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气象学》PPT课件_第1页
《北林气象学》PPT课件_第2页
《北林气象学》PPT课件_第3页
《北林气象学》PPT课件_第4页
《北林气象学》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大气概述,本章要点,大气的组成成分大气的垂直结构大气的物理性状大气与森林植被,1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气溶胶粒子,水汽,1.1干洁空气,干洁空气以氮、氧、氩最多,其容积含量约占全部干空气的99.97%,其余气体如二氧化碳、氖、氙、氪和臭氧等的总含量约占0.03%。干空气的分子量为28.966,与大气氮的分子量28.016相近。,1.1.1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CO2),(1)来源:燃烧、有机物分解、生物的呼吸作用(2)空间分布:大气中的CO2主要分布在大气层20km以下,20km以上显著减少。地表CO2浓度:北半球南半球,城市农村。在大工业城市,大气中CO2的含量可达0.05%,甚至0.07%。(3)时间分布:冬季夏季,夜晚白天,阴天晴天。,(4)循环过程:,(5)气候效应CO2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但能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特别是1317m波谱区),使得地表辐射的热量大部分被截留在大气层内,因而对地表有保温效应。在所有温室气体中,CO2对大气温室效应的贡献占到63%。(IPCC4),现今大气中CO2的浓度已升至367ppmv,比前工业时代以前提高了25%。目前以每年1.5ppmv的速度增加。,1.1.2臭氧(ozone,O3),(1)来源主要是太阳紫外辐射作用形成有机物的氧化和雷雨闪电(2)形成:O2+hO+OO+O2+MO3+M,(3)O3的垂直分布在低层大气中,O3含量很小,而且很不固定;510km开始,含量增加;浓度最大在2030km,称为臭氧层;到60km附近O3含量已趋于零。,(4)空间分布同一季节,臭氧总量随纬度增加而增加。(春季最明显)(5)时间分布冬末春初最大,秋季最小。随着纬度增加,臭氧总量的季节波动越明显。,(5)气候效应平流层中,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最强吸收带在0.220.32微米区,是平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使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此种温度结构抑制大气垂直运动,使平流层只有水平方向运动。不利于生命存在的短波紫外辐射(高纬,沿海内陆,夏季冬季。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随高度的增高而减少。在1.52km高度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减为地面的一半,在5km高度上,减少为地面的1/10。,(2)水汽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含量虽少,但可在大气温度范围内进行相变,是天气变化的主要角色。水汽在相变中吸收和放出潜热;易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所以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能直接影响地面和空气的温度,影响天气及天气系统的变化和发展。,1.3气溶胶,大气中悬浮的多种固体和液体微粒,0.001100微米固体微粒:是悬浮在大气中的烟粒、盐粒、花粉、微生物、细菌、病菌、孢子和尘埃等。液体微粒:是悬浮在大气中的水滴、过冷水滴和冰晶等水汽凝结物。,(1)时空分布城市农村,内陆沿海,冬季夏季。(2)气候效应水汽凝结核,成云制雨重要条件吸收和散射太阳、大气和地面辐射,改变地球辐射平衡改变大气能见度和空气质量,1.4大气污染物,(1)分类尘粒以固体或液体微小颗粒形式,存在于气体介质中的分散体。包括:飘尘、降尘。气体污染物主要有SO2、NO2、CO、CO2和O3等。,(2)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PH0:表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0;当过饱和时,dtd时,空气未饱和;ttd时,空气过饱和;t=td时,空气饱和,干球温度表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E=Ew-AP(t-tw),双金属片温度计,4.风,风:空气的水平运动就叫风。风向:指风的来向。地面风向用16个方位表示;高空风向用方位度数(共分360)表示,以0(或360)表示正北,90表示正东,180表示正南,270表示正西。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移动过的距离(m/s、km/h),例如:南风4级八级西南风,5.云,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水滴或冰晶混合的聚合体。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的厚度。云的观测包括:云状、云量和云高,方法:将地平以上全部天空划分为10份,被云遮蔽的份数即为云量。(欧美将天空划为8份,以云占天空八分之几的面积计作云量)例:碧空无云:云量为0天空一半为云:云量为5遮空蔽日:云量为10,云量: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6.蒸发,蒸发:气象学中把液态水变为水汽称为蒸发。蒸发量:指在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逸入空中的量,称为蒸发量。mm蒸发量用小型和E601型蒸发器测定。,7.降水,定义: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称为降水。表示方法:降水的形态、降水的性质、降水量和降水强度表示。测定仪器:降水量采用雨量器测定,单位mm降水量连续变化采用翻斗式遥测雨量计和虹吸式雨量计测定。,定义: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km,8.水平能见度,空气的状态可以用密度、体积、气压、温度来表示。状态方程:用来表示上述四个物理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规律的方程。,3.2状态方程,Pd=dRdTd干空气的密度。在标准气压(1013.25hp)和温度(273K)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