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本烷烃环》PPT课件_第1页
《升本烷烃环》PPT课件_第2页
《升本烷烃环》PPT课件_第3页
《升本烷烃环》PPT课件_第4页
《升本烷烃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烃(hydrocarbon):仅有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第一节烷烃(alkane),一、分类和构造异构(已学),二、命名(英文名称等扩展),三、结构(已学),四、构象(略微复习),五、物理性质(波谱,其它已学),六、化学反应(重点:取代反应),一、分类和构造异构(已学),1、同系列;2、构造异构;3、碳原子的种类,*顺反异构,顺-1,2二甲基环丙烷反-1,2二甲基环丙烷,构造异构改变环碳数、链烯。,(1)常见的烷基取代基P44表2-2,二、命名(一)普通命名法(二)系统命名法,(2)次序规则的运用(已学),(3)复杂的支链,也要编号确定支链上的支链位置。,(4)英文名称,取代基是按字首字母顺序排先后的。,单环烃:,a英文,烷名前面加“cyclo”.,1-甲基-3-乙基环己烷3-ethyl-1-methylcyclohexane,b取代基较大,则长链作母体,环作取代基。,3-甲基-4-环丁基庚烷4-cyclobutyl-3-methylheptane,螺环烃:螺原子:两环共用的碳原子。,从螺原子邻碳沿小环编号到大环,并使取代基位次最小。英文,螺“spiro”.,螺4.5癸烷spiro4.5decane,5-甲基螺3.4辛烷5-methylspiro3.4octane,有两个以上的碳环,且共用两个以上碳的化合物。,(3)桥环烃:,命名:1)确定碳环数:切断桥路,变成链状,所切最小次数就是环数。或从桥头碳原子出发,判断有几条桥路,如:3个桥路为二环(双环);4个桥路为三环。,2)编号:顺序:从一桥头,沿最长桥路到第二桥头,再沿次长桥路到第一个桥头,最后给最短桥路编号。使取代基位次最小。,3)写名称:取代基+某环.某烃,二环4.4.0癸烷bicyclo4.4.0decane,二环2.2.2辛烷bicyclo2.2.2octane,三、结构(已学),1.拜尔张力学说平面多边形。按Sp3杂化正四面体键角应10928,几何学上,三员60,四员90五员108,六员120,小环的内角存在恢复正常键角的张力,使环变得不稳定。,环丙烷必须是平面型环,碳Sp3杂化(1)碳碳键成为弯曲键,存在严重的角张力;(2)碳氢键均处于重叠式构象,存在扭转张力。,环丙烷角张力最大,最不稳定;环戊烷角张力较小,较稳定;实际上环己烷很稳定。,沙赫斯提出,碳原子可不在同一平面上,同时保持正四面体正常角度。30年后莫尔提出非平面张力环的学说,并画出模型。,环戊烷,环己烷,四、构象(复习),1)乙烷的两种典型构象及表示方法,重叠式,交叉式,楔形式锯架式纽曼式,重叠式,交叉式,介于重叠式与交叉式之间的无数构象称为扭曲式构象。,2)正丁烷的构象,四种典型构象,稳定性:对位交叉式邻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全重叠式,正烷烃的优势构象类似正丁烷,是能量最低的对位交叉式。,(1)环丁烷:四个碳不在同平面,折叠式排列。蝶式构象占优势。相互翻转(能垒6.3kJ/mol)。,1)折叠后角张力增大,扭转张力减小,相协调;2)平面式构象内能大,也占一定份额。,(2)环戊烷:假如平面形,角张力很小,扭转张力大。故采取信封式优势构象。,非平面结构,虽环角张力略增,但扭转张力减小,氢不再全重叠,接近交叉式。,(3)环己烷:两种典型构象椅式和船式,椅式CH键类型:直立键(a)和平伏键(e),椅式构象翻环作用:a键和e键相互转变,(4)取代环己烷:1)椅式构象是最稳定优势构象;2)取代基e键最多;3)较大取代基处于e键构象。,体积大的基团如叔丁基,处于横键的构象为优势构象,称为控制构象的基团。,(5)二取代环己烷,(6)十氢化萘的构型和构象构型:两环的顺反连接方式,反十氢萘比顺十氢萘稳定。,十氢化萘的构象,五、物理性质,1、核磁共振氢谱C-H极性小,H的屏蔽大,吸收在高场,化学位移0.9-1.8。,2、红外光谱C-C键吸收没有结构分析价值;C-H伸缩振动在3000-2850cm-1强吸收,弯曲振动1465-1340cm-1。,3、质谱正丁烷,六、化学反应,(一)燃烧反应(判断环烷烃的稳定性),(二)热裂反应高温和无氧下的分解反应。,(三)卤代反应:烷烃的氢原子被卤素取代。,反应活性:F2Cl2Br2I2属于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四)卤代反应机理,1.自由基链锁反应氯分子在光照或高温下裂解(均裂),产生自由基:,链引发,产生甲基自由基:,链增长,产生新的氯自由基:,链增长,氯甲基自由基的形成:,链增长,再与氯分子作用,生成二氯甲烷及氯原子:,链增长,.,自由基之间碰撞,形成稳定分子,反应终止:,链终止,整个经历三阶段: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此自由基反应也称链锁反应或链反应。,2.烷基自由基结构(活性中间体被仪器证实存在),甲基自由基的碳采用sp杂化方式。孤单电子占据未杂化P轨道。P轨道垂直于三个杂化轨道所在平面。,1)反应热: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宏观表现。,甲烷卤代反应的反应热H(kJ/mol),(五)甲烷卤代过程中能量变化,反应物能量升高,分子形状、电子云分布和运动状态变化到过渡态。,过渡态:旧键已松弛、新键开始形成、能量最高的中间状态结构。,2)活化能(复习):讨论卤素的反应的活泼性,活化能:反应物与过渡态之间的能量差Ea。活化能大,化学速度慢。,Ea=+8.4kJ/mol,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哪一步控制反应速率?,此步控制反应速率(对其它卤素也如此),Ea=+8.4kJ/mol,结论:卤素的相对反应活性:F2Cl2Br2I2,(六)其他烷烃的卤代反应1.不同氢的活性与氯、溴代反应取向,1oH与2oH被取代的概率为:62,氢的相对反应活性:1oH:2oH=(45/6):(55/2)=1:3.8,1oH与3oH氢被取代的概率为:9:1,溴代三种氢的活性(差别较大,因为溴不如氯活泼):1H:2H:3H=1:82:1600,氯代三种氢的活性(相对接近,因为氯活泼):1H:2H:3H=1:3.8:5,氢的相对反应活性:1oH:3oH=(64/9):(36/1)=1:5,影响产物异构体产率的主要因素:概率因素、H的活性、X的活性等。,氯代的氢活性:1H:2H:3H=1:3.8:5溴代的氢活性:1H:2H:3H=1:82:1600但是,卤代反应的选择性:溴大于氯(BrCl),2.自由基的稳定性与共价键均裂的离解能Ed大小有关。,自由基稳定性次序为:,中心碳原子所连的烷基越多,自由基越稳定。(也可以从超共轭理解),几种氢的活性与相应烷基自由基的稳定性一致:,反应的活性问题在有机合成和药物的体内活性有意义。,环烷烃的化学性质,主要是不易氧化,可以卤代,开环加成,本部分小结和教学要求:,掌握:1、烷烃的同系列及构造异构,乙烷和丁烷的构象、优势构象,用纽曼投影式表示;2、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和普通命名法。正、异、新的概念,常见的烷基;3、烷烃的物理性质。熔点、沸点的变化规律;4、烷烃卤代反应及其历程,自由基的稳定性,过渡态和中间体的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