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经济学,第五章人力资本理论,第一节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基本模型,一、人力资本的含义与特征含义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并能为其带来收入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健康状况。,特征、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资本非物质性、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劳动者生命的有限性、知识和技术的更新、人力资本具有可变性递增、贬值、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人力资本具有无限的潜在创造性,二、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和内容含义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内容、各级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增加人力资本数量、健康水平的提高、对孩子的培养、寻找工作的活动、劳动力迁移有效利用人力资本存量,三、人力资本理论简史、亚当斯密“学习是一种才能,需受教育,需进学校,需做学徒,所费不少。这样费去的资本,好象已经实现并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工人增进的熟练程度,可以和便利劳动、节省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样看作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一笔费用,但这笔费用,可以得到偿还,赚取利润。”,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背景发达国家:总产出增长率(资本积累率劳动率增长率)德国和日本:在实物资本饱受战争破坏的情况下迅速崛起部分发展中国家:以资本积累为导向的工业化战略未取得预期的成效上述的背景所包含的共同问题:在物质资本之外,究竟是何者对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如此重要的贡献?,、西奥多舒尔茨1902年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阿灵顿郡的一个德国移民家庭,父亲是小农场主。1930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19341943年担任衣阿华州立学院经济学与社会系教授;1943-1972年担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1946至1961年间担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主任,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60年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72年荣获美国经济学会最高荣誉弗朗西斯沃尔克奖;197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98年2月26日逝世。,西奥多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论人力资本投资,1960年主要观点:、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消费部分实质是耐用性的,、加里贝克尔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学派领军人物之一,所著人力资本和家庭经济分析已被奉为经济学中的经典。1930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波茨汤1951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士学位1955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60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1970年起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授,贝克尔是现代经济学领域中最有创见的思想家之一,因其在人力资本、家庭经济学、犯罪的经济学分析、歧视、人口等方面的研究著称。1992年因其“把微观经济分析领域扩大到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加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既要考虑到将来的收益,也要考虑到现在的收益、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内容、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年龄收入曲线、比较了不同教育等级之间的收益率内容、信息的收集也是人力资本投资活动的内容,、雅各布明塞尔(1922-)明塞尔是出生于波兰的犹太裔人,哥伦比大学经济学博士,曾在芝加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并在国民经济研究局工作,1962年以后一直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的一生颇为平淡,从事纯学术研究,不像那些活跃于政界和媒体上的经济学家那样声名显赫。但他的成就在经济学界是公认的,是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美国经济学会资深会员,2000年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明塞尔对人力资本理论1、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并用这一理论解释个人收入差别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他把个人收入差别归于接受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工作经验积累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差别,并把受教育年限作为衡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标准,建立了说明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之间的人力资本收益率模型。、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劳动力供给问题,尤其是妇女劳动力供给的行为。他首先把劳动供给理论归入家庭决策,证明了对妇女而言,工资增长的替代效应(用劳动代替闲暇)大于收入效应(收入增加增加闲暇减少劳动),因此,妇女参工率提高。、工资差别与工作转换之间的关系。男性与女性工资差别不是由于性别歧视,而是由于妇女在生育期间工作中断,由工作经验积累减少而引起的人力资本增加慢于男性。工资增加率与工作转换率反方向变动。,四、人力资本投资:基本模型1、时间偏好,2、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方法净现值法求现值决策原则:VP,例:,例:小张现在从事的工作年薪为16000元,他打算报名参加为期一年的财务管理培训课程,该课程的学费和书本费为2000元,小张估计,该课程将使其在培训后的三年里,每年收入为25000元;此后小张将辞职不再工作。已知当前的利率为10%,请问对小张来说,报名参加该课程在经济上是否可行?,解:(1)投资该课程的成本现值:16000+2000=18000元(2)学成后未来三年的新增收益的现值(PV):9000/(1+10%)+9000/(1+10%)2+9000/(1+10%)3(3)该投资项收益净现值=收益现值成本现值8181.82+7348.02+6761.8318000=4291.67(4)投资净现值0参加该课程在经济上可行,内部收益率法1、计算人力资本投资的贴现率使收益现值与成本现值相等、将人力资本投资贴现率与其他投资的收益率进行比较(其他投资的收益率往往用个人时间内生偏好率)、投资决策原则:人力资本投资贴现率大于其他投资的收益率时,投资可行,例:小张现在从事的工作年薪为8000元,他打算报名参加为期一年的财务管理培训课程,该课程的学费和书本费等合计为22000元,小张估计,该课程将使其在培训后的三年里,每年收入依次增加为19000元、20100元、21310元,此后小张将辞职不再工作。已知个人时间内生偏好率为8%。请计算该项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报酬率要求:1.计算该项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报酬率2.判断该项人力资本投资是否可行,解:(1)设投资报酬率为r成本现值为8000+22000=30000(当年无需折现)计算投资报酬率,即求:成本现值等于新增收益现值的折现率30000=11000/(1+r)+12100/(1+r)2+13310/(1+r)3投资报酬率r=10%(2)投资报酬率r大于个人时间内生偏好率,该项人力资本投资可行。,第二节教育投资的分析,一、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成本直接成本:接受教育直接发生的费用间接成本或机会成本:由于上学而放弃的收入非货币成本:主观感受,难以量化,故省略。收益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非经济收益的分析也因难以量化而省略,模型分析,结论:、其他条件不变,上大学的总成本降低,对上大学的需求将增加。反之,总成本上升,对大学教育的需求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大学毕业生和无大学学历劳动者的收入差距会影响教育投资决策。、年龄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既收入流的规模对教育决策的影响),二、教育投资的分析(一)个人教育投资的评估美国学者的研究结论: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大约在5-15%。在中国,还较少有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就个人教育投资决策而言,在就业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只要有可能,人们会选择尽可能多的教育,以争取在就业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教育投资的回报过于明显,就不会有太多的人去计算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以进行比较。,尽管有学者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计算,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仍然常常会不准确,因为:1、个人能力在获取报酬时所起的作用往往很难准确地被观察,因此高报酬往往被归因于高学历(当然,有能力的人更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教育),此时教育投资的收益会被高估。2、人们比较关注收益的货币部分,报酬的福利部分往往被忽略,此时教育投资的收益会被低估。3、“用非所学”现象带来的错误预期。,(二)文凭的信号功能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充分,雇主往往会以文凭和学历来判断求职者可能的生产效率。这就是所谓的文凭的信号功能或者说是教育的信号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信号功能也经常会起作用。(注意:信息越是不充分时,这种信号功能越强),信号功能的原理C2B工资1C/2D0e*受教育年限,图解:两种工人,生产率分别为1和2,厂商愿意雇用生产率为2者,结果:生产率为2者得工资为2,生产率为1者得工资为1。是为图中的两条工资曲线。鉴别两种工人的手段是观察其受教育年限,如雇主认为接受e*年限的教育即为高生产率者,于是受教育年限达到e*者工资率为2,受教育年限低于e*者工资率为1。问题:会不会大家都选择接受e*年的教育?,结论:不会理由:1、受教育是有成本的2、能力不同的人受教育的成本也不同图解:教育成本为C者(成本较高者,往往也是能力较差者)接受e*年教育并不合算教育成本为C/2者(成本较低者,往往也是能力较强者)接受e*年教育是合算的结果:确实是受e*年教育者能力较强,受教育少于e*年者能力较差,文凭信号起作用了。,使用文凭的信号功能作为招聘员工时的甄别和筛选工具可以使企业大幅度降低招聘成本,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被广为使用有关的讨论:1、学历与人的能力在任何时候都一致吗?2、上大学的成本会因为人的能力差异而有所不同吗?3、学分制与文凭信号功能有什么关系吗?4、文凭的信号功能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效?,第三节在职培训,一、在职培训的成本和收益(一)成本直接成本-雇员在培训期间的工资和举办培训的各种费用机会成本-受训人员在培训期间的生产率损失;有经验的员工和机器设备从事培训活动的成本(二)收益企业的收益表现为通过培训而得以提高的劳动生产率员工的收益表现为工资以及福利的提高,择业能力的增强,晋升机会的增加等,二、在职培训投资的主要模式(一)德国模式-双重学徒制投资方式-企业和员工共同投资直接成本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受训者个人以接受较低的工资承担机会成本共同做出投资决策个人比较倾向于一般技能的获得企业则倾向于提供特殊培训培训证明培训期满通过考试可获得全国通用的培训证明培训时间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都在学徒期内完成,(二)日本模式培训一般在企业内部完成,日本工人的流动率较低,企业甚至能够取得一般培训的投资收益。(三)北欧模式政府提供技能培训,带有福利的性质,受训者的范围较广(四)美国模式企业投资的正式或非正式培训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职校提供的脱产证明政府培训项目,主要帮助弱势群体其他私人部门提供的培训(严格的说其中有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