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C卷_第1页
统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C卷_第2页
统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C卷_第3页
统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C卷_第4页
统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70分)1. (10分) 照样子,写词语。 例:荡来荡去_来_去 _来_去 _来_去测:讲了又讲_了又_ _了又_ _了又_2. (16分) 选字组词。 (1) 竞竟境 _然环_赛毕_(2) 剂济挤 药_拥_南杀虫_(3) 综踪宗 祖_跟_;_合_迹3. (12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 jngcizogoqdpbi_4. (8分) 根据词语解释,填写词语。形容十分得意和傲慢的神态。_5. (8.0分) (2019六上汕头期末)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 波光粼粼栩栩如生妙笔生花巧夺天工轻歌曼舞天籁之音我们可以用_来赞美贝多芬的月光曲,用_来赞美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当我们看到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_;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_。6. (6分) 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好 张明是 朋友 我的_哪儿 在 大会 开呀_7. (10分) 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_,山衔落日_寒漪。牧童_横牛背,短笛无腔_吹。 _。 _。 _。_。二、 阅读 (共1题;共15分)8. (15分) 阅读理解。 鲁迅与萧红1934年10月,一个23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1) 联系上下文,先解释下划线的字,再解释词语。 举目无亲:_一见如故:_(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心里的冰块”是指_。“冰块开始融化了”是因为_(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健步奔跑”是指_。“汗珠”喻指_。 (4) 你认为文章赞颂的是( ) A . 鲁迅对青年人的帮助B . 萧红才华出众C . 鲁迅与萧红的友谊(5) 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写两句他的名言。 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5分)9. (15分) 用词连句。掌声的会场上一阵爆发出排山倒海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70分)1-1、2-1、2-2、2-3、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