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176页_第1页
某地区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176页_第2页
某地区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176页_第3页
某地区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176页_第4页
某地区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17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章、总论 目名称 项目名称: 某地区 城区集中供热工程 目单位 主管单位:某地区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 建设单位:某地区城区集中供热工程筹建处 项目负责人: 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 程概况及项目规模 程概况 按照 2005总体规划, 别为老城区、新城区和石油小区。老城区是在老城中心区向东西方向扩展逐步形成的,它包括了老城中心、王家川、雷家滩居住小区以及县城东头的工业区。新城区则是依托槐里坪有利地形地势,逐步形成以商贸 、办公、居住为主的城县新区。石油小区是在现有七里村油矿及其张义夫子居住用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功能完善的综合小区。状人口 期为 期为 420 公顷,近期人口规模为 人,规划远期人口规模为 6 万人。 程规模 经过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后确认, 城区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模包括 城区规划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老 城区、新城区和石油小区。根据规划区地形地貌、功能分区、县城道路状、规划热负荷的性质及分布情况,本项目可研 报告拟将本次供热区域分为 9 个热力区。 其中保留三个集中供热小区的锅炉房和供热管网(分别称为、 在供热范围内增设六座集中供热锅炉房,本项目只考虑集中供热锅炉房至小区的供热主管网及街区的供热管网。 1、 供热范围内增设六座集中供热锅炉房,锅炉装机总容量约为 280兆瓦; 2、 项目实施后, 10万平方米; 3、 本项目将敷设 目编制依据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以下文件编制: ( 1) ( 2) ( 3) 2005 ( 4) ( 5)热负荷现场调查资料表。 ( 6)主要依据的规范: 采用的规范、标准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 19918 号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技术规程( 81 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 2005) 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 1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1 年版 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室 外 给 水 排 水 和 燃 气 热 力 工 程 抗 震 设 计 规 范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 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 民用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1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10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 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 9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1997 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1997 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目研究范围及主要工作内容 ( 1)集中供热站及其工艺方案 1. 本工程将设置集中供热站(锅炉房)六座,供热站用地范围内将建设锅炉房构筑物,根据供热站的规模设计煤场、上煤系统、除渣系统。另外,还需建设综合办公楼,变配 电室,机修间,生产生活等辅助设施。 供热站工艺方案的论述详见后面章节。 ( 2)供热管网及其工艺方案 考虑 项目只研究集中供热站至小区热力供热主管网及主要街区供热管网。 供热管网工艺方案的论述详见后面章 目编制技术原则 ( 1)根据 城区供热现状,在已批复的各项文件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建设的资金状况,从实际出发,远近结合,工业民用结合,选择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确保供热效果,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居住水平。 ( 2)依据国家有关节能政策,合理利用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保证与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要求相匹配。 ( 3)县城区集中供热 热负荷的确定要具有合理性、全局性和前瞻性 ( 1)合理性 : 对县城管网热负荷现状的调查要详尽 ,周密 活热水等方面有无增减的可能性 ,调查民用住宅和工业、企业单位的负荷比例 ,以便结合实际情况 ,确定热指标和热负荷; ( 2)全局性 : 确定热负荷时应立足于整个县城热网的联网运行 ,重点是联网区域管网负荷的调整问题。在考虑各热源能力及相应热网负荷的基础上 ,不但要满足各供热 分片区域内的热负荷需求 ,同时要兼顾其他区域热负荷的增长和联网运行的调峰功能。 ( 3)前瞻性 : 大型供热外网工程的设计使用寿命要达到 15 20 年,因此本可研报告要以 城市的发展规划为基础,不但要根据现有县城总体规划和县城热力规划来确定民用采暖与生活热负荷的逐年增长量 ,更要结合延长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作出相应的调整,作出方向性的待发展负荷远景分布规划 ,以便今后实施时确定负荷及进行管径计算。 4) 确定设计计算参数不但要科学合理 ,也要灵活可行 ( 5)集中供热站结合总图布局的规 划,考虑建设的可能性,集中供热连片,通过经济与技术比较,选择最优工程方案,充分发挥该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确保项目的经济有效性。 ( 6)供热管网敷设采用直埋敷设,并尽量利用自然补偿,管道埋设深度一般大于 ( 7)集中供热站采用微机进行监测与控制,提高集中供热的自动 控制管理水平。为了充分节省能源,便于今后系统的调节,运行安全可靠,采用“质量 流量调节”。同时采用先进的事故报警技术,确保调度人员对整个供热系统进行合理调度和科学管理。 程投资 供热管网及热力站 近期 远期(增加) 工程总投资 7524 万元; 元 固定资产总投资 元; 元; 工程费用 元; 元; 其它费用 元; 元; 预备费用 元; 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 元; 元; 铺底流动资金 元; 元; 热源厂改造投资估算 近期 远期(增加) 工程总投资 3628 万元; 1500016000 万元 要技术经济指标采暖负荷 序号 项 目 单位 指 标 1 集中供热站(锅炉房) 座 6 2 供热能力 供热面积 10410 4 年供热热负荷 采暖期最大供热负荷 采暖期最小供热负荷 采暖期平均供热负荷 管网供、回水温度 130/70 9 管网最大供热半径 0 管网总循环水量 t/h 1 管网总补水量 t/h 正常: 故: 2 年耗煤量 t/a 258730 13 年灰渣量 t/a 87620 14 年耗 水量 104t/a 5 年耗电量 万度 /a 234 16 职工人员 人 55 17 热源厂占地面积 600 18 工程总投资 万元 - 19 单位供热总成本 元 /0 管网总长度 1 工程 三材 耗量 钢 材 t 320 木 材 60 水 泥 t 1560 二章、县域概况与项目建设条件 2 1 县域概况 2 1 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 1)地理位置 位于 北部,延安市域东 部,地处北纬 36 13 37 36 45 20和东径 109 33 4 110 29 43之间。北靠延川县,西连延安,南接宜川,东临黄河与山西省的大宁、永和县相望。全县东西长 北宽 里,全县总面积 方公里。 ( 2)自然条件 城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一般为 600。县城存在着部分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如滑坡、断层地裂、洪水淹没以及湿陷性黄土沉陷等,对城市建设造成极不利的影响,且各类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内表现出的作用力强 弱也不等,对城市造成一定程度的灾害与威胁。 度。 城地质结构属于华北陆地台鄂尔多斯台地,为陕北构造盆地的一部分,区内基岩出露甚少,广为第四系黄土覆盖。主水系(延河)河道狭窄,弯曲多折,地形征特地带狭长,延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县注入黄河。道路规划依据地形,随山就水,采用自由式路网结构。 2 1 2、地形地貌 县境内地貌分为四大类型:河谷阶地、黄土宽梁残塬、黄土梁峁丘陵、黄土覆盖石质丘陵。河谷阶地主要是沿延河两岸形成的两级冲积阶地,海拔在 646,面积 方公里,占总 面积的 要分布在黑家堡乡、七里村镇、张家滩镇的延河川道地带。沟道谷地面积 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分布在延河两岸的支毛沟内。黄土宽梁残塬地貌一般海拔在 756之间,面积为 总面积的 主要分布在七里村、刘家河、安沟、交口、张家滩等乡镇的塬区。黄土梁峁丘陵区一般黄土覆盖厚度在20之间,面积为 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主要分布在郭旗、郑庄、安沟、七里村、张家滩、雷赤、南河沟等乡镇南部梢林地带。黄土覆盖石质丘 陵地貌区是由三迭纪砂页岩组成,覆盖薄层不连续的黄土,黄河深切形成峡谷,谷底海拔 450,石质丘陵高出谷地 400,植被较差,是全县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海拔 470,分布在罗子山、安河、南河沟、雷赤、张家滩等乡镇的梁峁地带。 2 1 3、工程地质 ( 1)湿陷性黄土分布:县区广泛分布第四纪黄土层,其中晚更新 (土垂直节理十分发育,湿陷系数为 强湿陷性。而中更新 (土湿陷系数 的要求 . 向道路及排水 集中供热站各构筑物场地比周围道路高约 尽可能的利用原有道路。 场地的雨水经 自然泾流排至四周道路,最终汇至北侧道路出入口处,融入厂区的排水系统。 筑设计 中供热站的建(构)筑物主要有锅炉房、烟囱、烟道等。 锅炉房为框架结构,主要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 ,由操作间 ,值班室 ,水处理间 ,化验室 ,休息及卫生间组成 功能合理 . (a)节能设计 本工程节能设计主要考虑冬季保温 ,保温措施主要采用当地的习惯做法 ,如增加保温层的厚度 ,窗为密闭式单层单玻塑钢窗 ,外墙为 370厚粘土空心砖或 300厚加气砼砌块墙。 (b)防噪声设计 对于噪声较大的房间需要进行噪声控制 ,如安装消声器 ,同时加强门窗的密闭性 ,防止噪声、噪音的扩散 ,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 c)绿化 对场地进行人工绿化 ,以生长情况良好的速生树及点植部分观赏性强的树种为主 ,以灌木 ,绿篱为辅进行绿化配置 %。使厂区形成赏心悦目的园林化景观 ,铺装地面与草地结合衬托建筑物 ,为全厂职工创造舒适 ,宜人的工作 ,休息环境 . (d)装修标准 屋面 :屋面采用 外墙 :优质外墙用乳胶漆 . 内墙 :优质内墙用乳胶漆 . 顶棚 :综合楼主要部位采用轻钢龙骨矿棉板吊顶或二次装修 (标准定 ),其它用房为白色乳胶漆 . 楼面 :综合楼及重要生产生活建筑物采用铺地砖 ,其余为水泥砂浆楼面。 面 :综合楼及重要生产生活建筑物采用铺地砖 ,其余为水泥砂浆地面。 栏杆 :厂区围墙部分为铁艺栏杆 ,综合办公楼为铁艺栏杆 ,其它生产建、构筑物均采用不锈钢栏杆。 门 ,窗 :大部分采用塑钢或铝塑 (或断桥铝材 )门窗 ,部分生产建筑物大尺寸门采用夹芯板保温。 7、结构设计 计依据 (1)、 城区总体规划( 1996 (2)、国家颁布的现行结构设计规范及规程 震设防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6 度,基本地震加速度: 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抗震设防建筑场地类别: 程地质 本工程暂无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根据 考该地区工程地质概况,对本工程工程地质概况及地基处理措施简单描述如下,待完成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后最终确定: 该地区位于 质结构属于华北陆地台鄂尔多斯台地,主水系(延河)河道狭窄,弯曲多折,地形支离破碎,区内基岩出露甚少,广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建设用地分布在延河两侧的一、二级阶地上。城区地质结构良好,地层构成地面4,地面坡度 15%左右。县城周围黄土分布极为广泛,厚度 60于长期遭受侵蚀切割,形成沟壑纵横、溃沟密布的黄土残塬。 最大冻土深度为 79个规划范围内用地为建筑有利地段。 构形式及基础形式 (1)、供热站的锅炉间: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2)、供热站的机修间、控制间、休息间:砖混结构,条形基础; (3)、水处理间、综合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筑材料 混凝土: 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钢 筋: 砖: 结多孔砖(承重); 砌块:混凝土加气块; 砂浆: 泥砂浆(用于 下砌体), 合砂浆(用于 上砌体)。 8、供配电及热工测量监控系统 根据 1996料,城区内有 110千伏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可将电力输送到集中供热站,电力供应便利、可靠。 源 根据规范规定城市热力站运行不允许中断供电,设计负荷等级为二级,故集中供热站按照双电源供电。锅炉房用电设备电压等级为380/220v,主要用 电设备为风机和水泵电机,其它用电设备为上煤机、除渣机和运煤皮带以及照明灯具。 中供热锅炉房电源从高压配电室引来两回 6压电源, 6缆直埋敷设,电缆埋深不小于 锅炉房的电气设计是以工艺设计的要求及有关电气设计技术规范等为原则,其负荷计算方法为:主要生产设备按最大工作容量取需要系数计算,照明按单位面积平均用电指标法计算。 荷计算 各集中供热站负荷计算结果见表 8选择两台干式变压器,其容量为 s=10000 , 6/ 负荷计算表 表 7号 名 称 数 量 单 位 备 注 1 主要用电设备数量 34 台 2 其中工作数量 30 台 3 工作总容量 1618 4 需用系数 5 自然功率因数 6 计算有功 1375 7 计算无功 852 8 无功补偿 370 9 补偿后功率因数 10 视在负荷 1475 11 变压器负载率 75 配电系统及设备选择 高压配电柜选用环网负荷开关柜。变压器选用干式变压器,其可性高,过载能力强,当一路电源或一台变压器故障检修时,另一台变压器可利用其过载能力,负担集中供热站重要备用电。 低压配电设备选用 固定式低压配电柜,大容量风机和水泵采用电子式软启动装置。 由于风机和水泵类电机自然功率因数较低,无功功率补偿采用集中低压无功补偿,在变配电室设二台无功自然补偿柜,以提高功率因数,使其功率因数达 电缆选用 交联电缆,其载流量大,质量稳定,可减少电缆用量。 路敷设 锅炉间内采用带盖槽式电缆桥架敷设电缆,缆出桥架后至用电设备采用穿钢管暗敷。 明 正常照明电压等级选用 220炉检修照明选用 3636 变配电室、监控室以及化验办公室照明以荧光灯为主,辅以白炽灯光源照明。锅炉内照明采用钠灯照明,局部照明采用白炽灯。 照明线路采用 路穿钢管暗敷。所有插座回路均带漏电保护。 地和防雷 配电保护采用 统,所有用电设备金属外壳均设 可靠接地。在配电室外设人工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 4 欧姆。 锅炉房烟囱上设避雷针三支,高出烟囱口不小于 下线设两根,可利用金属爬梯作为二根引下线用。其接地电阻不大于 10欧姆。 计量、无功补偿及控制保护 本工程集中供热站采用高供高计方式计量,在高压配电室专用计量柜计量。小区热力站采用高供低计方式计量,在低压配电柜进线位置安装专用计量装置。 为使功率因数符合用电规程规定,在 压配电系统设置电力电容器柜进行无功功率自动补偿,使补偿后功率因数大于 所有设备的操作,原则上分为三处 操作,直接在控制柜上,机旁操作, 工测量监控系统 计依据 a、 b、国家有关部(委)颁布的仪表及自控设计规范; c、工艺及动力专业提供的电控设备资料及监控要求 ; 表及热工自控系统 集中供热站的热工控制采用微机监控系统,设上位机和下位机,上、下位机互为备用。每台锅炉及其公共部分均设后备手操柜,所有控制柜均设在控制室内,一次仪表均就地安装。 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送器等一次仪表。 位机。 风机、补水泵、变频调速柜。 制系统功能如下: 度、水位、流量等测点进行采集和实时监控,并实现各种调节和控制,列出各种图表并显示动态画面等。 主要检测点和调节回路以及各种设备的启停按钮及信号指示灯用常规仪表直观的设置出来,以保证锅炉在非常情况下也可以安全运行。 微机监控系统由专业公司设计、制造调试控制设备,配电系统提供电源,并预留控制接口 视 与操作 a. 工艺设备具有就地、控制盘和计算机三种操作模式,就地操作是指在手动方式时通过机侧按钮启停设备,控制盘操作是指在控制室通过控制盘上的操作开关对设备进行远控。计算机操作是指在自动方式时通过计算机键盘或计算机程序对设备进行自动调节或操作。 可以在计算机上显示。 可以在计算机上显示和控制。 9给水排水 9 1 概述 对照本工程用水的水质资料,系统补水必须进行软化除氧。 本工程补给水量,根据锅炉房设计规范( 规定“闭式热力网补水装置的流量,不应小于供热系统循环水量的 2%;事故补水量不应小于供热系统循环水量的 4%,- 1、水源 计有集中供热锅炉房 6 座,其水源来自城区室外给水管网,水压、水量满足使用要求。 给排水设计内容包括:生产、生活给水;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的排放和消防给水设计。 2、供水系统 集中供热锅炉房生产给水系统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用系统。 3、供水量 各集中供热锅炉房供水量统计表详见表 9、消防系统 ( 1)根 据锅炉房设计规范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集中供热锅炉房的给煤层、运煤栈桥设室内消防给水,室内设置消火栓。 ( 2)室内消防按 10 l/s,室外消防按 15 l/s 考虑消火栓水量,消防时间按 2 i 区 供水量统计表 表 8号 用水名称 用水标准 用水量( t) 备 注 最高日 最大时 一 生产用水 1 锅炉用水 36 864 36 按 242 冲灰渣用水 243 软化设备正反洗 137 24 其它 24 1 按 245 小计 二 生活用水 1 厕所 2 浴室 3 其它 1 4 小计 三 消防用水 1 室内 10 72 36 按 22 室外 15 108 54 按 23 小计 180 90 四 总计 集中供热锅炉房的排水:污水、废水与雨水可考虑分别排放。生活污水汇入经化粪池,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排 水管管径 00内雨水沿道路排放,不设雨水管道。 10、采暖设计 计依据 (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2)热力专业所提供的设计资料 ( 3)当地室外主要气象参数 计范围及采暖负荷 中供热锅炉房的地面建筑物主要有锅炉间、辅助间、运煤栈桥、及灰渣泵房等。以上地面建筑物内,凡经常有人工作、休息及生产工艺对室温有一定要求的房间均设置集中采暖。 根据各建筑物内房间的不同功能要求,确定其房间采暖室内设计温度,各房间室内设计温度见表 10 各房间室内设计温度表 表 10筑物 房间名称 室内设计温度 () 建筑物房间名称 室内设计温度 () 锅炉间 12 碎煤机房 10 水处理间、 16 运煤栈桥 5 办公休息室 18 浴室 25 化验室 18 更衣室 23 除氧间 10 厕所 14 暖 系统 设计 ( 1)热媒为 90 65的热水。 ( 2)采暖系统:采暖系统均采用上供下回单管同程式系统。 ( 3)采暖设备:采暖设备均采用四柱 760型铸铁散热器。 11、 节能 概 述 本 工程建设的任务是为 城区 258104 平方米采暖建筑面积提供可靠的采暖热负荷采用合理有效的节能措施,不仅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能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工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项大型节能措施。 前 分家庭甚至仍然烧小煤炉,燃料利用率很低,小锅炉效率不超过 60%,小煤炉一般仅为 10 15%,不仅大大浪费了宝贵的能源,而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对人民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建设集中供热可以大大提高煤的利用率,节省能源。 根据国家能源政策,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冬季城 市烟尘污染,提高城市居民健康水平,减轻劳动强度,将集中供热作为 能措施 本着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合理利用能源的原则,本工程采取了多项节能的措施,使有限的热能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 力专业 选择热效率高达 76%以上的锅炉。 风机、水泵等辅助设备选用节能型产品,确定其台数和规格时,尽量使其经常在接近最佳效率点工作。 锅炉的补给水泵采用变频调速控制补给水量;循环水泵可根据热负荷的变化情况来决定其运行台数。 依据不同介质、不同压力及温度参数,选择对路的 阀门及附件,减少汽和水的跑、冒、滴、漏。 对设备及管道的保温结构、材料及厚度进行优化设计,达到最佳的经济和节能效果。 管道走向布置合理,节约管材及降低压力损失。 室外热力网 采取有效的隔热保温措施,使设备和管道外表面的温度不大于 40 ,既节约了能源,又保护了人身安全。 它专业 电缆敷设进行优化,减少能耗。 尽量采用高效低能耗产品,例如变压器选用高效低损耗的节能产品,限流电抗器采用低损耗产品。 照明设计中,采用日光灯、高压钠灯等高效光源,选用效率高、利用系数高、配光合理的灯具,尽量减少白炽灯和高压 汞灯的使用数量。 对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形式及材料进行优化设计。 充分利用天然光源,节约人工照明耗能。 合理组织自然通风,减少机械通风耗能。 水措施 大容量的锅炉灰渣采用水力输送方式。经过沉淀池过滤池后的水通过渣浆泵供锅炉房冲渣、除尘循环使用。 2、 环境保护 建设地区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 延长市环保局提供的 城区环境空气常规监测资料 2003年环境现状监测资料可知:本区的环境空气中 气环境质量较差; 县城区大气质量呈逐年恶化的趋势,特别是大气 中总悬浮物年年超标;每年不同季节大气污染物含量不同,但冬季明显比其它季节偏高,经调查分析,造成这种大气污染物逐年增加和随季节变化的特征,主要与 表水评价区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未出现超标现象。 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本工程污染源集中在 锅炉房 ,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烟气和灰渣,装置内机泵等转动设备和安全阀卸压会产生噪音。 12 2 1 废气 锅炉以煤为燃料,排放的废气主要为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主要污染物为 12 2 2 废水 热源厂排放的主要废水为锅炉排污水、机泵冷却水、软化水装置再生排水和少量生活污水。外排废水中各污染物的浓度均不超国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96)中表 4 三级标准规定值。废水排放情况详见表 1。 1 废水排放一览表 序 号 废水名称 排放源 规律 主要污染物含量( mg/l) 去向 备 注 1 生活污水 连续 50 0 00 城市污水管网 热源厂 2 清净下水 锅炉排污 热源厂 间断 除尘器 连续量 软化水装置再生废水 热源厂 间断 城市净下水排水管网 连续量 机泵冷却水 热源厂 连续 油类50 软化水装置再生废水 换热站 间断 连续量 12 2 3 废渣 本工程合计锅炉燃烧后产生灰渣量平均 h,h,渣量 h,年产生灰渣量总计 7730吨。 12 2 4 噪声 本工程的噪声源集中在集中供热站。集中供热站的噪声主要来自转动设备和工艺管道上安全阀卸压时产生的噪声。上述设备或卸压装置通过增加消声器或其它措 施后噪声源强度一般控制在 110)以下,其噪声值见表 1。 表 工程主要噪声源一览表 序号 噪声源名称 声级 ) 降噪措施 1 循环水泵 90 单独设置循环水泵房 2 小型水泵 85 室内布置 境保护标准 本设计拟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分别是: ( 1)环境空气执行 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 2)地表水执行 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 标准; ( 3)地下水执行 14848 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 ( 4)环境噪声执行 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 3 类标准; ( 5)空气污染物排放执行 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6)污废水排放执行 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 ( 7)工业场地周界噪声执行 9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 准; ( 8)固体废物排放执行 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中有关规定。 本工程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延长市环保局的批复为准。 境影响分析 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1) 项目组成 本工程的项目组成如下表: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规 模 项 目 单机容量及台数 总 容 量 本 期 炉 4 台 14炉 2 台 7 台 炉 2 台 90t/h 配套 工程 供水系统、供热系统、供煤系统、供电系统等 备 注 工作时间:每天 20小时,每年 120d。 ( 2)对环境的影响 工程在建设生产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有利的方面表现在工程的建设在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将促进本企业经济的发展,改善职工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 不利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工程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污染破坏。 要污染防治措施 方案 气污染治理 锅炉烟气除尘系统选用花岗石文丘里喷淋水膜除尘器,除 尘效率 98%,脱硫效率 65%,锅炉的烟气经除尘后均进入高烟囱,然后排入大气,烟气排放能够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虽然目前设计煤种的硫份达到排放标准,但从长远发展考虑,在设备选型、总图布置上应预留掺烧石灰石炉内脱硫装置。 水处理 本工程废水按清污分流设计,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生产污水排入城市净下水排水系统 渣治理措施 锅炉灰渣采用水力输送方式时 ,锅炉燃烧后的灰渣通过锅炉排渣管排入渣沟后由水冲至室外灰渣池,沉淀后用除渣抓斗抓出,沥干后用罐车运至 灰场贮存。 声的防治 集中供热站噪声控制应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一级标准执行,即白天 50分贝,夜间 40分贝。 对于噪声的防治拟采取从控制声源的强度、厂区合理布局、加强绿化、职工劳动保护等方面来防治噪声对人群的影响。 ( 1) 声源控制 设备订货时向制造厂提出噪声限制要求。 对一些制造厂家达不到噪声限值要求的设备(如风机等)根据际情况装设必要的消音、隔音装置。 ( 2) 传播途径控制 主要声源的厂房、车间的围护结构考虑消音、隔离措施,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布置,并考虑一定的防护距离。 加强厂区绿化。 ( 3) 劳动保护 运行中对声源厂房、车间的设备巡视人员考虑配备防噪设施。 如隔音值班室、耳机等。 采取如上防治措施后,集中供热站噪声主要对本厂职工有一定影响,对厂外环境影响较小 态保护措施方案 生态保护措施主要是水土流失防治。 ( 1)防洪排涝: 厂区内雨水利用排水明沟及道路有组织的排至厂外,并应对厂区及周围采取防洪措施。 ( 2)项目建设施工期要合理调配土方,减少土方的排弃量;并 应避开雨季施工,以减少地表破坏造成的流失。 ( 3)搞好厂区的绿化工作,减少裸露地面。在厂房前、办公楼前、道路两 侧植树绿化、美化,在厂区的四周设置防风林带,厂区绿化系数大于 30%。 3、 消防 平面布置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集中供热锅炉房均属于丁类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在集中供热站区域内有较多的易燃物和引燃物,对其保管、使用及其防火、防爆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集中供热站区域布置中,集中供热站厂房与其它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均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布置。 此外,在集中供热锅炉房的配电室、控制室设置足够的泡沫灭火器,用以防火使用。 设计原则 格执行有关防火及防爆设计规程和规 范、标准的规定。 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采用有效的防火措施,提高综合防火能力,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生产和人身安全。 分依托 城区消防部门消防力量,降低工程投资。 中供热站建筑与结构 集中供热站厂房高度小于 24m,建筑物采用不燃材料建设外,当屋面结构采用钢架及彩钢夹芯复合板,耐火时间在 1在结构上涂防火涂料以满足要求。 集中供热站锅炉间开设两大门,以利于火灾时安全疏散。当输煤栈桥总长超 25米,在运煤层处消火栓。 此外,在集中供热站厂房的配 电室、控制室设置足够的泡沫灭火器,用以防火使用。 消防设计 防 a、消防水源 消防水源由 城区生活消防水系统接入,)。 b、消防用水量 室外一次灭火用水量采用 15l/s,火灾延续时间 2h. 室内一次灭火用水量采用 10l/s. d、灭火器的配置 依据设计规范,按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选配相应的足够数量的小型灭火器,用于扑救初期火灾。 动消防 完全依托 火设计 a、建构筑物的主 要承重结构采用钢和钢筋混凝土材料,维护结构采用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等非燃材料。 b、合理的布置建筑物的出入口和楼梯,其位置数量和材料均满足规范规定,一旦发生火情能保证安全疏散。 c、电器的自动开关均按用电负荷和用电设备的容量,考虑过负荷保护及短路保护,防止电缆过流而酿成火灾。 中供热站工艺系统 集中供热站除灰、除渣采用水力冲灰、渣系统,杜绝了灰渣引起火灾的隐患。整个集中供热站、换热站的保温材料均选用不燃型材料。 4、 劳动安全卫生 源 场地布置 及防范措施 地布置 在区域集 中供热站场地的选址及布置中,建筑物均应 严格按国家现行防火、防爆的要求进行平面布置,以满足安全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按照集中供热站正常工作时合理的工艺流程布置煤场、碎煤机房、输煤栈桥、锅炉间、辅助间和冲灰排渣系统,使厂区布置紧凑合理、整洁卫生。 集中供热站的辅助间内设有浴室、厕所,保证工人的安全和卫生。 利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由于建设地区冬季寒冷有冰冻现象,在工程设计中对设备、管线、仪表等考虑了防冻保温措施;建设地区地震烈度为 6 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文说明,本工程建 (构)筑物均按 8 度设防;为防止雨水对设备、厂房的冲刷,装置内设有雨水排水系统。 中供热站工艺系统 集中供热站实行集中采暖,以保证冬季工人正常工作需保证的环境温度。 工艺设备: 严格选择管道、阀门材质,加强设备及管道的密封设计,以杜绝跑、冒、滴、漏等现象。 在锅炉间锅炉鼓引风机入口处设消音器,保证其噪声达到环保及卫生标准要求。 对可能超压的设备和管道设置安全卸压设施,防止噪声污染。 集中供热站内热力系统管道及主要设备均 进行隔热 保温, 使其表温度不大于 40 , 以防烫伤操作人员。此外,当集中供热站采用水力冲 灰渣系统时,系统运行要求安全可靠,输送过程中灰渣不起扬,卫生条件好,使工作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 集中供热站锅炉烟囱设避雷电设施以保证安全。 为防止静电和二次雷击,有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及工艺管架 (或管道 )按规范采取可靠的接地。 火灾应急措施:站内现设有低压消防给水系统,并应配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具,一旦发生火灾可及时进行灭火作业。有关消防的具体内容详见消防篇。 劳动安全卫生防范措施的预期效果 针对本工程各种劳动安全卫生的危害因素,设计中严格执行有关的标准规范,采取了防火、防爆、隔热、防噪声等措 施,保证了整个工程能安全连续地运转和操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5、生产组织及劳动定员 产组织机构 供热公司 供 办 基 技 财 材 收 热 费 管 公 建 术 务 料 办 理 公 站 室 科 科 科 科 室 首 管 站 网 作制度 供热运行为三班制,因供热站为季节性运行,超时劳动时间可在非采暖期时补休,维修人员为二班制,第三班仅设值班人员,一般管理人员为一班制。 动定员 序号 岗 位 总人数 最大班人数 班 制 1 经 理 1 1 1 2 副经理 1 1 1 3 技术人员 2 2 1 4 办公室 1 1 1 5 财 务 2 2 1 6 统计员 1 1 1 7 收费人员 2 2 1 8 运行班长(集中供热站) 6 1 3 9 司 泵 8 1 3 10 化验、水处理 4 1 3 11 电 工 4 2 3 12 热工自控 4 2 3 13 维修 2 2 1 14 管网维修 10 4 2 15 司 机 3 3 1 16 保 卫 4 1 3 17 清杂工 2 1 2 号 岗 位 总人数 最大班人数 班 制 合 计 55 28 注:其中女职工人数不少于 30%。 1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 程概况 本设计为 县城区域集中供热站工程,包括二个单项工程分别为:区域集中供热站工程及区域供热管网工程; 投资估算编制内容包括: 1)、 区域集中供热站 工程:土建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 区域集中供热站配套工程:进场道路、照明、供配电、通信、维修等; 2)、 区域供 热管网工程 :土建构筑工程、管道及附属设备安装工程; 制依据 1)、定额采用建设部建标 1999221 号文颁发的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 2)、( 1999) 3)、( 2001)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 用定额; 4)、陕计设计( 1999) 091 号 他工程费用和取费标准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土地征用费按 元 /亩计入,共计征地费 万 元。 2)、建设单位管理费按 计取; 3)、工程监理费按 计取; 4)、勘察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 200210 号规定计取; 5)、招标代理费按国家计委计价格 20021980 号文; 6)、施工图设计审查费陕价费函 200373 号文; 7)、基本预备费按 8%计取; 8)、环境评价前期费按( 2002) 125号文计取; 设项目总投资 工程的投资估算按工程的构造单元分为 区域集中供热站 工程、区域供热管网工程 等两个分项工程分 别估算。 六个区域集中供热站 工程分别投资估算 ( 见 附表 166 六个区域集中供热管网 工程分别投资估算 .(见 附表 166区域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