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趣中引导,在实践中发现引导孩子学英语兴趣_第1页
从兴趣中引导,在实践中发现引导孩子学英语兴趣_第2页
从兴趣中引导,在实践中发现引导孩子学英语兴趣_第3页
从兴趣中引导,在实践中发现引导孩子学英语兴趣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兴趣中引导,在实践中发现引导孩子学英语兴趣 我国使用货币已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中国货币在其发展中形成的中国货币文化是东方货币文化的主流。随着历代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演变,中国货币文化也不断有所发展。中国货币文化是中国古文化的缩影,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是国家的瑰宝。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校历史课外活动小组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集古币,知中华”的活动。其做法是从民间收集一枚或数枚古币,以次为线索,联系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及民间传说,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资料、故事、逸事),从而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这项活动方法简单,参与率高,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真正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现已集古币300多枚,撰写知识短文50多篇,其中在省级刊物发表了赵国的货币为什么是铲形、从“飞钱”到“交子”、古币一绝大泉五十、中国古币为何是圆形方孔四篇。学生所所集古币,种类繁多,纪年跨度大。有西汉的“五铢钱”,王莽的“大泉五十”,宋徽宗御笔“瘦金体”的“大观通宝”,清代画家戴淳士所书的“咸丰重宝”等。观古币上的文字都是集历代书法家之精华,鉴铸币技术,则可以看出我国是最早掌握冶炼技术的国家之一。这些钱币上铸的各种进没钱文书法,就是一部从春秋战国到民国时期的有系统的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发展史和中国铸造工艺演变史。为使活动向纵深发展,在活动中我们组织了一次古币展览,仔细观摩、鉴赏,则件件都是艺术珍品,无论形制、铸造、结构光泽、色彩、神韵都有许多引人入胜的魅力。这又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和提高审美能力的绝好教材。学生多是搜集清朝的古币,许多学生通过互相交换,从“顺治”排到了“宣统”。同一年号的古币有几种,有的学生还集了几套,并且根据收集的资料对这些皇帝的政绩进行了考察,写了康熙除螯拜、雍正重视农业、玄烨学数学等历史资料。这样就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巩固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要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初一学生来说还起了超前学习的作用。 集古币解决了我们师生学习中疑难点。中国历史课本上讲到“王莽改制”时,“王莽还多次改变币制,原来通行五铢钱,他发行大钱,每个大钱不到五铢钱的两个半重,却要当五十个用。这是掠夺财富的一种手段。”学生集到了“大泉五十”和“五铢钱”,称其重量,观其大小,就分析出王莽发行一个大钱就等于从人民手中夺取四十七个半五铢钱,加深了学生对王莽币制改革造成社会混乱的理解。据此学生写了古币一绝大泉五十。许多农民起义都铸造货币。学生集到一枚太平天国时期铸造的小平钱,正面为“太平天国”。“国”字为什么没有点?教师和学生查阅了许多资料,终于找到答案。这里的“国”是洪秀全创造的专用字。“太平天国”的“天”也继承了“顺天”这个意思,“太平天国”的“国”代表上帝坐人间,“天王”居人中,并非简化的“国”。过去教学时总认为是印刷之误,现在在集古币过程中解决了这一问题。根据搜集的资料学生写了“太平天国”国号考一文。 集古币加深了对历史教材的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历史上对帝王的称谓比较复杂。在搜集古币,认识古币中学生基本总结出了规律。一般来说,隋朝前用谥号称谓皇帝,如周武王、隋文帝;唐朝至明朝前期用庙号称谓皇帝,如唐太宗、明太祖;明朝后期至清朝用年号称谓皇帝,如万历皇帝、光绪皇帝。据此学生写了我国历史上帝王的称号。学生所收集古币中有被称为古币三绝之一的“大观通宝”、“崇宁通宝”。观其书法,都不得不为宋徽宗赵佶书写的这一标准的铁画银钩的“瘦金体”拍案叫绝。这几个字无论是气势、间架结构都称之为书法家的典范之作。学生集到了数枚圆形方孔的“宽永通宝”,在中国历史世系表中根本查不到“宽永”年号,发动学生查阅资料,访问名人,求助报社,终于寻到了答案。原来唐宋时期,日本、安南、朝鲜等邻国,完全仿行中国钱币,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宽永”是日本后水尾天皇的年号,“宽永通宝”在明末清初流入我国。一枚钱币是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的历史见证,既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根据收集的资料学生写了宽永通宝一文。 集古币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收集了数枚冠以“康德”年号的古币,这是“伪满洲国”的铸钱。历史小组的同学查阅了资料写成了溥仪的三次登基与退位。1932年,日本 _为掩盖侵略中国东北的事实,迎取清朝废帝溥仪到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康德”是溥仪1934年称帝后使用的年号。几枚小小的钱币在学生面前成了日本 _侵略中国的铁证。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赔款2100万元,在集古币中学生知道这是“银元”,俗盛“洋钱”、“大洋”、“鹰洋”,由西班牙在墨西哥铸造,明朝万历年间流入中国。因为中国使用的银两制计算单位,难以与英国的货币换算,于是采用“鹰洋”来支付战争赔款。而从墨西哥“鹰洋”到中国的“袁大头”,中国政府进行“银本位”的货币改革,并没有给中国社会带来多少福音,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何等的艰难。屈辱的历史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励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历史责任感。 “集古币,知中华”使我们深深地感觉到: 此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学生收集古币过程中,要调查,采访、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在访问的过程中需要紧张地展开思维活动,以求得到更多的自己所要了解的资料,对所掌握的资料要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以及分析综合的思维加工,这是对中学生最实际的锻炼,有利于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为学生创设了研究问题的环境,使他们的大脑积极活动起来。思维心理的研究表明,思维总是由问题所引起的,是同解决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