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略论书法作品的势、形、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_第1页
书法作品略论书法作品的势、形、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_第2页
书法作品略论书法作品的势、形、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_第3页
书法作品略论书法作品的势、形、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_第4页
书法作品略论书法作品的势、形、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法作品略论书法作品的势、形、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摘 要:势、形、位在书法作品中的鉴赏和美学价值的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书法作品的“形”,是线条内部复杂的变化和力度感,使线条的形体具有复杂的边框和体积感;“位”,是指位置,位置是线条在平面内摆放的位置,位的作用是达到和实现书法作品的和谐;对于“势”的理解应当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分别是:笔势、取势和章法的势。 关键词:书法作品 势 形 位 书法作品的势、形、位是一幅作品的重点,这三点是其他艺术无法与中国书法匹敌的关键,中国书法是线条的丰富变化展现在一个平面上的艺术,要谈论的势、形、位也与线有关。 为了便于论述,笔者以“形”开始。笔者认为“形”在书法中,一般是线形,线条内部复杂的变化和力度感,使线条的形体具有复杂的边框和体积感。 对于线形的边框的塑造不应只注重于起笔和收笔的处理,应注意到一个点画的中段。所以在现行的点画中可以分为三个段“起笔”,“收笔”,“中截”。 “起笔”:起笔形体的刻画有藏锋,出锋、方锋、圆笔等。在颜真卿颜勤礼碑中点画起笔多以藏锋、圆笔为主,而在欧阳询 _宫中起笔多以方笔为主。 颜真卿勤礼碑 欧阳询 _宫 “收笔”:在点画的最后、以手腕的回旋加上提按的变化,使点画尾端干净,同时收笔的有意刻画会让点画之间产生关系,使点画不再 是单一个体,同样,起始的处理也是和整个字的结构、相关点画和白的处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在乙瑛碑中,“書”字的八个横画的处理,起笔头的处理基本无太大的变化,只在细微地方稍加改变,这样就保留了一种流畅感,使八个点画的起笔处理和谐,但不失去变化。而在收笔处, 有些横画以手腕网上回旋收笔,有些则往下回旋收笔,这些收笔动作,使收笔具有一定的变化,也体现开合之势在八个横画中的变化。 “中截”,起笔、收笔的线条变化都过于简单,如果点画只注意两端,就想清代馆阁书体:点画严重的程式化,线条单调,缺乏变化,点画端部运行复杂,中部却枯瘠疲软。不注意中截的丰富变化会使线条单调、中怯。包世臣曾说过“中实”:“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中实之美是一个点画的精彩所在,线条在中截的丰富变化使线条的边框形状发生变化,而线条内部的变化是笔锋在运行过程中的提按、绞转、疾迟、留驻产生,如王羲之频有哀祸帖,线条厚重,具有强烈的体积感,线条变化十分微妙。孙过庭书谱中:“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中截的刻画让简单的线条具有一定复杂形体,如西汉鸿嘉二年牍中“宫”字上部的横,在线条内部笔锋的绞转,使一横的上下边框不再平行,也不对称,使线切割上下空间中线的变化,并且使两部分空间不再均匀。因为中截的变化,使线条具有复杂的体积变化,如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中所说:“这一段的侧面暗示着另一段占有的空间”。笔者认为中截是线形边框丰富变化的主体。 线形中,除对形体的刻画以外,还要注意到“线质”,在笔者认为,线条的质感是线条的重点。“屋漏痕”是诠释一种特殊线质的词语,展示在线条上时,线条厚重,沉着而饱满,墨色似乎有从线条边沿往外溢出的趋势,而且有一定的金石趣味。笔者认为线形要表现出的形和质都应以“中锋”用笔。 “位”,指位置,位置是线条在平面内摆放的位置,书法中位置的安排追求于“和谐”。而想把位置处理的“和谐”,应注意布白,欧阳询八诀所谓分间布白,又曰调匀点画和人们经常说的“计白当黑”。对白的处理合理,字结构便也趋于“和谐”,而白的处理要注意点画之间的“卡位”。潘天寿雁荡山花题款,所有方横结构都是有意的布白卡位,如“雷”字各处都是棱角分明的折笔,有意将转折处的白处理成梯形的图形,这种处理白的方式显得气势宏大。在散氏盘铭文中“戎”的点画位置的安排,更显示出以“和谐”为主导的动机,散氏盘中这个“戎”字以三处合和三处开形成大的对比,而在点画疏密上的安排又像八卦中的阴阳,把右半部点画的位置排列的比较密集,而左半部比较疏,各种点画之间又有呼应之势,单字结构中白的布置显得十分舒服,这样整个字的位的安排显得和谐。在位置的不同组织形式下,可以表现出丰富的精神生活,在八大山人书法作品单字结构圆浑,即使运用折笔,也会注意到白的形状,保持外部轮廓的圆转,如河上花图卷题诗。在林散之临乙瑛碑中对于位,林散之注重在卡位中的白取直角和一些连接的点画将其折开,如“廟”会将字中转折处的白留成往外撑的角度,而左部中的前两笔拆开,显得有虚意,其他结构的实和此处的虚形成对比,使整个字显得空灵。在一些点画凌乱的字中,将其分组处理,把字结构中的点画位置布置合理,这样不但使字结构有规律而且富有变化。在孙过庭书谱:“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勿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里最后的“平正”,应是和谐中含有变化,如平静的大海,而里面却激荡着暗流。 势:因为势的理解比较玄秘,对于势的认识应当从三个方面展开。作品的视觉效果,就是一种视觉张力导致欣赏者的心理感受的变化结果,并且字体、章法、构图中的视觉平衡是力矩的平衡而非其他。这就是势力的内在关系。 首先是笔势,笔势是笔锋运动形成,笔锋运动形成是笔豪锥体在书写时所进行的各种运动,如旋转、平移、提按、疾迟、留驻等。 孙过庭书谱中:“使,谓纵横牵制之类是也;转,谓钩环盘行之类是也”。 张怀瓘论用笔十法翰林密论云:凡攻书之门,有十二种隐笔法,即是迟笔、疾笔、顺笔、涩笔、转笔、涡笔、提笔、啄笔、罨笔、趋笔。 朱履贞书法捷要:无李雪庵运笔三法八日:落、起、走、住、叠、围、回、藏。 _广艺舟双楫: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行笔之法,十迟五急,十藏五出,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