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病教研室胡静,温病学,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2,一、辨常见症状,(一)辨发热1、卫分证:发热微恶风寒2、气分证:寒热往来;壮热;日晡潮热;身热不扬。3、营血证:身热夜甚;夜热早凉;低热。,3,身热肢厥,(二)辨汗出异常,1、无汗:a、卫分(邪郁肌表)b、营血分(汗源匮乏)2、时有汗出(热蒸湿动,湿遏热伏,气机不畅)3、大汗:a、气分热炽b、亡阴c、亡阳4、战汗(邪留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鼓邪外出),4,(三)辨口渴,1、口渴欲饮:A、邪在卫分口微渴B、热入气分大渴喜冷饮C、肺胃阴伤口干而渴2、口渴不欲饮:A、气分(湿邪、痰饮)B、营血分(营阴蒸腾)3、口苦而渴:邪犯少阳,胆火内炽,5,(四)辨神志异常,1、阶段:气、营、血。2、病位:心包、膈、阳明、下焦、脾、肺(小儿)3、临床诊断意义,神昏、昏愦心包烦、谵妄心营、心血如狂血瘀热(下焦),气,神昏阳明热结烦躁不安热郁胸膈;阳明热盛;肝经郁热神志昏蒙湿热酿痰,后期:神情呆钝余热、湿、痰、瘀互结,机窍不利,营血,6,(五)痉,虚实之分温热、湿热之辨五脏六腑之异卫气营血之差中心病位为心肝(脑)相关脏腑经络为肺、脾胃肠、肾、太阳经、督脉。,7,(五)痉,1、实证(如热盛痉厥)2、虚证(如阴虚痉厥),湿热痉厥,是湿热之变局。温热痉厥章虚谷在温热经纬所云:“火动则风生而筋挛脉急,风煽则火炽而识乱神迷,身中之气,随风火上逆,有升无降,常度尽失。”,8,(六)厥脱,1.热厥2.寒厥3.亡阴4.亡阳,9,二、辨斑疹,10,辨斑疹意义,叶天士:“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既是指邪热趋势,又表明正邪抗争局势。具体又根据其斑疹的色泽、形态、分布疏密、伴有脉证归纳为顺证、重证、逆证。,11,(1)色泽,顺证:斑疹红活荣润邪气外达,气血透畅,预后好重证:a、斑疹艳红如胭脂,如鸡冠花血热炽盛,热毒深重b、斑疹色黑光亮有泽热毒深重,但气血尚充,及时治疗,尚可挽回c、黑隐不显,四旁赤色火郁内伏,也可透发逆证:黑而晦暗正衰毒重,预后差雷少逸“红轻,紫重,黑危”,12,(2)形态,顺证:斑疹浮松,邪毒外泄,预后好逆证:斑疹紧束有根,如履透针,如矢贯的。系热毒内结,预后差,(3)分布,顺证:稀疏均匀,“宜见不宜多见”热毒轻,预后好逆证:稠密,融合成片,热毒深重,预后不良,13,(4)脉证,顺证:斑疹透发后,体温下降,脉静神清,汗出邪热外达,表解里和,气血流畅。逆证:1、斑疹透发后,甫出即隐,伴神昏谵语,肢厥,脉伏正不胜邪,毒火内闭营血2、斑疹已出,二便闭阳明热结,津液大伤,无水以润燥,无津以下注3、斑疹已出,腹泻不止,热毒下迫大肠,(肠粘膜出疹),14,4、斑疹已出,但呼吸急促,痰涎壅盛肺热壅盛(麻疹合并肺炎)5、斑疹已出,抽搐肝热独张,热极生风6、斑疹已出,热退神清,但脉洪大躁急邪热未尽7、斑疹已出,体温骤降,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正气将脱,15,斑与疹的治疗原则,疹:透发。即宣肺达邪,清营透疹。银翘散去荆芥、豆豉加生地、玄参、大青叶、丹皮。斑:清化。即清胃泄热,凉血化斑。化斑汤(白虎汤加犀角、元参)。斑疹并见:化斑为主,兼以透疹。即凉血清气透疹。,16,斑与疹治疗禁忌,温热邪气,辛温发汗助热伤阴,气血邪热上涌出血,昏厥。温热火毒,其性炎上升散,升提助阳,温热上窜,气血上并,则神昏狂乱,吐血气逆。如升麻、柴胡、三春柳。补气养血多甘温,敛邪,并壅塞气机内陷生变,热毒不得外达。大下伐伤脾胃,邪热内陷;过寒尤其是初起,邪热冰伏,内陷生变。,17,忌辛温,忌升提,忌壅补,忌大下、大寒,护理,空气流通避风寒节饮食隔离消毒忌鱼虾,18,三、辨舌,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体正红活而泽舌是“一个外露的内脏”。现代研究辨舌还应包括舌下静脉血循环,舌质,舌苔电镜下观察。舌尖心边肝胆中脾胃根肾,19,辨舌苔,苔白黑:病位由浅入深,病势由轻到重,病情由实到虚。苔白,薄者主表;厚者主里,重在部位。苔黄润者津液未伤,干燥者津液已伤,重在辨津液润燥。灰黑苔多虚实夹杂。,20,白苔,薄(表),厚(里),欠润温邪客于肺卫,干燥表邪未解,津液已伤,腻夹湿,润,燥,粘腻湿于热搏,浊邪上犯苔腻舌绛湿遏热伏滑腻如积粉,舌质紫绛湿热秽浊,郁闭膜原白霉苔秽浊偏盛,胃气衰败,白厚干燥胃燥津伤,脾湿未化白砂苔邪热迅速化燥入胃白碱苔胃中宿滞夹秽浊郁伏,21,白苔,多见于感冒、急性炎症、严重感染性疾病的初期、恢复期,妇科各种急腹症、轻症。慢性炎症,消化系统疾病。,22,黄苔,润(薄),燥(厚),黄白相兼初入气分,表邪未罢,薄黄不燥初入气分,津液未伤,黄腻、浊湿热内蕴,苔黄干燥气分热炽,津液已伤老黄苔热结肠腑,阳明腑实,病浅,病深,病多见炎症感染,与发热密切关系,23,灰苔,灰燥苔阳明腑实,阴液已伤灰腻苔温病夹痰湿内阻灰滑苔阳虚化生寒湿,可见有寒热虚实及痰湿的区别,结合全身证候,24,黑苔,燥,润,黑苔焦躁起刺,质地干涩苍老阳明腑实,肾阴耗竭,黑苔干燥甚焦枯肾阴耗竭,苔干黑,舌淡白无华湿温后期,湿随热化,伤络动血,气随血脱,通舌黑润夹痰湿滑润舌质不红阴寒内盛(湿温后期),25,辨舌质,红舌,舌尖红赤起刺心火(热)上炎,红绛舌初期舌红有裂纹心营热毒极盛舌光红柔嫩不润邪热已退,津液未复,26,绛舌,纯绛鲜泽热入心包绛而干燥邪热化火,火邪劫营,营阴受伤绛而黄白苔营热,又有气分之邪绛舌上粘腻热在营血,夹痰湿绛舌光亮无苔如镜面胃阴衰亡舌绛不解干枯而痿肾阴枯涸,舌部炎症,粘膜固有层毛细血管增生、充血、扩张有关发热,维生素缺乏,脱水,27,辨舌质,紫舌,焦紫起刺(杨梅舌)血分热毒极盛,常动风先兆。猩红热紫晦而干(猪肝舌)肝肾阴竭紫而肿大酒毒冲心,血氧饱和度的下降,血粘度升高,红细胞量多,28,辨舌质,辨形态,1、舌体强硬温邪内陷心包或气阴耗伤,气液不足,筋脉失养2、舌体短缩内风扰动,痰浊内阻3、舌卷囊缩病入厥阴4、舌斜舌颤肝风内动5、舌体痿软肝肾阴竭6、舌体胀大湿热蕴度上犯于舌7、舌本烂热邪内炽8、舌驰纵痰热阻闭,29,四、验齿,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龈为胃之络。因此,热邪侵袭人体从胃到肾,必然反映到齿、龈上。1、临床意义a、判断热邪轻重b、津液的存亡(胃液、肾阴)c、明确预后d、指导临床治疗(后期),30,2、表现及其病理,(1)牙齿干燥a、光燥如石,有光泽气分:胃热津伤卫分:卫阳被郁,肺气不布津液b、燥如枯骨,无光泽肾阴枯涸c、齿燥色黑肝肾阴竭,轻,重,31,(2)齿缝流血,流血色红量多,兼肿痛而红胃火壅盛,实火渗血无肿痛,甚至龈萎缩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虚火,32,(3)齿龈结瓣,紫如干漆热炽阳明,损伤阳络,胃津被耗,称为阳血。黄如酱瓣热邪久留,肾阴下耗,虚阳上浮,血从上溢,称为阴血。,33,(4)齿垢,齿焦有垢热盛伤津,气液未至衰亡齿焦无垢肾水枯,胃液竭,病多危重垢如灰糕胃肾两虚,津气耗竭,独湿浊用事,34,五、察咽喉,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咽通胃腑,喉通于肺。手太阴肺经从咽喉与肺结合部横出;足阳明胃经,其支者,循喉咙;足少阴肾脉循喉咙;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之后;足少阳胆经上行咽部而出于口。,35,主要证候,咽喉红肿疼痛风热袭肺;燥热上干清窍;湿热蕴毒上壅。咽喉红肿疼痛溃烂肺胃热毒上冲(烂喉痧必见);温疫病疫毒上攻。咽喉色淡红,不肿微痛气液两虚,虚热上扰;肾阴亏损,虚火上炎;阴液耗损,气血郁滞(咽后壁有颗粒状突起,色暗红)。咽喉上覆白膜白喉(擦之不去,重剥出血,旋而复生,属肺胃热毒伤阴;伪膜经久不退,或自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病虫害防治学病虫防治方案制定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晋城旅游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外科护理操作演示技能考核答案及解析
- 经编新材料PE项目招商引资报告
- 2025智能设备购销合同精简版
- 2025年精神科药物治疗剂量计算模拟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流行病学传染性疾病暴发应急预案考核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转基因治疗科基因编辑技术应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版专利权质押合同范本
- 2025DD财产转让合同书
- 2024年《数字摄影技术》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MOOC】质量管理-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医疗纠纷讲座
- 一氧化碳安全培训
- 2025年中考语文备考之名著复习:《艾青诗选》题集组(答案)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55篇(含答案)
- 医学教材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解读课件
- 《火灾调查 第2版》 课件 第5-7章 火灾调查分析、放火火灾调查、电气火灾调查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 GB/T 9799-2024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
- 消化道出血诊疗规范202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