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0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知识点53、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内环境?什么是体内?什么是体外?什么是体液?人体细胞与内环境各组分之间、内环境与外界如何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哪一种是主要的调节方式?,高考题改编之判断,淋巴管阻塞可引起下肢水肿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即达到稳态,高考题改编之判断,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抗体、糖原、胰岛素、氨基酸在正常情况下均可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2013年海南)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2012上海)图8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知识点54、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均主要由神经元构成(神经元的结构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中枢神经系统中各部分的功能(主要是大脑皮层、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构成(神经的分类,神经、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纤维概念辨析),(2010上海)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B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C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D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2009海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知识点5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什么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什么样的生物具有反射?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其中最简单的反射-二元反射(膝反射分析:课本图2-9)反射的本质是兴奋的产生、传导(递)并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什么是兴奋?兴奋在哪里产生?兴奋如何传导和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静息电位的产生与分析动作电位的产生与分析,动作电位在神经元上的传导示意图(课本P22),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或肌细胞之间的传递(课本P23),高考题改编之判断,膝反射活动需要神经递质的参与反射必定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腺体可以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一个神经元最多只能形成两个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高考题改编之判断,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不易被酶分解突触前神经元只有在兴奋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高考题改编之判断,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易化扩散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Na+浓度,动作电位的峰值会下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2011江苏)上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010江苏)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田,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b抻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若在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2012上海)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2009山东)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2008江苏)-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2008宁夏)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2010海南)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右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知识点56、神经生理学相关实验,(2010浙江)下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图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2013四川)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经理年终工作总结
- 公司火灾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数学(理)复习题库及答案
- 全运会足球运动员代表资格协议书5篇
- 公司法课件收费
- 公司母亲节课件
- 月度工作汇报排版
- 2025租赁续租合同模板
- 公司旺季员工安全培训课件
- 新课标数学低学段案例解读
- 矿山承包法律合同范本
- 时文语法填空-电影篇 《731》 《长安的荔枝》 《戏台》
- 主题一 2. 设计节电方案(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教科版五年级上册
- 2025年家庭健康管理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返校联考英语试卷(含音频)
- 砂石骨料加工管理办法
-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A)(含解析)
- 人形机器人-价值5万亿美元的全球市场 Humanoids A $5 Trillion Global Market
- 好好说话暖人心课件
- 部队新闻培训课件
- 船员技能评估体系-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