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厦门市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_第1页
2020年厦门市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_第2页
2020年厦门市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_第3页
2020年厦门市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_第4页
2020年厦门市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门市 2020 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 化学试卷解析 【答案】D 【解析】 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 75%, ,A 项正确。酒精易燃烧,在空气中喷洒,会 引起安全隐患,B 项正确。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不能勾兑饮用,C 项正确。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有强氧化性,会将酒精中的羟基氧化,混合使用不能增强消毒 效果,因此 D 错误。 【答案】B 【解析】纳米小人有机物分子憎水基多,不易溶于水,A 项错误。纳米小人结构中含有 2 个苯环,5 个碳碳叁键,1mol 该物质可以同 16mol H2加成,B 项正确。纳米小人两只手的 位置不对称,因此一氯取代物多于 10 种,C 项错误。纳米小人中有 sp3杂化的碳,所有原 子不可能同一个平面,D 项错误。 【答案】C 【解析】由图 a 可知,每隔 4 个灰色的球(Ti),就有一列凸起,A 项正确。由图 b 可知,TiO2 吸附水分子在凸起的位置, 因此凸起的位置是反应的活性位点, B 项正确。 由图 c 可知, TiO2 吸附水分子后, 解离成羟基, 羟基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共价键的键长, 作用力应该为氢键, C 项错误。因为水分子吸附在 TiO2的凸起位置,水煤气变换反应为 CO 和水反应,可以通 过凸起结构变化,证实 TiO2的催化过程,D 项正确。 【答案】B 【解析】NaCl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KNO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除去 NaCl 中少量 的 KNO3,采用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的方法,A 项正确。乙酸乙酯会在 NaOH 溶液中水解, 充分震荡静置,不分层,B 项错误。CO32- + H2O HCO3- + OH- ,滴入 BaCl2溶液,平 衡左移,溶液颜色变浅,C 项正确。Fe3+同 I-反应生成 I2,I2遇淀粉变蓝,可以通过颜色变 化,证明 Fe3+和 I2氧化性的强弱,D 项正确。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 W 为一价金属离子, W, X, Q 元素序数依次增加, 且 X 和 Q 同主族, 则 W 为 Li,X 和 Q 共用两对电子,X 为 O,则 Q 为 S,Z 和 Q 共用一对电子,且 Z 的原子 序数小于 Q,则 Z 为 F,Y 和 Z 的原子序数之和同 Q 相等,则 Y 为 N。S 的氧化物对应的 水化物 H2SO3为弱酸,A 项错误。阴离子中 S 不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B 项错误。O 的非金 属性大于 N,C 项错误。Li 和 O 形成的化合物 Li2O 或 Li2O2溶于水,同水反应,为 LiOH 溶液,成碱性,D 项正确。 【答案】B 【解析】电池包括 4 个区,乙区和丙区为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电化学过 程,甲和丁为化学过程。如图的箭头所示,丙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H4SiW12O40+2e+2H+ = H6SiW12O40,A 项正确。丁区发生的反应为 H6SiW12O40 = H4SiW12O40 +H2,是化学过 程,不是电化学反应,B 项错误。甲区 1molH2S 生成 1molS,转移 2mol 电子,则质子交换 膜通过 2mol H+,C 项正确。此装置实现了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 程,从图中的进出物质看,间接实现了将 H2S 分解为 S 和 H2,D 项正确。 【答案】D 【解析】ab 段上升,发生突变,在滴加氨水的过程中,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促进 Cu2+水 解, pH 增大,产生浅蓝色沉淀,但迅速消失,c(Cu2+)不相等,A 项错误。bc 段缓慢上升, 产生浅蓝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NH3 H2O+SO2 4=Cu2(OH)2SO4+2NH 4,氨 水为弱碱,不可拆,B 项错误。cd 段上升,发生突变,不断产生浅蓝色沉淀,理论上 d 点 沉淀量达到最大,d 点溶液中主要的离子为 NH4+,H+, SO42- ,OH-,溶液 pH7,根据电 荷守恒,c(NH4+)+ c(H+)=2 c(SO42-) +c(OH-),则 (NH4+)2 c(SO42-),C 项错误。de 段沉淀不 断溶解,生成Cu(NH3)42+,逐渐变为深蓝色溶液。ab段滴加氨水后,产生浅蓝色碱式 硫酸铜沉淀,从反应方程式 2Cu2+2NH3 H2O+SO2 4=Cu2(OH)2SO4+2NH 4 看,反应过程中 每 2 个 Cu2+和 1 个 SO42-减少,就有 2 个 NH 4增加,反应前后离子数目减少,但溶液电导率 反而增大,而 bc段浅蓝色沉淀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澄清,生成深蓝色的铜氨配合物 溶液,主要发生 Cu2(OH)2SO4+6NH3H2O+2NH4+=2Cu(NH3)42+ SO42-+8H2O。从反应方程 式来看,反应过程中每 2 个 NH 4减少,就有 2 个Cu(NH3)4 2+和 1 个 SO 4 2-增加,反应前后 离子数目增加,但溶液电导率反而减小。说明 NH 4导电能力大于Cu(NH3)4 2+,D 项正确。 【答案】 (1)ABC (2)恒压滴液漏斗 双氧水 (3)在油水分离器中加满乙酸丁酯 (4)降低共沸物的沸点,防止温度过高,过氧乙酸分解 (5)当最后一滴 KMnO4溶液滴入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CH3COOOH+2Fe2+2H+= CH3COOH+2Fe3+H2O 【解析】 (1) 过氧乙酸易挥发、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应该密闭避光,低温保存,ABC 项正确。 (2)双氧水受热易分解,应该在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双氧水。 (3)乙酸丁酯和水互不相溶, 形成共沸物, 水的密度比乙酸丁酯大。 当分水器内充满了溶剂, 溶剂与水在分水器中分层,水积在分水器下部,溶剂返流到反应体系里去。分水器内可以事 先加满溶剂,如果不加,要在反应体系三颈烧瓶中,多加分水器容积的溶剂。因此为了减少 损耗,先在分水器中加满乙酸丁酯。 (4)反应温度为 60 ,乙酸丁酯与水形成共沸物的沸点为 90.7,减压蒸馏可以降低共沸物 的沸点,及时将水蒸出,也可以防止温度过高,过氧乙酸分解。 (5)KMnO4滴入 H2O2中,H2O2除去的现象为当最后一滴 KMnO4溶液滴入时,溶液由无色 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颜色不能太深,否则滴入的 KMnO4溶液过量。 CH3COOOH+2Fe2+2H+= CH3COOH+2Fe3+H2O,剩余 Fe2+用 K2Cr2O7滴定 6 Fe2+ K2Cr2O7,同过氧乙酸反应的 n(Fe2+ )=( c1V1-6 c2V2) mmol 则过氧乙酸的含量为gL-1 【答案】 (1)NaH2PO2 + I2+ H2O =H3PO3 + NaI+ HI (2)FeS(s)+Pb2+(aq) = PbS(s)+Fe2+(aq) (3)NaH2PO3 (4)除铁(将 NaH2PO3 变为 Na2HPO3) (5)9.8 (6)Na+交换膜 2H2O-4e- = O2+4H+ I-会在阳极放电,沉积在阳极表面,损伤阳极板 【解析】 (1)“合成”过程中,I2将次磷酸钠氧化成亚磷酸,得到 HI,化学方程式为 NaH2PO2 + I2+ H2O =H3PO3 + NaI+ HI (2)FeS 除去 Pb2+为沉淀的转化,化学方程式为 FeS(s)+Pb2+(aq) = PbS(s)+Fe2+(aq) (3)“减压蒸馏”过程,I-的回收率很高,以 HI 蒸馏除去,则剩余的固体主要成分为 NaH2PO3 (4) “调 pH=11”作用为除去溶液中的少量 Fe,将 NaH2PO3转化为 Na2HPO3 (5)“结晶”前调 pH,0.1 molL-1Na2HPO3 的 pH 计算过程为: (6)从图中可知,B 膜和 BPM 膜之前产生 NaOH,则 B 膜最好采用 Na+交换膜 由题目信息可知,I-会通过 BPM 膜,A 膜为阳离子交换膜,若撤去 A 膜,I-会在阳极放 电,生成 I2,沉积在阳极表面,损伤阳极板。 【答案】 (1)-164.4 kJ mol-1 (2)4104 L mol-1 (3)a 20.93ev 6.62eV ACD (4) 反应 1 反应 2 为竞争反应 , CH3OH 浓度增大, 同 SO3反应, 抑制了 SO3和水反应, 硫酸浓度减少(a 的静电作用力强,甲醇浓度增大,有利于生成 a,不利于生成硫酸) H2O 浓度越大,使得甲醇和 SO3的碰撞几率减小,硫酸氢甲酯浓度降低。 【解析】 (1) H =H1 -H2=-227.8 kJ mol-1+63.4 kJ mol-1=-164.4 kJ mol-1 (2) (3) 有水存在时的反应历程中,甲醇,H2O,SO3两者间通过静电作用,使得相对能量改 变, SO3中 S 带正电荷,甲醇中的 O 带负电荷,静电作用力强,使得能量降低最多,因此 静电作用力最强。 无水存在时甲醇和 SO3反应生成硫酸氢甲酯的最高能垒为 20.93ev (19.59 ev +1.34 ev), 有水存在时, 从 d 到 f 转化中, 最高能垒为 6.62eV(3.66 ev +2.96 ev), 证明了水的催化作用, 降低了反应的能垒。 有水存在时的反应历程中,从 d 到 f 转化中,断开 SO3中的硫氧键,H2O 中的质子转移给 SO3中的 O,形成 O-H 键,甲醇中的 O-H 键断裂,将质子转移给 H2O,H2O 作为催化剂参 与了反应,降低了反应能垒。因此 ACD 项正确。 (4) 反应 1 反应 2 为竞争反应,两个反应都消耗 SO3,当 CH3OH 浓度增大时,同 SO3反 应,生成硫酸氢甲酯,抑制了 SO3和水反应,使得硫酸浓度减少 从有水存在时的反应历程中可知,甲醇,H2O,SO3两者间通过静电作用,使得相对能量 改变,三者相对能量相差不大。H2O 浓度较大时,形成 c 和 b 的机会增大,使得甲醇和 SO3 的形成 a 的机会减小,不易生成硫酸氢甲酯,硫酸氢甲酯浓度降低。当 H2O 浓度较小时, SO3和甲醇有机会形成静电作用力较强的 a,从而使得硫酸氢甲酯浓度增大。 【答案】 (1) 或 (2)4NA HCOOH 和 CO2都为分子晶体,HCOOH 分子间形成氢键 (3)NOC (4)Cl,C (5)前者 (6) sp 2杂化 184/VNA 【解析】 (1) 略 (2)甲酸的结构式为:,1mol 甲酸含有 4mol 键,数目为 4NA HCOOH 含有羧基,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沸点比 CO2高 。(3) 略 (4)CO 中 C 和 O 之间有配位键, C 更容易给出孤对电子,配位原子为 C (5)越容易给出孤对电子的配位能力越强, 和 都有大键,前者氮原子的孤对电 子没有参与形成大键,更易给出孤对电子,氮原子配位能力强。后者氮原子的孤对电子参 与形成大键,不易给出孤对电子,氮原子配位能力弱。 (6)g-C3N4为平面型结构,N 原子的杂化类型为只能为 sp 2杂化 由图2晶胞结构可知, , 最小的重复单元为椭圆形圈出的原子, 面上 3 个碳原子,顶点 4 个氮原子,棱上 4 个氮原子,面上一个氮原子,为 C1.5N2,用平行 四边形在图 1 中画出最小重复单元为: 根据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含有 2 个 C3N4,由密度的计算公式,可知密度为 184/VNA 【答案】 (1)浓硫酸,浓硝酸 ;5560 水浴加热 硝基 (2) (3)、 (4)还原反应 (5) (6)不能,如互换,先酸化,醇会发生消去反应(或 H 中的酯基会水解生成羧基,和 SOCl2 反应生成酰氯) (7) 【解析】 (1)A 到 B,苯环的氢被硝基取代,反应条件为浓硫酸,浓硝酸 ;5560 水浴加热,官能 团名称为硝基。 (2)在 Fe 和 HCl 条件下,硝基被还原为氨基,C 为苯胺 (3)能发生银镜反应,判断该有机物的官能团有醛基,能发生水解反应,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