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明冲突与文化融合,1,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的挑战,从古代文明的起源处来看,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明古国。就地球这个纷繁人种聚居的地域来看,世界上存在着五大洲,目前共有232个国家和地区,大约有2000个民族。这些不同的民族在语言、信仰、价值观、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尽相同的差异,正因此形成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思考:中西方在思维方式、饮食习惯、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社会习俗等方面有哪些差异?面对差异,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有怎样的一种文化态度和文化责任。,2,伦敦奥运八分钟与中国2008奥运开幕式有何不同?,3,中西方文明差异的成因,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最初的经济形态,最终促成了生存理念上的差异: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古希腊-爱琴海区域:海陆交错,山峦重叠,海洋占了大半面积,无数的小岛星罗棋布。农业不发达,海上贸易兴旺,促进了古希腊手工业、航海业和商业的高度繁荣。当时最重要的手工业中心雅典,冶金、造船、武器、皮革、工商业最为发达。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工商业城邦为中心的古希腊社会经济的商业性特征。,4,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一个极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区。从最早的文字记载甲骨文来看,农业生产被放在极重要的位置。这种特殊而极端的地理位置,也使古代中国不可能利用对外贸易来刺激和促进国内商品生产。因而中国古人重视的是农业生产。,5,从古希腊商业经济和民主政治中陶冶出来的民族特征,是以自我为核心,以私利为基础,以享乐为目标的敢于冒险、敢于进取的开放性民族品格。这种民族品格,在著名的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中都有鲜明的体现。封闭式的农业经济,使人们眼界狭窄,乐于安贫守旧,不肯冒险。严格的宗法政治,压抑着人们的个性自由,更无民主平等可言。当然,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复杂,地理因素只是其中之一。,6,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阅读并思考:在冯友兰先生看来,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差别被做了怎样的比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对比呢?在你看来在当时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和西方的差别?,7,选自三松堂全集第四卷新事论(中国到自由之路)第三篇辨城乡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唐河人。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1895年12月4日(农历乙未年10月8日),冯友兰出生在一个当地远近闻名的书香之家。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8,中国学界“冯氏三兄妹”,大哥冯友兰,中国哲学大师。二哥冯景兰,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小妹冯沅君,小说家,古典文学史专家,山东大学副校长。不仅冯氏三兄妹享誉学术界,而且以此为中心构筑了一个卓有成就的学术研究群体。冯沅君的丈夫陆侃如(19001978)先生,是我国著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一级教授,山东大学副校长。冯景兰之女冯锺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冯锺云的丈夫任继愈(1916)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19092004)先生是他们的堂妹冯镶兰的丈夫,北京大学教授,哲学家。张岱年先生之胞兄张申府(18931986)先生,原名张崧年,北京大学著名学者,20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一个把西方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罗曼罗兰、罗丹、巴比赛、罗素的作品翻译并介绍到中国。冯友兰之女宗璞(原名冯钟璞),1928年生,著名作家。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9,1915年9月,冯友兰考入武昌中华学校,开始接受较为系统的哲学训练。1920年1月,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开始系统地学习西洋哲学。杜威教授对冯友兰十分器重,在一封推荐信中称赞冯友兰“是一个真正学者的材料”。在哥伦比亚大学三年学习期间,冯友兰致力于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研究,192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冯友兰是近代以来中国能够建立自己体系的少数几个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在中国现代史上占重要地位,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他一生著述甚丰,中、英文著作近五百万言。他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面,形成了富有思辨性的独特思想体系,是第一个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进行比较研究的人,也是较早地把中国哲学介绍到西方的中国人之一。,10,贞元六书,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冯友兰教学之余,共完成了六部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他把这六本书统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所谓“贞元之际”,他解释说历史上曾有过晋、宋两朝的南渡,南渡的人都没有能活着回来。而这次抗日战争,中国一定要胜利,一定要活着回来,这就叫“贞下起元”,这个时期就叫“贞元之际”。这套著作,建立了一个有特色的完整的哲学体系,体现了他在哲学上参加民族复兴大业的努力。,11,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生前曾写下一幅对联,“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上联是自道平生志事,下联是所求理想境界,充分表达了他的为人为学。“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冯友兰是一位传播人类智慧“真火”的人。,12,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逝世前半年(1990年3月),他自拟一幅95岁的预寿联,曰“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这是他在晚年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即将最后完成之时,对自己一生学问所作的总结。“三史”是指他的三部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著作,即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分别代表了他30年代、40年代、80年代对中国哲学的理解。特别是中国哲学史新编,其叙述分析的范围不仅包括古代哲学,而且包括他对现代中国哲学的思考。“六书”是指“贞元六书”。新原人的自序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况我国家民族,值贞元之会,当绝续之交,通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明内圣外王之道者,岂可不尽所欲言,以为我国家致太平,我亿兆安心立命之用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曰能之,愿学焉。此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及此书所由作也。”,13,三松堂全集,三松堂全集共十四卷。冯友兰解释过得名的缘由:“庭中有三松,抚而盘桓,较渊明犹多其二焉。”北京大学燕南园57号,是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住所。1952年院系调整时,冯先生从清华园迁居至此。直到1990去世,他在这个院子里度过了48个波澜起伏的春秋。院子里有三棵松树。冯先生晚年把自己毕生的著作命名为三松堂全集后,这三棵寻常的松树,便有幸成为一个文化符号。,14,本文是一篇谈中国文化的文章,侧重论述的是中国文化在当时世界(本文写于解放前)的处境、前景和对策,可以说,“东西文化”是文章关注的真正核心,“城乡文化”则是文章用作比较的对象。,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15,八两鱼(可观看美丽中国纪录片),城里人所有之较多底钱,又是从哪里来的?是从乡下人身上盘剥来底。旧日所谓盘剥,即今日所谓剥削一其名词稍有不同,但其为剥一也。我在广西的时候,看见渔人用鱼鹰打鱼。他们用一环子,带在鱼鹰的脖子上。鱼鹰入水一次,吃了许多鱼,但为环子挡住,只存入脖子里)鱼鹰上来的时候,渔人用手将鱼自鱼鹰脖子里挤出,然后再以少量底鱼让鱼鹰吃,比如自鱼鹰脖子里挤出十两鱼,渔人喂鱼鹰二两。那多余底八两鱼,就渔人说,是他的利润,就鱼鹰说,是渔人对于它底盘剥。城里人盘剥乡下人,正如渔人之盘剥鱼鹰。城里人对于乡下人盘剥方式不一,如以工商底经营得利润,如以放债收利息,如以田地收地租等、这些利润,利息,地租等,均是渔人从鱼鹰脖子里挤出来底那多余底八两鱼。他们多得了那八两鱼,他们就可以吃好底,穿好底,念书识字,以至心广体胖,“红光满面”然后对乡下人说:我们在人种上本来就是高你们一等底。,16,击壤歌,一般记载如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击壤歌是一首淳朴的民谣。描绘的是在上古尧时代的太平盛世,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太阳出来就开始干活,太阳落下就回家休息,开凿井泉就有水饮,耕种田地就有饭吃这反映了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活的真实写照。,17,作者把东西文化之分比喻成城乡文化之别。文章首先是回顾在清末之前,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处处以“城里人”自居,把别的民族看做“乡下人”,看做“夷”,并以“同化”的姿态来对待外来文化。(第1段)接着拿以前与现在作比较,来说明中国地位的转变“中国人本来是城里人,到此时忽然成为乡下人了”。(第2-4段),内容概略,18,接着,作者分析了为何英美及西欧等国能成为“城里人”。这是因为经济上的变革,以及引起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第5-7段)然后,作者分析面对这种转变,中国人应该怎么办。他提出了两种做法:一种是如印度的甘地一样,以印度的“精神”来抵制英国,另一种是中国也进行产业革命,使中国人从“乡下人”也变成“城里人”。显然,作者是赞同后者的。最后,作者对“中西之分”观念作进一步澄清(第8-11段),19,作者被誉为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但文章的思想并不保守,而是具有明确的现代进化意识。依照文章的观点,中国古代文化发达,就像城里人一样,但现代落后于西方,处处受西方的制约,就像从城里人变成了乡下人。要改变这一格局,只有奋起直追,把自己变成“城里人”。文章处处用比较与取譬,语言质朴生动,读来引人入胜。,20,中西文化之分别,西方的现代文明工业: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农业:操作机械化、农田水利化、农村工业化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科技:三次科技革命政治:法制化、规范化;价值观念:竞争意识和平等意识等等,中国的传统文明工业:简单的手工业农业:个体劳作、自然灌溉、自给自足国防:刀枪棍棒科技:缓慢前进政治:集权等级制价值观念:三纲五常,君子言义不言利,经济强大起来的西方国家,为了占领更多的资本市场,为了不断满足他们对个体意欲的扩张需要,东西方文明的平衡状态终于被打破了,东西方文明之间从两不相干到两相对峙。,21,中国文化的出路,中国学习西方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是不是我们的文化特色就要一笔勾销呢?西方价值是否能成就绝对的普世价值呢?,互相之间取长补短的借鉴和对话,常常被我们用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上,其实未尝不可以搬到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上。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发生的历史就是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大胆搁置狭隘的民族观,向对立的异族学习借鉴,走向强盛。这种开放和包容也正是一个民族永远发展和壮大的精神支柱。,22,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司马光,23,一、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河南光山县),于是便给他取名“光”。七岁时,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自制警枕司马光砸缸,24,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先王之法,不可变也”。与宰相王安石是政敌。司马君实,君子人也!,一心一意反新法,25,呕心沥血编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26,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27,进资治通鉴表: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28,二、文章背景,战国时代,各国为了富国强兵,雄立于诸侯之林,纷纷招贤纳士、锐意变法。在这些变法中,给历史发展以深远影响的,首推关中秦国的商鞅变法和山东(太行山以东)赵国的武灵王胡服骑射。前者是政治变法成功的代表,后者则是军事变法成功的典型。,29,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名雍,三家分晋后赵国第六代国君。他大约生于前340年(赵肃侯十年),卒于前295年(赵惠文王四年),前325年至前299年在位。尅定祸乱曰武乱而不损曰灵,30,“四战之国”,赵武灵王初临政时,赵都邯郸,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一隅。赵国周围为齐、中山(都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燕、林胡(今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楼烦(今山西西北部迤内蒙古阴山一线)、东胡(今河北张家口外长城以北),秦、韩、魏包围着,于时人称“四战之国”。,31,群雄觊觎,连年被兵,形势险恶,经过商鞅变法日益强盛的秦国;东南向以济富庶、人丁雄盛的齐、中山;北方居山林高原、“利则进、不利则退”的漂悍能战、惯于军事掠夺的游牧族三胡(林胡、楼烦、车胡)。,32,自即位到胡服骑射前的情况,19年间,赵国就被秦、魏攻伐战败6次,损兵折将,忍辱削地;同时三胡乘诸侯兼并特别是燕、赵全力御齐防秦的机会,连年发动军事掠夺,北边更无宁日。,畏葸退缩,坐以待毙?还是奋发图强,励精图治?,33,应对策略,一方面客观地正视和分析了当时赵国的处境,处之以谦,养精蓄锐;另一面,他在同三胡交战中,深感中原传统车战的笨重难行,打破中原传统的衣冠制度和兵制,效法北方游牧民族军事上轻骑远射、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和相应的紧身胡服、于前307年(赵武灵王十九年)下令举国变胡服,习骑射。,34,中原传统:,上衣下裳、宽袍大袖的衣冠制度车战体制。,35,顾炎武说“骑射所以便山谷地,胡服所以便骑射也”梁启超说“以骑射为目的,而以胡服为其手段。”,36,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形制即短身小袖,皮靴皮带,头上著以金或铜饰的羽冠。,37,胡服骑射作为一个国家移风易俗的改革,在酝酿和实施初期,肯定不会是一帆的,除肥义、楼缓等个别近臣理解和支持外,可谓朝野一片反对声。,38,赵武灵王的改革步骤,首先,先声夺人,“用事实说话”。赵武灵王率领他的人数不多但却十分精锐的骑兵向北进攻中山国,在房子(今河北高邑西南)大败中山国主力部队,从南至北横穿中山国,到达赵国的代郡,如入无人之境,大大地鼓舞了赵国国民的信心。赵武灵王又到达赵国与楼烦边境的重镇无穷之门(今河北张北南),继而穿过楼烦和林胡的势力范围,向西折向黄河。赵武灵王渡过黄河,登上了黄河西侧、林胡人长期活动的黄华地带。此行中,赵武灵王与游牧民族骑兵发生多次战斗,无一败绩。,39,其次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率先堂堂正正穿上胡服上;然后自上而下、先难后易,集中力量在赵氏宗亲贵族和军队将领中,开展了革新与守任。,40,贵族官僚集团以公子成、赵文、赵造、赵燕、周绍、牛赞等为代表、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段极力抵制改革。他们既因循守旧、思想僵化、盲目自大,又握有极大的权力,在都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41,三、课文思想分析,第一自然段写赵武灵王发出胡服骑射的命令。等于是交待了胡服骑射在实践方面的由来。,42,第二自然段是整个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通过赵武灵王及其使者与王叔公子成之间的论战展开。,43,赵武灵王和公子成分别代表了变革和保守的两面,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主张的哪几项理由?你觉得公子成听服于赵武灵王的原因又有哪些?,44,公子成的理由:中原大同为礼乐中心,不能效法蛮夷之道,否则人心不服。赵武灵王的理由:(1)加强军备可以抵御外辱;(2)前有中山国侵鄗的历史教训;(3)叔父保守,拘泥于旧俗。,45,公子成听服于武灵王的原因:(1)武灵王使之请之在先,又亲自前往劝说,能礼遇自己;(2)武灵王从国家大局利益为重,言之有理。,46,改革成效:胡服骑射迅速取得成功,军心民气大振;武装力量迅速加强;成为一等强国;一举扭转被动挨打局面。,47,一血前耻,从前307年胡服骑射开始,至前295年(赵惠文王四年)沙丘宫事变武灵王谢世,连续作战,攻灭了宿敌中山,西北彻底打败了三胡,特别是在所有战争中,始终是所向披靡,从而使西至鄂尔多斯高原,北至大青山、阴山一线,尽人赵的版图。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并设置云中、雁门、代郡行政区,管辖范围达到今河套地区。,48,四、总结,课文的大部分都是对话,且富含感情色彩,令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本文采取的对话体是古代历史散文经常采取的一种形式:常常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互相论辩,在正反两方面的叙述中,阐明事情的由来、利害以及各种不同势力的立场,从而达到突出人物形象、文章主题的作用。,49,中心思想,通过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盛,坚持“胡服骑射”这一改革而终于成功的历史故事,赞扬了勇于变革、坚持变革、善于变革的精神,从侧面展现了文化包容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对今天的世界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50,武灵王的个性特点:执着坚定;有创新意识;讲求实用;富有谋略;有政治进取心。,5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计谋深沉、气魄宏大、雄才大略的君王形象。他侧重于军事上的改革,却淡化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改革;在处理王位问题上,感情用事,优柔寡断,酿成了内讧,削弱了国力。尽管如此,他仍不失为一代英才。赵武灵王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改革家,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52,胡服骑射对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一)胡服深刻影响中原人民的穿戴习惯赵武灵王变胡服是出于骑射的客观要求,但事实上,胡服不仅只适应于作战的需要,它比中原原来的衣冠更便于人们的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从而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当时楚、齐两国已有人效法外,汉代即已成为官定武服;北朝以降,文武官员皆着胡服,后来一般百姓,甚至妇女、儿童也逐渐穿上胡服。胡服的优越性日益被中原人民所接受。,历史意义,53,(二)促发古代战争方式演变:使骑兵一跃而为古代军队主要兵种和主力,推动了整个中原骑射的发展,标志我国由车战时代进入了骑战时代,在中国军事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赵武灵王倡导的骑射对于此后中国的交通也有很大的影响。春秋以前,中原地区的战争与交通皆用马车,马只是驾车的,不作为骑乘。随着胡服骑射的推行,马便逐渐用于骑乘,大大加强了各地区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了各地间,尤其是中原汉族与边地各少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54,(三)促进中华民族交融统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导致了中原华夏族与北方游牧族的文化融合,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大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山西、内蒙古自古是多民族流徙地区,便于经济文化交流,民族日趋融合。,55,修筑长城,置军戍守,并实行进步的民族和睦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1080-2025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
- GB/T 20644.1-2025特殊环境条件选用导则第1部分:金属表面防护
- 森林水文学课件
- 电力系统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场营销经理职位招聘笔试题及解题策略
- 2025年篮球裁判规则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轻微型无人机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电力行业信息技术部招聘面试全攻略及模拟题答案
- 2025年初级无损检测员磁粉-MT-模拟面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市场营销经理专业技能考核预测题
- 2025年幼儿园教师大班数学工作总结样本(3篇)
- 2025年毕节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供应链安全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牛鼻子引流技术
- (2025年标准)班组承包协议书
- 2025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中心社会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全国I卷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
- 深圳微利房管理办法
- 生产安全会议纪要
- 护理文书书写PDCA案例
- 制作瓷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