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天气与气候,气候的主要要素是气温和降水。一个地方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是衡量当地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通常用气温月变化曲线和降水月分配柱状图来表示,在北半球,1月代表冬季,7月代表夏季,南半球则相反;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变化通常用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来表示。,如:,一、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日变化,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问:一天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最热月是7月,2、气温的年变化,最冷月是1月,北半球,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7,1,8,2,问:为什么海洋与大陆的最冷或最热月不同步?,问:气温的水平分布状况用什么表示?,等温线图,3、世界气温的(垂直、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平均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原因:,空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并且随着海拔升高,空气密度下降,问:从赤道到两极气温有何变化规律?,从赤道到两极气温逐渐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3、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纬度因素,(1)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原因:,气温的分布还与海陆分布、地势高低、洋流等因素有关,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原因:,表面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海洋,在南半球比北半球广阔得多。,平直,冬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低,高,A地气温数值范围是,B的气温数值范围是。,10-20,0-10,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七月气温分布图,问:造成C、D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A、B两地呢?,低,高,海陆位置,规律:一陆南,七陆北,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海拔越高,气温越低。,1.A的气温数值范围是,B的气温数值范围是。,2.试着判断出A地是地区。,3.思考造成A、B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10-0,10-20,青藏高原,地形的不同,气温低,冬季,返回,冬季等温线有什么特点?,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夏季,气温低,返回,夏季等温线什么特点?,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纬度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海陆位置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地形此外洋流和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也是世界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划分温度带(五带)的主要依据,小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下图反映全球一月份等温线分布规律的是,C,练习,寒流经过,经过下图海域的洋流是寒流还是暖流?,三、降水的分布,问:降水的四种类型?(按成因)资料P25,1、降水的形成条件:,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锋面雨,A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B有凝结核C气温降低或者气流上升,2、降水的时间分布,常用降水量的柱状分布图,合作探究,各月降水量都比较均匀,新加坡,问:两地的降水量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该地降水量的特点是。,该地降水量的特点是。,全年多雨,夏季多雨,冬季多雨,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全年少雨,30,60,降水的空间分布:,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全年少雨区,全年少雨区,全年少雨区,多雨区,多雨区,影响降水的因素大气环流,30,60,高,高,低,结论: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高,低,地形因素: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洋流因素:暖流多雨;寒流少雨,小结:降水,大,气,降,水,降水形成,的条件,水,汽,凝,结,核,冷却,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地形地势,降水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气候的主要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我们学习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影响因素,请大家思考:,四、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可以归属于纬度因素主要包括: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人类活动,各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五、气候类型的分布,0,0,10,20,30,40,60,70,80,90,70,80,90,50,35,25,10,A,B,C,D,F,E,G,H,I,J,K,L,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赤道地区气流上升,终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压或信风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与信风交替控制,副热带高压与西风交替控制,西风控制,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受极地气团控制,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距海洋较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1、高山气候2、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形影响:海拔高,气温低;对流运动弱,降水相对减少,4、几种特殊气候类型的分非地带性分布(因素),3、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东南信风带来湿润气流;地形阻挡,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暖流影响。,4、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向北延伸至约40N,海洋影响大日本暖流,洋流: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地形盛行西风的背风坡,6、南美西岸热带沙漠气候逼近赤道,5、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7、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延伸至北极圈内: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六、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读:,一、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类型,二、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三、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1: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2: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一、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类型,3: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典例探究例1.下图中,a图为风向(气流)与河流流量示意图,b图为风向与雨量示意图,回答a图是气候,b图是气候。,地中海,温带海洋性,10N,25N,35N,50N,70N,二、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C温带海洋性气候,F地中海气候,G温带季风气候,例2若下图中纬度数是北纬,则C、F、G点地区各为什么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例3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分别为A(46N,148E)B(36N,1430E)C(6S,134E)D(51S,75W)那么,四个小岛的气候类型为:,A温带季风气候,A,B,C,D,E,A,A,H,G,F,I,J,三、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毕节市大方县人民医院专项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4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广东江门市开平市教育系统赴高校招聘急需紧缺人才16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写物抒情:书桌上的故事(6篇)
- 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跨文化沟通技巧与策略培训工具
- 2025年4月广东深圳市光明区群团工作部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车库坡道用漆合作协议书
- 产品联合研发协议详细说明条款内容
- 《初中历史事件学习与讨论教案》
- GB/T 46105-2025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指南
- (9月30日)缅怀英烈伟绩勇担时代使命-2025年烈日纪念日主题班会
- 2025年新城区行政中心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治理策略报告
- 吡非尼酮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从细胞到分子层面的解析
- 第一讲-决胜十四五奋发向前行-2025秋形势与政策版本-第二讲-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2025秋形势与政策版本
- 学堂在线 现代生活美学-花香茶之道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川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目录P118)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 领导班子及成员分析研判报告5篇
- 《教育研究方法》研究生PPT课件
- 四年级上册英语阅读理解练习2075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