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pptx_第1页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pptx_第2页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pptx_第3页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pptx_第4页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1.掌握马克思的革命事迹及功绩,感受他的人格力量。2.赏析作品脉络清晰、环环相扣、重点突出、评点精当的写作特色。,1.关于马克思的生平及其从事革命事业的书不少,可以自己找来读读,多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掌握一些马克思青少年时代的故事,引起阅读的兴趣。2.结合本文掌握评传的一般特点。本文对传主马克思事迹特别是著作有较多的评述,叙述与议论结合,比较清楚地体现了评传的特点。明确这点,对阅读会大有帮助。3.通读文章,了解马克思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进行的思想建设和相关的革命活动的艰难过程,把注意力放在对马克思革命事迹和人格力量的描写上。4.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至今犹在,了解这位曾经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命运的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感悟他的人格魅力是很有必要的。,学习目标,学法提示,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海因里斯格姆科夫是一位生活于20世纪的学者,著名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和传记研究者。著有马克思传恩格斯传等。他是德国进步学者,长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著作,并对革命导师怀有无限的敬仰之情,在此基础上,写下了这部马克思传。全书阐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和科学研究活动,包括各个时期的代表作,生动地描述了他与恩格斯的真挚友谊、他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联盟起草了共产党宣言,用犀利的语言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揭示了资产阶级把人和人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现金交易”、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把人异化成“商品”的本质。提出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没有阶级对立、每个人都“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地成为人类文化精品的组成部分。,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注字音,2.写汉字,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3.解词语(1)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2)趁热打铁: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误区警示:与该词容易混淆的词语是“事不宜迟”,“事不宜迟”强调“事情不应该拖延,要抓紧时间去做”。(3)千篇一律: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误区警示:与该词容易混淆的词语是“千人一面”。“千人一面”比喻文章或对人物的描写公式化,都是一个样子,含有讽刺意。(4)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误区警示:与该词容易混淆的词语是“不可理喻”。“不可理喻”更多地强调“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5)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6)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误区警示:与该词容易混淆的词语是“焚膏继晷”。两词都强调学习、工作勤奋,但是“孜孜不倦”强调勤勉,“焚膏继晷”强调“夜以继日,接连不断”。(7)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误区警示:注意“辘”字的写法。不要误写为“漉”。(8)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9)爱莫能助:心里愿意帮助,但是力量做不到。(10)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策略、论点等尖锐地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11)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12)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4.辨近义(1)考查考察辨析:两者都可以指用一定的标准、手段了解和弄清事物的情况。“考察”着重指观察、调查、研究,目的是取得材料、研究事物,适用对象有山川、地形、地质、工程、运动、科学研究的事物等;而“考查”着重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审核,适用对象常是非重大的、多半是人们的所作所为,如成绩、学习、业务、工作、活动、行动、言论等,有时也可以是其他事物,如年代、历史、文物等。例句:“自强计划”考生单独命题,旨在更好地结合贫困地区考生的教育背景,考查他们的自强精神和发展潜质。埃及环境部长坐着直升机在尼罗河三角洲考察秸秆焚烧情况,发誓要彻底扭转埃及农村的这个恶习。,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高考近义实词的辨析方法,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2)必需必须辨析:两者都有“一定要”之意。“必需”是动词,“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多作定语。“必须”是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作状语;后面可以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也可以位于主语前面。例句:煤、铁等是发展工业所必需的原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3)赫然在目历历在目辨析:两者都有“出现在眼前”的意思。“赫然在目”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强调“突然”。“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强调“清楚”。例句:记者点击查看考试档案,发现集团军党委常委的成绩赫然在目。还真是网上考得真,场上练得实。数数指头,已经在边防一线度过了400个日日夜夜,半年前写家书的情景,至今也历历在目。,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4)袖手旁观拭目以待辨析:两者都有“看”的意思。“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拭目以待”指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前者侧重于漠不关心,多含贬义;后者侧重于殷切盼望。例句:品位高的城市,对弱者的苦难不会熟视无睹、袖手旁观,而是在扶危济困的过程中,寻求心灵的安逸。该剧以新鲜的内容、紧凑的剧情和演员们出色的演技,在首播结束后得到了一致好评。接下来的剧情将如何发展,是否能继续保持观众们的好评,让人拭目以待。,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文脉图解,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2.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叙述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革命经历、两部著作和三次论战,突出表现了马克思思想发展和革命活动内容,赞美了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的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崇高人格。,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任务一】探究马克思的革命事迹及功绩,感悟其人格力量1.阅读选文,试从理论创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总结马克思对革命的主要贡献。提示:理论创建方面的主要贡献:1846年5月,和恩格斯共同撰写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3月,批判魏特林空想共产主义思想。1847年1月至6月,从事反蒲鲁东论的著述。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革命实践方面的主要贡献:1846年2月,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年初,加入正义者同盟。1847年夏,召开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为大会拟定新的章程。,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847年8月,在布鲁塞尔成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支部和区部。马克思当选为支部主席和区部委员会委员。1847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组织德意志工人协会。马克思加入布鲁塞尔民主协会,当选为协会副主席。1847年11月28日12月8日左右,参加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一下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怎样的书,有什么样的意义。提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论战性著作,它既和当时盛行于德国的唯心主义的各种流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也分析、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弱点,从中汲取营养,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表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夺取政权。这部著作的问世,使得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基本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并且科学地阐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3.根据课文材料,总结共产主义同盟成立的主要经过。提示: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在对正义者同盟进行根本改造的基础上建立。正义者同盟是19世纪30年代成立的德国工人和手工业者的秘密革命组织,1847年初,正义者同盟派莫尔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加入并决定按他们的主张改组同盟。1847年6月在伦敦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章程,并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同年11月29日12月8日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审查并批准章程,明确规定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同盟纲领,产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4.阅读选文,你在马克思身上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示?提示:(1)学习马克思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的奉献精神。(2)人要有坚定的信念,并能为之苦苦求索。(3)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善于分析,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4)真理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5)勇于推销自己。,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任务二】赏析本文语言,把握本文写作特色1.本文重点突出、评点精当。请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将叙述与评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提示:本文主要记述了马克思考察英国工人运动,发表德意志意识形态,反对各种错误观念,加入正义者同盟及布鲁塞尔的民主协会,在报纸上传播思想,筹备召开第一、二次共产主义者同盟大会等事件。这些史实材料作者均按照时间顺序真实地记录了下来,没有加入作者的想象和推测,材料严谨,叙述恰当。作者在叙述这些史实的同时,又及时地加入对传主生平事迹的评价,特别是对马克思的两部重要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做了大篇幅的评述。作者对其评述,一是概述马克思的理论内容、评价其重大意义,二是热情颂扬马克思。作者在叙述马克思革命实践的同时加入对这些活动的评述,不仅使叙与评紧密结合,使马克思的革命活动与思想建设有机统一,也暗含了作者对马克思卓越贡献的钦佩和颂扬。,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提示:(1)用词准确。如“由于布鲁塞尔的警察局迫使马克思保证不在比利时发表任何有关当前政治问题的意见,这就剥夺了他获得任何直接收入的来源”中的两个“任何”,既表明布鲁塞尔警察局的卑劣,也表明马克思面对严重的现实贫困,没有丝毫的余地和喘息的机会。(2)用词生动形象。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把“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行径和他们的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比作“梦呓”,形象而生动。(3)用语诙谐幽默。如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长时间没能出版,他说“只好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显示出背后的辛酸和无奈。,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马克思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布鲁塞尔的?境况如何?联系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提示:根据文本内容可知,马克思是被迫出境来布鲁塞尔的,境况窘迫。这正反衬了马克思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力地突出了传记的中心。参考答案:马克思是在普鲁士反动政府及其法国帮凶迫害下被逐出国境而来到布鲁塞尔的。他们全家刚到布鲁塞尔时,一贫如洗,由于布鲁塞尔的警察局迫使马克思保证不在比利时发表任何有关当前政治问题的意见,等于剥夺了马克思获得任何直接收入的来源。这时候恩格斯伸出了热情的援助之手,让马克思全家能够继续生活在这里。联系全文,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衬马克思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了自己的信念宁愿过着流亡的生活,为了自己的信念宁愿背井离乡。赞扬了马克思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2.结合本文,说说为什么马克思能够赢得“千年思想家”和“千年风云人物”的地位和赞誉。,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巧妙的过渡,紧凑而严谨的结构(1)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很注意过渡。文章一开始就叙述马克思一家到达布鲁塞尔后“穷困的暗影始终紧紧追逼”,下一段用“这时友人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给予了帮助”过渡到恩格斯等友人帮助马克思渡过难关,显得很自然,水到渠成。(2)作者在评述时也很注意过渡。如作者介绍完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后,用“像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论著一样,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是一部论战性著作”一句,承上启下,引出对这一论著的评述。这样写,上下段内容紧密衔接,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西南联大的闻一多闻一多在联大中文系讲楚辞、古代神话和唐诗三门课,立论新颖,考证严密,深受学生欢迎。他的古代神话课,图文并茂,用整张的毛边纸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摁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因此,不单是联大中文系、文学院的学生争着听这门课,就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学生也赶来听。,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闻一多是一位浪漫的诗人,他会把讲课变成一个充满诗意的过程,所以他把上午的课换到了晚上。七点多钟,电灯已经亮了,闻一多穿着深色长衫,抱着几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稿抄本,昂然走进教室。学生们起立致敬又坐下之后,闻一多也坐下了;但并不马上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纸烟匣,打开来对着学生和蔼地一笑:“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不会有谁真的接受这绅士风味的礼让。于是,闻一多自己点了一支,长长地吐出一口烟雾后,用非常舒缓的声腔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之后才开始讲课,有时讲得兴致盎然,闻一多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光洒满校园的时候,才带着清凉的露水回到他的新南院住宅。,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闻一多讲唐诗是联大叫座的课。他原来就是诗人,对唐诗的理解,其见解和感受有别于其他学者。闻一多最赞赏五言绝句,认为五言绝句是唐诗中的精品,二十个字就是二十个仙人,容不得一个滥竽充数。汪曾祺说:“能够像闻一多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因为闻先生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而且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他讲唐诗,不蹈袭前人一语。将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特别讲到“点画派”。中国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唐诗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闻一多特别欣赏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他的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曾把这首诗评价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有浓厚的唯美倾向,却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何兆武评价说:“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到终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唐诗中有这样空灵唯美的诗意,有人生幻灭的虚无感,更重要的是,唐诗中的人间疾苦更能引起闻一多的感触。闻一多经常跟学生说起这样的事情,说完以后就讲唐诗,讲杜甫的“三吏”“三别”,他愤怒地说:“为什么隔了一千多年了中国的事还是这样悲惨,比那时候还不如?”学生还因此有这样一个作业“给蒋委员长的一封公开信”,令他们记忆深刻。抗战期间,看到国家糟糕到这步田地,闻一多如坐针毡,他在给学生臧克家的信中写道:“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壳,放射出光和热来。”以1943年为时间标记,闻一多走出书斋,从一个学者变成了一个激情喷发的民主斗士,在许多公开场合作“狮子吼”。,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1946年西南联大开始分批北上,为了工作需要,他坚决留在昆明。在白色恐怖下,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暗杀,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7月15日,他义无反顾地前往参加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面对国民党特务,他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悲愤地表示为了民族“要像李先生一样,前足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坚定决心。追悼会后,又出席了民盟在民主周刊社为李公朴被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当天下午在回家途中即遭到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不满48周岁。,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思维训练1.第四段末引用何兆武的评价:“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到终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参考答案:闻一多对诗歌、绘画等艺术的美的感受贯穿他的一生,在他的课堂讲授、诗歌创作、艺术鉴赏中都体现出对“美”的独特感悟,此人做事也极有风度,无一不美。闻一多的内心更燃烧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这种热情更是贯穿他的一生。对祖国、人民的热爱才是人生之大美,他最后也将自己投身此大美之中。(意思对即可),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2.从本文来看,闻一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分条陈述。参考答案: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教师,课堂教学充满诗意。为了创造意境,特地把课程从上午调到灯光昏暗的晚上,在灯光和月光下讲诗,讲授时也极有名士风度;并能引导学生领悟古代神话、楚辞、唐诗的美。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能站在诗人的立场上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由于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艺术比较的新境界。他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一位杰出的民主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置生死于度外,最后为国殉身。,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特利尔的幽灵(节选)梁衡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我不知道德文的原意,中文翻译时为什么用了这个词。中国人的习惯,幽灵者,幽远神秘,缥缈不定,威力无穷。看不见,摸不着,似有似无,信又不信,几分敬重里掺着几分恐惧,冥冥中看不清底细,却又摆不脱对它的依赖。大概这就是幽灵。,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或许就是因为这幽灵的魅力,我一到德国就急着去看马克思的故居。那天匆匆赶到时已近黄昏,我们在一条小巷里找到了一座灰色的小楼,在清静的街道上,在鳞次栉比的住宅区,这是一处很不引人注意的房舍。落日的余晖正为它洒上一层淡淡的金黄。我推门进去,正面一个小小的柜台,陈列着说明书、纪念品,门庭很小,窗明几净,散发出一种家庭式的温馨。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一张马克思像,不是照片,也不是绘画,而是一幅用共产党宣言的文字组成的肖像。连绵不断的英文字母排成长长的线,勾勒出马克思的形象,我们所熟悉的大胡子,宽额头和那双深邃的眼睛。我在这张特殊的肖像前默站了好大一会儿。一个人能用自己驰名世界的著作来标志和勾勒自己的形象,这真是难得的殊荣。,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世事沧桑,从马克思1818年在这座房子里出生到现在已过了180年,其间世界变化之大,超过了这之前的1700年。但是世界仍然在马克思的脑海里运行。陈列馆里有一张当年马克思投身工人运动和为研究学问四处奔波的路线图,一条条细线在欧洲大地来回穿梭,织成一张密网。英国伦敦是细线交汇最集中的地方。我目光移驻在这个点上自然想到那个著名的故事,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读书、写作,时间长了,脚下的石板给蹭出了一条浅沟。就像少林寺石板上留下了武僧的脚窝一样,不管是文功还是武功,都是要下功夫的。马克思从开始就把整个地球,把地球上的经济形态、生产关系、科学技术、人的思维,及这个世界上的哲学等等,全部作为他的研究对象。他要为世界探究出个道理,理出个头绪。,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这座楼里保存最多的资料是马克思的各种手稿和著作的版本。我们最熟悉的当然是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了。这里有最珍贵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在这之前还没有哪一本书能这样明确地告诉人们换一种活法,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持续百年而不衰的运动。我们只要看一看这橱窗里所陈列的从1848年首次出版以来,各地层出不穷的宣言版本,就知道它的生命力,它怎样为世界所接受,又怎样推动着世界。,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150多年前马克思宣布了“共产主义幽灵”的出现,欧洲一切反动势力真是茫茫然,吓得手忙脚乱。150多年后,当我站在特利尔这座小房子里时,西方人已经不怕马克思了,这窗户外面就是资本主义世界。这个世界完整地保存了这座房子,还在它的旁边开辟了马克思纪念图书馆。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幽灵经过了那个“神圣的围剿”后,现在已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并认真地从中汲取着养分。1983年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时,当时的西德曾专门发行832万枚铸有马克思头像的硬币,其中35万枚专供收藏。而在此前,西德马克上只铸历届总统的头像。联邦政府国务秘书就此事在议会答辩说:“马克思的政治观点在西方虽有争论,但他无疑是一位重要的学者,应该受到人民的尊敬。”,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从留言簿上看,来这里参观最多的是中国人。读了几十年马克思的书,走了几十年曲曲折折的路,难得有缘来到马克思最初降临人间的地方,观看这些最早出现在人世的福音珍本。我注视着墙上用共产党宣言文字组成的马克思肖像,他像佛光中的佛祖一样,忽然清晰,又忽然模糊。一会儿浮现出来的是马克思的形象,他的宽额头大胡子,一会儿人不见了,只是一行行的字母,字里行间是百年工运的洪流和席卷全球的商业大潮。中国俗话讲:日久见人心。心者思想也。常人之心,年月可现;哲人之心,世纪方知。马克思实在是太高深博大了,在过去的岁月里,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学者,无论是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其实都才刚刚从皮毛上理解了他的一小部分,便立即或好或恶地注入感情,生吞活剥地付诸行动。他们经过许多跌跌撞撞、磕磕碰碰之后,再又来到他的肖像前,他的故居,他的墓旁,他的著作里,重新认识马克思。,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从故居出来,天已擦黑。特利尔很小,只有十万人口,却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街上灯火辉煌,我们找了一家很有现代味道的旅馆,便匆匆安歇了。我从东半球飞到西半球,就像唐僧要到释迦牟尼的老家去一趟一样,跋涉万里,终于还了这个愿。我带着圣地给我的兴奋和沉思慢慢进入梦乡。第二天早晨一醒来,满屋阳光。推开窗户,惊奇地发现街对面竟是一座古罗马的城堡,一座完整的城门和向两边少许延展的残墙,距今已2400年。城堡全由桌子大小的石块砌成,石面已长满绿苔,石缝间也已长出了手臂粗的小树,就像一位已经石化了的罗马老人,好一派幽远的苍凉。我感觉到了历史的灵魂。而越过城堡的垛口向南望去,还有一座尖顶的古教堂,据说也已经1400年。沉重的红墙,窄窄的窗口,里面安置着主的灵魂。,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城堡和教堂只隔几条街,历史却跋涉了一千年,咫尺方寸地,岁月两千年啊。我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