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梅岭三章》跟踪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梅岭三章》跟踪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梅岭三章跟踪测试题及答案教材册别及单元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课 题2 梅岭三章课时1课时【跟踪测试题】一、基础训练 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艰难(jin) 富饶(ro ) 旌旗(jn) 纤绳(qin) B. 阎罗(yn) 簇新(ch) 烽烟(fng) 喷薄(b)C悬挂(xun) 胚芽(pi) 诸君(zh) 绯红(fi) D. 捷报(ji) 迷惘(wng ) 驳船(b) 血雨腥风(xu)2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投身革命即为家B血雨腥风应有涯C取义成仁今日事D人间遍种自由花3. 下列诗句,运用典故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B.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C.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D.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4.下面的诗句与“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意境相同的是(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5.梅岭三章的“章”就是_。这三首诗从体裁来看,是_ 。6. 请写出第三首诗的韵脚_、 _、 _。7.“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是古代志士仁人推崇的生死观,课文中的“_”就是对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二、思考探究8对这三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首写诗人在险境中回忆艰难的创业征途,表现了诗人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者血战到底的精神。B第二首诗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死不瞑目,希望幸存的将士,继续战斗,告慰自己的灵魂,诗歌笼罩着浓浓的哀伤之情。C第三首诗写诗人投身革命,愿为正义、为信仰、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生命。D三首诗歌,形式上独立成章,内容上各有侧重,但又紧密相连,把过去、现在、将来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9第一首诗中,“斩”与“杀”同义,把“斩阎罗” 改为“杀阎罗”是否可以,为什么?三、能力拓展赏析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完成题目。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0选出对划线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诗人既是写实,又是比喻。 B诗人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表现了在风浪中搏击的豪迈之情。 C诗句抒发了诗人勇敢、无畏的革命激情和斗志。 D诗人觉得只有与风浪搏斗才能感到舒畅。 11对诗人引用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水流的速度非常快,一去不复返。 B孔子的话是一个比喻句,以流水比喻时间。C这句话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D诗人借用这句话,是激励自己和人民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速建设自己的国家。 12诗人写“神女”之“惊”,对赞颂“宏图”有什么作用? 【标准答案】1D 2D 3B 4A 5.首、绝句 6.家、涯、花 7. 取义成仁今日事8. B(第二首诗,鼓励战友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9. 不可以。“斩”字力度强,速度快,有居高临下的气势。把百战将军、十万部属的断头之恨、未竟之志,痛快淋漓地展现出来,誓与反动势力血战到底。“杀”表示一般的使失去生命,没有“斩”所蕴含的感情色彩。10D 11A 12.写“神女”之“惊”,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