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是芳香烃[苯芳香烃教学设计刘文兵]_第1页
苯是芳香烃[苯芳香烃教学设计刘文兵]_第2页
苯是芳香烃[苯芳香烃教学设计刘文兵]_第3页
苯是芳香烃[苯芳香烃教学设计刘文兵]_第4页
苯是芳香烃[苯芳香烃教学设计刘文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苯是芳香烃苯芳香烃教学设计刘文兵 xx年,第4期 教学设计 31 2、K2CO3、Na2SO3水溶液滴入酚酞显什么色?3、分析CuSO4、FeCl3溶液的酸碱性,并用pH试 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 板书盐的水解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酸+碱 +水+热量对比实验两只试管均取Na2CO3并滴入酚酞,加热其中的一只试管,对比两只试管的颜色并作出解释。 (五)知识应用 在知识应用阶段,要让学生运用盐水解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后面学习盐的水解的类型等问题打下基础。老师提以下问题,学生分析回答并用实验验证后两个问题: 1、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把Na2CO3、NaHCO3当碱用? 纸检验。 其中的第一题是本课开始提出的引入课题的问题,解决它不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有研究过程首尾呼应效果,也使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得到满足,从而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六)小结 指导学生从获得的知识和应用的方法两方面做本课小结。第一,理解掌握了盐水解的实质是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第二,了解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假说)、解决问题(验证假说)的科学探索过程的方法和程序。 “苯 芳香烃”教学设计 刘文兵,韩善芳 (赣榆县历庄中学,江苏赣榆222121) :1005-6629(xx)04-0031-04 :G633.8 :C 教学目标:1、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和主要的物理化学性质 2、使学生认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 3、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启发 学生认识科学探索的基本过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教学难点: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引导探索”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意图: 34 化学教学 xx年,第4期 教育应该指出的是,凯库勒能从梦中得到启发,成功的提出重要的结构学说,并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于他善于独立思考,平时总是冥思苦想有关原子、分子、以及结构等问题,才会梦其所思,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化合价的真正意义,善于捕捉直觉形象;加之以事实为依据,以严肃的科听讲,领会学态度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探索,这一切都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用凯库勒式表示苯分子的结构,但是,绝不能认为苯环中各碳原子间存在着单、双键交替的形式。 随堂检测1.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是( )。 A.苯的一溴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B.苯的间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C.苯的对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D.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投影凯库勒式的三种苯的二溴代物 随堂检测2.(xx理综)已知化合物B3N3H6(硼氮苯)与C6H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图: C HHCHH NHN 思考后,一个学生回答:C。因 为硼氮苯中,间位上的两个氯可以都连在硼上,也可以都连在氮上,而这显然是两种不同的结构。 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思考、回答:选D 检查学生对苯 分子结构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加深他们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 HH 苯硼氮苯 则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3N3H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A.2 B.3 C.4 D.5 3.有人认为苯的结构还可能具有以下两种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请你根据现有的实验事实分析这两种结构是否合理? (1)双环双烯(1866年提出,1968年合成)(2)棱晶烷(1869年提出,1965年合成) 不合理。双环双键含有双键, 能使溴水褪色;而棱晶烷则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与苯的性质均有矛盾。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过渡我们现在知道了苯的结构,这种特定的结构决定了苯具有独特的性质,从前面所学的知识中我们可以得出苯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板书三、苯的化学性质 1.较稳定,不能使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2.能取代 +Br2 催化剂 +HBr 动画演示反应过程中键的断裂和形成3.可加成 +3H2 催化剂 提问环己烷是平面结构吗? 动画演示反应过程中键的断裂和形成 4.可燃性:2C6H6+15O22+6H2O 说明苯的其它化学性质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 点燃 学生回忆、,讨论,回答,同时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提练。 小结、推理苯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就可能能与其它卤素发生反应,写出与Cl2反应的方程式。回答:不是 培养学生的分 析总结能力,巩固知识系统。构成悬念,引发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下转3页) xx年,第4期 教改与探索 3 c(在学习使用温度计时)所有学生都能读准到小数点后一位; d学习氧元素性质后,90%的学生能举出三种以上O2具有氧化性的事例; 很明显以上四例均清楚地表述了学生学习掌握程度与要求。 2.5 规范的教学目标阐述例析下面分析中以A主体,B条件,C动词,D程度 案例5:a.请在学习过氯元素这章节后举出 A B C 春期,而且在整个人生中都得到发展。在劳动、学习和家庭生活方式中固定的标准,是人的身、心和精神充分发展的敌人,”即要写活、说活教学目标,让教学 目标充分体现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 对研究性学习目标阐述的认识: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整体性、实践性的特点。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学习活动的,课程教学内容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的特点。它的教学目标从核心上讲是生成性目标,但从“训练”、“教学”这两个过程来看仍然可以用行为目标来陈述,而其本质过程“引导”却具有非预成性,故教学目标就不应拘泥于预定的固定模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和始料未及的体验。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主体是确定的,但学习的条件、学习的行为动词和学习的表现则是过程性的,所以教学目标的阐述应有发展性。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来说,要敢于超越预设的教学目标。 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师生的激情与智慧的生成过程,教学目标的合理阐述就是这一生命过程的序曲。 _: 1高利明.现代传播与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1998:25.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出版社, 2000:15169. 3吴俊明.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维课程目标新体系J.化学教学,xx(4):13. 4傅道春.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xx:8796 三个以上氯元素应用事例。 D b.请,实验报告。 B C D (A省略) c了元素周期表 A B C D 的结构,并能清楚地说出已学过的元素在周期表 D C B 中的位置。 d学生能够正确画出实验室制CH4的 D A D C 装置图。 3 教学目标阐述过程中的几个问题灵活阐述:教学目标ABCD陈述方式是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学习目标来描述,课程标准将会详细介绍,而教学目标ABCD的四要素也不一定要同时在具体教学内容中出现,要根据教学内容、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