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精馏》PPT课件_第1页
《化工原理精馏》PPT课件_第2页
《化工原理精馏》PPT课件_第3页
《化工原理精馏》PPT课件_第4页
《化工原理精馏》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回顾,(1)无中间加热及冷凝器的多次部分气化和多次部分冷凝,一、精馏原理,(2)顶部回流及底部气化是保证精馏过程稳定操作的必不可缺少的条件。,(3)精馏操作流程,(4)相邻塔板温度及浓度的关系,二、理论塔板,三、恒摩尔流假定,FxF=DxD+WxW,F=D+W,四、全塔物料衡算,二.操作线方程,(一)精馏段操作线,总物料衡算:V=L+D,易挥发组分衡算:,Vyn+1=Lxn+DxD,令:,回流比,于是:,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式,(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总物料衡算:L=V+W,易挥发组分衡算:Lxm=Vym+1+WxW,【例1】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理想二元混合物。已知原料液流量为100kmol/h,组成为0.5(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下同),提馏段下降液体量与精馏段相等,馏出液组成为0.98,回流比为2.6。若要求易挥发组分回收率为96%,试计算:(1)釜残液的摩尔流量;(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解:,(1)釜残液的摩尔流量,由总物料恒算:F=D+W,(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由易挥发组分恒算:FxF=DxD+WxW,由回流比的定义:L=RD,=2.648.98=127.35kmol/h,因此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例】某连续精馏操作分离二元混合溶液,已知操作线方程:精馏段:y=0.80 x+0.16;提馏段:y=1.40 x-0.02已知xF=0.35,求塔顶易挥发组分及塔底难挥发组分的收率及回流比.,解:,y=0.80 x+0.16,y=x,y=1.40 x-0.02,y=x,全塔物料恒算:,F=W+D,FxF=WxW+DxD,易挥发组分物料恒算:,xF=0.35,求及,根据精馏段操作线方程:,1.4.4进料热状况对操作线方程的影响,其进料状态可有以下几种:(1)冷液进料(A点);(2)饱和液体(泡点)进料(B点);(3)汽液混合物进料(C点);(4)饱和蒸汽(露点)进料(D点);(5)过热蒸汽进料(E点)。,一.进料热状况参数,总物料衡算:,热量衡算,F+V+L=V+L,FIF+VIV+LIL=VIV+LIL,近似认为:,IV=IV,IL=IL,令:,且:,q值称为进料的热状况参数。,当原料为气液混合物、饱和液体或饱和蒸汽时,q表示原料液当中的液相分率,即原料液中的液相量为qF,气相量为(1-q)F。,FIF+VIV+LIL=VIV+LIL,2.精馏塔的进料热状况,(1)饱和液体进料泡点进料,此时,IF=IL,原料液全部与精馏段下降液体汇合进入提馏段。,L=L+FV=V,(2)饱和蒸汽进料,IF=IV,原料全部与提馏段上升气体汇合进入精馏段。,L=LV=V+F,(3)冷液进料,IFL+FVIFIL,进料为气液混合,气体进入精馏段,而液体进入提馏段。,L=L+qFV=V+(1-q)F,(5)过热蒸汽进料,IFIV,过热蒸汽不仅会与提馏段上升蒸汽汇合进入精馏段,而且会释放热量使部分精馏段的下降液体气化,因而:,LV+F,根据q的定义,L=L+qF带入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例】某二元混合液含易挥发组分0.35,泡点进料,经连续精馏塔分离,塔顶产品浓度xD=0.96,塔底产品浓度xw=0.025(均为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设满足恒摩尔流假设。试计算塔顶产品的采出率D/F。若回流比R=3.2,泡点回流,写出精馏段与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解:(1),物料恒算:,总物料:F=D+W,易挥发组分:FxF=DxD+WxW,由已知条件:,xF=0.35xD=0.96xw=0.025,(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3)提馏段操作线方程,D/F=0.3476,饱和液体进料,q=1,【例】在常压操作的连续精馏塔中分离含苯0.46(易挥发组分摩尔分率)的苯甲苯二元混合物。已知原料液的泡点为92.5,苯的汽化潜热为390kJ/kg,甲苯的汽化潜热为361kJ/kg。试求以下各种进料热状况下的q值。(1)进料温度为20;(2)饱和液体进料;(3)饱和蒸汽进料。已知物料平均温度下苯的比热容为1.81kJ/(kg),甲苯的比热容为1.82kJ/(kg)。,解:(1)进料温度为20,IV-IF相当于将1kmol的原料液由20变成92.5的饱和蒸气所需要的热量。,IVIF=(92.5-20)CPm+rm,CPm为混合液体的平均比热;rm为混合液体的平均潜热,rm=r1x1+r2x2,CPm=CP1x1+CP2x2,(2)饱和液体进料,q=1,(3)饱和蒸汽进料,q=0,一、逐板计算法,(已知),1)精馏段,精馏段n-1层,1-4-4理论板层数的求法,其他进料状态时,计算至xnxq,注:xq为两条操作线交点,2)提馏段,(已知),提馏段操作线,结论:,提馏段理论板数m1,再沸器,全塔理论板数NT=(n-1)+(m-1)(不含再沸器),其中精馏段理论板数NT1n1,(或注明第n块为加料板),关于理论板数的确定注意:xn是加料板浓度,而加料板属于提馏段,精馏段板数在采用全凝器时为n-1当塔底采用再沸器或塔釜时,提馏段板数为m-1若塔顶采用一个分凝器,精馏段板数应再减去1,若采用多个分凝器串联,则减去多个逐板计算法准确,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容易编制,1.q线方程,二.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q线方程,2.精馏段操作线的画法,定a(xD,xD),在y轴上定b(0,xD/(R+1),连接ab,3.提馏段方程画法,定c(xW,xW),连接cf,画q线,定e(xF,xF),4.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5.进料热状况对q线及操作线的影响,(1)冷液进料ef1,q1,(2)饱和液体进料ef2,q=1,(3)气液混合物进料ef3,0q1,(4)饱和蒸汽进料ef4,q=0,(5)过热蒸汽进料ef5,q0,6.适宜的进料位置,【例】在一连续精馏塔内分离某理想二元混合物。已知进料量为100kmol/h,进料组成为0.5(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下同),露点进料;釜残液组成为0.05;塔顶采用全凝器;操作条件下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303;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2x+0.275。试计算:(1)塔顶轻组分的收率;(2)所需的理论板层数。,解:,(1)塔顶轻组分的收率,塔顶轻组分的收率=,由精馏段方程y=0.72x+0.275可得:,物料恒算:,总物料:F=D+W,易挥发组分:FxF=DxD+WxW,1000.5=0.982D+0.05W,(2)所需的理论板层数,汽液平衡方程为:,=2.303,(1)画平衡线,(2)画精馏段操作线。定a(xD,xD),由精馏段截距定b,(3)定e(xF,xF),连ab,由q定q线ef,(4)定c(xW,xW),连cd,(5)画阶梯,画图确定理论板层数,共15层理论板(包括再沸器),第8层是进料板,例.用一常压操作的连续精馏塔,分离含苯0.44(摩尔分率,下同)的苯-甲苯混合液,要求塔顶产品中含苯不低于0.975,塔底产品中含苯不高于0.0235,操作回流比为3.5,试用图解法求以下两种进料情况时的理论板层数及加料板位置。(1)原料液为20的冷液体;(2)原料液为液化率为1/3的气液混合物。已知:操作条件下苯的气化潜热389kJ/kg,甲苯的气化潜热360kJ/kg,气液平衡数据见附表。,解:,先利用所给的平衡数据画出气液平衡关系曲线,(1)原料液为20的冷液体,在对角线上定出a(xD,xD),e(xF,xF),c(xW,xW)三点;,t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