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灾区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与优化]汶川地震感人的事迹_第1页
[汶川地震后灾区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与优化]汶川地震感人的事迹_第2页
[汶川地震后灾区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与优化]汶川地震感人的事迹_第3页
[汶川地震后灾区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与优化]汶川地震感人的事迹_第4页
[汶川地震后灾区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与优化]汶川地震感人的事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汶川地震后灾区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与优化汶川地震感人的事迹 【摘 要】汶川 _后,灾区教育生态环境面临诸多问题:社会支持力削弱;学校规模膨胀;教师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新建学校文化迷失;家庭教育环境和教育能力恶化;学生心理创伤严重。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构建与优化灾区教育生态环境的策略:转变观念,增加社会支持力;在学校规模既定情况下增加班级数量,缩小班额;增加教师编制和加强培训;从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建构学校文化;营造温馨家庭环境和为孤儿寻找有利于成长的家庭;通过心理干预机制和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挫折教育保证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汶川地震 教育生态环境 教育重建 生态化 xx年5月12日汶川发生 _,教育系统蒙受了极为惨痛的损失,四川全省受灾学校1.18万所,许多学校被夷为平地。地震发生后,政府积极组织各方力量对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基础设施进行了重建。 教育的重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批硬件的修补和再造,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也是教育重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生态学上,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是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群体或某个群落生存与发展的各种生态因子的总和。所谓教育的生态环境,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 n 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1 汶川地震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必须研究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环境和学生内在心理环境的构建与优化。 一、汶川地震后灾区教育面临的生态环境 教育生态学理论认为,教育系统内的诸要素不仅在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结构,而且教育系统内外也进行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具有多维镶嵌性。2 在正常状态下,教育系统的学生、教师、外部社会环境等内部外部因素都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汶川 _的发生使这种平衡的状态被打破,使教育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社会生态环境:灾区社会支持力削弱 面对受到重创的灾区教育系统,社会给予了高度关注,各省市通过对口支援,给灾区建设现代化的学校、派遣支教教师、提供教师培训等方式支援灾区教育事业。然而外界的支援毕竟是有限的,教育系统所处的大的社会生态环境需要灾区人民自己营造。地震使学校教育生态平衡系统被打乱,家庭、社会、经济等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教育的社会支持力有所削弱。 (二)学校规模的膨胀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通过资源重组,在汶川,全县原来的86所学校撤并为25所,每个乡镇都有了中心校;在北川,全县震前86所学校,震后规划重建为40所;在什邡,全市中小学校由震前的126所调整为67所3 学校的规模普遍膨胀。作为学校生态环境要素之一的学校规模对学生的成长与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 1学校规模的增大会使学校的组织发生变化,使之更加复杂,也趋于分化 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任务走向标准和平均,教师不了解学生,很少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地震后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要求学校因势利导,这种一切以“大多数”为标准的生态环境不仅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和归属感。 2学校规模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 规模大的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活动机会多一些,但是对于作为个体的学生来说,参与的机会反而相对减少。拉森研究发现,与小规模学校的学生相比,大规模学校的学生在学校中要么没有参加活动,要么仅能参加一项活动。4 参与活动的状况还影响到学生性格的形成和今后参与社会活动的状况,林赛发现,中学期间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更喜欢作为年轻的成年人参与更广泛的社会活动。5 广泛参与学校活动是弥补灾区学生心灵创伤的重要方式,学校规模的膨胀会给学生参与活动带来困难。 (三)师资队伍体系失衡 1 _后,灾区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针对灾区教师缺口增大的实际,四川省教育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招聘特岗教师1604人,安排支教教师1134人,基本保证了灾区教师的需求。6 这虽然暂时解决了教师短缺问题,但是他们的岗位具有不稳定性和阶段性的特点,灾区教师队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很大缺口。 2灾区教师在专业知识等方面缺乏,急需培训 根据xx年中央教科所“5?12四川汶川 _后教育重建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在对14个灾区的1946位教师的调查问卷中问及目前最需要的培训领域时,学科专业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和最新教育教学理论排在前三位,分别占42.1%、34.2%和30.8%。7 教师作为的一个重要“软件”,其专业化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教育重建的成效,因此,首先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在灾后显得尤为迫切。其次 _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这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状态和能力,这对于灾区的教育教学是不利的。 (四)学校文化重建的迷茫 灾后由于学校的移址再建或者重新整合,校园文化重建不能是灾前校园文化的简单恢复和重新启用,该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成为摆在灾区学校面前的重大问题。 (五)家庭面临的生态环境 _使得数以万计的学生经历了失去亲人、家庭破碎的悲惨遭遇,原有的亲子关系、家庭互动和家庭文化等生态因子被打乱,甚至有的学生成为了孤儿,面临着无家可归或者重组家庭的境地。总之,学生灾后面对的是残缺不齐、教育功能大大削弱的家庭生态环境。 (六)学生个体的心理环境 地震发生时,正值学校的上课时间,四川省数百万学生经历了房屋倒塌、亲人离散的悲惨场面,有的学生在地震中受伤或者变成残疾人,这些都给学生的心理蒙上一层阴影,轻者将导致身心功能的失调或部分丧失,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者将可能导致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等严重的精神疾病,严重地影响他们未来正常的生活。地震后学生的心理环境令人堪忧。 二、汶川地震后灾区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与优化 受创后的灾区教育亟须恢复平衡,进入有序状态,一方面需要引进能量和资源,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内部的环境改造和组织变革。 (一)社会环境生态化 1转变灾区人们的价值观念 灾区社会对教育的支持力削弱主要是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变化,地震后百废待兴,社会更愿意把更多的资源用在恢复生活和生产上,对教育上的投入不够重视。其实,教育重建作为灾区社会重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关系到每个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利益,因此要转变灾区人们的价值观念,在保证基本的生活生产基础上把教育重建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2对教育重建的关注应该广泛深远 教育重建不仅是校舍的重建,更是学校文化和教育精神的重建,必须兼顾硬件和软件建设。另外,重建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良好契机,反思震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震后的新问题、新情况使灾区教育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社会大的教育生态环境对于灾区教育重建和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正如 _总理于xx年5月23日在绵阳视察时指出的“只有当我们把孩子们的教育放在第一位时,才能很好地重建灾区孩子们是国家的希望”。8 (二)大规模学校环境生态化 灾后学校的重建是基于灾区现实情况的综合考虑,在学校规模既定的情况下,针对大规模学校生态环境的更优化提出以下建议。 1缩减班额,增加班级数量 在规模较大的学校中缩减班额必然要使班级数量增加,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利用学校的,而缩减班额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由于学校规模大而带来的弊端。首先,缩减班额可以使教师尽可能了解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其次,缩减班额可以使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增多,与教师的交流次数多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再次,灾后学生的心理异常脆弱,缩小班额可以使教师更多地关怀每一个学生,有利于学生心理创伤的恢复。 2学校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机会 适当的活动可以使灾区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对于他们正确价值观和归属感的形成都有好处,另外在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创伤可以得到更好的恢复。因此学校要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活动的机会。例如,定期举行全校规模的集体活动,让全校师生都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来;规定每个班级举办一次兴趣不同的活动项目,使学校的活动种类繁多,供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参加;组织班级内活动,提升学生参与的比例,等等。 (三)教师生态化 针对灾区震后实际,需要在保证教师质量的前提下,在以下两个方面保证教师的生态化。 1增加教师编制,保证灾区教育对教师的需求 针对震后教师缺口大的实际,要制订长远计划保证教师数量。首先,在政策上向灾区倾斜,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教师编制。其次,提高灾区教师的待遇,以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教师职业,也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再次,与师范院校建立灾区教师专项培训计划,这在长远上可以保证教师的数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要把师资培训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建立教师培训的工作机制,加强校本培训管理,创造条件让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参加个性化培训。此外,还要增加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以疏导教师震后心理问题,也利于他们对学生的积极引导。 (四)学校文化生态化 灾后校园文化重建并不是灾前校园文化的简单恢复和重新启用,而是在此基础上对现代中小学校园文化体系的创生。可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学校环境文化的构建与优化 学校环境文化主要由学生和教师的集合与互动产生。尤其是教师的价值取向对于学校环境文化的构建与优化具有重要作用,在构建与优化中要承认教师的主体地位,尊重教师权威,经历 _后更要注重培养教师形成乐观向上的为人取向和价值追求,并把这种价值追求融入到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观念、学校管理、教师培训、课程建设、校园建设等行为之中,这样才能使学校的环境文化具有教育力。 2学校活动文化的构建与优化 _给灾区带来巨大的损失,在 _中学生也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在构建学校文化时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心理恢复为主题,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 3学校精神文化的构建与优化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地震后留下的一笔精神财富。学校应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主旋律,大力宣传在抗震救灾中的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开展各种“抗震救灾精神”主题活动与班会,教育学生成为一个不怕困难、刚勇坚毅、尊重知识、具有团队精神的当代人才。 (五)家庭生态化 首先,对于非孤儿的学生,家长要尽量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积极对孩子进行心理引导,多与孩子交流、沟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寻求专家帮助等。其次,对于孤儿学生而言,最好的措施就是找到符合条件的收养家庭,即使找不到满意的收养家庭,在福利机构里也要营造出家一样的生活环境,给孩子以家长般的关心与爱护。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学生震后家庭环境的生态化,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六)学生心理生态化 重大灾难对受灾群体的躯体健康及心理健康有着明显和持久的影响,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而言,造成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1建立多渠道的心理干预机制 首先,开展个体和团体辅导,提供合理渠道疏导学生在地震中淤积的不良情绪。其次,针对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制定干预措施,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再次,灾难对学生的影响会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心理干预后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回访,以巩固干预效果。 2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和挫折教育 _虽然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但是大灾面前更显大爱,让人感受到了人性中可贵的东西,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懂得生命的可贵与脆弱,要珍惜生命;通过亲情教育让学生懂得亲情的无价;通过挫折教育让学生学会坚强地面对灾难,懂得团结才是力量,万众一心才能渡过难关。 教育生态环境的建构与优化是一个长期和系统的工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灾区社会、学校、家庭在重建的过程中要协调发展,以创建一个绿色、健康、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灾区教育的更好发展和学生的更好成长。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715) _: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