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用地球物理模拟试卷一一、 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15 分)1、 地球物理勘探2、 磁化、磁化强度3、 磁化率4、 视电阻率5、 正常重力场二、 判断题(每题2 分,共20 分)1、 物探方法的物理实质是通过观测研究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探测地下物性不均匀体。( )2、地磁场和位于球心的磁偶极子磁场相当,磁轴和地轴不重合,夹角为11.5度。( )3、对于磁性体,当计算其产生的磁场时,仅计算面磁极产生的磁场即可。( )4、感应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的强弱都与现代地磁场有关。( )5、进行磁场的向上延拓的目的是消弱干扰,突出浅部异常。( )6、视电阻率是电场作用范围内地形及各电性层(或导电岩、矿体)的平均电阻率( )7、一般说来,AB供电极距愈大,电法勘探深度也愈大( )8、地电断面最下层电阻率呈无穷大时,电阻率测深曲线尾段渐近线将与横轴呈45 夹角上升。( )9.正常重力场随观测点的随纬度、经度和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10、重力异常平面等值线图,等值线越密集,说明重力值大。( )三、 影响岩石磁性的因素有哪些?(10分)四、 简述视电阻率的定义和视电阻率的影响因素?(15分)五、 重力观察资料整理要进行哪些改正?目的是什么? (10分)六、 分别画出下列磁性球体上的Za 、异常曲线。(15分)七、 分别画出下列地质体上电阻率联合剖面法、激电联合剖面法异常曲线示意曲图(15分)应用地球物理模拟试卷一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15 分)1、以地壳表层不同岩土介质的物性差异为基础,利用天然存在或人工建立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类探测方法。2、磁化:将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放入磁场中,由于磁场的作用,该物体也能获得磁性,并产生附加磁场。这种现象称为磁化。磁化强度:单位体积内原子磁距的矢量和。是衡量物体磁化强弱的物理量。3、衡量物体被磁化的难易程度的物理量。实验表明:4、当地下介质均匀时,可测出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当地下介质不均匀时,也可以测出地下不均匀介质的电阻率综合值,这个综合值称为视电阻率。视电阻率是电流场有效作用范围内所有介质电阻率的综合反映。构成了电阻率法探测地下电阻率不均匀体的基础。5、将地球看成标准层状旋转椭球体理论计算结果;二、 判断题(每题2 分,共20 分)1、 T;2、T;3、F;4、F;5、F;6、F;7、T;8、T;9、F;10、F三、铁磁性矿物的含量:矿物分为顺磁性、反磁性、铁磁性矿物。岩石的磁性强弱主要取决于铁、钴、镍及化合物的含量,即磁铁矿、磁黄铁矿、钛铁矿的含量。 铁磁性矿物的颗粒大小及结构构造:实验表明,铁磁性矿物含量相同时,颗粒越细,磁性越强;胶结程度越高,磁性越强.岩矿石的形成环境:如:火山岩磁性较强,是因为形成火山岩时岩浆冷凝较快,保持了较多的剩余磁性;新岩层比老岩层磁性强,是因为剩磁随时间减小;变质作用会使岩石铁质成分再结晶成磁铁矿,因此,尽管原生沉积岩磁性不强,但沉积变质的含铁石英岩却有很高的磁性;氧化还原作用可使岩石中的铁质还原成磁铁矿,这就是燃尽的煤层上常出现较强磁性的原因。应力作用:应力作用会使岩石的磁性减弱,所以在构造破碎带上往往出现低、负异常。磁性地质体的形状:不同形状的磁性体产生不同的消磁场,使不同形状的磁性体显示出不同的磁性。四、当地下介质均匀时,可测出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当地下介质不均匀时,也可以测出地下不均匀介质的电阻率综合值,这个综合值称为视电阻率。视电阻率是电流场有效作用范围内所有介质电阻率的综合反映。构成了电阻率法探测地下电阻率不均匀体的基础。 主要影响因素: 地电空间分布、或地电断面分布; 观测位置; 地形条件:水平,正地形,负地形; 电极装置类型(K):电极间的排列形式和极距大小。五、资料整理要进行:地形校正、中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配送流程及仓储管理实操指南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试真题及答案
- 引流管临床使用注意事项宣教
- 2023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考试试题
- 园林绿化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细则
- 面粉加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标准操作流程
- 人力资源部年终述职报告范文
- 半导体器件及模组市场前景分析
- 技术转让协议范本及注意事项
- 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真题解析+答案
-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全学年复习资料
- 2025至2030医药级一氧化氮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海康威视安检机用户手册
- 2025 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应对护理课件
- 《物联网技术》课件-第3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
- 匹克球裁判考试题及答案
- 煤矿机电专业培训知识课件
- GB/T 23987.3-2025色漆和清漆实验室光源曝露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 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解读
- 工业机器人基础课件:装配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
- TCRHA-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