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齐齐哈尔市甘南县查哈阳农场高级中学教师:乔颖,问题导入,如果你是一个农民,让你在中国随便选一个地方进行农业生产,你会选(),A、青藏高原B、黄河流域C、长江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B,课标要求:本课主要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区域的划分以及经济重心南移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战国至唐宋之际全国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教学重点: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过程教学难点: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其影响教学方法:教导悟,山东,汉代画像砖上的牛耕图(江苏徐州),山西,塞外放牧,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史记,江南越族人的生活,思考:观察下列四则图片或材料,总结我国从战国到东汉经济区域的特点。,安史之乱示意图,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思考: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经济带来怎样的变化?阅读课本12页,总结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战争对北方的破坏及流民的南下(2)地理环境的差异与变化(3)农业经济本身的发展规律(4)生产关系落后(5)南北方人各自的行为模式(6)综合因素,图片二:唐代扬州城遗址,图片一:南北朝时期,江南建筑了许多堤坝,用以调节水位高低,用于排洪和蓄水灌溉。,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卷337范祖禹传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王应麟玉海卷17引秦观语,思考:阅读下列材料或图片并结合课本知识,总结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影响。,小结:,1.汉代经济重心分布的最主要特点是()A、沿长江流域东西延伸B、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C、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D、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2.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多样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主要原因包括: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开发早晚生产技术A.B.C.D.,B,D,巩固练习,制作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明施工方案规范
- 惠农相亲活动策划方案
- 矿业巷道施工方案
- 诊所策划活动方案模板
- 新疆冬季施工方案
- 宣城球馆施工方案
- 戏曲排练活动方案策划
- 携手迎春活动方案策划
- 新房水暖施工方案
- 铁皮墙面施工方案
- 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码(开票指引)
- 老年人认知功能智力状态简易评价量表(MMSE)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 IDC系列报告之六:从DCF角度看IDC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正式版
- 小班数学排序《铺小路》 教学设计
- 横向HDPE排水管施工方案
- GB/T 24291-2009纸和纸板卷筒纸芯内径的规定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课件
- 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 全部课文原文翻译
- GMP质量体系34-400型快装酒精回收塔岗位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