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期刊要求【职称论文大发表要求】_第1页
职称论文发表期刊要求【职称论文大发表要求】_第2页
职称论文发表期刊要求【职称论文大发表要求】_第3页
职称论文发表期刊要求【职称论文大发表要求】_第4页
职称论文发表期刊要求【职称论文大发表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称论文发表期刊要求【职称论文大发表要求】 职称(Professional Title)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职称论文大发表要求,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基本要求 1、独立撰写 申报人员可以提交为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门撰写的论文,也可以使用在技术业务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但必须是由申报人员本人独立撰写,不能是与他人合作撰写,更不能抄袭、拼凑,甚至请他人代笔。宣传报道、会议发言稿、简报、资料介绍、考察报告、项目报告、教材、毕业论文、译文,参与编写的工作计划、章程、办法以及事务性、操作性的具体工作方案等材料均不属申报论文范畴。论文要论述完整、独立成篇,不能是文章的摘要或其中部分章节。 2、专业一致 申报人员提交论文的专业内容必须与本人申报的专业类别一致,也必须和本人现任工作岗位的专业相一致。 3、内容以阐述个人工作成果为主题 撰写论文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应有具体详实的材料基础,论文应体现申报人员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重点阐述本人在其中发现、分析、解决较复杂问题或新技术应用、创新的过程。 4、时限要求 申报人员提交的论文要反映出近几年取得的专业技术工作的成绩,论文必须是参加工作以后撰写的。 二、编写要求 1、论文正文字数在 3000 字左右,摘要字数在 400 至 500 字之间; 2、论文中引用的文字、数据应采取加注的方式,并在 _表中注明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3、论文中引用的表格应在表格下面注释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4、申报论文须用A4规格的纸打印(可双面打印)3份,并按照编写格式中的项目顺序装订。 三、编写格式(关于申报论文的样式及字体、字号要求,请参考页面下方“附件:申报论文范例”。) 论文应包含: 1、封面(包括标题、作者姓名、课题的专业方向); 2、摘要; 3、关键词; 4、目录; 5、绪论(说明研究背景、动机、意义和目的); 6、论文主体; 7、结论及建议; 8、 _(应与正文中的加注对应); 9、附录部分(包括正文部分没有使用、只使用了部分的与论文有关的重要数据和资料。诸如各类统计表、较复杂的公式推导、计算机打印输出件、术语符号的说明等,都可作为说明论文的有用信息置于附录中); 10、封底。 四、撰写论文应避免以下现象 1、论文的题目太大,论文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只是泛泛的议论一些观点和问题,或是讲述众所周知的一些道理; 2、论文以介绍本人接触到的一些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为主,缺少对有关问题亲自实践和深入研究; 3、论文写成工作总结,简单罗列几年的工作项目; 4、把教材上、报刊上的文章或别人写过的东西大篇幅地抄袭、拼凑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看不到个人的实践成果和观点; 5、论文缺乏时效性,论文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理论、技术、数据等已被更新、替代,不再有参考价值,不能解释或不适用于目前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 摘要:血液细胞检验分析在临床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对于血液性疾病,一份准确可靠血液细胞检验报告可以有效地帮助医生诊断病情、监测治疗效果。在科学技术还不发展的年代,临床医务人员常常手工分析血液细胞,此法不仅浪费时间、精力,更不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1。在医疗技术得到长足发展的今天,血细胞分析仪已经在各大小医院广泛普及,为人们快速得到准确的结果提供了可能性,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由此,笔者体会,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只是细胞检验的一部分,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对检测结果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1.1 检验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 血液细胞的检验技术要求高,它具有多学科联合的特征,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必须具有全面的临床医学知识和血液学以及其他边缘学科的知识2。为此,血液细胞检查科室的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专业的培训,并进行考查,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业。 1.2 血液细胞检验单应有足够的信息 每位患者的检查单必须标明有唯一的标志,如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采集标本的时间、病史、相关治疗措施等3。由于患者某些特征的差异会影响到评估标准的选取,如儿童、成人需选取不同的白细胞参考值范围。 1.3 采集标本的质量控制 1.3.1 采血时间 人体内的生物活动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同样地,血液中的相关指标也不停地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4,因此,采血时间最好统一,以防波动给检测结果带来偏差。 1.3.2 配制比例适当的抗凝剂 EDTA-K2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抗凝剂5,其比例配制相当重要,笔者对比例不准的抗凝剂的检测结果与比例正常的检测结果做以比较,得知血中的HGB、WBC、RBC、PLT的含量均有改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记录如下: 注:P 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1.4 放置的时间和温度 试验结果表明,标本采集后放置的时间越长,细胞形态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使各指标检测不准,尤其对RDW的影响最大,久置后检测结果与正常放置时的检测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48)也对各参数造成一定的影响,结果与室温(1825)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记录如下: 注:P 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t是低温放置2小时和30分钟比较的结果,P 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1.5 试剂和仪器的监测、校准 对于不同的仪器,需要选择与之配套的试剂来检测6。仪器出厂时,厂家都会提供特定的校准液,检验人员要定期使用此校准液对仪器进行校准,而后用质控液进行测定,若测定值在允许范围之外,则需再校准,新校准系统的计算方法为:新校准系数=校准液给定值/实际校准液测定值旧参数7。 2 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用校准好的仪器进行测量时,要核对所用试剂是否匹配,仪器的运转有无差错。此外,检测仪器所处环境的温度也相当重要,一般最适温度为18228。最好对同一血样用两个仪器检测,作对比检测,有需要时可用手工检测方法与仪器检测作以比对。 3 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对于得到的数据不要冒然下结论,最好绘制细胞直方图,根据图示再决定是否再做显微镜的检查。所有检测数据均应与临床结合进行分析,不同的病情其血细胞不同的表现,例如巨幼细胞性贫血常常表现为血红蛋白减少,RDW增大9。 综上所述,影响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因素众多,要得到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就要牢牢把握细胞检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控制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_ 1 王骏.临床血液细胞学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对策J.河北医学,xx,14(2):241-243. 2 高佩增.加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质量控制的几种方法J.临床误诊误治,xx,15(3):216-217. 3 朱伟,许文荣.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控制J.临床检验杂志,xx,26(1):1-2. 4 沙薇,郭伟娜,于文波,等.试析J.中外医疗,xx,10(23):187-188. 5 张仲远,迟红梅.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 J.实用医技杂志,xx,15(24):3212-3214. 6 阴斌霞,王香玲,高宁,等.临床血液细胞学分析的全程质量控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xx,21(5):78-79. 7 方宗信,李维华,周虹,等.血液细胞分析仪质量控制J.蚌埠医学院学报,xx,26(6):545-546. 8 刘思忠,刘文海,苏忠英,等.血细胞形态学质量控制的现状与建议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xx,18(2):117-118.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