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防范课件_第1页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防范课件_第2页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防范课件_第3页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防范课件_第4页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防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分析,票据业务的内容,承兑属于一级市场。贴现属于二级市场,包括银票贴现、商票贴现。(贴现指银行以贴现购得的没有到期的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转贴现分为:转买、转卖。(转买:指其他金融机构将其持有的尚未到期的业已办理贴现的商业汇票(含银行承兑和商业承兑)再以贴现的方式,向监管对象融通资金的业务行为。转卖:是指监管对象将已贴现、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转让给其他金融机构,以取得资金的业务行为。)回购分为:正回购、逆回购;再贴现:指贴现银行持未到期的已贴现汇票向人民银行的贴现,通过转让汇票取得人民银行再贷款的行为。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一种信用业务,是中央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而运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票据业务中的风险与收益,低风险商业汇票业务包括1、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转贴现、再回购和再贴现。2、商业银行汇票的签发、再贴现,对商业承兑汇票贴现银行的商业承兑汇票再回购业务。高风险业务包括:银行承兑汇票的签发、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等。承兑与贴现主要是存在信用风险,回购、再贴现主要是操作风险。收益:商业汇票的签发属低收益类业务。银行行承兑汇票的贴现、商业汇票的转贴现、再回购、再贴现等属于较高收益类业务。银行承兑汇票的签发、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属于高收益类业务。,票据业务中的主要风险,1、信用风险2、法律风险3、操作风险4、政策性风险5、流动性风险,何谓操作风险,巴塞尔委员会:根据2004年通过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也就是说,操作风险可以分为四类: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系统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和外部事件引起的操作风险。 简单的讲,就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票据业务法律规范,1、票据法 2、支付结算办法 3、贷款通则4、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5、票据管理实施办法6、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8、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票据业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235号) 9、xx银监局关于金融票据交易行为风险提示的通知,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中的主要风险控制要点,将银行承兑汇票纳入统一授信范围空白凭证的管理。银行承兑汇票底卡与表外业务记载核对保证金来源的审查,纳入统一授信管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属表外业务,面临的主要是信用风险。必须纳入统一授信,在签发前进行尽职调查。,空白凭证的管理,岗位设置:汇票专用章、空白汇票实行分管与分存;签发岗位与查复岗位分离,并做好查复记录。业务柜组领用重要空白凭证时,应办理领用手续,及时登记,并记载起始号码,按号码顺序使用,不得跳号。对于作废凭证,应装订到当天凭证中。会计(出纳)主管人员每月应至少检查一次凭证库存、保管情况和领用手续,核对帐实,并在登记簿作出记录,并保留核对记录签章备查。主管行长(主任)对各部门保管的有价单证及重要空白凭证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实行重要岗位轮岗制度和强制休假制度.,保证金来源的审查,不同的来源,风险不同。,贴现业务操作风险关注的方面,票据真实性及申请人的条件贴现资金流向,审查贴现申请人条件的流程控制,对贴现申请人主体资格的审查,是流程中控制风险的重点。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向银行申请办理票据贴现的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在银行开立存款帐户;2、与出票人、前手之间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除此之外还应比照发放贷款的流程,查询信贷登记系统,应当对企业提供的基础资料是否与其提供的贸易背景匹配。由经办人员审查,办事处负责人复审,报总部备案或审批(根据权限)。,防范此类风险,一般在业务处理上要求采取“双审双查”的办法,把住“三关”。 所谓“双审”,即对银行承兑汇票票面的真实合规性进行初审和复审,先由票据经办和复核人员分别通过看、听、摸、验、比等鉴别手段,对票据进行初审;然后再交会计部门票据审查人员进行双人交叉复审,对相关资料的真实合规性,由票据、会计两个部门分别进行初审和复审。,所谓“双查”,即对票据的真实性进行查询和复查。如果是会计部门通过电子联行查询、查复,票据部门应通过电话对票面要素进行复查或传真第一联;如果是票据部门实地查询、查复,会计部门应通过电话对票面要素进行复查或传真第一联。值得注意的是,“克隆”票据通过查询、查复是无法辨认的,只能凭经办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来鉴别真假。,贴现资金流向,主要表现:违反结算纪律和账户管理的规定,将贴现资金转入企业在证券公司的账户或者转入融资公司,投资公司账户,甚至转入储蓄账户提取现金。总部资金计划部门和清算部门承担贴现资金监控责任。,转贴现风险控制要点,票据真实性检查实行严格的审批手续签订合法有效的转贴现合同商业汇票的保管必须安全可靠转贴现资金流向,转买业务(一),1、资格重点: (1)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工商营业执照和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组织代码证的复印件(首次办理转贴现业务的申请单位须提供)加盖公章。 (2)出具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行政介绍信、法人授权书。,转买业务(二),2、贴现行申请办理转贴现时,应提交下列证件和资料: (1)经贴现行背书的、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 (2)已办理的贴现凭证第一联复印件(加盖贴现行会计转讫章); (3)加盖贴现行会计业务专用章的银行承兑汇票网上查询(系统内)、电报查询或实地查询查复书原件; (4)承兑汇票转贴现清单(内容包括:序号、汇票号码、汇票金额、出票日、到期日、承兑行),转卖业务(一),1、办理票据转贴现转卖前准备以下资料:(1)贴现凭证的第一联复印件,要求: A、贴现凭证上有会计“转讫章” ; B、汇票号码必须是承兑汇票后8位阿拉伯数字; C、贴现凭证上有贴现企业的“财务专用章”且复印清晰; D、贴现企业与出票人不能为同一法人。(2)银行承兑汇票真实性查复书。,转卖业务(二),2、转卖人员在填制好转卖清单后,填写承兑汇票转卖贴现审批表 并逐级经审批人员签字 3、与购买行签定的转卖贴现协议合同要素齐全,转卖贴现的金额、印章、有权人签字或签章是否与其他档案资料相符4、办理票据转卖留有全套直贴档案,以便在发生后手向其前手(包括出票人、背书人及其保证人)实行追索权时,用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正回购(融入资金),1、回购前准备以下资料: (1)贴现凭证的第一联复印件; (2)银行承兑汇票真实性查复书; (3)填制承兑汇票回购审批表 并逐级经审批人员签字 。2、回购的期限:按双方实际需求协定,在相关业务合同中予以载明。 3、回购利率由交易双方协定。4、交易双方签订回购主协议书。回购主协议载明以下内容:交易双方的名称与签章,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姓名与签章,回购的确立与执行,回购中的违约责任等。5、回购交易双方认为必要时,可签订补充合同。补充合同内容必须符合主协议的原则 。 6、回购票据时,必须经过本行(社)有权人员的审批。会计人员根据大额支付通知书汇划资金,并将通知书随凭证装订。,逆回购(资金融出),1、审查票据真实性。 2、档案材料内容是否齐全:申请审批书、回购贴现主协议书、票据查复书、经办人身份证或介绍信及法人授权书、银行承兑汇票复印件、贴现凭证第一联、办理时,应严格按照银行承兑汇票转买要求索取资料。 3、存在的操作风险:(1)对已经查复的银行承兑汇票,交由票据经办员进行信用评估;票据经办员结合该申请人以往融资信用,对该笔业务的收益情况进行评价。 (2)经过评估的银行承兑汇票,转入票据管理员专夹保存。 (3)签订回购主协议书,明确回购的种类、付息方法、期限和利率。,体会,再完善的制度也有漏洞,操作风险的防范关键在人。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工作人员八小时内外的行为,建立相应的行为失范监察制度。稽核部门应就这些岗位、环节工作人员的买卖股票行为建立内部报告制度,要明确具体操作程序和规定。发现有涉黄、涉赌、涉毒、以及未报告的股票买卖和经商办企业等行为的,要即行调离原岗位,并对其进行审计。要及时、深入了解情况,对行为失范的员工要及时进行教育,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重视轮岗轮调和强制性休假制度,并确保这一安排纳入人事管理制度。要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和规定,并由人事部门按照规定就拟轮岗轮调和休假主管的顶替人员预先做好相应安排。稽核部门应对相关的制度安排和执行情况进行有效审计跟踪。,从防范操作风险的角度讲,四马路案件的发生比河松街案件有积极的一面:是通过强制岗位轮换发现的。后者是因上市公司诉讼牵连被动发现的,前者则是在强制轮岗制下,因前任行长胡伟东被调离而自行曝光的,当视做强化风险控制的产物。,自2005年初河松街中行案发后,黑龙江中行上下已进行了严查,并推行了诸多强制措施:一是岗位交流轮换制度。对一些经营机构的重要岗位(包括支行行长等)进行了交流和轮换,总计300人左右;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