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哲理诗阅读PPT课件_第1页
宋代的哲理诗阅读PPT课件_第2页
宋代的哲理诗阅读PPT课件_第3页
宋代的哲理诗阅读PPT课件_第4页
宋代的哲理诗阅读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蕴含哲理的宋诗,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石柱中学曹明涛2015.12.2,.,3,泛舟朱熹,题西林壁苏轼,登飞来峰王安石,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观书有感朱熹,.,4,题西林壁苏轼,.,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哲理】,.,6,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注释】千寻:极言塔高。古以七、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7,【主旨】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后人常用“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来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的道理。,.,8,.,9,【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游山的人白白的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万重山的圈子里以后,一座山让你经过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主旨】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要对前面的困难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应不断进取。,.,10,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用了拟人手法,化静为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性格,使静止的万山变得活动了起来。,.,11,写景,议论,.,12,【主旨】这首诗表面描写景物,实际写了作者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借景喻理)。暗喻要使自己的心灵澄明,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13,.,14,【译文】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主旨】朱子此诗以泛舟作比喻,深含哲理。一方面可用来比喻悟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