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 年级物理( 上 ) ( 上海科技 版) 第 六 章 熟悉而陌生的 力 检测题 1 第 六 章 熟悉而陌生的 力 检测题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 36 分) 1. (2016 吉林 中考 )图 1 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 图 1 向、作用点都有关 2. (2016 湖南株洲 中考 )图 2 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正在上升的小球 斜面上静止的木块 斜抛向空中的铅球 挂在墙上的小球 A B C D 图 2 3. 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 中 错误的是( ) 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能发生力的作用 4.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情况主要不是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 A B C D 图 3 5. (2016 湖南株洲 中考 )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 4 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八 年级物理( 上 ) ( 上海科技 版) 第 六 章 熟悉而陌生的 力 检测题 2 压缩过程 弹开过程 甲 乙 图 4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6. ( 2015 杭州 中考 ) 图 5所示 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 作用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场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 A B C D 图 5 7. 测一个 6 N 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最恰当的是( ) 010 N,分度值 05 N,分度值 015 N,分度值 8. (2016 杭州 中考 )如图 6 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 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 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 6 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9. (2016 江苏扬州 中考 )运动鞋的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 ( ) 10. 在家里的浴室中,为了防止地面潮湿使人滑倒,采取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11. ( 2015 海南中考)下列做法中,减小摩擦的是( ) 力握手闸 八 年级物理( 上 ) ( 上海科技 版) 第 六 章 熟悉而陌生的 力 检测题 3 12.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0 N,现使木块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 2 倍,但仍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 的示 数为( )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24 分) 13. ( 2015 成都 中考 ) 2015 年 5 月 11 日,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成都开赛,其中游泳项目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游泳馆展开。如图 7 所示,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_,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_。 图 7 14. 起重机的钢丝绳上吊着货物 , 此时货物受到 _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钢丝绳,同时 货物还受到重力,其施力物体是 _。 15. (2016 江苏苏州 中考 )如图 8 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推力 作用下向前移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仅改变推力 作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却向前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_有关。 甲 乙 图 8 16. 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 _,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_。 17. 乒乓球运动员打出 “ 上旋球 ” ,足球运动员 踢出 “ 香蕉球 ” ,他们都是通过控制力的_、 _、 _来达到目的的 。 18. ( 2015 湖北襄阳中考 ) 如图 9 所示,用 3 N 水平力 拉长木板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运动,而 静止不动时,若逐渐增大 ( 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 ) ,则 受到的摩擦力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方向向 _。 图 9 19. (2016 湖北黄冈 中考 )山体滑坡是一种强降雨天气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强降雨时,由于雨水浸入,有些本来不够稳固的山体的不同地质层 (板块 )之间摩擦力 _,部分山体在 _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而导致山体滑坡。请你提出一项避免山体滑坡的措施: _。 20. 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3 4,则它们所受重力之比为 _,若甲的质量为 6 乙的重力为 _N。 21. 请指出下列各实例中分别是为了增大摩擦还是减小摩擦。 ( 1) 在北方,雪后的马路上撒灰渣: _; 八 年级物理( 上 ) ( 上海科技 版) 第 六 章 熟悉而陌生的 力 检测题 4 ( 2) 自行车 的车 轴要装滚珠并注入润滑油: _; ( 3) 收录机的旋钮上刻有花纹: _; ( 4) 在传送带传动中,要把皮带张紧: _。 22. 如图 10 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 F 的作用,其 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 t 1 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当 t 3 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_N。 甲 乙 丙 图 10 三、实验与作图题 (每题 9 分,共 27 分) 23. ( 1) 如图 11 所示,物体 在光滑斜面上自由滑下,请画出物体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图 11 图 12 ( 2) 如图 12 所示是正在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请画出足球受力的示意图 。 24. (2016 乌鲁木齐 中考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 、 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 (如图 13 甲所示 ),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 和橡皮筋的伸长量 ,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甲 乙 图 13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 8 皮筋 的伸长量为 _皮筋 的伸长量为 _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 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 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均选填“ ”或“ ” )。 (3)将与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_N。 25. ( 2015 福建厦门 中考) 小鹭设计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方案如图14 所示。 图 14 八 年级物理( 上 ) ( 上海科技 版) 第 六 章 熟悉而陌生的 力 检测题 5 ( 1) 为了测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小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_运动。 ( 2) 下列现象中应用了从图甲、乙实验所得结论的是 _( 选填字母 ) 。 去写错的字 地上铺设滚木 船 底和水之间形成气垫 ( 3)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如图丙所示,小鹭竖直向下切去一半木块,测得摩擦力大小是图甲中的一半,于是得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成正比。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_。 四、计算题 ( 13 分) 26. 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120 N,每块砖的质量为 2.5 用这条绳子一次最多能匀速吊起多少块砖?( 取 10 N/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检测题参考答案 1. C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与三个因素有关,分别是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及力的方向。题图中用 5 N 的力向下压弹簧时弹簧被压缩,用 5 N 的力向上拉弹簧时弹簧被拉伸,这个情景说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力的方向不同时,作用效果不同。因此通过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 C 选项符合题意。 2. D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所以 D 选项正确。 3. D 解析:小孩推墙时,小孩对墙施加了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同时会对小孩施加力的作用,故 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不仅包括物体的速度大小的变化,也包括运动方向的改变,故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 给沙发一个作用力, 沙发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体之间是否发生力的作用与物体是否接触无关,如磁铁吸引铁钉,所以两个不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故 4. C 解析: 金鱼的鳔中充气后,所受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没有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其余的选项中都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5. C 解析:压缩过程中弹簧受到小球向左的推力作用,弹簧长度变短,说明了力可以改 变物体的形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小球受到弹簧向右的推力,使小球的速度变慢,所以此过程也说明 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故 A、 B 选项正确;弹开过程小球受到弹簧向右的推力作用,使小球的形状发生了微小形变,所以此过程能说明力可八 年级物理( 上 ) ( 上海科技 版) 第 六 章 熟悉而陌生的 力 检测题 6 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C 选项错误;整个过程中,小球开始向左运动,受到弹簧向右的推力的作用,使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所以此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 D 选项正确。 6. D 解析: 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 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弹簧的各处弹力均为 ,则弹簧静止时 伸长 量的 变化是均匀的,故 7. A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大于 6 N,且分度值相对较小,符合题意; 能使用,不符合题意; 分度值相对较大,不符合题意。 8. D 解析: 木块以速度 0 冲上粗糙斜面,沿斜面上升时,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当最终静止在 点时,木块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故 选项均错误,块在 点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共同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大小不等于重力,故 9. A 解析:运动鞋的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使鞋底变得粗糙,便于增大鞋底与地面 间的摩擦。故选 A。 10. D 解析:凹凸花纹的地砖使接触面更粗糙,从而增大摩擦,与题意不符;拖鞋的鞋底有凹凸花纹也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与题意不符;脚底下铺一条毛巾也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与题意不符;平底的塑料拖鞋比较光滑,再加上鞋底与地面间的一层水隔开,使摩擦力更小,所以该措施是错误的,与题意相符。 11. D 解析: 短跑运动员穿上钉鞋,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都是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故 A、 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增大了闸皮对车圈的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故 李箱底部安装滚轮是变滑动为滚动,从而减小了摩擦,故 12. B 解析: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的大小,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10 N,所以拉力也是 10 N,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10 N。 当木块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 2 倍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然是 10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为 10 N。 13. 水 相互的 解析:游泳时人向后划水,人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使人向前运动,所以推动人向前运动的施力物体是水,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4. 拉 地球 解析:根据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 15. 运动状态 作用点 解析:木块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推力作用在木块下部时,木块向前移动,推力作用在木块上部时,木块向前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6. 形状 运动状态 解析: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时候,跳板会变弯,所以是形状发生了变化;跳板对运动员施力时,将运动员弹起,使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17.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解析:根据力的三要素可以得出结论。 18. 不变 右 ( 前 ) 解析:长木板 在水平力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则 相对 向左运动, 受到 的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故 受到的摩擦力方八 年级物理( 上 ) ( 上海科技 版) 第 六 章 熟悉而陌生的 力 检测题 7 向向右; 滑动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 运动的过程中, 对 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19. 减小 (变小、太小、改变 ) 重力 (水的冲击力 ) 加固山体 (植树造林、合理导流、定期检查山坡地表的变化等 ) 解析:渗入山体的大量雨水,使不同地质层之间接触面脱离,摩擦力减小,部分山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而导致山体滑坡。避免山体滑坡的措施可以从加固山体、植树造林、合理导流、定期检查山坡地表的变化等方面选择。 20. 3 4 解析: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质量之比为 3 4,则它们所受的重力之比为 3 4,甲的质量为 6 又 甲 乙 ,所以 6 乙 3 4,则 乙 8 以乙 乙 8 。 21. ( 1) 增大摩擦 ( 2) 减小摩擦 ( 3) 增大摩擦 ( 4) 增大摩擦 解析:北方下雪时,常在马路上撒灰渣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自行车的车轴要经常上油是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减小摩擦;自行车的前、后轮都装在滚动轴承上是 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 ;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皮带传动装置中的皮带要张紧些是通过增大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22. 3 5 解析:物体在水平方向受水平的拉力 作用;由题图像丙知物体在 0 2 于平衡状态,在 4 s 6 于平衡状态;由题图像乙知:在 0 2 3 N,由平衡条件得:摩擦力 f F 3 N;由题丙图知在 4 s 6 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题图乙知此时拉力 5 N,由平衡条件得摩擦力 f F 5 N,在 t 3 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由于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与拉力大小无关,因此在2 s 6 t 3 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5 N。 23. ( 1) 如图 1所示 ( 2) 如图 2所示 图 1 图 2 24. (1)16 8 (2) (3)析: (1)由题图乙可知,橡皮筋 的拉力在 010 力与伸长量成正比,所以有 12= 12,将 1 = 5 N、 1 = 10 2 = 8 2 = 16 皮筋 的拉力在 015 力与伸长量成正比,所以有 12= 12,将 1 = 5 N、 1 = 5 2 = 8 2 = 8 (2)在弹性限度内,橡皮筋 的最大拉力为 10 N,最大伸长量为 20 皮筋 的最大拉力为 15 N,最大伸长量为 15 以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