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黑木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模板_第1页
寒地黑木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模板_第2页
寒地黑木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模板_第3页
寒地黑木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模板_第4页
寒地黑木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资料各位领导、专家:您好! 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黑木耳分会工作部署,现将寒地无公害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发给您。请您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审阅,并将修改意见于4月17日前回传给我们,深表感谢!联 系 人:卜宏志联系电话:04538161993 真:04533669916电子邮箱: 中国食用菌协会黑木耳分会 2009年4月14日附件:寒地无公害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寒地无公害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寒地无公害黑木耳菌种生产、袋料栽培的定义、产地环境、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技术管理和采收晾晒储藏等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无公害黑木耳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GB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NY5098-2002 无公害食品 黑木耳NY/5099-2002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NY/T394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3定义 寒地无公害食品黑木耳无公害食品是指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控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内的食品。是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的基础。寒地无公害食品黑木耳质量标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5098-2002”。4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NY/T391-2000的要求。4.1 空气环境质量要求无公害黑木耳产地空气中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表1所列的指标要求。表1 空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指标要求(标准状态)项目指标日平均1h平均总悬浮颗粒物(TSP)/m30.30二氧化硫(SO2)/m30.150.5氮氧化物(NO2)/m30.100.15氟化物(F)ug/ m371.8 ug/(d.d)(挂片法)20 注:(1)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指标。 (2)1h平均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指标。 (3)连续采样三天,一日三次,晨、午和夕各一次。 (4)氟化物采样可用动力采样滤膜法或用石灰滤纸挂片法,分别按照各自测定的指标执行,石灰滤纸挂片法挂置7天。4.2 管理用水水质要求表2 管理用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指标要求项目指标(/L)氯化物250氰化物0.5总汞0.001总砷0.05总铅0.1总镉0.05铬(六价)0.1石油类1.0PH值6.57氟化物3.0出耳管理用水质量应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价,采样点应先在进水口上。氟化物的标准值为一次测定的最高值,其它各项指标数值均指出耳用水期间多次测定的平均值。4.3 土壤环境质量要求袋栽木耳的菌袋虽然不直接接触土壤,但应注意土壤中各种重金属元素,由于雨水携带泥土污染子实体,其土壤中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表3所列的限值。表3 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指标要求项目指标(/)PH值6.5镉0.300.300.40汞0.250.300.35砷202020铅505050铬120120120铜5060605生产季节根据当地气候选择适当时间进行菌种生产和栽培。5.1 春耳制种与栽培原种在10月初次年1月初生产,栽培种在12月初次年3月末生产,栽培时间为次年4月初7月末。5.2 秋耳制种与栽培原种在2月初3月初生产,栽培种在4月末6月初生产,在室内或室外养菌,“立秋”前后划口,10月初采摘结束。6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选择菌种制作培养基配制培养室消杀处理装袋、灭菌冷却、接菌菌丝培养整床做畦划口催芽出耳管理采收晾晒储存7菌种生产7.1 原材料选择7.1.1 主料可选用无霉变的硬杂木屑、棉籽皮、玉米芯等。7.1.2 辅料辅料有麦麸、米糠、糖、石膏粉、生石灰、碳酸钙和微量元素等。7.1.3菌袋选择选用低压聚乙烯塑料袋。塑料袋厚薄要均匀,封底好,韧性好,不漏气。 7.2 菌种制作7.2.1品种选择选用符合国家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所规定的已登记注册的,并经过栽培试验证明该品种的种性适应本地气候条件,且抗逆性强、菌丝生长健壮、出耳齐、速生高产的优良品种。7.2.2菌种生产母种试管母种,一支试管扩68瓶(袋)原种。原种使用480ml500ml的无色玻璃瓶或15cm28cm的聚丙烯塑料袋制作原种,使用颈圈、棉塞或无棉塑料盖封口。条件具备最好使用液体菌种作原种。栽培种使用16.5cm3338cm的聚乙烯塑料袋制作栽培种。使用颈圈棉塞封口、无棉塑料盖封口、免颈圈棉塞封口、菌棒菌种封口或拧结通氧封口均可。7.3 培养基配制根据当地原料资源和品种的要求,选用适宜的培养基配方。7.3.1原种培养基以木屑为主料的培养基配方:木屑78,麦麸20,石膏1,白糖1,含水量60(PH值6.57)。谷粒培养基:小麦、玉米、谷子等,注意严格掌握含水量和PH值。7.3.2栽培种培养基配方1:硬杂木屑 86.5,麦麸10,豆饼粉2,石膏1,白灰0.5,含水量6065。配方2:硬杂木屑67,玉米芯20,麦麸10,豆饼粉2,生石灰1,含水量6065。7.3.3培养基配制将干料按比例混匀后,调至含水量60。拌料时先将麦麸、石膏、生石灰、豆饼粉等按比例放在一起,干拌均匀,然后再与木屑一起拌匀,最后加水拌一遍,用筛子筛一遍。有条件的可用拌料机拌料。拌完的料必须闷堆、测水分,含水量以6065为好。7.4 培养室消毒杀虫处理将培养室清理干净,升温至25以上,保温48小时,之后用高效环保杀菌剂喷施一遍,同时喷施杀虫剂防治虫害。室内形成了高温高湿的条件,再用环保药剂(如必洁仕、菇宝等)封闭门窗熏蒸24小时后,加温排潮至墙壁和菌架全部干燥。7.5 装袋 灭菌7.5.1装袋采用装袋机装袋,装料高度为1822cm左右。装料要上、下松紧一致,料面平整,塑料袋无褶皱。7.5.2灭菌采用常压100保持8小时以上,或高压1.21.5kg/cm的压力下保持1.5小时。灭菌时必须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尽,菌袋摆放不要过于紧密,灭菌结束后应自然冷却,防止打湿棉塞。7.6 冷却 接菌将菌袋冷却到30以下后,在接菌室或培养室内接菌。接菌方式主要有:酒精灯火焰上接菌、红外线灯下接菌、离子风接菌器接菌和蒸汽接菌等。接菌时,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进行,菌袋和接菌工具、菌种搬入后用消毒剂消毒,一瓶(袋)原种可接4080袋栽培种。7.7 菌丝培养将菌袋立式摆放在消杀处理后的养菌架上,并要求避光、低温培养。育菌初期温度控制在2528,待菌丝布满料面后,温度降至24(袋温)左右,近似恒温培养。空气相对湿度65左右,每天通风换气两次,每次30分钟,培养37天后开始检查发菌情况和菌袋有无杂菌感染,如有杂菌感染应及时处理,一般3050天菌丝长满菌袋。此时应将成品菌袋及时下架,放置在04的环境下贮存。8整床做畦出耳场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光线适宜,通风良好,水源充足,周围环境清洁的地块。一般以地上畦为好,畦高10cm,宽1.51.8m,长度不限,作业道0.5 m。摆袋前将菌床浇透水,并喷施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分床时要铺塑料薄膜、稻草或树叶,防止泥沙溅到木耳上。9划口催芽9.1 运袋复壮春耳栽培一般在化冻后做畦,做好畦后将菌袋运到场地,隔床、垛双行4层盖上草帘增温复壮菌丝,待菌袋变白变硬后再划口。9.2 划口9.2.1形状、数量划口的形状有“V”型、“/”型、“O”型等。划“V”型或“/”型口,规格16.533cm的菌袋,一般划三、四层口,每层46个,呈“品”字形排列,每袋划口1224个,口长在11.5cm;如刺“O”型或“V”型小孔,孔径在0.40.6cm之间,每袋刺孔80120个。9.2.2定位划口划口时应注意:没有菌丝部位不划,袋料分离严重处不划,菌丝细弱处不划。划口部位不能太靠近菌袋底部和上部,划“V”型口或“/”型口时要距袋口或袋底2cm以上。9.2.3划口深度划口深度以0.60.8cm为宜。划口过深出耳慢,划口过浅易掉耳。9.3催芽管理可采用室内、大棚或室外集中催芽,催芽管理应坚持保湿为主、通风为辅,保湿时间长、通风时间短。室内催芽时,将划完口的菌袋按12cm的间距立式摆放在菌架上,增加散射光照,温度控制在17以下;采取地面洒水或用电饭锅、加湿器增加湿度;早晚通风,每次2030分钟。室外催芽时,将划完口的菌袋按34cm间距摆放在菌床上,盖上塑料和草帘保湿,激发原基形成;注意保湿增温,湿度控制在85以上,后期湿度不足时可用喷雾器向菌袋上喷水;每天早晨掀开草帘、塑料通风2030分钟再盖严,如此管理1020天形成原基。10出耳管理10.1分床当原基形成后,应及时撤掉塑料增氧,盖草帘浇水进行保湿管理,并每天早上、傍晚掀开草帘通风。待耳片长至12cm时,再进行分床。分床时,袋间距为1015cm,呈“品”字型摆放。分床后,撤掉草帘进行全光浇水管理。10.2浇水管理浇水时要根据天气、温度及菌袋和耳片的性状定量,保持干湿交替状态。前期勤浇、少浇,以保湿为主;中期注意干湿交替,干要持续23天、以根干为准,湿要把水浇足、细水勤浇,每次浇23天;后期应严格控制浇水量,防止流耳、掉耳。11采收晾晒当耳片舒展变软、边缘变薄,耳根收缩变细,耳片即已成熟,应选择晴好天气集中采摘,避免耳片成熟过度或遇连雨天造成流耳。采收时应采大留小、分批次采收。采收后的菌袋应晒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