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历程及特点2014-03-14 能源情报 文/张伟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财务部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中国石油企业启动“走出去”战略以来,至今已20年时间。这20年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央企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快速一体化为背景,由零起步进入国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市场,逐步探索和积累经验,并形成了非洲、中东、中亚和俄罗斯、亚太、南美、北美六大主要油气开采合作区,对重塑世界油气资源开发格局,提升参与国际石油贸易的话语权,保障国内油气产品需求,加速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2012年,三大央企共实现海外油气作业产量超过1.5亿吨油当量,其中权益油气产量超过9 000万吨油当量。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所获得的海外权益油当量分别占其各自国内外总产量的15%、35%、22%以上。在中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20年之际,本文以公开资料为依据,对三大石油央企参与国际油气资源并购的历程及其特点进行梳理与分析。1 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油气资产并购的发展历程20年来,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并购主要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1 起步探索阶段(1993-2001年)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国内经济不断发展,油气产品消费同步增加。随着1993年我国首度进入石油净进口国行列,国家明确提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2种石油资源、国内和国外2个油气产品市场来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1994年1-7月,当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中原油田3次组团飞赴苏丹,就苏丹六区和1/2/4区块的石油开发与苏丹政府洽谈油气开采合作,由此拉开了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序幕。同年9月,中国海油以1 600万美元购买原美国阿科石油公司印尼马六甲油田32.58%股权并完成权益交割,中国石油企业首度获得约1 280万桶海外份额油储量。当年10月,中国石油中标秘鲁塔拉拉油田第七区块提高采收率作业服务项目,这是中国石油企业首个独立实施油田开采作业的海外油气项目。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1995年9月,中国石油与苏丹能矿部签订了苏丹六区石油勘探开发产品分成协议,由中国政府提供1.2亿元人民币低息贷款,该项目是中国援外体制改革后的首个石油开发项目,也是中国石油企业首次踏上非洲大陆、拥有100%权益独立开发的首个海外油田。1997年7月,中国石油签约委内瑞拉卡拉高莱斯和马拉开波湖2个在产油田提高采收率项目,首度获得南美油区的石油开采作业权。公司同年还进军哈萨克斯坦,达成了购买阿克纠宾斯克石油公司60%股权、修建年输油能力达2 000万吨的中哈石油管线2个协议,首度进入中亚石油勘探开发市场。根据当时外经贸部统计,截至2001年底,我国企业先后参与印尼、委内瑞拉、加拿大等国家的油气资源开发项目26个,累计投资超过40亿美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9亿美元,海外份额油产量由1997年的52万吨快速增至2000年的500万吨以上,2002年又进一步扩增至1 018万吨。中国石油企业用不到10年时间完成了由提供技术服务和小规模参股并购为主,向独立承担海外油田整体开发和较大规模公司并购的转变。1.2 稳定成长阶段(2002-2008年)1998-2000年,国内石油石化两大集团重组,使得中国石油企业仅有小规模的油气并购活动。但是自2002年三大石油公司基本完成内部整合与改制上市工作后,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活动重新活跃。以中国石化2001年底与德国普鲁士格公司签订也门S2区块权益转让协议为标志,开始了中国企业海外油气并购的新阶段。2002-2008年,仅中国石化就完成海外并购约25宗,累计签约金额达88亿美元,分别占同期中国企业完成海外油气并购交易总数的42%和交易总额的33.6%,成为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开发的最活跃成员之一。其中,2004年3月整体收购哈萨克斯坦第一石油公司(FIOC)、2004年7月成功签约安哥拉18区块项目、2006年2月与中国石油合作成立安第斯公司并收购加拿大Encana公司厄瓜多尔油气资产、2006年8月与Rosneft合作并购乌得穆尔特石油公司、2008年12月并购加拿大上市企业TYK公司取得其全部叙利亚油气资产,这些并购活动初步体现了中国石化海外并购初期以风险勘探项目为主、之后以合资合作为主,适时开展公司并购交易的特点。到2008年底,中国石化共实现海外权益油当量产量超过900万吨,海外上游业务初具规模。中国石油此阶段的并购以扩展非洲、中亚等传统市场份额,择机进入南美和北美资源市场,同时启动海外业务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战略为主要特点。在以哈萨克斯坦为主的中亚市场,2003年起,先后完成了北布扎奇油田、ADM公司、KAM项目,以及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PK公司)等一系列并购交易。其中并购PK公司交易金额达41.8亿美元,为当时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单笔投资和首个大型上市公司并购交易。2006年11月,中国石油尼日尔区块风险勘探项目正式启动,2008年6月又正式与尼日尔政府签订了阿加德姆石油勘探区块上下游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此阶段,中国石油共进行海外油气合作逾20个项目,累计初始签约投资金额逾82亿美元。此阶段,中国海油以提升东南亚区域的资源开采权益为重点,累计斥资逾13亿美元,先后完成了收购Repsol印尼5个油田部分权益、BP公司印尼班固LNG项目部分股权,以及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项目部分股权等4宗海外并购。2005年还以1.5亿加元收购了加拿大MEG公司18.5%股权,首次进入了北美油砂资源市场。2006年又以22.68亿美元完成了收购尼日利亚海上OML130区块45%权益,使公司的海外并购由以东南亚地区为主扩展到了西非深海领域。2002年3月,中化集团以约2亿美元成功收购PGS公司的子公司亚特兰提斯公司(Atlantis),取得了阿联酋、阿曼、突尼斯3个国家的12个石油租让合同或开采许可,其进军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市场的战略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期间,还以4.56亿美元收购了也门Soco公司全部股权,再次进入了中东石油勘探开发市场。相较于第一阶段,中国石油企业面临的海外并购环境更趋复杂和困难。首先,国际油气资源价格高企,令较具商业价值的可并购资源极度稀缺。布伦特现货价格由2002年均价26美元/桶飙升到2008年的97.26美元/桶;其次,主要资源国大幅抬高外国公司的准入门槛和税收水平,中国石油企业只能以高风险地区或难开采储量为主要对象,投资风险大幅增加;其三,部分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对中国石油企业进入国际油气资源市场采取挤压政策。典型案例如中国海油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遇阻、中国石油竞购俄罗斯基姆尔公司被劝退、BG公司宣布中止与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关于哈萨克斯坦卡沙干项目股权交易等。1.3 规模扩张阶段(2009-2012年)2009年是中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转折期。一是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急转萧条,国际油价大幅“跳水”,油气资源价格相对走低,给中国石油企业带来一定的并购机遇;二是近年来主要西方国家出现政府债务危机,西方跨国石油公司对中国公司的态度由高度警惕转为一定程度的合作;三是部分欠发达资源国政府对油气资源管控程度有所放松,相对增加了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空间。基于以上因素,加上中国石油企业已积累了较丰富的国际化经验,海外油气并购开始进入规模扩张与快速提升阶段。根据国际咨询公司IHS哈罗德(Herold)的统计,2009-2012年,有记录金额的中国企业全球油气资源并购交易共65宗,累计初始交易金额1 041亿美元,平均每宗16亿美元,远超过2002-2008年平均每宗交易不足5亿美元的水平。此阶段中国石化共完成海外并购交易23宗,累计签约金额约457亿美元,平均每宗交易金额近20亿美元。其中:2009年6月,中国石化以90.22亿美元(含承续债务)整体并购ADDAX公司的交易,刷新了中国石油企业海外上游并购金额的纪录,使中国石化的海外油气储量和产量提升约30%以上,并拥有了全套近海油田开发技术和业务团队。2009-2012年,中国石化还以南美和北美地区为重点,接连实施了以46.75亿加元收购康菲公司加拿大辛克鲁德油砂公司9.03%股权、以71亿美元收购Repsol巴西公司40%股权、以24.5亿美元整体并购美国西方石油公司(OXY)阿根廷子公司、以51.9亿美元取得葡萄牙Galp能源巴西子公司30%股权、以累计40.1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AP-LNG项目25%股权、以21亿美元并购加拿大Daylight公司、以22亿美元收购美国戴文能源5个页岩油气资产33.3%权益、以15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塔里斯曼公司英国北海油田49%股权等一系列项目。通过以上交易,2012年中国石化的海外权益油气当量产量已接近3 000万吨,海外资产、收入及利润占集团公司总额的比例相应提高35%、30%和25%以上,形成了陆上与海上、常规与非常规、油气与LNG、发达地区与相对欠发达地区资源合理分布的海外油气资源战略布局。此阶段中国石油公布全球并购交易21宗,累计签约金额约145亿美元,平均每宗近7亿美元。其中:2009年8月和2012年12月,分别以17.3亿美元和22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阿萨巴斯卡油砂公司2个油砂项目60%股份和Encana持有的Duvernay区域部分油砂资产。2012年12月又以16.3亿美元购得必和必拓Broese项目部分股权,首次获得澳大利亚LNG资源权益。同时,还竞得伊拉克鲁迈拉、艾哈代布、哈法亚等油田的作业服务合同,年石油作业产量超过5 000万吨,成为伊拉克最大的石油开采服务商之一。这个时期,中国石油海外并购的重要特点是积极取得资源的同时,继续致力于打造上中下游一体化的海外油气业务。2009年5月,公司宣布并购新加坡三大炼油公司之一的新加坡石油公司;并于当年7月收购了日本大阪炼厂49%股份;2011年1月与英国大型石化企业合作收购苏格兰杰莫斯与法国拉瓦莱2座千万吨炼厂股份;2012年2月,中国石油还宣布以约10亿美元收购壳牌加拿大西部部分页岩气资产20%权益并参与其下游天然气液化合作项目。此阶段中国海油共公布并购交易10余宗,累计签约金额396亿美元,平均每宗近40亿美元,其中并购NEXEN公司交易金额达206亿美元,包括股权对价151亿美元,承接债务约55亿美元,为2012年世界第三大和中国企业有史以来最大金额海外油气并购交易。期间,中国海油还以北美地区为重点,于2010年10月和2012年2月分别以21.6亿美元和5.7亿美元从切萨皮克公司取得了美国部分页岩油气资产权益。2011年11月,中国海油以20.75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OPTI油砂公司。2012年以19.3亿美元收购了BG集团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部分LNG资产权益。此阶段中国海油共公布并购交易10余宗,累计签约金额396亿美元,平均每宗近40亿美元,其中并购NEXEN公司交易金额达206亿美元,包括股权对价151亿美元,承接债务约55亿美元,为2012年世界第三大和中国企业有史以来最大金额海外油气并购交易。期间,中国海油还以北美地区为重点,于2010年10月和2012年2月分别以21.6亿美元和5.7亿美元从切萨皮克公司取得了美国部分页岩油气资产权益。2011年11月,中国海油以20.75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OPTI油砂公司。2012年以19.3亿美元收购了BG集团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部分LNG资产权益。中化集团该时期共公布并购交易5宗,累计签约金额约44亿美元。2009年10月以8.75亿美元收购英国艾墨儒得(Emerald)公司,获得其叙利亚、秘鲁、哥伦比亚资产,与原有海外油气资产一起,初步形成了中东和南美2个战略区域。2010年5月,中化集团以31亿美元取得挪威石油巴西海上油田40%股份。2012年1月,先后从Pereneo公司和道达尔公司购得巴西海上位于Espirito Santo盆地、哥伦比亚Cusiana Field 19%权益,进一步提升了南美区域的资源权益。综上所述,2009年以来,中国企业抓住国际金融危机的机遇,放宽投资视野,调整投资策略,由前期以追求低规模投资的风险勘探或以中、小规模的公司和股权并购为主转向注重战略性资源储备的并购、注重拟并购资产所在国的政权稳定性、向大规模公司并购的策略,运作方式和并购行为已具有国际石油公司风范。2 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油气资产并购的主要特点根据公开报道分析,过去20年间,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为主体的中国企业共进行海外油气并购约155宗,不含并购后投资的签约金额累计约1 318亿美元。其中:1993-2006年约77宗,签约金额累计约200亿美元;2007-2012年共78宗,签约金额累计约1 118亿美元。综合分析,中国企业海外油气资源并购交易主要呈现如下特点。1)按收购主体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石油央企合计并购支出1 182亿美元,占比89.68%。其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均为60宗,累计签约金额分别为241亿美元、545亿美元,分别占比18.3%、41.3%;中国海油20余宗,累计金额396亿美元,占比约30%;中化集团5宗,累计金额54亿美元,占比约4.1%;中投公司、中信集团等其他中国企业合计约10宗,累计金额约82亿美元,占比约6.3%。2)按油气资产所在地区分,以北美地区占比最高,其次为南美、中亚俄罗斯(含中东)、非洲、亚太地区及欧洲。20年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已涉及全球主要油气资源区,但按照签约金额分类,北美地区为440亿美元,占比约33%;南美238亿美元,占比约18%;中亚俄罗斯(含中东)累计金额约215亿美元,占比16%;非洲200亿美元,占比约15%;亚太地区累计金额143亿美元,占比约11%;欧洲和其他地区82亿美元,占比约7%。3)按资产类型分,海外油气资产并购支出当中的非常规资产金额最高,其次为深水和浅水离岸资产,再次为陆上常规油气资产。其中,陆上常规油气资产并购支出339亿美元,占比约26%;深水和浅水离岸资产396亿美元,占比约30%;陆上非常规油气资产314亿美元,占比约24%;以非常规资产为主的多样化油气资产221亿美元,占比约17%;海外炼厂、LNG加工厂资产约48亿美元,占比约3%。包括多样化资产在内,非常规油气资源并购支出合计占比超过41%,这也体现了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正由传统的陆上油气开采向海洋和陆上非常规资产转变的趋势。4)按石油天然气资源分类,以取得原油资源为目的的并购金额最高,并呈现天然气资产交易逐步增加的趋势。其中,以取得石油储量为主的交易988亿美元,占比约75%、天然气储量为主的交易197亿美元,占比约15%,其中2009年以来的天然气资源并购支出180亿美元,占海外天然气资产并购交易的91.37%;石油天然气混合型资产96亿美元,占比7%;其他资产37亿美元,占比约3%。5)按项目所处的开发阶段分,以在产和建设中油气田的并购交易支出最高,合计占比约95%。其中,在产油气田交易约836亿美元,占比63%;建设中油气田406亿美元,占比31%;风险勘探区块64亿美元,占比5%;其他12亿美元,占比1%。这一特点既反映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较强的风险规避意识,也与国际油气资产交易中储量落实程度越高、交易价值越大的特点相一致,同时也与风险勘探区块的交易初始金额相对较小,但后期勘探投入的规模较难掌控,并很难通过公开渠道取得并购后的实际投入金额等特点直接相关。6)按并购类型分,以购买股权的交易占比最高,其次为公司收购交易。其中,购买股权交易672亿美元,占比51%;公司收购交易约609亿美元,占比46%;购买资产交易37亿美元,占比3%。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并购以股权投资为主、以购买成熟资产的公司并购为主等特点。3 对未来中国企业海外油气并购发展趋势的几点看法综合各方面资料,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油气勘探开发起步于缓解国内油气资源匮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伴随着企业自身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快速发展的要求而不断加速,仅用20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由国内石油企业向跨国石油公司的转变。一是重塑了全球跨国油气开发格局,推进了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据国际咨询公司LHS哈罗德(Herold)的统计,中国石油公司的全球并购支出由2007年仅约3亿美元快速增加到2012年的341亿美元,占全球油气并购交易的比重由仅约0.3%快速增加到13%以上。中国石油央企已经与已有百年跨国经营历史的西方跨国石油公司一起,成为国际跨国石油公司阵营中的重要成员。海外业务已成为中国石油企业整体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集团跻身世界500强企业前10名行列的重要因素。二是增加了国际油气开发的资本投入,缓解了世界油气供需矛盾。在近年来国际油气资源开发的热点地区和新兴领域,包括西非海上油田、中亚和里海油田、北美油砂和页岩油气、巴西深海盐下油田、澳大利亚海上天然气与陆上煤层气开发及其LNG项目建设,以及伊拉克油田战后重建等领域,均活跃有中国石油公司的身影。三是提升了中国企业参与油气贸易的话语权,保障了国内油气供给。中国石油企业主导或大力参与的南苏丹和北苏丹石油勘探开发、哈萨克斯坦油田开发、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开发,以及安哥拉、尼日利亚海上油田开发等,不仅大幅提升了有关国家的油气产量,同时也成为中国重要的油气进口来源国之一。20年来,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油气并购取得了毋庸置疑的成就,但与西方跨国石油公司相比,也存在不容忽视的挑战和不足,较突出表现在:一是并购目标的差异。与西方跨国石油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主要以可销售油气产量、单位现金成本、每桶油当量净利润、折现后油气资产的未来现金流价值等为主要评价指标不同,中国石油企业仍然以注重海外油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安全员要求考试试题及答案
- 药品法律法规-采购环节培训试题测试题库含答案
- 护士企业编制面试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绿色建筑示范项目资金申请条件与标准研究报告
- 押题宝典执业药师资格证之《西药学专业二》模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直播电商主播影响力与品牌形象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非金属矿市场规模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度高端医疗器械实物抵押融资租赁合同
- 2025版同居伴侣财产共有及共同生活协议书
-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附听力原文及答案解析)
- 数智治水系统平台建设需求
- 燃气巡线员专业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小学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 《高一数学开学第一课:学好高中数学》课件
- 工艺流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分析
- 信息资源管理 课件 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 儿科护理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髌骨脱位学习课件
- 采购询价单模板
- 数智化时代背景下《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