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通2011-2012上)对《作文问卷调查表》的反思_第1页
(沈通2011-2012上)对《作文问卷调查表》的反思_第2页
(沈通2011-2012上)对《作文问卷调查表》的反思_第3页
(沈通2011-2012上)对《作文问卷调查表》的反思_第4页
(沈通2011-2012上)对《作文问卷调查表》的反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合议论文训练来谈对学生作文问卷调查表的反思沈通 南宁市第三十六中学 530001【摘要】我们在对学生作文问卷调查表进行统计时发现,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方面遇到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审题,紧扣中心,文章结构和引用素材。而本文也将围绕这四个方面,从它们在行文中的重要性,它们为何会成为行文障碍的根源性,如何解决这些障碍的可行性方面展开论述。【关键词】重要性 根源性 可行性在对这次学生作文问卷调查表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时,我发现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上所遇到的问题相当多,综合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较为突出:审题,引用素材,紧扣中心和文章结构。而这四方面又是在高考作文中较为重要的四点,它们将决定你作文的成与败。因此,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四点”的重要性。“审题”在写作中是行文的第一步,倘若第一步走不好则会“满盘皆输”。然而这一“输”可不单单是作文的失败,甚至有可能是整个语文高考的终结。我们广西常使用 “全国一卷”,作文题基本都是材料型作文,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炼中心观点后,才可将材料中的观点拟定为作文的中心。所以审题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作文的中心论点是否正确,也是检验你高考作文是否合格的关键所在。 “紧扣中心”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仅次于“审题”。倘若学生在行文中偏离了中心论点,那必定会对作文的成绩造成致命的伤害。行文中是否能紧扣中心,意味这你的文章是否能突显你的中心论点。如果你的文章在开头能紧扣材料提出中心论点,但是你在论证中心论点的时候却偏离了轨道,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现象,论据、论证与论点风马牛不相及,那即使语言再优美,思想再深刻,也是妄谈。“文章结构”在写作中起到体现文章层次是否清晰,作者思路是否严谨的作用。王国维先生有言“为文如造屋”,写作就犹如造房,房子建得是否雄伟,关键在于房子的骨架搭建是否合理有序。同样,写作也如此,倘若文章结构搭建不好,那就如没有良好骨架的房子一般歪歪扭扭毫无层次美感,同时也看出为文者思绪的混乱,让读者读起文章来倍感乏力,不知文中所云。所以一篇好的文章必定会有一个合理有序的结构框架。 “引用素材”在写作中起到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文章说服力的作用。然而在我们的作文问卷调查表中却有5%的学生认为在作文引用素材毫无意义。这说明在写作中引用素材并没有能引起所有学生的重视。然而“素材”作为论据也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之一,在文中“引用素材”可使议论文呈现更完美的效果:首先“引用素材”可以避免文章内容的空洞,乏味,丰富文章的内容。其次“引用素材”可以将枯燥乏味的说理换成故事性的讲述,容易让人接受,并能使读者很快的与文章产生共鸣。最后“引用素材”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得文章的论证更加严密,更容易让读者信服。从以上几点可看出,“审题”“紧扣中心”“文章结构”“引用素材”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同时这四个方面也是高考评改作文的给分要点。那如此重要的行文四要素为什么会成为大部分学生的困难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学生阅读面狭窄,缺乏“思考精神”导致作文“审题”不清。南宋学者朱熹有言:“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从中可看出,“思”与“读”的辩证统一关系。而学生“审题”不清,是由于学生读不懂材料作文中故事的中心观点。而学生提炼不出中心观点,是由于其不善于阅读,懈于思考。于是在阅读材料作文的故事时就如“雾里看花”,在行文时就文题难搭。而现在高考中的材料作文所选取的故事材料多半为寓言类、新闻热点类、人物传记类、学科实验类和综合故事类等。那么如此种类繁多的故事类型,我们如何能让一个阅读面过窄且不善于反思社会生活、人生价值的学生去提炼其中的中心观点呢?2、文章结构混乱或者干脆毫无结构导致作文“中心”不明。文章的“中心”应贯穿行文始终。但是我们在学生平日的作文训练中发现,极大部分学生能在开头点明文章的中心论点,但是小部分学生会在文章的分说部分将中心论点不自主的给“调包”了,写出了与中心论点相似,甚至是偷换概念出现了一个与中心论点相悖的“论点”。究其原因,还是出现在作者的思路上。就是因为作者思路混乱,没有给文章架设好结构,不会拟定文章的分论点致使文章“中心”不明。3、平时的作文训练不注重培养学生架设文章结构的习惯导致作文“结构”的混乱。“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习惯抵得上一磅智慧”可看出习惯相比于智慧更能让人收获成功。这也正是为什么语文基础知识优异,甚至是其它学科也同样名列前茅的学生,作文却写得一塌糊涂的原因了。行文中构建文章结构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也并不是天资聪慧的学生的所特有的,它是靠在平日的作文训练中去培养起来的一种习惯。许多中外名家在创作作品之前都有构建作品结构的习惯,更可况是我们中学生呢?然而平时我们学生甚至是教师都不重视培养学生构建文章结构的习惯,主要突出表现为不注重在日常的课文教学中渗透“文章结构”的讲解,这就在冥冥之中让学生觉得文章结构彷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4、不勤于搜集写作素材,懒于阅读书籍导致作文“素材”的空乏。在议论文中,“素材”是以论据的身份出现的,是议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三要素”之一。所以议论文中倘若没有“素材”就不能称之为“议论文”了。当然,我们学生大部分是会在作文中引用素材作为论据的,只是这些“素材”缺乏典型性、说服力,诸如“邻居有个人”“某公司的一个职员”“小A、小B”之类的事例。这些胡编乱造的例子,逐一列举在文章中滥竽充数,不仅不能增强文章说服力,反而还会让读者心生烦腻之感。素材的空乏成为了大部分学生头疼的问题,在我们的作文问卷调查表中就有32%的学生认为引用素材是写作时遇到的最大困难。而当我们对这32%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时发现,几乎所有人都不搜集甚至从未想过搜集写作素材。同时这类学生中大部分人不喜欢阅读书籍。由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审题”“紧扣中心”“文章结构”“引用素材”为何会成为学生行文的障碍,终归起来就是两个字习惯。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行文习惯就会出现行文障碍,这习惯包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呢?本文也将从以下几点来探讨方法的可行性:1.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和敏锐的社会感触,学生是很难写出一篇优美且富含理性思维的文章的。而养成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正是让学生写出优美文章的途径之一。然而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学生并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或者说课外阅读读得不够广,不够深,不够透。那作为教师就必须要构建一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在学校的支持帮助下在各班建立“读书角”,将书柜搬入教室。同时在购买一批有意义的读物,内容涉及面需有一定广度。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中外名著,古典诗词外,还可购买一些文艺评论类书籍、励志类书籍、营销类书籍、社会关系学方面的书籍等。当然也可订阅一些优秀的期刊,比如读者杂文选刊意林特别关注等。其次,高中教师应继续让学生发扬写读书笔记的优良传统。可以通过摘抄古诗词、名句名篇、优美语句,写读后感,续写故事等方式,将学生三年来的阅读痕迹积累成本,并将优秀的读书笔记在班上,甚至是校内进行展览,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可以在班上及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演讲比赛,主题可以多样,可以是读后的感想,也可以是观影后的感想,还可以是对社会生活、人生风情的感悟等。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还可以促使学生对社会人生百态的思考。2.日常的语文文本教学应多注重对文章结构的讲解,深化学生“文章结构”的意识。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文本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不会把文章结构的讲解放在重要的位置,顶多就一点而过,文章结构的讲解形同虚设。这就很容易让学生误以为文章结构在语文学习中是不重要的。这种忽略文章结构讲解的思想是极其错误,这种错误会致使学生在写作时不具备行文的结构意识,导致文章结构混乱,中心不明。所以,教师们在日常语文文本教学中应该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品味文章结构的层次美,领会作者思路的严谨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作文的结构意识。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就有相当大部分的文章的结构是可以拿来与学生们一起分析讲解的,比如像鲁迅的药在结构上的伏笔和铺垫,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分层描绘北国秋景,罗素我们为什么而活着从三个分论点来阐述其人生的追求等。同时,在布置学生写作文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进入正文前拟好文章结构,并且要将拟好的结构写在作文本上,以便老师检查。而且要求正文的结构必须和所拟的结构一致,不可南辕北辙。3.强调对作文素材“就地取材”的重要性。作文素材的“就地取材”主要就是指从语文课本中积累写作素材。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能从课本中积累写作素材的学生仅有8%。同样,在我们平时批改作文中也发现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列举课文中的内容。其实在我们共六册的语文课本中就有用不完的素材供大家在写作中引用,比如毛泽东词二首让我们感到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精神;杜甫的诗歌让我们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情操;屈原离骚也让我们感慨其满腔爱国热情;史怀哲的我的呼吁使我们惊叹于他对人道主义的执着追求及对非洲医疗事业的无私奉献;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让我们信服于作者即便身残志坚,也对生活不离不弃的意志种种此类都可以为我所用。所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平日授课时,注意向学生灌输“就地取材“的意识,将每一课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文章主旨能用于哪些主题的作文告诉给学生,辅助其积累课本内的写作素材。4.继续强化审题训练。高考时的作文审题大有“一棋不慎满盘皆输”之险。而每当考试结束时,学生们问得最多的就是审题是否准确的问题。同时从问卷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42%的学生希望强化审题训练。所以可见审题的重要性。对于强化审题训练,也只能由教师在介绍完审题的方法后,不定期的用堂前5分钟对学生进行审题的强化训练。5.在校内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学科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语文教师应该在学校配合下开展全校性的语文学科活动。以提高写作兴趣为目的,尽可能让全校师生参与,以营造浓厚的学科氛围。这些学科活动分别有:建立校文学社,向学生及老师征稿,并择优以月刊方式刊登他们的作品;开展全校性的辩论比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展全校性的速写作文比赛,提高学生速成作文的能力,并在校内展出获奖作品;举行全校性的书法比赛,提高学生书法水平,并在校内展出获奖作品;开展全校性的诗词、散文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优秀文章的校际交流会,让学生的作品走出学校,同时也可以吸收外校学生在创作上的优良经验。以上这些都是个人见解,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学科活动。以上便是我对学生作文问卷调查表的反思。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