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赏析】这是李白天宝十二年(753)游宣城时所作的一首离别诗。全诗构思新颖,以写愁绪发愤懑开头;以写秋景点题,接着评论古人,最后表示要与黑暗现实决绝。全诗格调慷慨悲凉,虽有无限哀伤苦闷,却并不消极无力,感情激昂奔放,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诗的开头显得很突兀,是因为李白当时很苦闷,所以一见到可以倾诉衷肠的族叔李云,就把满腹牢骚宣泄出来。“长风”两句借景抒情,在秋高气爽之日,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精神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得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蓬莱”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以“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一句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抱负。“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举杯”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同时也抒发了离别的悲伤。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李白长期处于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寻求另一种超脱,即“散发弄扁舟”。逃避现实虽不是他的本意,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同流合污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探寻背景此文写于元和八年(813),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当时韦中立是位青年学子,潭州刺史韦彪之孙。柳、韦二人早在长安时就有交往,柳被贬永州后,韦曾自京赴永州向他求教,回京后仍有书信来往,本文便是他们往来书信中的一篇。柳宗元回信首先说明自己不愿为人师的原因,是怕引起“群怪聚骂”“召闹取怒”的严重后果,陷于更加困苦的境地。同时对不重师道的社会流弊,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有力的抨击,指出人们不重师道是由于尊重师道的优良传统久已断绝,因而人们少见多怪,如同“蜀犬吠日”“越犬吠雪”一般。作者轶事 柳宗元的事迹,由韩愈记入碑文并加以评说,已流芳百世。其实,为柳宗元作传的韩愈的高风亮节更是难能可贵。柳宗元与刘禹锡同属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又同时被贬,可以说柳宗元与刘禹锡是志同道合。但是,韩愈与柳宗元作为同期为文者,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作为同朝为官者,政治主张和思想信仰却截然不同。柳在政治态度上属于变革派,韩则是保守的,他对柳宗元参与的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很不赞同,并严厉指责。柳是信仰佛教的,而韩愈一生以儒家道统观念的“卫道者”自居,极力排斥佛教,他曾因上论佛骨表反对宪宗迎接佛骨进宫供奉而被宪宗下令处死,幸得人相救才免于一死,但也因此被贬到距长安七千六百多里的潮州任刺史,直至穆宗即位才又内召为国子监祭酒。韩、柳作为同朝的不同政见者,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作为朋友和文友的关系。在柳子厚墓志铭中,韩愈对柳宗元的业绩、人品、文章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确实是“和衷共济”“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典范。字音仆道不笃(d)好言论(ho)辄哗笑之(zh) 炊不暇熟(xi)挈挈而东(qi) 如是者数矣(shu)邑犬群吠(fi) 大雪逾岭(y)吠噬狂走(sh) 呶呶者(no)咈吾耳(f) 烦愦(ku)冠礼(un) 荐笏(h)怃然(w) 怫然(f)恢恢然(hu) 佞誉(nn)诬谀(y) 剽而不留(pio)炳炳烺烺(ln) 偃蹇(yn)(jin)衒怪于群目(xun)辨形组词 解释加点的词语不以病乎:困辱。责成人之道:要求。明日造朝:上。应之者咸怃然:都。以轻心掉之:摆弄。本之书以求其质:依据。有馀以告:交互贯通。文学文化常识本文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试写出两篇此类文体的文章。_答案:书,即书信。如与朱元思书答司马谏议书。一、初步感知通假字不以病乎通“已”,太,甚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 通“仓皇”,惊慌的样子参之孟荀以畅其支 通“枝”,枝条,引申为条理古今异义为众人师且不敢古义:普通的人,一般的人。今义:多数人,大家。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古义:跑。今义:行走。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古义:用来的方法。今义:表示结果的连词。旁推交通古义:交互贯通。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现仅指运输事业。取其实而去其名古义:它的实质,实在的东西。今义: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一词多义固过病被患且然词类活用世果群怪聚骂:名词作状语,成群结队地。指目牵引:名词作动词,使眼色。又挈挈而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走。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非,以为快。假而以仆年先吾子:形容词作动词,比早,长于。乃知文者以明道:形容词作动词,阐明。吾子好道而可吾文:形容词作动词,肯定,认可。未尝敢以怠心易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易,轻视。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名词作动词,辅助。苟亟来以广是道:形容词作动词,扩充。文言句式甚不自是也:宾语前置句。而谁敢衒怪于群目:状语后置句。将以责成人之道:省略句。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省略句。本之书以求其质:省略句。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省略句。为外廷所笑:被动句。名句默写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二、深层探究作者是怎样叙述和评价韩愈的“因抗颜而为师”的?_答案:在文章的第二和第三段,作者叙述韩愈“因抗颜而为师”的社会背景与所受到的指责:“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言韩愈因反对不事师的坏风气,抗颜为师,而遭到笑骂攻击,以至于被逼得不能安其位。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深切的同情。然后以“蜀犬吠日”“越犬吠雪”设喻,不仅赞美了韩愈提倡师道的勇敢精神,斥责了那些群怪聚骂反对从师的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敢为师的苦衷和怕连累后学的心情。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是如何分层次自道为文的辛苦与心得的?_答案:从“始吾幼且少”到“或者其于道不远矣”为第一层,作者以自己创作上的前后变化,说明文章是用来“明道”的,而不是为了追求辞采声律。从文学的社会功用上,强调了“文以明道”的主张。从“故吾每为文章”到“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为第二层,谈创作态度和写作的方法技巧问题,是作者长期创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其作品得以成功的原因。“奥”“明”“通”“节”“清”“重”六个字,是作者提出的检验写作方法和技巧的三条标准,它们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互有补偏救弊的作用。从“本之书以求其质”到“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为第三层,谈关于学习历史遗产,借鉴前人创作经验的问题,作者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要出自五经,而写作方法则可以向子史百家广泛地吸取。从“凡若此者”到文章结尾为第四层,表示自己愿意相互交往,商讨学习为文之道,避师之名而就师之实,并再次委婉地表达了拒绝“欲相师”的意愿。怎样认识柳宗元“文以明道”的主张?_答案:柳宗元提倡“文以明道”,实际上是要求写文章宣传某种思想或主张,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为改革社会服务。他对创作的要求是作品的思想内容必须通过辞藻形式来表达,而辞藻形式必须为思想内容服务。因此,他不仅以“道”指导创作,以“道”指导为文,使“文以明道”,并用它去改造人,改造社会,进行革新,以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当他贬谪永州以后的创作就更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三、整体鉴赏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介绍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和写作经验:强调“文以明道”,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反对华而不实的唯美主义文风,作家的思想修养要坚实深厚,写作态度要严肃认真,写作方法要博采众长。这是一篇内容丰富、体会深刻的文学创作。文章最后表示只要能收到推广他的文学主张的实际效果,就不必担当为人师的虚名。作者对师道的论述,采用正话反说、寓理于事的手法,论说中穿插一些趣闻轶事,嬉笑怒骂,辛辣幽默。阐述文学主张则堂堂正正,洋洋洒洒,有一泻千里之势。对韦中立的答复,态度谦逊,措辞委婉,表现了作者平等待人、鼓励后学的长者作风。结构图解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记叙议论(二)文学主张“文以明道”中心主旨柳宗元在这封信中,论述了对师道的看法,反复强调“不敢为人师”,他虽赞扬韩愈“奋不顾流俗”“抗颜而为师”的精神,但又主张“取其实而去其名”,即不必讲求为师之名,应该注意为师之实;师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此外,柳宗元还总结了自己的写作经验,在信中系统地提出了关于散文写作的主张,重点阐发了“文以明道”的观点,也论述了关于写作的态度、技巧以及总结前人的经验、吸取各家的特长等问题,并把写作和作者的品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这种见解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写作特色这封信在写作上,体现了柳文说理之作以严谨胜,批判时政尖锐有力的特点。为了说明拒绝“欲相师”的理由,他首先说“仆道不笃,业甚浅近”,“未见可师者”,言自身条件很差,够不上资格当老师。我们仔细一想,这不过是文章大家的谦虚之辞,说说客气话罢了,并不是他拒绝“欲相师”的真正原因。所以只简略几笔带过。真正的原因是他“不敢为人师”,因此对这一点他反复加以申述,进行强调,从师道之衰的历史谈到目前的情况,而后者又是重点,故对后者又说得十分详细。先以韩愈“抗颜而为师”受到嘲笑打击为鉴;然后以蜀犬吠日、越犬吠雪为喻,说明自己不敢“衒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去为人师;接着联系艰难的处境,平时不为人师,都要意外遭人口舌,如果一旦为人师,则会招来更多的攻击;继而又以孙昌胤行冠礼而为外廷所笑为例,说明凡“独为所不为”都要遭到非难嘲笑。这样,就从历史根源、现实情况、社会风气、自己的处境诸方面,把自己“不敢为人师”的原因和道理,说得非常清楚明白、充分透彻。柳宗元既要提倡师道,又“不敢为人师”,不是很矛盾吗?怎样解决呢?于是他提出采取讲求师之实,不必讲求师之名的办法,这样做既可以免遭嘲笑攻击,又能达到行师道的目的,这样,把他“不敢为人师”的理由就说得更全面更严谨了。同时作者在阐说道理的过程中,对反对师道的人,不论从形象还是用词上,都无不透出批判的锋芒,把他们比作西蜀吠日、南越吠雪的狗,他们的群怪聚骂,如“越蜀吠怪”等等,作者的冷嘲热讽,尖酸辛辣,都见出其批判的尖锐和力量。全文转折层次颇多,结尾处又与前文回顾照应,是其结构严谨处。但单从文字来说,而后半篇反不如前半篇。前半篇转折处见波澜,譬喻中穿插议论,在左顾右盼之际,充分表现出作者的个性。后半篇概念化的成分较多,已变成论文了。一、基础知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荐笏(h)炽热(ch)好言论(ho) 仆道不笃(d)b怃然(w) 嗔怪(chn)呶呶者(no) 邑犬群吠(fi)c佞誉(nn) 砧板(zhn)咈吾耳(f) 吠噬狂走(sh)d诬谀(y) 毗邻(p)恢恢然(hu) 炳炳烺烺(ln)解析:选c。砧板(zhn)。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独韩愈奋不顾流俗 独:孤独b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 度:揣度,推想c则固僵仆烦愦 愦:糊涂,昏乱d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 却:退后解析:选a。独:惟独。与下列两句中加点实词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群怪聚骂指目牵引a素善留侯张良 非能水也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天下云集响应c辱书云欲相师 却匈奴七百余里d不耻相师 履至尊而制六合解析:选a。例句中的怪:形容词用作动词,责怪。目:名词用作动词,使眼色。a项中的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友善,友好。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故选a。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b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本之书以求其质c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d辱书云欲相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解析:选a。连词,都表修饰。b.前“以”,介词“因”;后“以”,介词,“来”。c.前“虽”,副词,“尽管”;后“虽”,副词,“即使”。d.前“相”,人称代词,“我”;后“相”,人称代词,“别人”。柳宗元不愿意“为师”的原因主要是()仆道不笃,业甚浅近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谁敢衒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增脚气病,渐不喜闹今之世,不闻有师自谪过以来,益少志虑abc d解析:选a。注意是主要原因。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句训诫是作者不敢轻易为人师的一个重要原因。b作者把作师说的韩愈比作“蜀之日”,把嘲笑韩愈的众人比作吠日的蜀犬,表现了他对世俗的鄙视与愤慨。c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他散文创作的主张,认为文章的重要作用就是“明道”,而不能单纯追求文采和音律。d在文章最后,作者为了避免招致“越、蜀吠怪”和外廷的嘲笑,婉言推却了韦中立“相师”的请求。解析:选d。“婉言推却”错。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衒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犯笑侮 犯:触犯,这里是冒着、顶着的意思b因抗颜而为师 抗颜:指态度严正c余以为过言 过:过失、错过d被南越中数州 被:覆盖解析:选c。过:过分,过于。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其皆出于此乎c又挈挈而东泉涓涓而始流d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而谁敢衒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解析:选c。都表修饰。对文中“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比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歌颂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b抨击诋毁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的行为,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c表露作者完全赞同和支持韩愈有关师道的主张和实践。d说明自己被贬永州的处境,表达对世风日下的不满之情。解析:选c。作者没有自喻高洁的品德,也没有说自己被贬永州的处境。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译文:_(2)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译文:_答案:(1)世上果然有不少人聚在一起责怪辱骂他,手指目视牵强附会地攻击他,而且增添了不少毁谤的言辞。(2)然而雪与太阳哪里有什么过错呢?狂叫的不过是狗罢了。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复鲁絜非书姚鼐絜非先生足下:相知恨少,晚遇先生,接其人,知为君子矣;读其文,非君子不能也。尝论古今才士,惟为古文者最少,苟为之必杰士也。况为之专且善如先生乎?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值其时其人,告语之体,各有宜也。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有弗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且夫阴阳刚柔,其本二端,造物者糅而气有多寡进绌,则品次亿万,以至于不可穷,万物生焉。故曰:“一阴一阳之为道。”夫文之多变,亦若是已。糅而偏胜可也;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今夫野人孺子闻乐,以为声歌弦管之会尔;苟善乐者闻之,则五音十二律,必有一当,接于耳而分矣。夫论文者,岂异于是乎?宋朝欧阳、曾公之文,其才皆偏于柔之美者也;欧公能取异己者之长而时济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观先生之文,殆近于二公焉。抑人之学文,其功力所能至者,陈理义必明当,布置取舍,繁简廉肉不失法,吐辞雅驯不芜而已。古今至此者,盖不数数得。然尚非文之至。文之至者通乎神明,人力不及施也。先生以为然乎?(节选自惜抱轩文集)【注】告语:一种文章的体例。廉肉:肥瘦,此指文章的繁简。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接其人,知为君子矣接:接触b值其时其人 值:遇到c讽其音 讽:讽谏d糅而偏胜可也 糅:夹杂解析:选c。讽:朗读。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d。a项,其:代词,可译为“您的”。其:代词,可译为“它的”。b项,而:并列连词,可译为“又”。而:转折连词,可译为“却”。c项,则:连词,可译为“就”。则:连词,可译为“却”。d项,两个“于”,引进用来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与”等。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姚鼐认为絜非先生如果专门从事古文的写作,就会写得很好,会是一位当时少有的才华杰出的长辈。b姚鼐根据阴阳刚柔是天地之道,认为文章是天地的精华,它也体现出这天地之道来。c具有阳刚之美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就气势磅礴,具有阴柔之美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就清新幽美。d阴阳刚柔虽只有两样,但互相夹杂,能产生出数不清的品次来,因而文章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解析:选a。文中不是从假设的角度说的,而是肯定絜非先生专门写古文,并且写得很好,是杰出的人。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况为之专且善如先生乎?译文:_(2)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译文:_(3)欧公能取异己者之长而时济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译文:_答案:(1)何况像先生这种专门写古文,又能写得这样好的人呢?(2)那对于人呢,像登临高处眺望远方,像当了君王让万人朝拜,像击鼓激发上万勇士去战斗。(3)欧阳修能够吸取和自己不同的人的长处,时常弥补着自己文章的不足;曾巩能够避免自己的短处而不犯错。【参考译文】絜非先生:(我)知心的朋友很少,到晚年才遇到您,刚接触您,便知您是个君子;读了您的文章,(更)觉得不是君子必不能做到。曾经谈论自古至今的才士,能写作古文的最少,如果能写作古文,便是才士中的杰出的人了。何况像先生这种专门写古文,又能写得这样好的人呢?姚鼐(我)听说天地之道,只是阴阳刚柔罢了。文章是天地的精华,是阴阳刚柔之气的表现。只有圣人的话,是融合阴阳刚柔二气而不偏重的。但是易经诗经尚书论语上所记载的,有时也可以分出刚和柔。遇到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说话、表达也有适宜的方式。从诸子以后,所做的文章,没有不有所偏重的。那些得到阳刚之美的人,他们的文章就像雷霆,像闪电,像长风出谷,像高山峻岭,像大江决堤,像骏马奔腾。那光彩,像明亮的太阳,像(燃烧的)火,像金铁。那对于人呢,像登临高处眺望远方,像当了君王让万人朝拜,像击鼓激发上万勇士去战斗。那些得到阴柔之美的人,他们的文章就像初升的太阳,像清风,像云,像霞,像烟,像幽深的树林,曲折的涧水,像微动的水波,像荡漾的流水,像珍珠玉石的光彩,像鸿鹄的鸣叫声传到天空。那对于人呢,高远得像叹息,深远得像有所思虑,温和得像欢喜,凄伤得像悲戚。看了那文章,朗读了那声韵,那么作文章的人的性情形状,都是不同的。(再说那)阴阳刚柔,根本只有两样,造物者把它夹杂着,而气有多有少有进退有消长,那么就会多达成亿成万,以至于不可胜数,万物就生发出来了。所以说:“一阴一阳就是天地之道。”文章的变化多端,也像这样罢了。夹杂二气而偏重一方是可以的;如果是偏胜到极点,一种有而另一种完全没有,还有那些刚不足以为刚,柔不足以为柔的,都不可以说是文章。现在农夫或小孩听音乐,认为是声歌弦管聚集罢了;如果会音乐的人听了,那么五音十二律,一定合于其中的一个,一听到声音,便可以分辨清楚了。说到评论文章,难道和这听音乐的事两样吗?宋朝欧阳修、曾巩的文章,都是偏于柔美一方的;欧阳修能够吸取和自己不同的人的长处,时常弥补着自己文章的不足;曾巩能够避免自己的短处而不犯错。我看您的文章,差不多接近这两人了。不过人们学习作文章,他们的功底所能做到的,无非是陈列义理确保明白而恰当,布置取舍(文章内容),繁简都能不失文法,言辞文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三沙事业单位真题
- 2025江苏泰州市泰兴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4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节能、高效果蔬保鲜装置项目建议书
- 2025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55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甘肃省卫生健康委系统招聘5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广东韶关市乐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滁州南谯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驱肠虫药项目发展计划
- 土地使用证转让协议
- 2025贵州安顺市平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3至6年级知识点归纳
- 山东电力系统调度规程
- 《无人机航迹规划》课程标准(高职)
- 医疗神经外科、胸外科品管圈成果汇报课件:提高管道固定有效率
- 高中生物必修1知识点清单
-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具设计
- 新生儿亚低温治疗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 章义伍-流程为王
- 《事业编制人员入职信息填写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