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冷与空气调节技术空气制冷技术论文 制冷技术是为了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空气制冷技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制冷技术分析 摘要 制冷技术是为了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制冷技术是使某一空间或物体的温度降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并保持在规定低温状态的一门科学技术,它随着人们对低温条件的要求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制冷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液体气化制冷,气体膨胀制冷,涡流管制冷和热电制冷。其中液体汽化制冷的应用最为广泛,它是利用液体汽化时的吸热效应而实现制冷的。蒸汽压缩式,吸收式,蒸汽喷射式和吸附式制冷都属于液体汽化制冷方式。本文重点介绍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及几种形式。 关键词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焓图理想制冷循环制冷系数 绝热膨胀 双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 TB6: A 一、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用管道将其连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如下图一 工质在蒸发器内与被冷却对象发生热量交换,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并汽化,产生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后以高压排出。压缩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工质在冷凝器被常温冷却介质(水或空气)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膨胀阀时节流,变成低压,低温湿蒸汽,进入蒸发器,其中的低压液体在蒸发器中再次汽化制冷,如此周而复始。 液体转变为气体,固体转变为液体,固体转变为气体都要吸收潜热。任何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将要吸收热量,液体的沸腾温度(即饱和温度)和吸热量随液体所处的压力而变化,压力越低,沸腾温度也越低。而且不同液体的饱和压力、沸腾温度和吸热量也各不相同。如下表一 例:在1 个大气压下 制冷工质 沸点 () 气化潜热 r (kJ / kg) 水 100 2256 R717(氨) -33.4 1368 R22 -40.8 375 据所用制冷液体(称制冷剂)的热力性质,创造一定的压力条件,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所要求的低温。 要实现制冷循环必须要有一定的设备,而且要以消耗能量作为补偿。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就是用压缩机等设备,以消耗机械功作为补偿,对制冷剂的状态进行循环变化,从而使用冷场合获得连续和稳定的冷量及低温。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经历了汽化、压缩、冷凝、节流膨胀等状态变化过程。为了分析,比较和计算制冷循环的性能,必须知道制冷剂的状态参数变化规律。对目前常用的制冷剂,这些状态参数间的关系已经制成各种图和表来表示。 制冷剂的热力性质图,常用的热力性质图有温熵(T-S)图和压焓(p-h)图,形式如下图,图中x=0为饱和液体线,x=1为饱和蒸汽线,两线之间为湿蒸汽区,其中等干度线(x=0.1,x=0.2)。 由于定压过程的吸热量,放热量以及绝热压缩过程压缩机的耗功量都可再p-h图上表示,利用过程初、终状态的比焓差计算,因此p-h图在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制冷剂的热力参数h、s等都是相对值,因此,在使用上述热力性质表及图时,必须注意他们之间的h、s的基准点是否一致,对于基准点取值不同或单位制不一致的图或表,最好不要混用,否则必须进行换算和修正。 二、 理想制冷循环逆卡诺循环 卡诺循环分正卡诺循环和逆卡诺循环,均是由两个定温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他们是一个理想循环。研究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影响制冷循环的各种因素,寻求节省制冷能耗的途径。 逆卡诺循环是使工质(制冷剂)在吸收低温热源的热量后通过制冷装置,并以外功作补偿,然后流向高温热源。逆向循环是一种消耗功的循环,制冷循环就是按逆向循环进行的, 在温熵或压焓图上,循环的各个过程都是依次按逆时针方向变化的。 逆卡诺循环设备示意图 2.实现逆卡诺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 (1)高、低温热源温度恒定; (2)工质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与外界热源之间无传热温差; (3)工质流经各个设备时无内部不可逆损失; (4)作为实现逆卡诺循环的必要设备是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和蒸发器。 逆卡诺循环是可逆的理想制冷循环,它不考虑工质在流动和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内部和外部不可逆损失。虽然逆卡诺循环无法实现,但是通过该循环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对实际制冷 循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制冷系数 制冷循环常用制冷系数 表示它的循环经济性能,制冷系数等于单位耗功量所制得的冷量。 =q/W q: 1kg 制冷剂在T0温度下从被冷却物体吸收热量q (kJ/kg) W:循环1 kg的工质消耗功 对于逆卡诺循环而言: c=T0/(Tk- T0) T0:蒸发温度; Tk:冷凝温度 从公式可知,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仅与高、低温热源温度有关,而与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能无关。由于逆卡诺循环不考虑各种损失,而且压缩机利用了膨胀机对外输出的功,因此,在恒定的高、低温热源区间,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最大,在该温度区间进行的其它各种制冷循 环的制冷系数均小于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 所以,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可用来评价其它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 三、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及热力计算 1.理论制冷循环不同于逆卡诺循环之处是: (1)制冷剂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按等压过程循环,而且具有传热温差; (2)制冷剂用膨胀阀绝热节流,而不是用膨胀机绝热膨胀; (3)压缩机吸入饱和蒸汽而不是湿蒸汽。 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后的节流损失:不但增加了制冷循环的耗功量,还损失了制冷量。这两部分损失必然使制冷系数和热力完善度有所下降。 2.用干压缩代替湿压缩后的过热损失包括: (1)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后的节流损失导致后果:膨胀阀的节流是不可逆过程,节流前、后焓值不变;制冷剂干度增加,液体含量减少,制冷量减少,消耗功上升,制冷系数下降,其降低的程度称为节流损失。节流损失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与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差有关,节流损失随其增加而增大;与制冷剂的物性有关,一般节流损失大的制冷剂,过热损失就小;与冷凝压力有关,冷凝压力Pk越接近临界压力Pkr节流损失越大。 (2)用干压缩代替湿压缩后的饱和损失 原因:在制冷压缩机的实际运行中,若吸入湿蒸汽,会引起液击,并占有气缸容积,使吸气量减少,制冷量下降。过多的液体进入压缩机气缸后,很难全部汽化,这时,既破坏了压缩机的润滑,又会造成液击,使压缩机遭到破坏。因此,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在实际运行中严禁发生湿压缩,要求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为干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干压缩式制冷机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标注。如何实现干压缩,如下图,可在蒸发器出口增设一个液体分离器。分离器上部的干饱和蒸汽被压缩机吸走,保证干压缩,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状态点位于饱和蒸汽线上。制冷剂的绝热压缩过程在过热蒸汽区进行。因此,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并非定温过程,而是定压过程。 热力计算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单位质量制冷量: q0 = h1-h4kJ/kg 压缩机的单位质量绝热压缩耗功量: W= h2- h1 kJ/kg 制冷剂单位容积制冷量: Qv= q0/VkJ/m3 理论制冷系数:= q0/ W 3.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改善 为了使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得到再冷却,可以采用再冷却器或回热循环。 (1)设置再冷却器对于同一种制冷剂,节流损失主要与节流前后的温差(Tk- T0)有关,温差越小,节流损失越小。一般可再冷凝器后增加一个再冷却器,使冷却水通过再冷却器,然后进入冷凝器。再冷却后可使液体制冷剂在冷凝压力下被再冷至状态点3,图中3-3是高压液体制冷剂在再冷却器中的再冷过程,再冷却所能达到的温度Tr,称为再冷温度,冷凝温度与再冷温度之差Tr称为再冷度,这种带有再冷的循环称为再冷循环。 增加过冷可以使制冷系数提高:制冷剂R717每过冷1,制冷系数可提高0.46%;冷制冷剂R22每过冷1,制冷系数可提高0.85%。 (2)回热循环为了使膨胀阀前液体的再冷度增加,进一步减少节流损失,同时又保证压缩机吸气有一定过热度,可再在制冷系统中增设一个回热器。回热器的作用是使膨胀阀前的制冷剂液体与压缩机吸入前的制冷剂蒸汽进行热交换,使压缩机吸入的蒸汽有一定的过热度,由于过热(过热量q)增加了压缩机的耗功量(w)。因此,回热循环的制冷系数是否提高,视q/w的比值定。 下表示几种常用制冷剂采用回热循环后,制冷系数及排气温度的变化情况。 制冷剂 R717 R22 R502 制冷系数增减率% -4.18 -1.88 +3.02 排气温度变化 140.3102 84.753.5 66.537.3 由上表可看出采用,采用回热循环后制冷系数不一定增加,制冷剂R22采用回热循环后制冷系数降低不多但保证了干压缩金额热力膨胀阀的稳定工作,所以实际中采用回热循环。R502和R12适合采用回热循环。R11和R717因为制冷系数降低很多不适合采用回热循环。 四、双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对于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单级制冷循环,在通常的环境下,一般只能制取 -25-35以上的蒸发温度。如果采用单级制冷循环制取较低的蒸发温度,将会产生很多有害因素,如: (1)压缩机排气温度很高,不但加大了过热损失,使制冷系数下降,而且会恶化润滑油效果,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和正常运行。 (2)压缩比(Pk/P0)增大,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当蒸发温度T0下降时,Pk/P0增加,压缩机容积效率降低,实际吸气量减少,制冷量下降,当压缩比达到一定值时,活塞式制冷机此时已不能进行制冷。 (3)节流损失增加,制冷剂单位制冷量减少,消耗功加大,制冷系数下降。 (4)过低的蒸发温度可能会使制冷系统的运行工况超过压缩机标准规定的设计和使用条件,造成不允许的危险情况发生。如活塞式压缩机(制冷剂R22)的压缩比,大能大于6(高温机)和16(低温机)压力差(Pk- P0)不能大于1.6MPa;螺杆式压缩机(制冷剂R22)排气温度不能高于105,制冷剂R22当压缩比10时,采用单级压缩, 压缩比10时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剂R717当压缩比8时,采用单级压缩, 压缩比8时采用双级压缩。因此对于活塞式压缩机,当T0低于-25-35时,采用双极制冷循环能使上述不利影响得到改善。对于螺杆式压缩机,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油冷却装置,排气温度比活塞式压缩机低,允许的压缩比和压力差均较大。因此,一般螺杆式压缩机单级制冷循环可制取-40左右的低温(Tk 在4045时)。空气源热泵机组,其压缩机至少要能在蒸发温度为-15+15(双级压缩可达-35)冷凝温度65的条件下正常工作。 下图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示意图: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通常采用闪发蒸汽分离器(节能器)和中间冷却器两种形式。下面介绍带有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该循环式把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汽,以串联的两台压缩机(有中间冷却器)或者同一台压缩机的两组气缸“接力”式压缩。每一级的压缩比、排气温度等都符合压缩机的使用条件,又可获得较低的蒸发温度T0,制冷系数比相同制冷能力的单级制冷循环大,因而比较经济。下面介绍常用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所谓完全中间冷却时指低压级压缩级的过热蒸汽在中间冷却器内完全冷却至饱和状态如下图: 由于氨制冷系统排气温度高,吸气过热不能大,因此这种循环形式广泛应用于氨双级制冷系统。这种系统的特点是由于采用完全中间冷却,可以减少过热损失,因此,耗功量较单级少,制冷系数较单级大。中间压力Pm=( Pk.P0)0.5 氨双级压缩的最佳中间温度t佳=0.4 Tk+0.6T0+3 T0:蒸发温度; Tk:冷凝温度 压缩比=Pk/P0 Pk:冷凝压力 P0:蒸发压力 当已知制冷量Q0,通过蒸发器的制冷剂质量流量Mr,则Mr= Q0/(h1-h8) 制冷循环压缩机的理论总耗功率为Pth, Pth= Pth1+ Pth2 Pth1为低压级压缩机的理论耗功率(KW) Pth2为高压级压缩机的理论耗功率(KW) 则理论制冷系数th= Q0/ Pth 五、结论 随着技术现代化的发展以及人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人机应用技术1.9.无人机高速应急车道违章抓拍
- 真理题目及答案解析图解
- 2025年中国磨钢球专用砂轮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电站铸锻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智能电话收音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抛光无纺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工具包装膜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全光亮酸性镀锡添加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安阳第三十六中学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电工厂搬迁方案(3篇)
- 2025年南京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
- 老年人眼科疾病
- 钢板配送设计方案(3篇)
- 中医基础学课件护理情志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T/CBMCA 039-2023陶瓷大板岩板装修镶贴应用规范
- 2025-2030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不锈钢蚀刻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诊治和管理专家共识(2025)要点解读
- (统编版2025)历史七年级下册新教材变化及教学建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