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课外阅读文章[读书报告会是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_第1页
一年级课外阅读文章[读书报告会是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_第2页
一年级课外阅读文章[读书报告会是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_第3页
一年级课外阅读文章[读书报告会是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_第4页
一年级课外阅读文章[读书报告会是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课外阅读文章读书报告会是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 内容摘要:中学语文课外阅读长期以来在主观认识上备受重视,而在实际操作上遭遇尴尬。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效看,课外阅读最能体现其本质要求;从新课改理念看,课外阅读最能实现其积淀语文素养的诉求。“读书报告会”帮助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走出了操作上的尴尬困境,成为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通过在我校高xx级14班的教学实验,笔者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可行的运行模式,它在延伸有限的课堂时空、拓展课堂阅读内容,硬化课外阅读作业的软性要求、避免课外阅读活动的空泛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拓展学生的心灵空间,反馈学生的深层思想状态、及时调整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积累语感经验、提升应试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功效。 关键词:新课程 中学语文 课外阅读 读书报告会 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遭遇诸多尴尬。其一,教师缺乏具体的指导措施,导致教师很想有所为却不知如何为。其二,学生缺乏系统而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案。学生其实很想阅读课外书,但又苦于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或者不知道如何才能有效阅读。其三,家长缺乏信心难以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课外阅读教学的现状 _,各种困境的焦点在于:课外阅读缺乏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联系、时间保障以及评价机制。针对此种现状,本文所提出的“读书报告会”这一课外阅读指导模式可以有效地让课外阅读教学走出困境,获得实效。 “读书报告会”是指在教师定期指导下,学生预先在课外阅读书目,并提交一篇读书笔记,继而由语文教师遴选择优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心得交流的一种读书形式。“读书报告会”的主要特点是:教师有效指导、学生定时阅读、心得及时反馈、读写有效结合。 一.“读书报告会”的运行模式 1.“读书报告会”的操作流程 “读书报告会”的操作流程依序为: 框定可利用的节假日教师开列阅读书目学生在规定时间阅读完成一篇有心得体会的读书笔记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小组推荐教师审阅遴选确定“读书报告会”课堂交流人选(6到8名同学,每人5分钟交流时间)拟写交流发言提纲课代表拟写主题、创设交流情境课代表主持“读书报告会”课堂交流代表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学生记录、提问老师点评、总结。 2.“读书报告会”的几个关键环节 (1)课外阅读时间的确定。一般是利用国家规定的较长节假日,比如,端午节、五一节、国庆节、中秋节,以及寒暑假。可规定学生在假期读一本或几本书,并完成相应篇目的读书笔记。确定时间的基本原则是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意义地读完作品。任务要适中,时间要充分,目的是让学生既能保证阅读的时间,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悠闲中享受阅读,避免有阅读任务的压迫感。 (2)书目的开列与指导。教师在课外阅读中的指导意义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阅读书目的开列方面。开列书目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帮助不知道读什么书的同学明确可阅读的书目,另一方面引导有强烈个人阅读兴趣的同学调整阅读方向,增强个人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同时使对课外阅读尚持观望态度的学生感受到文学的浩瀚、人文的博大以及阅读的魅力。 阅读书目的基本指导原则是:第一,与课内阅读(包括选修课)同步。第二,与研究性学习课题同步。第三,符合中学生阅读水平和心理特征。第四,尽可能与考试紧密结合。 (3)读书笔记的写作。既可概述原著内容,也可摘录精彩语句,但重点应放在读书心得的表述。阅读鉴赏水平较高的学生甚至可以就此写成研究性学习论文。 (4)交流发言提纲的写作与讲解。发言提纲与读书笔记不同,要求精短。该提纲具体内容包括:述一点作家作品概略,命一个有文采且有意义的标题,列几点鲜明而独特的感受,录一些原文精彩的语段,谈一点运用实例,最后用一两句富有个性的话做结。 (5)学生主持报告会。把评审权和组织权真正交还给学生,既符合新课改自主学习的精神,也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的协调、组织和统筹策划能力。 示例:关于毕淑敏的读书报告会发言稿 高xx级14班 刘雪莹 标题:文学的白衣天使 作家简介:毕淑敏,作家;军人坚毅而刚强的气质,高原风雪让她拥有对生命的敬畏和崇高的仰望;医生悲苦而温馨的情怀,救死扶伤让她拥有对生死的超脱和心灵的救赎。 心得要点:(1)幸福就是把握现在(2)幸福就是珍惜拥有(3)幸福就是书写命运(4)幸福就是自我实现。 精彩语句摘录: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运用实例:关于幸福的个人体味:海外报道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刚刚给孩子洗完澡的妈妈,为自己病人治疗好目送病人远去的医生,沙滩上用沙子筑出沙堡的孩子,写完作品最后一个字的作家。消息入眼,我的第一个反应仿佛被人在眼皮上抹了辣椒油,呛而且痛。继而十分怀疑它的真实性。这可能吗?不是什么人闲来无事,编造出来博人一笑的恶作剧吧?还有几分惶惑和恼怒,在心扉最深处,是震惊和不知所措。 当我静下心来,细细梳理思绪,才明白自己当时的反应,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原来我是一个幸福盲。 富有个性的结语:她:没有手术刀的刀刃,她却可以切下人们心头的肿瘤,解除病痛;没有注射针的针尖,她却可以施以疗伤的药物,抚慰心灵。一袭素洁的白衣,她是行走在文字中的天使。 二.“读书报告会”的效用 1.延伸了有限的课堂时空,拓展了课堂阅读内容 教材选文无非两类:名著节选,经典范文。在凸显经典性和示范性的同时,也存在信息的残缺性。在课堂教学中本来就需要相关的内容链接,而学生对空缺的内容也抱有补白的阅读欲求。前文已述在指导学生开列课外阅读的书目时与教材同步。通过对原文内容的全面了解,不但加深了对课文节选内容的理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教材甚至审视教师对教材的解读。 比如,在鉴赏现行人教版教材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从本诗宏大的意象和绚丽的秋景中引导学生感受诗人豪迈的情怀。如果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毛泽东诗词鉴赏(公木著?长春出版社出版),那么还可以从菩萨蛮?黄鹤楼、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等一系列诗词中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与他坎坷而丰富的革命领袖生涯息息相关,继续探寻会发现诗人内心还存有既想当豪杰又想做圣贤的至上追求(“帝王一代帝王,圣贤百代帝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从而上升到对毛泽东诗词崇高美的欣赏。也可引导学生从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蝶恋花?答李淑一等诗词中读到毛泽东革命爱情三部曲,与豪迈的情怀相对,诗人也怀揣儿女柔情。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使学生对毛泽东诗词及其本人建立更全面而丰富的认识,甚至有学生基于此而喜欢上了毛诗。 2.硬化了课外阅读作业的软性要求,避免了课外阅读活动的空泛性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课外阅读停留在口头要求层面,表现为空泛浅表疲软。而“读书报告会”这一课外阅读形式将课外自由阅读与课内定时反馈相结合,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将书面表达与口语交际相结合。“读书报告会”所具有的课堂定时和规范作业等硬性要求使课外阅读这块最软的软作业得以贯彻落实,从而增强了课外阅读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3.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展了学生的心灵空间 本文作者在高xx级14班从高一时即尝试开展“读书报告会”,学生涉猎的范围涵盖文史哲,纵贯古今中外。据不完全统计,全班64位同学共阅读了200多部图书,涉及古典诗词作品2部;历史著作10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7部;外国文学作品84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94部(篇);新闻作品1部;哲学1部;语言学1部。 4.反馈学生深层思想状态,及时调整学生人生价值取向 阅读不仅是一种上佳的语文学习方式,也是一种生活状态2。阅读兴趣的取向决定了所阅读的作家作品,而阅读兴趣反应了学生现阶段的审美趣味和人生态度。中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变化处于最活跃的时期,往往从其阅读图书种类的选择可以窥见其内在的思想变化,从而找到谈话的切入点并捕捉到教育的最佳契机。研究表明,人在18岁之前,阅读对人的影响很大,18岁以后,人格和价值观逐渐定型,阅读的影响逐渐减小3。 从正向看,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教师倡导的阅读指向也可以改变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再如本班部分学生最初喜欢武侠小说,名著难以进入。教师通过介绍 _的著作慢慢引导学生先学会正确欣赏武侠小说,再引导学生 _古典章回小说(如水浒传)的丰富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技巧进行欣赏,进而对名著产生兴趣。许多学生在开展“读书报告会”中,从不同的作家心路历程或作品人物命运中感悟人生,寻觅到了反思自我超越现实的人生意义。比如高桑迪同学从毕淑敏作品中感受到了“追寻原始的力量。原始自然,原始母亲”。曾麒燃同学从泥沙俱下的生活(毕淑敏)中体味到“日常生活的核心,其实是如何善待每人仅此一次的生命。如果你珍惜生命,就不必因为小的苦恼而厌倦生活。因为泥沙俱下并不完美的生活,正是组成宝贵生命的原材料”。胡鑫同学从 _的读书 治学 写作一书中深刻地感受“文化、真理、实践”三者的重要关系,认识到“文章从惨淡经营中来。我追求的目标是:真情流露,淳朴自然”。名著名篇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真善美的追求,特别是传记作品人物的人生历程,以及对学生的现实人生困惑有指导意义的言论都可以内化为学生的 _,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有益课外书是德育中极为有效的自我教育途径。 5.积累语感经验,提升应试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与高考最本质的结合点究竟在哪里,教师们一直在探索。目前存在以下两种解读:一是学在课内,考在课外。持这种观点的人坚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二是淡化课堂教学,侧重课外辅导资料的练习。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大量的练习加上应试策略的总结可以对付高考。显然第一种模式理论上更科学,而实际上难操作,或囿于教师素质想有所为而难以为。或是把语文课上成纯知识灌输课,枯燥乏味;或是把语文课讲得天马行空学生一头雾水。第二种模式虽然在理论难以站稳脚跟但实际上一直统治着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同步练习和高三总复习资料及各种阅读作文教辅用书成了考试必备的工具。 究竟中学语文教学和高考最本质的结合点在哪里?本就是阅读,尤其是课外文学作品阅读,末就是练习。本末理应兼顾,而当下却普遍本末倒置。斯迪芬?德?克拉森提出:“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助于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这与古人所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谋而合。以xx级14班为例,平时语文考试成绩与同类班级相比基本差5分左右,而高考却超过同类班级。很多入学语文成绩差的同学,经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但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而且积了累丰富的语感经验,形象思维能力大大提升,情感领悟能力迅速提高。对一些思维密度较大的文章能准确把握要义,作文水平大大提高,考试成绩优异。该班吕磊同学曾做读书报告温暖,絮在生活的棉花中读毕淑敏,他引用毕淑敏文中序言“温暖,这词儿,像新棉花絮成的靠垫,让人安适柔软惬意放松依然舒展。为了传达彼此的善意,我们需要传递温暖。为了抵御孤独,我们需要彼此结成一体面对辽阔宇宙”。之后在成都市举行的高三年级“一诊”考试作文中就做了恰当运用,并获得高分,其作文题目为感受温暖,题记:“温暖,絮在生活的棉花中,织成一床棉被,用自己火热的心将它捂热,于是自己也被它温暖着。”就化用了毕淑敏的原话。文中还有一段论述:“不禁想起了刘墉曾经说过的话:生命就是一盒火柴,每燃一支,我们就能给别人带去一丝温暖。这让我记起了无数个让我温暖的名字,毕淑敏,这个总是把文字当作药剂的作家,用她的心灵处方给受伤的人们带去无尽的滋养与幸福;三毛,这个流浪的女子,在生活中教会我们坚强,在坚强中教会我们感受生活;史铁生,这个坚忍不拔的勇士,用自己的生命向我们书写了一份人生的演讲稿原来文字是如此美味的心灵鸡汤,感受好的文字,就如同一份生命的礼物,教会我们爱与感动。而我们感受到这一份温暖,也就多了一分勇气与希望。”所用的刘墉、毕淑敏、三毛、史铁生都是“读书报告会”中所涉及到的作家。 “读书报告会”曾在我所任教的两届(高xx级12班、在xx级14班)中推行。实践证明,“读书报告会”所具有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正好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学目标追求。当然,仍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比如学生的阅读面有限,开展的时间有限,与课堂教学的联系有限等等。 注释: 1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2王余光读书四观武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