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北宋早期婉约词的特点及评价,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2学习破阵子 春景(燕子来时新社)和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并背诵。学习重点:反复诵读诗词,从语言方面品评两首词的妙处。学习难点:诗词鉴赏的切入点的选择;领会词人在诗词中抒发的委婉的感情。一:课前准备:作者简介: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晏词造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袖,一代文宗,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文风平易流畅,纡徐婉曲,富于情韵,对当时的浮艳诗风也有所革新。同时又是史学家,与宋祁同修新唐书,独力完成新五代史。欧阳修善论诗,他的六一诗话开了诗话这一新的文学形式,对后来的词话产生很大的影响。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与晏殊齐名。其词主要内容与晏殊相仿,多写恋情相思、酣哥醉舞、惜春赏花之类,但雅俗并存、和婉细切。是北宋前期重要的词家之一,有六一词传世。二:课堂活动(一)、阅读鉴赏晏殊破阵子 春景感知全词1自读上片,找出表时间的词。明确:“新社”和“清明”2请划出本片中出现的重点意象。这么多的意象组成了一个含有作者主观感受的画面即意境,请你用5分钟的时间写出这一意境(描写出这一画面)明确:学生只要说出包括“燕子、梨花、碧苔、黃鹂和飞絮”等主要意象,并语言通顺连贯即可(大意为“春暧花开,春光融融,春光明媚,燕语莺声,春天的美好和新鲜”等即可)。3清明前为何选写梨花、清明后为何选写柳花?明确:春社在春分前后,据花信(花期)风,五日一信,春分依次三信,海棠、梨花、木兰;清明三信,依次为桐花、麦花、柳花。作者力图很准确地写出时令的特征。4“三四点”“一两声”是实写还是虚写?明确:看似实写,实为虚写。意在表现环境的幽静。5“巧笑”的句式有什么特点?明确:“巧笑东邻女伴”是倒装句,调整以后为“东邻女伴巧笑”,东邻女伴笑得真好看呀。这是填词适应格律要求的需要。6下阕省略了那些内容?明确:下阕省略了两点内容:一是采桑女对话内容,“西邻女问东邻女:你为什么笑得如此开心?东邻女回答说”。二是采桑女斗草的过程描写。文笔简洁,手法巧妙。7笑何以从“双脸”生?明确:“巧笑”的是东邻女,“斗草赢”的也是东邻女,所以,理当东邻女笑“笑从双脸生”。“双脸”的理解确实是问题。“脸”这个字说文里未收,见于集韵广韵,“脸”即颊,“双脸”即双颊,“脸”也可解释为睑,双脸即双眼。笑从双眼生,表现东邻女确实发自内心地笑了。也可以将前句看作东邻女与西邻女之间的对话,这样,就解释为两个少女的笑。8这个女子是什么样的?明确:自然天真、纯洁无瑕、活泼聪明而调皮。小结:上下两段之间有什么关系?与作者有什么关系?这首词是三首词里唯一一首有题目的词,题目概括了全词的主要内容。上下两阕扣题展开。上阕写自然景色,描写轻盈飞翔的春燕,缓缓飘落的梨花,星星点点的青苔,绿叶深处的莺啼,飘飘忽忽的柳絮,景物里透出细、小、轻、缓的心理感受,写出有名的“闲适宰相”的闲雅情趣。下阕写采桑少女,描述充满青春气息的乡间少女游玩嬉戏的场景,表现久居高位的作者偶尔流露的人的天性真情。自然景色是青春少女的背景,青春少女增添自然春色的活力,二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通过描写美好的春景,表现作者对平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二)、阅读鉴赏欧阳修蝶恋花感知全词1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李清照为何酷爱这句?明确:李清照本人是叠词高手,故酷爱这句。(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有人说本词上片的特点是“景深”,你能说说它是如何写“深”的吗?明确:一是堆雾的层层杨柳,二是无重数的帘幕,三是站于高楼也不能望见外面(章台路)。三个“深”字重叠,前两个重叠直接强调深的程度,第三个“深”又推进一层,与“几许”构成疑问语气,与下面“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呼应起来,别有一番情趣。3“游冶处”与“章台路”之间有关系吗?明确:“游冶处”就是“章台路”。这句有倒装,应为:楼高,不见玉勒雕鞍游冶处章台路。4下片的前两句写的是什么意思?“春”字如何理解?明确:写的是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着女主人公的青春芳年。“春”字语意双关,表明上指自然界的春天,又指词中女子自己的青春年华。5结句是触景生情还是借景抒情?明确:王国维人间词话里将情景交融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触景生情就是无我之境,把自己激动的心情加到客观的景物里去,缘情造景,这就是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中“泪眼”表明词里女主人公自己心情已经非常激动,把自己的感情附着到“乱红”之上,这应该是借景抒情。6.清代人张惠言词选认为这首词是一首政治诗,有道理吗?明确:清代人张惠言认为,“庭院深深”就是说王宫已经非常深远,不易进入;“楼高不见”是说君王又不觉悟;“乱红飞去”喻大臣被贬逐,即北宋韩琦、范仲淹被贬。王国维认为张惠言是穿凿附会,在人间词话里说:“固哉,皋文(张惠言字)之为词也!”认为本词只是兴到之作,没有寓意,就是写豪门大户的弃妇之怨。小结:就时代论文王国维批评张惠言主要依据北宋早期词的特点和风格,北宋,柳永才开始写市民生活、苏轼才完成了词由主要写儿女艳情转向表现社会生活的内容的转变。晏殊、欧阳修等人的词作,题材相当狭窄,主要写艳情,以娱乐抒情见长,少有寄托,同时代的范仲淹写了少量边塞词,欧阳修还嘲笑他为“穷塞主之词”,王国维甚至称北宋早期词为“倡优也”,所以蝶恋花不可能是政治诗,这是时代限定的。内容基本承袭唐五代艳词,艺术手法高超,意境深远,体现北宋词“格高韵远”的发展创新。(三)、讨论1齐读这两首词这两首词都写春景,它们有何异同?明确:都写到落花:破阵子纯粹交代时令,描绘春色;蝶恋花主要借落花抒发怨妇之情。手法不同:破阵子是正衬,蝶恋花是借景抒情。2何谓“晏欧词派”?明确:所谓“晏欧词派”指的是仁宗朝出现的一批词人,他们以宰辅大臣晏殊欧阳修为代表,词作的内容侧重于表现士大夫阶层雍容典雅的生活,自得闲适、流连光景、感伤时序的情怀;情调温婉端丽,辞采含蓄清隽、气度闲雅;言情缠绵而不儇薄,达意明白而不直露;体制短小,多为小令,基本上是晚唐五代词风的承续,而致意于提高令词的品位,尤着重于句法的变化。(四)、探究北宋早期婉约词词的特点,评价其在词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影响1内容同学们在预习时比较集中地问到两首词的作者与词中抒情主体的关系,明明是男子,却以女性主体出现。两首词基本上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作者尽量淡出抒情主体的角色,这是当时的词风所决定的。以词为“诗余”,走的是五代、南唐词人艳词的老路,在题材上仍以传统的红粉佳人为主,明显受到唐五代“诗庄词媚”思维定式的影响。北宋早期词人,多应酒宴之间歌儿舞女的要求,填词当筵演唱。北宋早期词人作词,是随意性的应酬,是业余的娱乐消遣,是逢场作戏,是私生活的真实描写,是无遮掩性情的流露。晏欧词也有所开拓创新。如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由传统的红粉佳人写到了乡村“采桑径里”的女伴,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脂粉气淡了几分,给词坛带来自然清新的气息。如欧阳修踏莎行里男性开始悄悄成为主体。这就体现出本课课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中的“格高韵远”,初步显示出不同于唐五代艳词的特点。2艺术形式对仗:破阵子三组工整的对偶句,加上散句,既具有对称和谐之美,也具有袅娜多姿之态。风格:柔媚婉约,细腻别致。声韵:平缓舒徐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韵脚,精严多样的字声配合,别具一种雍容富贵的气度。雅致文丽的语言,使词向典雅净洁的方向迈进一步,词的形式更加成熟,味道更加隽永,与唐五代词相比初步显示出韵味隽永的特点。结论: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北宋早期词艺术手法胜于思想内容,令词的形式日益丰富多彩,声韵格律变化繁多而又规范整饰,创作技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高水平。是宋词走向成熟、走向巅峰的重要发展阶段。三、当堂检测:阅读踏莎行回答以下问题上片所写春景,意境特点是什么?写春景的作用是什么?A“候馆梅残”:候馆,接待宾客的馆舍。暗用南北朝陆凯的诗意“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驿路梅花正含有怀人之意,这里说明离人已在路上。B“溪桥柳细”:柳细,柳树初芽,柳叶细嫩。C“草薰风暖”:芳草吐香,春风送暖。描绘了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意境特点是美好融和。作用:以乐景写哀情。用初春美好融和的风景反衬出男主人公的离愁。学习目标: 1、了解范仲淹、柳永的创作的基本情况。2、通过反复诵读鉴赏两首宋词,能够对诗词中佳妙的炼字进行赏析。学习重点:反复诵读诗词,从语言方面品评两首词的妙处学习难点:诗词鉴赏的切入点的选择;领会词人在诗词中抒发的委婉的感情。一:课前准备:作者简介:范仲淹(989 1052 ),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生于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卒于皇佑四年(1052 年)吴县(今属江苏)人。他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重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老七,晚年作过屯田员外郎,所以当我们说到柳永、柳三变、柳耆卿、柳七、柳屯田时,都指一个人。他才华横溢,创造了慢词,扩大了词的功能和内容,他的词分三类:一是写都市生活的繁华,二是写男女爱情的苦痛,三是写羁旅行役的悲伤。 二:课堂活动(一)、诵读苏幕遮感知全诗1云为什么是碧的?秋天的天空格外晴朗,一片碧蓝,只有几许薄薄的云彩飘荡在蓝天上,在碧蓝天幕的背景中,云彩也成了碧色的了。2赏析“碧云天,黄叶地”所写之景。碧云浮空,黄叶匝地,俯仰生姿,“碧”“黄”搭配,色彩浓烈(斑斓),意境开阔。词苑引历代诗余:范文正公苏幕遮“碧云天”云云,公之正气塞天地,而情语入妙至此。元代王实甫西厢记 “长亭送别”一折中有“碧云天,黄花地”即由此句化出,此句已成为描写秋景的千古名句。3“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写景角度的变化。由俯仰变为平视远眺。4“秋色”一词结合上文具体指什么?如何理解“秋色连波”?“碧云天”“黄叶地”。因在高楼上极目远望,远处碧云天、黄叶地与秋水相接,所以说“秋色连波”。5赏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使用的层层深入的手法(层深)。一说:“芳草”化用了楚辞“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句,意思是说王孙远游不归,只见家乡的芳草丰茂地生长,因此“芳草”指故乡。二说:以草的缠绵,喻情思不断。如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宋代谢逸蝶恋花:“独依栏杆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水天相接之处斜阳照着远山,而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暗指故乡)却更在斜阳以外的更远方。以家乡渺远衬托出思乡之情浓。6赏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使用的实虚结合的手法。“山映斜阳天接水”写远观的实景,而“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是虚景,即想象之景,实虚结合,将读者的情思引向更加渺远的故乡,使思乡之情得以深化。这两句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上片的写景,过渡到下片的抒情。总结: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片写天连水,水连山,山连芳草;天带碧云,水带寒烟,山带斜阳。自上及下,自近及远,纯是一片空灵境界,即画亦难到。”7理解“黯乡魂,追旅思”互文的手法。思乡羁旅之情缠绕不止,使人黯然销魂。8赏析“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抒情婉曲的特点。表面上看去,好象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如此写来,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达意更为深切婉曲。9如何理解“明月高楼休独倚”的表达的感情。“休独倚”更可见词人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圆,反衬出词人身在异乡,倍感孤独寂寞。“倚”却说“休倚”表达了作者痛苦深沉的思乡情思。10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写得阔远而秾丽。其作用是怎样的?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感情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小结全词:范仲淹是融情入景的能手。他这首苏幕遮又给我们描下一幅动人的秋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浓烈秋色,更主要的是感受到他那深挚的怀人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在抒情与写景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是我国古典诗词的特长,很值得我们从中汲取经验。(二)、诵读八声甘州感知全诗A上片分析:1、分析“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描写了哪些意象? 暮雨、江天、秋 .为我们交代了哪些内容? 时间、地点、天气、人物 .这些意象的组合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 凄冷(在诗词中这叫意境) 2、分析:“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意境有没有发生变化?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变成什么样子了?更加凄冷。 .李白的忆秦娥中也有类似意境的诗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阕”,苏轼曾经把二者进行比较,认为柳词这句不减唐人高处,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提示:从意象意境两方面分析) 明确:物像选取大尺度、大范围,广阔辽远,风既寒且急,行旅必少,只留下空寂的山河、渡口和楼头孤悬的残照,所用的描写词语更寒冷,肃杀落没。可以感到意境更凄冷。 3、分析:“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红和翠指什么?红:花,翠:叶,化用李商隐的“此荷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红率翠减,还是衰败的景象。 .长江在我们的心里应该是什么样的? 波澜壮阔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月涌大江流,词人眼中的长江却是无语东流,无语:无声或无情,更加深了凄凉感。 构想画面: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几十个字就把词人登高所见描写的淋漓尽致,那么在你的头脑中形成一副什么样的图画。 一阵骤雨过后,秋色更加凄冷,傍晚的江边,寒风渐起,远处山河苍茫辽阔,一抹夕阳依傍在天际,近处霜叶飘零,落英遍地,满眼残破景象。江风习习,吹起词人衣襟,偶有江鸟传来两声鸣叫,越发让人感到几分沉寂,只有秋江秋水逝者无声,空添几许伤感。 导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适应不适应本词?我们猜想一下,词人想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思乡):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客愁新,寒林点暮鸦 B下片分析下片句句都在写思乡,哪句话最能体现词人的思乡之情?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1.这本是谁在思念谁? 词人在思念佳人 2.而本句词却是从谁的角度来写思念的? 佳人。 3.哪些词能准确的描述佳人的情感变化?怎样变化的? “望、误、识”。由全神贯注盼望的焦急,到误认归舟的惊喜,再到清醒不是后的懊丧。 4.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佳人行为的画面? 常待闺阁的佳人急切盼望丈夫返回家园,梳洗打扮,登楼望望,总以为那出现在地平线上的就是丈夫的归船,等到近头,方才知道误认了。如此再三再四,仍站楼头凝神观望,这是何等的深情啊!对一个在外漂泊之人来说又是多么值得珍惜啊!5.这句词不但写我思人,而且想像人思我,这样写为什么更动人? 这是更深一层写法,由单向思念写为双向思念,情感更深沉,从表达手法上显得文笔更曲折,引人玩味。6八声甘州是词牌名, 词有词牌, 还有的有题目 ,比如 沁园春 .长沙念奴娇. 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空山鸟语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人音版(主编:曹理)
- 2025标准企业股权转让合同协议模板
- 2025企业劳动合同协议
- 宁夏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5仓库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2025担保借款合同
- 2025企业依法终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安徽考公2025真题
- 2025设备租赁合同之解除权的行使
- 橡胶厂采购合同实施办法
- 2025年山东省东营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预测试题(附答案)
- 风机高空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南充市七年级下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和音频)
- 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产业投资板块企业2025年招聘投资管理等岗位的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重阳节活动致辞
- 地下室结构施工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氢燃料电池堆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搭建铁棚合同(标准版)
- 2025年铜仁市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4.6.2.2神经调节(第二课时)课件-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