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泵机械应急启泵装置探讨_第1页
消防泵机械应急启泵装置探讨_第2页
消防泵机械应急启泵装置探讨_第3页
消防泵机械应急启泵装置探讨_第4页
消防泵机械应急启泵装置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泵机械应急启泵装置探讨 不同的设计规范对于不同的问题要求自然不同。本文要找的恰是不同的设计规范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要求。为了“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本文把这些不同找出来,探索求解之法,同时也包含了“温故知新”的目的。1 本文拟讨论(查找)的规范首先把将要涉及的规范名称一一列出,在后文仅列出它的编号,以使叙述更加简洁。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3)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9)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10)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2011);11)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1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13)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1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15)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标准(DB 11/1024-2013);1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1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2009);18)住宅设计标准(上海地方标准)(DGJ 8-20-2007)(2011年版);19)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程(DG/TJ 08-2048-2008);20)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0-2013);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22)緑色建筑设计标准(DB 11/938-2012);23)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24)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2013)。2 不同规范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要求1)疏散照明是否一律采用耐火线(1)JGJ 16-2008第13.10.4条:消防设备及控制线路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为特级的建筑物,其消防设备供电干线及分支干线,宜采用矿物绝缘电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为一级的建筑物,其消防设备供电干线及分支干线,宜采用矿物绝缘电缆;当线路的敷设保护措施符合防火保护要求时,可采用有机绝缘耐火类电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为二级的建筑物,其消防设备供电干线及分支干线,应采用有机绝缘耐火类电缆;消防设备的分支线路和控制线路,宜选用与消防供电干线或分支干线耐火等级降一类的电线或电缆。由此可见,应急照明线属于消防设备的分支线。对于保护对象为一级的建筑物,当线路的敷设保护措施符合防火要求时,可采用阻燃型电线或电缆;对于保护对象为二级的建筑物,可以选用阻燃型电线或电缆。在GB 50116-2013中,不再对保护对象进行分级。(2)GB 50303-2002第20.1.4条:疏散照明线路采用耐火电线电缆,穿管明敷或在非燃烧体内穿刚性导管暗敷,暗敷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电线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的铜芯绝缘电线。可见该规范规定不论保护对象高低,疏散照明线一律采用耐火电线电缆。(3)JGJ 242-2011第6.4.5条:19层及以上的一类高层住宅建筑,公共疏散通道的应急照明应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的线缆。10-18层的二类高层住宅建筑,公共疏散通道的应急照明宜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的线缆。由此可见,高层住宅建筑疏散照明并不一定要采用耐火线缆。(4)GB50016-2014第10.1.10条:消防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其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导管或者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金属导管或者封闭式金属槽盒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并敷设在电缆井、沟内时,可不穿金属导管或者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暗敷设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消防配电线路宜与其他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在不同的电缆井、沟内;确有困难需敷设在同一井沟内时,应分别布置在井沟的两侧,且消防配电线路应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可知,根据不同敷设方式和防火保护措施,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可以采用普通、阻燃或耐火线缆。(5)DB 11/1024-2013第3.4.1条:在保护层厚度大于30mm不燃烧体结构内穿金属导管暗敷时,选择阻燃线缆。不难看出,上述五本规范对消防设备供电线缆的要求不一致,应急照明线路只需保证30min的供电,采用普通铜导线穿管暗敷于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时即可满足要求,但按照GB 50303-2002要求,必须采用耐火型线缆。2)变压器中性点如何接地(1)JGJ 16-2008第12.2.2条:在TN系统中,配电变压器中性点应直接接地。第12.2.4条:在TT系统中,配电变压器中性点应直接接地。(2)GB 50303-2002第4.1.3条和第5.1.2条:接地装置引出的接地干线与变压器的低压侧中性点直接连接。需注意,第4.1.3条为强制性条文。(3)GB/T 50065-2011-2011第7.1.2条:对于单电源系统,TN电源系统在电源处应有一点直接接地;对于具有多电源的TN系统,应避免工作电流流过不期望的路径,因此不应在变压器的中性点或发电机的星形点直接对地连接;变压器的中性点或发电机的星形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导体应绝缘,且不得将其与用电设备连接;电源中性点间相互连接的导体与PE之间,应只一点连接并应布置在总配电屏内。由此可见,对单电源(或单变压器)系统,各规范对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要求相同,但对多电源系统,各规范对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要求不同。3)变压器低压母线侧无功补偿(1) JGJ 16-2008第3.6.2条:10(6)kV及以下无功补偿宜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且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高压侧的功率因数指标,应符合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2) GB 50052-2009第6.0.3条的条文说明: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规定:100kVA及以上高压供电的电力用户,在用电高峰时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5;其他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3) DB 11/938-2012第11.2.3条的条文说明:建议高压用户的低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综上所述,建议采用高压用户的低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4)由地区公共低压电网供电的220V照明负荷单相线路电流上限(1)JGJ 16-2008第3.4.9条:由地区公共低压电网供电的220V照明负荷,线路电流小于或等于40A时,宜采用220V单相供电;大于40A时,宜采用220/380V三相供电。(2)GB 50052-2009第5.0.15条:由地区公共低压电网供电的220V负荷,线路电流小于等于60A时,可采用220V单相供电;大于60A时,宜采用220/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据GB 50052-2009条文说明,由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用电设备逐渐增多,各省市每户用电量达610kW。而随着技术的发展,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终端产品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三相负荷不平衡,因此按GB 50052-2009执行是合理的。5)柴油发电机房位置(1)JGJ 16-2008第6.1.1条:柴油发电机房可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地下一层或地下二层,不应布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2)GB 50016-2014第5.4.13条:柴油发电机房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及地下一、二层。(3)GB 50352-2005第8.3.3条:柴油发电机房可布置在高层建筑裙房的首层或地下一层。综合以上3本规范的要求,柴油发电机房尽可能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当有困难时,也可考虑布置在地下二层。6)电缆宜采用直接埋地敷设的最多根数(1)JGJ 16-2008第8.7.2条:当沿同一路径敷设的室外电缆小于或等于8根且场地有条件时,宜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2)GB 50217-2007第5.2.2条:同一通路少于6根的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在厂区通往远距离辅助设施或城郊等不易经常性开挖的地段,宜采用直埋。建议采用“就高不就低”原则,同一路径敷设的电缆少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