈会,国内外合作伙伴执行总裁,企业界精英,学术界专家,还有地方政要,都将出席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对公司来说,无论是推介品牌,展示形象,还是争取业务,拓展领域,都非常重要。会议突然提前到当天上午举行,老总心急如焚,公司总务办公室经理带领一帮人员前往机场迎接国外宾客,正在回来的途中。会议的地点设在公司附近的一家商务会馆,距离公司大约10分钟的路程,老总匆匆忙忙赶往会馆,在公司楼下突然发现,开会用的几箱水果还留在公司大堂,忘记搬到会馆会议厅。,.,48,老总忍不住把粗心的办公室经理骂了一通,急忙叫住楼下的1名保安,“赶快把这几个箱子,搬到会馆18楼会议厅。”下面,就老总交待保安把水果搬到会议厅这么同一件事,让不同的人来做,结果完全不一样。保安A憨厚老实,听到老总的吩咐,根本不知道箱子里面是什么,也没有多想,抱起三个箱子,一口气跑到会馆,冲进电梯,上到18楼会议厅,把箱子放在会议厅走廊的一个角落,马上跑回公司,生怕多逗留1分钟,担心被同事看到说自己偷懒。保安A回到公司,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49,保安B胆小心细,听到老总的吩咐,抱着三个箱子走到会馆,一路上想,这箱子里面会是什么,搬到会馆有什么用处。箱子只是用普通的绳子系了一个活结,但又怕箱子里面有自己不该看的东西,一直都不敢打开看,把箱子搬到会议厅,又不知道放在那里好,只好把箱子摆在一个显眼的位置,好让老总看到。保安B惴惴不安地回到公司,心里还一直惦记着那三个箱子。保安C胆大粗心,听到老总的吩咐,抱着三个箱子往会馆走,路上,心想这里面会不会是好东西。到了18楼会议厅,保安C把箱子随便放在一个桌子上,打开一个箱子,看到箱子里面装了荔枝,打开另一个箱子,装了红提,第三个箱子装了芒果。保安C喜欢吃芒果,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