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2020年(春秋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练习卷C卷_第1页
呼和浩特市2020年(春秋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练习卷C卷_第2页
呼和浩特市2020年(春秋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练习卷C卷_第3页
呼和浩特市2020年(春秋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练习卷C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和浩特市2020年(春秋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练习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填空题1 . 根据提示,写出传统节日以及含有传统节日的诗句。(1)包饺子吃年夜饭放爆竹贴春联(_)_(2)扫墓踏青(_)_(3)登高插戴茱萸(_)_2 . “斩荆棘,破巨浪”中包含的两个成语是_,_。3 . 按课文内容填空。(1)水,也是大自然的_。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_。_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_便开始了。(2)_戏于庭,一儿登瓮,_。众皆_,光_击瓮破之,水迸,_。(3)荷叶罗裙一色裁,_。(王昌龄采莲曲)(4)_,不贰过。(论语)4 . 给下列生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脾 _探 _模 _脆 _5 . 按照原文填空。1._,只缘身在此山中。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3.叶尖_,在墙上铺得_,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4.嫦娥应悔偷灵药,_。5._,十场秋雨要穿棉。6 . 填一填,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汉字。花( ) 有时落,人生容易( ) 。学而( ) 厌习惯( ) 自然天才( ) ( ) 勤奋二、现代文阅读7 . 短文阅读家乡的红枣“十一”假期,我回家看父母,重阳节正巧在假期内,便想陪父母好好地出去玩玩。可是父母却执意要我陪同去乡下老家看看。汽车沿着坑坑洼洼的山路行驶。这条路,从我第一次走就是这个样子,父亲在颠簸的车上叹道:几十年如一日啊一路看不够的山光野景,几十里路不觉就到了藏在深山中的那个小山村。老姨正坐在家门口剥花生。小小的院落,堆满了一年的收成: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堆砌成宝塔的形状,光彩夺目;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红的辣椒,鲜艳夺目,这莫不是农家渴望好日子的写照?我的眼睛被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枣树所吸引。几年没见了,树干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却仍然枝繁叶茂。老姨说:树上的枣儿原本更多,已经打落分给乡亲们品尝了。树上这些枣儿,是专门给我留的。说着话,老姨吩咐孙子拿来长竿,对着树上的枣儿,“噼噼、啪啪”的一阵猛打,枣儿如冰雹一般纷纷落下。我捡起一粒红透了的枣儿品尝,又脆又甜的滋味在身体中蔓延。再看那枣树,在长竿的敲击下,枣儿落下的同时,那树的枝枝叶叶也纷纷折落。我心疼得大叫:“快住手,别打了!你们看把这树折磨成什么样子了?”老姨和父母在一旁哈哈大笑:“这枣树就是这个样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来年春天它萌生得也就越旺盛。”我奇怪道:“这是为什么?”老姨说:“这树贱。”我的心却受到了深深的感动。这树“贱”吗?是“贱”哦。它的生长不择地的肥瘦,随便栽在什么地方,哪怕是山沟石缝,有点土就能成活。你看那满山遍野生长的野生酸枣树,就是家栽枣树的母本,也成就了这枣树的坚强品质。无论是山野还是院落,无论是旱涝灾害还是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它都会奉献给人们一树的甘甜这树“贱”吗?我看到的却是枣树面对挫折更坚强的本性,容忍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献的精神!这枣树,多么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乡亲,虽然这块土地是那样的贫瘠,就如父亲在路上轻叹的那一句“几十年如一日”,几乎看不到什么变化,可是这里的乡亲们对这块土地的热爱,从不曾减少一分。春天耕耘,夏天挥洒下汗水,秋天收获果实,乡亲们踏踏实实地享受着这块土地带给他们的每一个日子我和父母告别了这个小山村。带回家一篮红枣,让果实的香甜、枣树的品质滋养着我的身心;采一把野菊花,摘一捧芦苇絮,让我,把家乡山山水水的灵气带回家。【小题1】请根据内容完成下列练习。“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是因为_;“我”心疼地阻止老姨敲击枣树,是因为_;老姨说枣树贱,是因为_;作者却从枣树身上看到了_。在作者的眼里,枣树就像_;所以,在“是贱哦”这句话中,“贱”应该理解为:_。【小题2】用句子中的带点字写一个句子。无论是山野还是院落,无论是旱涝灾害还是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它都会奉献给人们一树的甘甜_【小题3】照样子写词语。坑坑洼洼_金灿灿_【小题4】“这枣树就是这个样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来年春天它萌生得也就越旺盛。”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_三、信息匹配8 . 用“”在括号里画出正确的字或音节。花圃(p b)崛起(ju q)涂抹(m m)芋头(y y)芹菜(qn jn)喘气(chun chui)手(娟绢)(蛀驻)扎冰(雹苞)比(塞赛)(拔拨)河严(厉励)四、诗词曲鉴赏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释: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来的。老大:年纪大了。乡音:家乡的口音。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9 . 结合注释,给诗中加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