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_第1页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_第2页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_第3页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_第4页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组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3篇课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的手法,有的侧重从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为主。此外,本组教材紧紧围绕专题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内容,也就是说,本组教材以“人”为主,形成了“读人、说人、写人”的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 人物描写一组由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三个片段组成,这三个片段分别选自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这三部经典小说。在这三个片段中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抓住了小嘎子的是动作、心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一个机灵、敏捷、富有心计、争强好胜的小嘎子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临死前的严监生作者吴敬梓老先生运用讽刺的手法,通过严监生的动作、神态将严监生的心理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于是严监生吝啬鬼的形象便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脑海中;曹雪芹先生则从正面、侧面两个方面入手将王熙凤泼辣、不拘小节、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形象刻画的入目三分。由于作品产生的年代不同,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也差异较大。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虽然是一篇白话文,文中出现了较多的地方方言,比方说“惯手” “冷绊子”等;临死前的严监生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古白话文,里面的用词和现在不尽相同,如“再不回头”“一声不倒一声”“破皮破落户”等等。这些都给孩子们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障碍,需要教师加以重视。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这一训练重点不仅在单元导读中特别指出,而且渗透在本组教材的每一个板块中,比如本课的课后题,再如“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二、学情分析 学生曾阅读过大量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也写过这类作文,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读写经验。可是,由于作品产生的年代不同,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也差异较大,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虽然是一篇白话文,文中出现了较多的河北方言,比方说“惯手” “冷绊子”等;临死前的严监生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古白话文,里面的用词和现在不尽相同,如“再不回头”“一声不倒一声”“破皮破落户”等等,同时在这一组课文中还出现了大量的生僻字,这些都给孩子们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障碍,需要教师加以重视。鉴于此,本课的教学采取教一篇带一篇的方式展开,即师生共学临死前的严监生,以此习得方法,然后引导孩子自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鉴于这是阅读课,同时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所以,本课的教学紧紧围绕着“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这一训练点展开。三、课标背景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向往、崇敬、同情等感受。四、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提示难读易错的字音,正确读写并积累“推拉拽顶、三抓两挠”等生字词语,借助注释、词典等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初步感受古白话文的语言特点。 2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透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外貌、语言等感受人物形象,领悟描写人物的方法。 五、教学重点 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透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外貌、语言等感受人物形象,领悟描写人物的方法。 六、教学难点 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透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外貌、语言等感受人物形象。 七、教学思路由桥引入,说小说,引课题聚焦重点,感悟形象,梳理学法组织交流,整体感知,梳理学点课外实践,迁移运用,习得方法 八、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教材解读、教学前测、教学设计、设计自学导航卡、教学ppt (二)学生准备 借助自学导航卡自学课文 (三)课程资源准备 1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节选自儒林外史 2他拼命地节制生活费用,从不舍得吃一口肉。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买药吃 节选自儒林外史九、课前预习:1抄写文中词语。2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关于王熙凤外貌描写的部分。3思考临死前的严监生中的“两根手指”与“三次摇头”中包含着怎样的意思?4摘抄描写嘎子摔跤中动作描写的词句,读三遍,思考嘎子的人物形象。 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由桥引入,说小说,引课题。 1聊一聊小说桥。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刚刚学习了一篇小小说桥,你们还记得里面都有谁? 生1:老汉。 生2:小伙子。 生3:村民。 师:这就是小说里面的人物(板书:人物)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1:山洪爆发了,老汉指挥村民逃生的事。 师:这就是这篇小说大致的情节。(板书:情节)除此之外,小说中还反复提到了洪水,这就是当时的环境(板书:环境)。从老汉的所作所为中,你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汉? 生1:临危不惧。 生2:忠于职守。 生3:舍己为人。 生4:尽职尽责。 师:小说就是通过情节和环境的烘托来塑造人物的。 2引出人物描写一组。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分别摘自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这三部经典小说中的精彩片段。这就是人物描写一组,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组织交流,整体感知,梳理学点。 师:这一组课文分别节选了哪几个片段呢? 生: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师:在这三个片段中,作者又分别运用什么方法,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呢?(板书:方法、形象)课前同学们已经通过自学导航卡,读了课文、认写了生字新词,首先来交流自学的成果。 师:(出示:一叉一搂 公鸡鹐架 精神抖擞 动转不灵 三抓两挠 推拉拽顶)在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这个片段中,出现了不少的难读易错的词语,谁来读? 生:读 师:纠正“三抓两挠”,指不同学生读。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课前大家自学的效果不错,相信后面的也不是问题。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一篇白话文,用词和今天不同,一起来看。(出示:监生 郎中 不曾 再不回头 一声不倒一声)“监生”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监生”是古代读书人的一种称号。我是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知道的。 师:借助注释,你还可以理解其中的哪个词语的意思? 生2:“郎中”指的是古代的中医。 生3:“再不回头”是指病情再不见好转。 生4:“一声不倒一声”是一声连着一声。 师:“不曾”什么意思呢?我们先看看它所在的句子吧!(出示:二叔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生:自由读。 师:现在谁来说说它的意思? 生:“不曾”就是没有的意思。 师:同一种意思古今的说法却不一样,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感受! 生:齐读。 师:以后同学们再读古白话文一定要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中出现了非常多的生僻字,你们有信心读下来吗?(出示:金丝八宝攒珠髻 朝阳五凤挂珠钗 赤金盘螭璎珞圈 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 翡翠撒花洋绉裙 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 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谁来读? 生1:读 师:孩子,课前你读了几遍? 生1:N遍。 师:为什么读这么多遍? 生1:因为读不熟。 师:所以就一边又一遍地读,读着读着就喜欢上了。今天老师要为你的表现鼓掌。(出示图片)孩子们,这就是: 王熙凤头上戴着的 这就是上面绾着的 这就是项下戴着的 了解了这些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吧!(出示句子: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 生:齐读。 师:课前,我认真查阅了大家的自学导航卡,发现这两个生字的出错率比较高(出示:皆敛),谁来提醒大家,书写它们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1:写“皆”是不要把下面的“白”写成“日”。 生2:写“敛”时,不要写成“剑”。 师:你们的提醒很重要。同学们,把这两个字在自学导航卡修正栏里,工工整整的写两遍。 生:书写。 师:(巡视)同学们写字的姿势和习惯都非常的好,今天老师也看到了大家的进步。 (三)聚焦重点,渗透方法,感悟形象,梳理学法。 1经历学程,体形悟法 师:字词我们就交流到这里,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由于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文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先读读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古白话文吧! 师: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临死前惦记的可能是什么? 生1:钱财。 生2:亲人。 生3:重要的事情。 师:这些都合情合理,严监生临死前最后的心愿是什么?他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向家人表达自己的心愿的?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用心读一读,体会体会严监生当时的心情。 生:自学体验。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一下,严监生临死前最后的心愿是什么? 生1:跳掉灯盏里的已经灯草。 师:你们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2: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进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走上前去,挑掉一茎。众人看那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师: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严监生念念不忘的是?他一直害怕的是? 生:两茎灯草!费了油! 师:这个严监生临死前最后的心愿和别人也不一样,他太特别了。可是此时,他已经三天不能说话,他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和家人表达自己的心愿的? 生1:伸出了两个指头。 师:意思是,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可是,他的家人并没有马上明白他的意思,他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和家人表达自己的心愿的? 生2: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生3: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生4:他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生5:众人看那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师:(出示:比较句子)这就是描写家人猜测和严监生反应的句子。我们合作着读一读,男生读猜测的句子,女生读严监生反应的句子。第一次摇头: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原文) 他摇了摇头。(还原后)第二次摇头: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狗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原文) 他又摇了摇头。(还原后)第三次摇头: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原文) 他还是摇了摇头。(还原后) 生:合作读。 师:孩子们,先自己比较着读一读,体会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生: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1:去掉“两三”,就写不出严监生的着急了。 生2:去掉“把两眼睁的滴溜圆”“狠狠”就写不出严监生当时生气的心情了。 生3:去掉“把眼闭着”就写不出严监生绝望的心情了。 生4:去掉“登时”就写不出严监生如释重负的心情了。 生5:去掉这些词语,就表现不出严监生当时着急、生气的程度了。 师:这才是学语文,不仅读懂了,还要琢磨琢磨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也就是说,这样写就把严监生当时的心情写出来了,这样写就把严监生着急、生气、绝望、如释重负的心情变化写出来了(板书:着急、生气、绝望、如释重负)。 师:就想同学们说的一样,当大侄子没有猜对时,严监生着急了,于是 当二侄子又没有猜对时,严监生生气了,于是 当奶妈还是没有猜对时,严监生绝望了,于是 生: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他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师:联系下文,我们可以知道,严监生如此着急、生气、绝望,仅仅是因为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由此,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 生1:爱财如命。 生2:抠门。 生3:吝啬。 师:(图片配乐创境)此时,灯盏里的这两茎灯草正滋滋地烧着,简直就是烧着严监生的心啊!此时,灯盏里的这两茎灯草正一刻不停地烧着,可是大侄子、二侄子、奶妈都不懂得严监生的心啊,他简直就要绝望了,他把眼闭着摇头,此时此刻,他会想: 生1:你们怎么就不懂得我的心啊! 生2:完了,完了,我的油都烧干了。 生3:这可怎么办呢?我的天啊,我的油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师: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严监生的心理,我们是通过什么读出来的? 生1:严监生的动作。 生2:严监生的神态。 师: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小说中的严监生可是一个有钱的人。(出示资料) 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节选自儒林外史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生活中却是这样的。(出示资料)他拼命地节制生活费用,从不舍得吃一口肉。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买药吃 节选自儒林外史 此时此刻,你想对严监生说什么? 生1:严监生你太吝啬了。 生2:严监生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生3:严监生你真是太可笑了。 生4:严监生你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生5:严监生你真是既可笑,又可气。 师:是啊,严监生太吝啬了。这样一个富翁临死前为了两茎灯草却总不得咽气。如此悬殊的对比就营造了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手法讽刺(板书)。 作者吴敬梓就是用讽刺的手法,借助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古代读书人的形象,走进儒林外史你还可以读到“范进中举”“王玉辉”等不同的人物,如果你感兴趣就走进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吧! 2迁移运用,自读自悟。 师:严监生我们就交流到这里,我们再来聊一聊小嘎子吧!通过课前的自学,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1:小嘎子很机灵。 生2:他很有心计。 生3:争强好胜。 生4:不放弃、不服输。 生5:顽皮。(板书) 师:多么可爱的小嘎子啊!让我们再次走进字里行间去感受感受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能够表现小嘎子这些特点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看看作者通过什么方法写出他的特点的,并试着读出他的特点。 生: 师:我们来交流交流吧!交流时,要说清楚你画出的句子在第几自然的第几行。 生1:我们小组画出的是能够表现小嘎子机灵、有心计的句子。这个句子在第三自然段的第四行。“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这是对小嘎子动作、心理的描写。(板书:动作、心理) 师:一蹦一想就把小嘎子机灵、有心计的特点写出来了。哪个小组接着来交流。 生2:我们小组画出的是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