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质量与密度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16年秋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质量与密度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16年秋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质量与密度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16年秋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质量与密度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16年秋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质量与密度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 上海科技 版) 第 五 章 质量与密度 检测题 1 第 五 章 质量与密度 检测题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 (每 题 3 分,共 36 分) 1. 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C 1 棉花比 1 铁块质量小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2. 一支粉笔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 中 正确的是( ) 积和密度都减小 量和密度不变 度不变 积不变 3. ( 2015 河北中考 ) 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4. (2016 江苏扬州 中考 )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 ( ) . 小岩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 6. ( 2015 山东德州 中考 ) 已知空气的密度为 kg/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 ) 7. (2016 江苏苏州 中考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及液体的体积 ,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 图像,如图 1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1 g/g/0 g 0 g 8.( 2015 天津 中考 ) 现有密度分别为 1、 2(1 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 0,某工厂八年级物理(上)( 上海科技 版) 第 五 章 质量与密度 检测题 2 要用它们按体积比 1 1 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 ( 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 ) ,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 ( ) 121:1:22 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1 12)0 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211)0 9. (2016 武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 ( 冰的密度比水的小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12. 铜雕产生于 商周 ,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 雕塑 。 如图 3 所示,是 茶馆 人 物 雕像, 雕像与人的大小一样, 假设 其密度为 8103 kg/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 ( ) 图 3 八年级物理(上)( 上海科技 版) 第 五 章 质量与密度 检测题 3 A.5 00 、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20 分) 13. 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 _(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 50 g、 20 5 g 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拨到如图 4 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_。 图 4 14. ( 2016 哈尔滨 中考 )如图 5 所示,用天平测空瓶质量后,再将它装满酱油。由图乙可知,装满酱油的瓶子的总质量为 _g。空瓶容积为 30 酱油密度为_g/ 甲 乙 图 5 15. 某同学从一 块 质量分布 均匀 的 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岩石,用天平称得质量是 27 g。放入装有 80 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 90 块岩石的密度是 _kg/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 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 16. 如图 6 所示,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使玻璃瓶破裂,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量_,密度 _( 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图 6 图 7 17. ( 2015 山东济宁 中考 ) 小夏用柱形图表示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 ( 如图 7 所示 ) ,依据图中信息,你有哪些发现? 写出其中的两 条: ( 1) _; ( 2) _。 18. 如图 8 所示,量筒的 量程是 _分度值 是 _ 体的体积是 _ 0 1 2 3 4 5 g 5 )( 上海科技 版) 第 五 章 质量与密度 检测题 4 图 8 19. ( 2015 哈尔滨中考)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 14.4 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 14.4 g,体积为 20 样本的密度为 _g ,课桌的体积为 _ 20. 用天平称得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 34.5 g,向烧杯中倒入 90 盐水后,重新称量,待天平刚好平衡时,右盘中有 100 g、 20 g、 10 g、 5 g 的砝码各 1 个,游码所对应的刻度是 0.5 g,则烧杯内盐水的质量是 _,盐水的密度是 _kg/ 21. 小明在校运 动 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由纯铜制成 ,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 分别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为 14 g 和 2 算出它的密度为 _g/明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 03 kg/此他判断该奖牌 _(选填“是”或“不是”)由纯铜制成的 。 三、 简答题 (每题 6 分,共 12 分 ) 22. 制造飞机的材料除了要 牢固外 ,还应选取密度较小的物质,你知道为什么吗?想一想,说说你的道理。 23. 同学们听说过鸡尾酒吧 ! 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制而成的,经调制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看起来非常漂亮。你能说出这里面的物理道理吗? 四、计算 、 探究题 ( 24 题 8 分, 25 题 12 分, 26 题 12 分,共 32 分) 24.( 2015 成都中考 ) 家住天府新区的小希家今年种植的五星枇杷 ( 如图 9 所示 ) 获得了丰收。小希想知道枇杷的品质和密度是否有关,于是他和小明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枇杷的密度。 小希的方法: ( 1) 用天平测一个枇杷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 10 甲所示,则枇杷的质量为 _ ( 2) 如图 10 乙所示,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枇杷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枇杷的体积为 _ ( 3) 枇杷的密度为 _kg/ 小明认为小希的方法不当,应当取更多的枇杷测量。 1020304050)( 上海科技 版) 第 五 章 质量与密度 检测题 5 甲 乙 图 9 图 10 小明的方法: ( 1) 在筐里随机挑选 6 个 枇杷,用天平测得它们的总质量为 。 ( 2) 任意选出其中 2 个 用量筒测得体积为 。 ( 3) 枇杷的密度 = 3。 你认为小明这种测密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答: _。 25. (2016 天津 中考 )小红想测量一小金属块的密度,她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一架天平,但没有砝码。 除此之外还有如下器材:两个质量相近的烧杯、量筒、细线、滴管和足量的水 (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 )。请利用上述器材帮她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精确地测量金属块密度。 要求: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金属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 26. 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头。 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小明称出石头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 2 后将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又测出了容器的总质量为 (石头吸水不计, 10 N/: ( 1)石头的体积; ( 2)石头的密度; ( 3)若石头吸水,所测石头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检测题参考 答案 1. B 解析:物体中 所含 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状态、位置、形状等的改变而改变 。 A 选项中水结冰状态改变, B 选项中书的位置改变,八年级物理(上)( 上海科技 版) 第 五 章 质量与密度 检测题 6 D 选项中铁的形状改变,但三个选项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未变,故质量不变; C 选项中,虽然组成物体的物质不同,但 1 棉花和 1 铁块含有的物质的多少是相同的,故质量一样大 。 2. C 解 析 :粉笔在使用 的 过程中,物质 的 总量不断减少,所以质量减 小 ,体积减小,但物质 的 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 ,故选项 C 正确。 3. C 解析:在使用天平时,称量物体质量前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称量过程中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此时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故 A 选项错误;把潮湿的物体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可能 会腐蚀托盘,让天平的准确度下降,故 B 选项错误;被测物体的质量若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轻则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重则损坏天平,故 C 选项正确;称量粉末状药品时,要在天平的左右两盘中分别放入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只有这样,药品的质量才等于砝码和游码指示的质量值之和,故 D 选项错误。 4. C 解析: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 的密度约为 03 kg/由公式 = 可得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 = 50 03kg/合 50 故选 C。 5. A 解 析 :在测酸奶的密度时,先测出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再 将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 最后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质量,计算出倒出酸奶的质量 , 从而可以计算出酸奶的密度 。 所以 A 步骤中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多余的 。 6. C 解析: 一间普通教室的长约 10 m,宽约 6 m,高约 3 m,所以教室的体积约是 = 10 m6 m3 m = 180 已知空气密度 = kg/ ,所以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 = = kg/ 180 232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100 g,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 头牛的质量为 100 00 辆家用轿车的质量约为 1 000 C 选项正确。 7. 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当 1 = 40 1 = 20 当 2 = 100 2 = 80 设量杯的质量为 0 ,则 1 01= 2 02,即 40 g 020 = 100 g 080 ,解得 0 = 20 g,故 C 选项错误;该液体密度 液 = 1 01= 40 g 20 = 1 g/ A、B 选项错误; 60 该液体质量为 3 = 液 3 =1 g/ 60 60 g,故 D 选项正确。 8. 解析: 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均为 0,且 1 2,根据 V 可知 1 2。因为要按体积 1 1 的比例配制混合液,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所以体积小的液体 ( 密度为 2的液体 ) 要全部使用,体积大的液体要使用的体积也为 2 02,其使用的质量为1 12 102,其剩下的液体的质量 剩 0 1 0 102 (1 12)0。混合液的密度: 混 总总 12:222:2 1:22 。由以上分析可知 B、 C 选项正确。 9. C 解析: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由图甲可知,金属块的质量为 20 g+10 g+5 g+4.0 g=39.0 g,故 A 选项错误;由图乙可知,水的体积为 25 属块和水的总体积为 30 以金属块的体积为 30 5 八年级物理(上)( 上海科技 版) 第 五 章 质量与密度 检测题 7 5 B 选项错误;金属块的密度 = =39.0 g5 7.8 g/ 03 kg/ C 选项正确, D 选项错误。 10. C 解析: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即右盘中的砝码较轻,我们可以向右盘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即可,又由于指针偏的幅度很小,所以在这里最好是采用向右移动游码的方式。故选项 C 正确 。 11. D 解析:无论有没有裂开,同一块石头的密度是相同的,故石头裂开后密度不变, 选项错误;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公式 = 可知体积变大,从而将石头胀裂, C 选项错误, D 选项正确 。 12. C 解析: 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 即 人 水 03 kg/人的质量大约是 人 65 人的体积 人 人人 65 03 kg/0;2 雕像的体积雕 人 0;2 每一尊 雕像的质量 雕 雕 雕 8103 kg/0;2 520 故选 项 C 正确。 13. 左 增加 77.4 g 解析:使用前, 若 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 ,则 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称量时,指针偏向左,说明右盘 中砝码的 质量小,应 增 加砝码;读数时一定要认清分度值。被测物体的质量 50 g 20 g 5 g 2.4 g 77.4 g。 14. 47 解析:由题图可知,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为 20 g+20 g+5 g=45 g,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值为 2 g,故装满酱油的瓶子总质量为 45 g+2 g=47 g,已知空瓶的质量为 14 g,因此酱油的质量为 =47 g 14 g=33 g,瓶子的容积 =30 故 酱油的密度 = = 33 1.1 g/ 15. 03 相等 解析:小块岩石的体积 = 90 0 10 10 石的密度 = = 27 g 10 03 kg/块岩石的密度与大块岩石的密度是相等的。 16. 不变 变小 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质量的大小不随物体的状态而改变,所以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 。水结冰后使玻璃瓶 破 裂 ,说明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密度变小 。 17. ( 1) 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 ( 2)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密度并不相同 ( 答案合理即可 ) 解析: 图中反映的是一些物质的密度大小,由图可知,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如煤油、酒精、纯水、冰的密度较小,水银、铅、铜、铝等金属的密度相对较大。仔细观察也会发现纯水和冰的密度不同,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密度并不相同。 18. 50 1 20 解析: 1 1 据题图所示可直接得出量筒的量程为 :50 50 从 10 20 10 个格,每一个格为 1 分度值 :1 1 从 题图中可直接看出液体的体积为 : 液 20 20 物体和液体的总体积 : 总 40 40 体的体积: 物 总 液 40 20 20 八年级物理(上)( 上海科技 版) 第 五 章 质量与密度 检测题 8 19.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样本木料的密度 = 11= 14.4 g =03 kg ,课桌的密度与样本木料的密度相同,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式,课桌的体积 2 = 2 = 14.4 03kg = 20. 101 g 103 解析: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总 100 g 20 g 10 g 5 g 0.5 g 135.5 g。盐水的质量 : 总 烧杯 135.5 g 34.5 g 101 g,盐水的密度: 101 g/03 kg/ 21. 7 不是 解析: 奖牌的密度为: 14 g2 7 g/而铜的密度为 8.9 g/以该奖牌不是由纯铜 制成 的 。 22. 因为飞机 的 质量小有利于飞行和节能,在体 积一定时,密度小的物质,其质量小,所以制造 飞机在选材时,既要选择 牢固 的材料,同时也要考虑 选取 密度小的物质。 23. 因为不同颜色的酒的密度不同,由于调 制 时使密度大的酒在下面,密度小的酒在上面,密度由小到大 的 顺序排列起来,所以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看起来非常漂亮。 24. ( 1) ( 2) 20 (3)03 不正确,因为 6 个枇杷的体积不一定等于 3(其他说法合理也可) 解析:小希的方法:( 1)由题图甲可知,一个枇杷的质量 = 20 g+3 g = 23 g = 2)由题图乙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 1 = 60 枇杷放入量筒中后总的体积2 = 80 该枇杷的体积 = 2 1 = 80 0 20 20 3)枇杷的密度 = = 23 g/ 03 kg/ 小明的方法:小明测量了随机选取的 6 个枇杷,每个枇杷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在测量体积时,又任意选取其中的 2 个,这 6 个枇杷的体积不 一定等于所选取的 2 个枇杷的体积的 3 倍,所以小明的测量方法不正确。 25. (1)先将天平调至平衡,再将两个烧杯分别放在两个托盘上,再用滴管向质量较小的烧杯中加水,使天平再次平衡。 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质量较大的烧杯中;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 1;再将量筒中的水倒入质量较小的烧杯中,直到天平平衡,记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