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ppt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ppt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ppt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ppt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日取暖需注意可能引发煤气(一氧化碳)中毒深圳城事深圳晚报2016-11-2408:34,实例NO.1调查显示,使用不符合标准的燃气热水器,或热水器安装使用不当是导致煤气(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1月24日西乡固戍母子3人煤气中毒,1月22日平湖2个12岁女孩一氧化碳中毒,中毒事件均发生在中毒者洗澡时。NO.2几乎每年都有人因为关着车窗停车开暖气睡觉,从而导致昏迷甚至意外身亡的事故。NO3.2015年12月19日,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田心村惠南大道旁的一处集装箱内,4名男子被发现煤气(一氧化碳)中毒身亡,警方在集装箱内发现取暖用的一锅炭火。,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罗定第二中学授课廖红飞,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CO,密度(与空气比较),溶解性,气味,状态,颜色,潜伏训练:煤气中毒实际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摸不着,看不见,闻不到,在浴室中有水也会发生中毒。聪明的你请找出CO的物理性质。,温馨提示: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9,无气体无难溶与水略小,你是根据那一句话得出这些信息的?,2、CO的化学性质,CO能与结合,使不能与O2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轻者昏迷,重者致命,与O2反应生成,与CuO反应生成和,2、CO的化学性质,CO能与结合,使不能与O2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轻者昏迷,重者致命,与O2反应,与CuO反应,产生蓝色火焰,发热,黑色的粉末变成红色,血红蛋白,血红蛋白,2CO+O2=2CO2,点燃,CO+CuO=Cu+CO2,【精讲析义】,1、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溶于水,有性,可用收集。2、一氧化碳有性,与空气(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3、一氧化碳和碳一样,具有性,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使金属氧化物还有成金属,同时生成,可用于冶炼金属。如冶炼三氧化二铁,化学方程式:,略小,难,毒,排水法,可燃性,纯度,3CO+Fe2O3=2Fe+3CO2,高温,还原,氧,单质,二氧化碳,作气体燃料(可燃性);冶炼金属(还原性)。,3.一氧化碳的用途,分层操练,1、将充满下列气体的试管,分别倒立于水槽中,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A.H2B.N2C.COD.CO22、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A.在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煤气中毒B.在应用泡沫灭火器时,应先检查出气孔是否被堵塞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D.点燃CO气体前,应先检验其纯度,D,A,3、区别CO2、CO、O2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B.用燃着的木条C.用澄清石灰水D.用灼热的氧化铜4、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除尼古丁和煤焦油外,还有一种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氮气,B,B,5、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把混合气体点燃;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入另一个容器。,B,怎样除去CO2中的CO呢?,当碳燃烧不充分时也会生成一氧化碳。,煤炉燃烧为何会产生蓝色火焰?,煤炉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空气,液化气、天然气等含碳元素的燃料燃烧不充分也会产生CO,CO还是许多气体燃料如水煤气等的主要成分。,下层:,中部:,上层:,点拨发散一,(1)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主要成分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极难闻气味的气体(如:硫醇)?如果发生煤气泄漏怎么办?因为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而且有剧毒,所以必须掺入微量具有极难闻气味的气体来提醒人们注意;如果发生煤气泄漏,注意:关闭气源,打开门窗,严禁烟火,严禁开关电源。如果中毒,轻者移到室外有新鲜空气的地方,重者应该立即送往医院抢救。,(2)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预防措施:燃气热水器要按照要求安装在浴室外,洗澡时要打开排气扇,保持浴室通风,洗澡时间不宜过长。,点拨发散二,课堂小结,1、CO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