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中常用的造影剂_第1页
DSA中常用的造影剂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SA中常用的造影剂理想的造影剂必须具有含碘量高,粘稠度低、渗透压小、低毒或无毒性、刺激性小、理化性质稳定和容易排泄等特点。按其分子化学结构和特性可分为两大类:离子型造影剂(ionic contrast media,ICM)和非离子型造影剂(noionic contrast media,NICM);再依据其所含碘原子数与其在溶液中的离子和粒子数之比值,ICM和NICM又可以分为单体和二聚体两类造影剂。从造影剂浓度上又可分为4类,特高浓度(80),高浓度(61-79),中浓度(50-60),低浓度(45)。 目前,国内常用的造影剂主要为:离子型单体:泛影葡胺和复方泛影葡胺。离子型二聚体:Ioxaglate或Hexabrix320(碘克酸葡胺钠或称低渗显影葡胺钠320)非离子型单体:Iohexol(碘苯六醇或碘海醇),又称Omnipaque(欧乃派克);Iopromide(碘普罗胺),又称Ultravist(优维显);Iopamidol(碘异肽醇或碘帕醇),又称Iopamiro(碘必乐)。非离子型二聚体:Iotrolan(碘曲伦),又称Isovist(伊索显)造影剂的不良反(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s)的发生机理可概括为两种:一种是较少见的、与剂量无关的特异质反应,是与造影剂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的介质释放、激肽和补体系统的激活以及抗体-抗原反应有关。另一种为较为多见的物理化学反应,是与造影剂的渗透压、离子电荷和化学毒性等密切相关,且随造影剂浓度和剂量的增加而增多。造影剂的渗透压、离子电荷和化学毒性大小取决于其分子化学结构。NICM与ICM比较,前者的渗透压可低于后者一倍之多,如为二聚体NICM或ICM,其渗透压更可明显降低。ICM的ADRs发生率大于NICM约4-6倍。近年来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由于导管长时间滞留于血管腔引起的血流持续受阻和缺氧、经导管的治疗操作所致的血管壁损伤以及反复试验注射和造影所致的造影剂用量较大等,皆可导致造影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