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5 生态工程综合检测五(含解斩)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5 生态工程综合检测五(含解斩)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5 生态工程综合检测五(含解斩)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综合检测五生态工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19河北高二期末下列做法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是()a引入外来物种时仅考虑美观性和经济效益b利用堆肥和沤肥等方式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c以单一作物种植为主以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d排掉沼泽地的积水,使之变为农田和牧场解析:引入外来物种时仅考虑美观性和经济效益,违背了整体性原理,还要考虑生态效益,a错误;利用堆肥和沤肥等方式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正确;以单一种群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不符合物种多样性原理,c错误;排掉沼泽地的积水,使之变为农田和牧场,违背了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等,d错误。答案:b22019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b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较低c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d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解析: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a正确;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性较高,b错误;生态农业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c正确;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是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d正确。答案:b3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和整体性原理b我国南方的桑基鱼塘是运用系统整体性原理的典型实例c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标是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d“环境友好技术”及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可以减少城市污染的产出解析: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和整体性原理,a正确;我国南方的桑基鱼塘是运用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的典型实例,b错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标是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c正确;“环境友好技术”及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可以减少城市污染的产出,d正确。答案:b4建设沼气池是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中的重要举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蓝藻与沼气池内的产甲烷杆菌都是原核生物,代谢类型相同b沼气池是该工程中体现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重要环节c沼气池可作为该工程中能量多级利用的实例之一d沼气池在农村的推广有助于节省林木资源和保护植被解析:蓝藻与沼气池中的产甲烷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蓝藻为自养需氧型生物,产甲烷杆菌为异养厌氧型生物,a错误;沼气池将废弃物资源化,是该工程中体现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重要环节;沼气池可作为该工程中能量多级利用的实例之一;沼气池在农村的推广有助于节省林木资源和保护植被,b、c、d正确。答案:a5我国西北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系统整体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 d整体性原理解析: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而超载放牧超过了环境承载力,导致草地退化,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这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答案:b62019江苏高考模拟生态工程可以帮助我们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b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同步发展是生态工程的目的c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d考虑环境承载力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解析:据分析可知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a正确;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物质循环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b正确;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c错误;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要适应环境,且生物的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d正确。答案:c7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部分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藻类植物通过自由扩散方式吸收污水中的mg2d该人工湿地使污水净化,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化的总能量必然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因为城市污水中也还有大量有机物,也属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a正确;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种群的地势带状分布,是群落水平结构,b错误;藻类植物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污水中的mg2,故c错误;该人工湿地使污水净化,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答案:a82019江西新余四中高考模拟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引进物种一定能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并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反复循环利用c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害虫的死亡率来降低其种群密度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解析:引入新物种不一定能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可能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a错误;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性,“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多级利用,b错误;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使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导致种群的出生率下降,进而降低其种群密度,c错误;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改善其生存环境,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故选d。答案:d92019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高二开学考试几百年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流行的“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下列有关“桑基鱼塘”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b该生态系统是生态农业的雏形c该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d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需要人的干预解析:该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a正确;生态农业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可见,该生态系统是生态农业的雏形,b正确;“桑基鱼塘”没有体现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c错误;人工生态系统需要人的干预,d正确。答案:c102019湖北高二月考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原理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选项有关实例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a“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三北防护林”违反物种多样性原理c过度放牧违反协调与平衡原理d“前面造林,后面砍林”违反系统整体性原理解析:无废弃物农业使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正确;三北防护林中部分地区种植了单一品种的植株,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违反了物种多样性原理,b正确;过度放牧超过了草原的环境承载力,违反了协调与平衡的原理,导致草原荒漠化,c正确;前面造林,后面砍林违反了整体性原理,d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共80分)112019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二期末生态专家把某一废弃池塘改造成新型池塘,并对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该新型池塘生态系统中有香莲、芦蒿、多种藻类、水草,还有多种鱼类、虫类,塘边建有猪舍和蘑菇房。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_。该生态系统中的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形成了群落的_结构。(2)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必需遵循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试从鱼塘的环境承载力与放养鱼类的种类分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遵循了_和_原理。改造后的生态系统生物组分增多,食物网变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写出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3)从人工栽培的鲜蘑菇中提取的多糖类,对白细胞减少症、传染性肝炎有明显疗效,但含量低,成本高,难以大量应用,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在获得该目的基因后,通过_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大量扩增,再用_酶、_、酶和_等作为基本工具,通过一定的手段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并将其导入大肠杆菌体内,实现了高效表达。解析:(1)该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能量主要来自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该生态系统中的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占据不同的空间,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鱼塘中应适当增加生物种类,提高抵抗力稳定性,另外放养鱼不能超过池塘的环境容纳量,故人工鱼塘生态系统遵循了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改造后的生态系统生物组分增多,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最多即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水草虫类鲤鱼人,该食物链共有4个营养级,人处于第四营养级。(3)科学家获得该目的基因后,通过pcr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大量扩增,还要用到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等工具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并通过钙离子处理法将其导入大肠杆菌体内,实现了高效表达。答案:(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垂直(2)协调与平衡物种多样性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水草虫类鲤鱼(鲫鱼)人(3)pcr限制dna连接运载体122019北京高二期末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2019年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降至到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实行垃圾分类是建设“无废城市”的前提和基础。“无废城市”的工作重点之一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包括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丢弃的家庭生活垃圾(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和干电池、荧光灯管等危险品)与厨余垃圾、环卫部门道路清扫物及部分建筑垃圾。城市生活垃圾能源化综合利用模式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几乎都能被微生物降解。堆肥处理就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生物,通过生物转化,将城市垃圾中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组分转化为腐殖质肥料、沼气或其他转化产品(如饲料蛋白、乙醇或糖类),从而达到城市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的一种处理方法。根据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需求的不同,生物处理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大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另外15个城市、地区一并作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1)本文讨论的话题是_。(2)“无废城市”建设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有_。(3)参与垃圾堆肥的各种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你认为用堆肥法处理有机垃圾的优点是_。(4)有氧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味主要来自nh3,可利用_(填生物名称)将其转化成no,从而去除臭味;生物燃料中的沼气、乙醇来自微生物的_呼吸。(5)堆肥处理后产生的肥料产品与处理前相比总能量_(增加、不变、减少),产品的肥效_(增加、不变、减少)。(6)你能为“无废城市”做些什么?_。解析:(1)通过阅读文章可知本文话题是垃圾分类处理与“无废城市”建设。(2)无废城市使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遵循了整体性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3)参与垃圾堆肥的各种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用堆肥法处理有机垃圾有利于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减少固体废物填埋量和资源化利用。(4)硝化细菌可利用nh3,将其转化成no,从而去除臭味;生物燃料中的沼气、乙醇来自微生物的无氧呼吸。(5)通过(3)可知,堆肥处理,即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所以堆肥处理后产生的肥料产品与处理前相比总能量减少,产品的肥效增加。(6)我们每一个公民可以通过垃圾分类,减少固体废弃物的量,做好回收利用、二次利用,实现“无废城市”。答案:(1)垃圾分类处理与“无废城市”建设(2)整体性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3)分解者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减少固体废物填埋量和资源化利用(4)硝化细菌无氧(5)减少增加(6)垃圾分类,减少固体废弃物的量,做好回收利用、二次利用132019江苏高二期末近年来,宿迁地区梨树种植户开始发展生态果园模式(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食用菌属于_。(2)果树开花期,果农利用一种小型蜜蜂传粉,蜜蜂传粉时通过跳舞来进行交流,从信息类型看,上述信息属于_信息。花天牛以果树的花和叶为食,肿腿蜂可以将卵产在花天牛幼虫的体表,吸取幼虫的营养,肿腿蜂和花天牛的种间关系是_。利用肿腿蜂控制花天牛数量属于_防治。(3)该生态系统中,家禽的能量4/5来自杂草,1/5来自害虫,那么家禽每增加1 kg,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_ kg。 (4)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可实现对能量的_,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从减轻环境污染的角度分析,该生态果园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是_。解析:(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果树、杂草等)固定的太阳能。食用菌属于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2)蜜蜂传粉时相互通过跳摆尾舞,属于行为信息。肿腿蜂可以将卵产在天牛幼虫的体表,吸取幼虫的营养,则可推知肿腿蜂和花天牛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关系。利用肿腿蜂控制花天牛数量属于生物防治。(3)假设家禽的能量4/5来自杂草,1/5来自害虫,那么家禽每增加1 kg,假设在食物链:草害虫鸡、鸭,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x kg,则x20%20%1/51,x5 kg;在食物链:草鸡、鸭,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y kg,则y20%4/51,y4 kg,则xy549 kg。(4)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从减轻环境污染的角度分析,该生态果园中废弃物资源化,这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1)生产者(果树、杂草)固定的太阳能分解者(2)行为寄生生物(3)9(4)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142019江苏海安高级中学高二月考下列是某地农村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工程建设遵循的基本原理有_。(2)在该生态工程中,处理秸秆的主要方式是用作沼气发酵和培养食用菌,而不采用燃烧的方法,这样做主要有哪两方面的意义_、_。(3)该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_,主要利用的能源是_。(4)在沼气发酵中,进行着非常复杂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其异化作用方式有甲:需氧型,乙:厌氧型,丙:兼氧型(如酵母菌)等三种类型。请在坐标图中,用给出的线条,绘出需氧型微生物和厌氧型微生物在沼气池中的数量变化的大致曲线。解析:(1)据题意分析可知,该生态工程建设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能原理。(2)在该生态工程中,处理秸秆的主要方式是用作沼气发酵和培养食用菌,而不采用燃烧的方法,这样做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使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尽量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减轻对环境的污染。(3)据图分析可知,该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主要利用的能源是太阳能。(4)在沼气发酵中,进行着非常复杂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其异化作用方式有甲:需氧型,乙:厌氧型,丙:兼氧型(如酵母菌)等三种类型。需氧型微生物的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减少,厌氧型微生物随着时间的变化,数量会增多,因此,需氧型微生物和厌氧型微生物在沼气池中的数量变化的大致曲线如下: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能原理(2)使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尽量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减轻对环境的污染(3)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太阳能(4)15回答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1)对农作物秸秆多途径利用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贯穿全过程的核心技术是_技术。其中“过腹还田”的具体途径是_。将秸秆和动物粪便等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这是利用了农业生态工程中的_技术。(2)农业生产上,畜牧业依赖和受制于种植业,可以通过种植业和畜牧业的_技术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退耕还林”后,林地的增加可以减少_,更有利于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使用农药能有效控制农业害虫,但也使生态系统的_减少,因此利用生物的_进行生物防治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解析:(1)据图可知,图中所示为庭院生态系统,其核心技术是物质的良性循环。图中“过腹还田”的具体途径是农作物秸秆家畜粪便农田。将秸秆和动物粪便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生产生物能,属于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2)农业生产上,畜牧业依赖和受制于种植业,可以通过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合理优化技术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退耕还林”后,林地的增加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更有利于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使用农药能有效控制农业害虫,但也使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行生物防治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答案:(1)物质的良性循环秸秆家畜粪便农田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2)合理优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种间关系16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部分村镇的农民朋友率先建起了以沼气池为中心的生态工程。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作为_。(2)构建这种以沼气池为中心的生态模式时所依据的最主要的生态学原理是_。(3)某养殖户把自己的养鸡场、养猪场、鱼塘和桑园也纳入该生态园,并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改善了系统的功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中_原理。(4)生态农业是一个在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了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解析:(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该生态系统中黄瓜、番茄等蔬菜是生产者,沼气池中的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2)该生态系统依据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3)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从而改善了生态系统的功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4)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能改变,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复杂了。故a符合题意。答案:(1)黄瓜、番茄等蔬菜分解者(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3)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4)a172019武进区礼嘉中学高二月考下图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知识后,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图解。请结合课本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信息传递、能量流动和_。(2)(多选)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下列有关人工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废物资源化b减少了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有利于保护环境c抵抗力稳定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d人占主导地位,是其他生物生存的基础(3)蘑菇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填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4)该系统设计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_、_、_。解析:(1)农业生态系统和普通生态系统都具备三大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2)农业生态系统使废物资源化,a正确;农业生态系统减少了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有利于保护环境,b正确;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c正确;生产者占主导地位,是其他生物生存的基础,d错误。(3)蘑菇和蚯蚓属于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和动物,属于分解者。(4)该生态工程中将秸秆、动物粪便等用于发酵产生沼气。而沼渣又可以用来肥田,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原理。该系统将多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整合在一起,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答案:(1)物质循环(2)abc(3)分解者(4)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18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改变“人类能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走生态经济之路。有城市政府提出要打造海绵城市的理念,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1)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经济之路,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分别是_和_。(2)建设海绵城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