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中积极的启示XX积极教育引发的“幸福”启示_第1页
围城中积极的启示XX积极教育引发的“幸福”启示_第2页
围城中积极的启示XX积极教育引发的“幸福”启示_第3页
围城中积极的启示XX积极教育引发的“幸福”启示_第4页
围城中积极的启示XX积极教育引发的“幸福”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围城中积极的启示XX积极教育引发的“幸福”启示 摘要积极心理学定义的“幸福”包括三重含义快乐生活、充实生活、有意义的生活,每重含义的内容都是能够教授的。幸福的理念被越早灌输,越会有效用。学校被证明是进行幸福教育的绝佳场所。在学校开展的幸福教育应该成为抑郁症的解毒剂,提高生活满足感的途径,有益学习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好帮手。积极心理学将“同时教授幸福和传统技能”称为积极教育。1 关键词美国;幸福;积极教育;传统教育;抑郁;人格 G44A1671-2684(xx)05-0018-03 幸福,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然而每个人的幸福又是不同的衡量标准。积极心理学提出“真正幸福论”2,把幸福定义为三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每一种都是可以测量的。最重要的是,每一种都是以技能为基础,并且是能够教授的(Seligman,xx)。第一种是快乐生活,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正面的情感。快乐生活是将快乐和积极情感扩展到最大并把痛苦和消极情绪缩减到最小。第二种是充实生活,指充分利用个人优点、天分和潜能。充实生活是一种全神贯注“投入”3到某项事务的沉浸体验。“投入”这种体验经常伴随着忘记自己、忘记时间(Csikszentmihalyi,1990)。虽然有捷径可以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比如可以服用药物,与朋友玩乐,但是却没有捷径让人投入。“投入”仅发生在把自己最强的力量和才智用来解决前进道路中的挑战的时候,很明显,“投入”促进学习。第三种是有意义的生活,是指参与和为带有积极性的机构和组织服务。这个领域有着最好的文化源头。“投入”和积极情绪的幸福更多地还是停留在“自我”层面上,如果在这个层面上,再能够与他人利益、后代利益相结合,或是与超越自我的事业相结合,生命的意义将得到升华(Durkheim,1951/1897;Erikson,1963)。积极心理学认为,有意义包括认知你最强的力量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去为了你认为比你个人更重要的事物而贡献力量(Seligman,xx)。 幸福的理念越早被灌输,效用会越好。如果家长有此方面的知识固然很好,然而这毕竟是少数。因此,学校作为培养人成长的摇篮,无疑是进行幸福教育的绝佳场所。一直以来,我国在高考指挥棒下学校教育围绕如何传授知识,如何提高升学率开展工作。那么,笔者在思考,中国的学校是否也可以在教授传统技能的同时传授幸福呢? 在美国,开展积极教育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 抑郁症呈年轻化趋势 目前,世界范围内年轻人普遍存在抑郁的症状。近20%的年轻人,在高中毕业前患有具有临床表现的抑郁症。此外,一些研究表明,首次症状的出现年龄段从成人降到了青少年。一些人估计,现在的抑郁症状患病率大约是50年前的10倍。 现在的生活比50年前强很多:消费能力提高,物产更加丰富,更多的科技产品使生活更加方便。进步也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上,还有精神上的,比如更多的教育,更多的音乐作品,妇女更多的权利,更少的种族主义,更少的专制,更多的娱乐,更多的书籍等。所有的事情都更好了,除了人们的朝气。抑郁和焦虑肆虐。半个世纪以来,个人和国家的幸福感在发展的步伐上并没有与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幸福感提升甚微。丹麦人、意大利人、墨西哥人认为与50年前的生活相比,现在的生活使他们更加满足,但是美国人、日本人、澳大利亚人认为现在与50年前相比,没有变得更加满意,英国人和德国人则不满意(Inglehart等,xx),中国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数据。 遵循古老生活方式的阿米绪人,虽然与美国人享有同一片天空,同一片河流,享有同样的食物,但是他们的抑郁症发病率仅仅是美 _1/10(Egeland和Hofstetter,1983)。越是现代化的国家,越是繁荣的国家,国民反而越抑郁。这说明抑郁症发病与现代化有关系,或者说与我们所谓的“繁荣”有关系。 二、学校生活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期 塞里格曼曾做过小测验,让家长用不超过两个单词说出最希望孩子得到什么?数以百计的家长回答说是“快乐”、“自信心”、“知足感”、“均衡发展”、“学识渊博”、“友善”、“健康”、“满足感”等。总而言之,一个词就是“幸福”。再用不超过两个单词说出希望学校教给孩子什么?大部分家长回答说是“成就”、“思考问题的方法”、“成功”、“遵守纪律”、“语文”、“数学”等。总而言之,都是教会孩子成功的方法。 对于学校的学生,一直以来,大家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学习基本的知识技能,考取理想的成绩,上好的大学,读好的专业,找到好的工作。一直围绕如何成才和如何学得工作技能而教育,而忽略了这一时期是很重要的人格形成期,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发展规律,因而出现年轻就抑郁自闭、离家出走,甚至自杀、仇杀等悲痛人心的事件。 儿童和青少年大部分启蒙教育是在学校里完成的。例如,在中国,孩子一般从7岁开始上学,一直到19岁,基本上每天睡眠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在美国,617岁的孩子一般每星期要花上3035个小时在学校里(Hofferth和Sandberg,xx)。因此,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日常交流和相互影响对学生人格形成和整体的幸福感培养是很重要的。学生一般很听老师的话,特别是小学生。因此,人格和幸福教育应该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即使目前学习知识技能是教育核心。根据过去30年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美国家庭的父母认为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把他们的孩子培养成为有责任心的市民。有责任心、社会责任感才会把眼光从关注自身的成败扩大到和整个时代相联系,放眼全社会、全世界就会使人心胸开阔,不去在意鸡毛蒜皮的小事,人格得以提升,幸福感得以增加。 多数的美国学校已经或多或少地开展了这项工作。近些年来,关于这一前景的共识有了很大提高。美国的学校现在已经是情感健康服务的主力军之一,正在探索和加大力度开发那些尚未开发的潜力来预防心理疾病和开展幸福启蒙教育。在美国,大多数州强制或鼓励开展性格教育,而且已经出台了许多与社会和情感学习相关的标准(Cohen,xx;CASEL,xx),英国也出台了鼓励道德与性格教育发展的政策(Arthur,xx)。 三、幸福教育可以促进传统教育 经研究表明,积极向上的心情可产生更加发散的思维,更加富有创造力的想法和更加全面的思考。相比,消极的情绪会产生狭隘的思维,更加批判性的思维,以及更加注重分析的思维方式(Kuhl,1983,2000)。懂得什么是幸福,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情,如何面对成长中的困难,这些无疑对传统教育都是有好处的。 学者们通常担心的是:对于大多数幸福教育计划来说,目前还是缺少以实验为根据的证据。家长、 _门会担心这些计划会浪费资金甚至由于投入到学习的时间和资金减少,削弱了学生的成绩。需要重点说明的是,积极心理学的体系是以经验为根据的研究行为,而不仅仅是常识,下面是塞里格曼研究中一些最新的比较出人意料的发现: 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相比,在相同的所有已知的危险因素情况下,前者死于急性心脏疾病的机会要少得多(Giltay等,xx)。 在18岁时对着摄影师开心真笑的女人与假笑的女人相比,前者离婚的可能性要少很多,并且有更多的婚姻满足感。 积极的情绪至少可以减轻种族偏见。例如,虽然与外族人面部特征相比,人们通常能更好地分辨本种族的面部特征,但是通过使人变得愉快,进而改善本族人与外族人面部特征的记忆差别,可以减轻这种种族偏见(Johnson和Fredrickson,xx)。 客观事物(例如天气、金钱、健康、婚姻、宗教)加起来,仅仅构成生活幸福感变化的15%。 追求有意义和崇高事业的生活与追求安逸的生活相比,前者更具有生活满意感的可预测性(Peterson等,xx)。 经济上蒸蒸日上的公司团队在公司例会时积极的言论与消极的言论相比至少是2.9:1,而停滞不前的团队的比例则低得多;美满的婚姻,则至少是5:1的比率(Gottman和Levenson,1999;Fredrickson和Losada,xx)。 预测中学成绩时,自律这个因素的准确度是智商的两倍(Duckworth和Seligman,xx)。 乐观的青少年与不是很乐观的青少年相比,在收入状况、年级和其他明显因素相同的情况下,15年后,前者收入多得多。 与在家中相比,人们在工作中能更加地投入并沉浸其中进行体验。 塞里格曼研究小组花了近15年的时间调查,运用严密的方法,研究幸福是否应该教授给学校的学生。基于研究得出结论:幸福教育应该开展,并且可以在学校开展。幸福教育在学校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抑郁症的解毒剂,第二是提高生活满足感的途径,第三是有益学习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好帮手。 当国家处于战争、贫穷、饥荒或者内部混乱时,很自然地,机构应该侧重于防御或者破坏,使不利于生活的条件降到最小值。当国家富裕、和平,并且相对和谐时,人们则像15世纪的佛罗伦萨,开始转向什么使生命值得过,不仅仅是降低不利于生活的条件,而是建构有利于生活的条件。 财富是为了什么?当然不是为了生产更多的财富。工业革命后,GDP是说明一个国家当前状况的一个很好的一级近似值。然而现在,每次我们建立一个监狱,每次离婚或者自杀,GDP都会增长。财富的目的不应该是盲目地生产更多财富,而是应该生产更多福祉,提升总体幸福感,它包括积极情绪的多少,在工作中接触多少,我们的公民生活有多少意义,这些指标正在被量化,它补充了GDP,并使GDP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共政策应该被定位于增加总体幸福感,并且政策的成功与失败应该能够被量化衡量。 人们经验所说的“繁荣”等同于财富,然而,新式繁荣的时代即将到来,那将是一种结合了幸福感和财富的繁荣。这种新式繁荣与幸福教育之间可以概括为“教、交、骄”,即: 一、“教”给孩子因为只有让孩子们从现在起,从现在起就去了解幸福是什么,达到幸福的技能是什么,创造幸福的途径是什么,他们才会在争取物质财富的同时关注“幸福感”这个财富; 二、“交”给孩子因为世界是孩子们的,未来的财富繁荣和幸福感繁荣都将属于孩子们,所以,繁荣必将传递给孩子们; 三、为之“骄傲”世世代代的孩子们将以这种物质财富的繁荣和精神幸福的繁荣为“骄傲”,因为内心的强大与幸福是超越一切物质的富足。(稿件编号:100415003) 注释: 1陈虹,李益倩. 美国心理学家倡导的“积极教育”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xx,4(上半月刊),1921. 2陈虹,张婷婷.真正幸福论的实践:积极心理疗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xx,1(上半月刊),2023. 3英文原文为“Flow”,指全神贯注投入当前活动时那种最佳的心理状态。“Flow”有“流动”的意思,一些学者将之译为“心流”。中国读者对于“心流”会比较费解,所以本文将之译为“投入”。(赵昱鲲、陈虹译注) _: 1Seligman,M.E.P.(xx)Authentic happiness: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New York,Free Press). 2Csikszentmihalyi,M.(1990)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New York,Harper&Row). 3Durkheim,E(1951/1897)Suicide(New York,Free Press). 4Ericson,E.H.(1963)Childhood and society(2nd edn.)(New York,W.W.Norton&Co). 5Inglehart,R,For,R,Peterson,C.&Welzel,C.(xx)Development,freedom,and rising happiness:a global perspective,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3,264285. 6Egeland, J.A. & Hofstetter, A.M. (1983) Amish study: I. Affective disorders among the Amish, 1976-1980,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0, 5661. 7Hofferth, S.I. & Sandberg, J.F. (xx) How American children spend their tim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3, 295308. 8Kuhl, J. (1983) Emotion, cognition, and motivation: . Th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emotions in perception, memory, problem-solving, and overt action, Sprache&Kognition, 2, 228253. 9Kuhl, J. (2000) A functional-design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self-regulation: the dynamics of personality systems interactions, in: M. Boekaerts, P.R. Pintrich & M. Zeidner (Eds),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11169. 10Giltay, E.J., Geleijnse, J.M., Zitman, F.G., Hoekstra, T. & Schouten, E.G. (xx) Dispositional optimism and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of elderly Dutch men and wome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1, 11261135. 11Johnson,K.J.&Fredrickson,B.L.(xx)We all look the same to me:positive emotions eliminate the own-race bias in face recognition,Ps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