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ppt_第1页
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ppt_第2页
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ppt_第3页
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ppt_第4页
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神华乌海能源公司救护大队路贵珍,一、主要用途:本呼吸器主要用于矿山救护队员在从事救护工作时,对其呼吸器官的保护,使其免受有毒、有害气体的伤害。二、构造:呼吸器主要由高压、中压、低压系统和其它四部分组成:1、高压系统:氧气瓶、压力表、手动补给阀、自动关闭阀、减压器高压腔、报警器高压腔;2、中压系统:安全阀、自动补给阀、减压器中压腔、报警器中压腔;3、低压系统:正压气室、排气阀、冷却器、清净罐、呼吸两阀、呼吸两管、面罩;4、其它包括:外壳、附件(工具背具)。,三、各主要部件的作用构造工作原理:1、全面罩使用时与呼吸两管连接;内嵌有呼、吸两阀;构造:主要由口鼻罩、眼窗、保明片、发话器组成;a、口鼻罩:罩住口和鼻;呼吸在口鼻内进行;呼、吸两小阀的作用:减少全面罩死腔部分;b、发话器内嵌有发音膜,讲话时发音膜传递声音,进行讲话时声音要比平时小,不要大声的喊;讲话要清晰、缓慢不要说的太快,以免传出的声音失真。c、眼窗上装有保明片:以保证使用时不上雾气,在不失效的情况下可重复使用。2、半面罩:使用时与呼吸阀仓连接;靠压紧橡胶膨胀来固定;仓内装有呼吸两阀;,3、清净罐:利用化学收剂吸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2。a、装药时利用压实器将药品装满装实,否则容易发生通路现象,使呼出气体中的CO2不经过药品吸收直接进入呼吸循环;b、药品重量2公斤;呼吸器储存半年以上更换CO2吸收剂;4、冷却器:用于冷却被吸入的空气,以降低吸气温度构造:1、外壳2、冷却剂罐3、1.2Kg冷却剂4、密封圈5、堵头工作原理:当冷却器在使用前在冰箱内冷冻8h以上装入仪器,吸气时气体沿冷却罐外表与外壳之间的间隙流动,从而降低吸气温度。在环境温度低于25时,保持吸气温度低于35(人体温度)。,5、减压器:将高压氧气降至0.550.65MPa的中压,然后经过定量供氧以1.50.1L/min低压流量向正压气室供气。反作用式减压器,当气瓶内氧气压力降低时,定量供氧反而相应增加。构造:1、壳体2、阀门装置(阀座、弹簧、阀杆、固定螺母)3、压阀螺母4、隔膜5、垫圈6、压盘7、调节弹簧8、中心圆盘9、异形螺母10、调节帽11、止动螺丝12、过滤网工作原理:当氧气瓶关闭,氧气不再进入减压器时,调节弹簧通过压盘和隔膜作用于螺母阀杆上,使阀门离开阀座,当氧气瓶打开时,氧气经过滤器沿壳体的通道和阀杆与阀座的缝隙进入减压器膛室,当减压器膛室中的压力升到0.55-0.65MPa时,膜片在此力的作用下,压缩调压弹簧,从而使阀杆产生向膜片组方向移动,这样便从减压膛室内连续输出流量为1.50.1L/min的氧气,减压器工作时,其整个系统处于一个动平衡状态。阀杆与阀座之间间隙增加时,氧气流量增大反之减小,6、自动补给阀:当定量供氧不够工作人员需要量时,此时联结排气阀的橡胶垫堵住喷嘴及由它直接向气室内输送氧气。(此时定量供氧转为动力气流)其流量100L/min。构造:1、外壳及喷嘴2、密封套3、密封圈4、调节螺母5、弹簧6、阀座7、带定量孔的阀杆8、过滤网9、压网螺丝10、垫圈11、输氧接管(压网接头)工作原理:当呼吸循环系统内压力降至50245pa时,软囊硬壁上的胶垫在此作用下喷嘴被封闭,从而定量供氧停止。在工作室内造成压力升高时,促使密封圈下压,使阀门打开,氧气经减压器阀门通道进入正压气室,当循环系统压力超过50245Pa时,胶垫离开喷嘴恢复定量供氧,阀门自动关闭,自动供氧停止。,7、自动排气阀:排出多余气体的自动排气装置。排气阀安装在气囊的衬板上,它是一个双阀密封定压排气的结构形式,即在一个阀杆中间,存在两个阀,来保证系统的密封性。构造:1、密封圈2、按钮3、弹簧4、阀座5、上盖6、过滤器7、阀芯8、胶帽工作原理:当呼吸器系统中的压力达到400-700Pa时,气囊向外壳方向运动,这时按钮与外壳接触,弹簧被压缩,第一阀开启,随后由弹簧的作用力传给第二个阀,第二个阀的弹簧同样被压缩,这时第二个阀开启,这样完成整个排气过程。,8、正压气室:贮存一定容积的新鲜空气,供佩用者呼吸。使用加载弹簧随着软囊硬壁的运动而跟踪运动,并施加不同的作用力,以保证呼吸系统的正压性能。构造:1、密封盖(密封圈)2、自动补给阀3、排气阀4、加载弹簧5、软囊(排气阀气孔)工作原理:随着佩带者呼气或吸气带动软囊运动,从而改变正压室的有效容积,呼气时气室容积增大,压力也增大。当压力减小到一定值时,硬壁上胶垫堵住喷嘴自动补给阀开启,向气室内补充氧气。,9、手动补给阀:当减压器定量孔及自动补给供给氧气不够工作人员需要量时,或其它紧急情况可按压手动补给阀使气体直接进入气室;构造:1、壳体2、阀座3、弹簧4、锁母5、阀杆6、固定螺母7、隔膜8、垫圈9、推杆10、手柄工作原理:用手指按压手柄,推杆应力于隔膜传给阀杆弹簧压缩阀门离开阀座,氧气进入手动补给室再进入气室,此时手动补给阀室压力升高又经隔膜给按压力以反作用,当手指离开,阀门自动关闭。,10、安全阀: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减压器膛室内的压力超出允许值时,阀门自动离开阀座,氧气从减压器膛室经阀座和调节帽输出孔排出,使减压器泄压,以起到超压保护作用。开启压力为0.761.8MPa。注(安全阀经出厂调定后不准随意拆卸调整)规定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为减压器正常压力的1.22.5倍。,11、自动关闭阀:当压力表导管或压力表损坏漏气时,自动关闭阀前后突然造成压力差而自动关闭切断气源,以防止浪费氧气。注:工作时如阀门关闭无压力显示时,要注意报警器声响关闭阀关闭一次的必需更换阀门。构造:1、连接压垫螺丝2、密封圈3、调节螺丝阀4、锁母5、带孔硬胶心阀门6、调节螺丝阀7、密封圈8、锁母9、堵头螺丝10、密封圈工作原理:调整关闭阀氧气入口的螺丝阀,使其控制氧气通过量大小;调整硬胶心阀门的螺丝阀,来控制阀门的关闭速度和力度;正常工作状态时,喷嘴出来的氧气通过阀门中间孔进入阀门与堵头之间的腔室,压力平衡;一旦出现泄压,阀门在压力作用下滑向喷嘴并接触,氧气通过阀门中间孔进入膛室,在压力作用下阀门紧压在喷嘴上呈关闭状态,氧气不能泄漏。,12、报警器:当氧气瓶压力下降至46MPa时,该报警器会发出约3090S不低于90DB的声响,以此提醒佩用者尽快更换气瓶或退出灾区。构造:1、报警器接头2、O型圈61.8;3、哨管4、哨管头5、弹簧6、阀杆7、调整螺杆8、调整垫工作原理:平时阀杆呈关闭状态,当打开氧气瓶时,高压氧气进入高压腔,氧气推动阀杆移动弹簧压缩,阀杆上第二个O型圈离开壳体密封面,同时中压气体瞬间进入,通过阀杆中间的四个气槽,经哨管发出声响;随着高压氧气的不断输入阀杆继续移动,弹簧被压缩,致使阀杆端头的密封垫,压在调节螺杆的喷咀而密封,停止报警;,随着氧气压力的不断下降,直至46MPa时,阀杆在弹簧伸长和中压气压的作用下,产生移动,使阀杆端头的密封垫离开中压喷咀,气体经阀杆气槽进入哨管发出声响,待第二个O型密封圈进入壳体的密封面时约3090秒报警停止。报警器的技术要求:1、报警器在20MPa时,1分钟内不得漏气;2、当余压报警压力小于4.5MPa时,通过调整垫调整;3、调整哨管位置使报警声90dB;4、报警时,报警耗氧量不大于10L/min;5、报警起始压力为51MPa。,四、工作原理:工作时,首先打开氧气瓶开关,气体经减压器减压后连续流入正压气室。当使用者吸气时,气体由正压气室,流经冷却器,使气体降温后,再经吸气软管、吸气阀后进入面罩内而被使用者吸入。当使用者呼气时,呼出的气体经呼气阀、呼气软管进入清净罐,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钙吸收后,气体重新进入正压气室,便完成了整个循环。呼出的气体进入正压气室后与来自气瓶中的氧气混合再次参加呼吸循环,如有多余气体经排气阀排出,依次反复循环下去。,供氧途径与方法:1、供氧途径有三条:a、定量供氧途径:当气瓶开关打开时,氧气经减压后以1.4L-1.8L/min连续供给呼吸舱,b、自动补给供氧途径:当从事重体力劳动时,呼吸量较大,流量不能满足呼吸要求,呼吸舱内气体压强不断降低,正压弹簧推动膜片,开启自动补给阀以100L/min补充氧气;C、手动补给供氧途径:当使用者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呼吸不畅,或自动供氧系统出现故障时,使用者可按动手动补给阀,以80Lmin补充不足的氧气。2、供氧方法有三种:a、定量供氧方法b、自动供氧方法c、手动供氧方法,五、主要技术参数:1、额定使用时间为4小时;2、质量(使用状态)为15Kg;3、外形尺寸:560405170mm4、3升氧气瓶充填20MPa氧气,贮存氧气量为600升;5、定量供氧量为:1.50.1L/min;6、自动补给开启压力:50170Pa;7、自动排气阀开启压力:400700Pa;8、自动补给供氧量100L/min;9、手动补给供氧量80L/min;10、报警器报警压力51MPa,时间30-90秒;90dB。,六、使用前检查:1、检查呼吸器各部件连接口是否妥当,有无松动;2、观察氧气压力是否达到规定18MPa;3、检查定量供氧、自动补给、手动补给、排气是否正常;4、检查报警器工作是否正常;5、面罩眼窗上的保明片是否清晰;6、装好冷却器更换冷冻过的冷却器。,七、使用后处理:1、拆卸低压系统各部件清洗、消毒、擦净、晾干;2、各部件橡胶密封圈擦净,并涂薄硅脂,如有损坏及时更换;3、面罩眼窗外部用消毒水洗干净,内部用布擦干净。4、充填氧气压力为18MPa以上;5、无论使用时间长短都必须更换CO2吸收剂,不使用的呼吸器每半年更换一次药品;6、组装呼吸器时,要注意各部件密封圈是否齐全完好无损;7、将备用冷却器放入冰箱,冷冻8小时以上。,八、维护保养:1、高压部分气密检查:向高压系统施加20MPa压力开瓶用肥皂水涂于各高压联接口,看是否漏气;2、低压系统气密性检查:(1)正压情况下水柱压力为784Pa时(80mmH2O),一分钟内压力下降值不超过29.4Pa(3mmH2O)。(2)负压水柱压力为784Pa(80mmH2O)时,一分钟内压力上升值不超过29.4Pa3mmH2O。(3)自动排气阀开启压力值应在400-700Pa范围内;(4)自动补给阀开启压力应在10-245Pa范围内;(5)定量供氧应在1.50.1L/min范围内;(6)经常检查呼吸阀两膜片是否粘连。,拆卸:1、首先将全面罩取下;2、取下呼吸仓,打开呼吸器盖,取下呼吸两管3、将清净罐与正压气室的连接口卸开,拉开胶布取下清净罐;4、将冷却器取下注意各接口的密封圈;5、卸下氧气瓶。6、卸下气室,然后取下软囊。组装顺序与拆卸相反。,呼吸器校验仪,1.自动排气阀开启压力:400pa700pa检测方法:将呼吸器的呼吸两软管分别连接在检测仪的通气口和水柱压力计接口上。将气泵开关打开(拉出),变换阀调至正档(推入),开启电源,给系统内慢慢泵气,同时观察水柱压力计。等压力计水柱不再上升时,读出压力值,即为排气值。2.自动补给阀开启压力:50pa200pa检测方法:进行完排气测试后,直接将变换阀调至负档(拉出),开始抽气,同时将氧气瓶打开,观察水柱压力计,待水柱不再下降,同时听到呼吸舱内有补气的声音时,读出压力值,即为自补值。,用校验仪检测氧气呼吸器的四项指标,3.检测流量:1.4L/min1.8L/min检测方法:将呼吸舱盖打开,取出清净罐,露出定量孔,用定量孔罩罩住定量孔(另一端连接小流量计),用木舌片从呼吸舱侧面的缝隙中插入(顶住膜片,防止自补开启,浪费氧气)。开启气瓶,从小流量计上直接将流量读出。4.整机气密性:1000pa,一分钟不下降30pa。检测方法:连接方法与1中相同,用专用的顶杆从呼吸器背面的孔中插入(顶住排气阀,避免排气)设置在正压泵气挡开始泵气,待水柱上升到1000pa时,迅速将气泵开关及电源关闭。待液面稳定后开始计时。观察一分钟,如下降不超过30pa,即为合格。如有需要可通过气泵开关将水柱液面调整到某一定值。,正压氧气呼吸器席位操作顺序:,说明:,说明:,HY-4呼吸器席位操作操作员空白试验卡,一、目检,1.检查面罩:所有的零部件是否磨损、缺陷、损坏、各种带子是否打扭、口鼻罩接头接错或没入位、螺丝松动等现象。,2.检查背带.胸带.腰带:所有的零部件是否有磨损、缺陷、损坏、各种带子是否打扭、接头接错或没入位、螺丝松动等现象;,3.检査面罩接头密封圈和呼吸两管及加固环.带:是否有磨损、缺陷、损坏、,4.检查外壳及卡子螺丝:是否有磨损、缺陷、损坏、,5.打开上盖检查内部:所有的零部件是否磨损、缺陷、损坏、各种带子是否打扭、接头接错或没入位、螺丝松动等现象.逐件检查.,二.检查低压系统气密性,1.检查呼吸软管与呼吸仓接头:是否接头接错或没入位、,2.检查呼气软管与气仓接头:是否接头接错或没入位、密封圈丢失损坏及装药囗和药品。,4.检查吸气软管与冷却罐的接头:,3.检查气仓软管与冷却罐的接头:,5.打开冷却罐检查冷却器内件密封圈,6.打开气仓盖检查气仓盖及清净罐密封圈:,8、排气阀与软囊的联结及排气阀阀门,10.检查氧气瓶联结口.固定带是否松动.丢失,7.卸下气仓检查气仓与软囊的联结:,9.检查自动补给阀蛇型压片:,三.检查高压系统的气密性,1.装上氧气瓶打开氧气瓶观察压力表:,2.听高压系统有无跑气声:,3.检查自动、手动补给有无声音:,4.关闭氧气瓶检查佘压4-6Mpa报警:,6.联接大面罩:,5.盖好上壳:,1.更换和被更换者按战斗准备着装并佩用呼吸器,佩戴矿灯,更换过程中被更换者面罩不得有漏气现象。准备好带防尘盖的备用氧气瓶(压力18Mpa以上)。2.操作顺序:检查人员发令后,被更换者立即背向操作人员蹲或跪下,操作人员打开扣锁卸下上壳打开氧气瓶绑带-按手动补给阀至排气阀开启关闭氧气瓶开关,-再按手补卸压卸下氧气瓶拧下备用瓶防尘盖迅速开关备用瓶开关听到气流声装上备用瓶打开气瓶开关观察氧气瓶压力18Mpa以上-再次按手动补给阀至排气阀开启上好氧气瓶绑带上好外壳扣锁举手示意。3.记时方法:从检查人员发出“开始”口令开始计时,到更换后再次按手动补给阀止表。60s按完成。,一.更换氧气瓶,能熟练地将4h氧气呼吸器更换成2h正压氧气呼吸器,60s按程序完成操作顺序:1、三人一组进行一次性更换,其中1人为遇险者,另2人为操作者,分甲.乙,甲在遇险者身前,乙在遇险者身后。2、听到检查人员下达“开始”命令或遇险者打求救信号后,甲将两小时呼吸器至于遇险者前面,将两小时呼吸器上壳体贴于遇险者并直立放置,正确安装全面罩,然后将面罩向内翻转一周,一只手将面罩头带松开并向外翻,然后将面罩鄂窝对准下巴,同时用另一只手托住遇险者的后脑部。,二.4h呼吸器更换正压2h呼吸器,3、乙在甲工作的同时摘下遇险者的安全帽,解开遇险者的呼吸器的腰带(胸带),解(松)开头带,在甲将面罩鄂窝置于遇险者下巴时,迅速取下遇险者的面罩,经遇险者头顶部摘下,然后迅速用双手将两小时面罩的头带从头部的上前方往后下方拉下,紧固头带,将面罩给遇险者戴正。紧固面罩的同时,甲迅速打开两小时呼吸器气瓶开关,按手动补给阀使氧气充满气囊。4、更换后,乙将故障呼吸器从遇险者身上取下,关好氧气瓶开关,戴好安全帽和矿灯,甲将两小时呼吸器从遇险者头部迅速翻过,乙协助将呼吸器背好,甲将两小时呼吸器腰带、胸带系好后举手示意。计时方法:从检查人员发出“开始”起表,到更换后打开氧气瓶按手动补给阀止表。,Biopak240战前检查顺序入井准备的顺序为:闻警出动到达事故现场后,全小队携带必要的技术装备下车,列队待命。中队指挥员向小队长发布“进行战前检查”的命令后,跑步向上级指挥员领取任务。报告词是“报告首长:中队第小队,奉命来到,请指示。队长”。在首长宣布任务后回答“是”,跑步到小队侧前方,向小队布置任务。小队长接到中队指挥员发布的战前检查命令后,立即组织队员列队(装备可放置身前),并宣布“战前检查”。1.检查整机完好性及附件:用手摸眼看的方法检查各部位的卡子、接头、开,关、螺钉和背带上的固定销等,是否松动和滑落、背带是否磨损、连接是否正确。发现松动滑落连接不正确及时紧固复位。(小队长观察每个队员整机完好性、副小队长观察小队长的整机完好性),(附件如联络绳、面罩兜等)。2.检查自动补给阀的开启和余压报警:联接呼吸器和面罩,将矿帽置于头后戴上面罩后复位,打开气瓶开关,当打开气瓶开关后,瞬间能听到补气声和余压报警声。说明自动补给和余压报警工作正常。3.检查呼吸阀的灵活性、呼吸两阀逆向气密性和面罩接口气密性:戴好面罩作短促呼吸,呼吸阻力不大则为良好。用手捏住吸气软管深吸气,吸不进气,说明呼,气阀及面罩气密性良好;用手捏住呼气软管,然后呼气,如不漏气说明吸气阀及面罩气密性良好。4.检查定量供氧和整机气密性:根据呼吸程度判断定量供氧流量是否正常。在正常呼吸状态下,自动补给阀不开启说明气密性良好。5.检查手动补给和排气阀的开启情况:用右手拇指瞬间按压手补的按钮,能听到补气声,证明手动补给动作正常。先用手补充气,当呼吸仓充满后,然后做一次深呼气,排气阀能自动开启,说明排气阀工作正常。6.检查氧气压力显示:右手握住压力表,观察停止上升后的压力值,压力大于18Mpa为合格。关闭氧气瓶,摘掉面罩.,7.战前检查的报告内容为:小队长问:“装备”。小队人员齐声回答:“齐全”或有问题答“不齐全”;小队长再问:“仪器”。队员依次回答:“x号队员仪器完好,氧气压力xxxx”。检查完毕后:小队长向中队指挥员报告,并领取任务。报告词是:报告首长,第小队实到人,装备齐全,仪器完好,最低气压,请指示。小队长。中队指挥员发布命令后,小队长回答“是”,然后向小队宣布任务。最后问:明白吗?”全小队回答:明白。此时小队应成立正姿势。,复习题:1.HY4正压氧气呼吸器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2.HY4正压氧气呼吸器自动补给阀的作用是什么?3.HY4正压氧气呼吸器工作原理是什么?(或画出四小时氧气呼吸器气体循环图),4、HY4正压氧气呼吸器氧气有哪几条供氧途经及方法?5.HY4正压氧气呼吸器氧气下降过甚的原因是什么?6.用校验仪检测氧气呼吸器的四项指标是什么?7.HY4正压氧气呼吸器战前检查的程序包扩哪些?,一、用途:1、在窒息区狭窄巷道中进行工作;2、由矿井发生事故地点,向外救护遇险人员时,供遇险人员佩用;3、用作军事化矿山救护队每个小队备用呼吸器;4、在工厂煤气发生站,救护人员佩用及工作人员当自救器用。,二、构造:1、复面及呼吸软管2、呼气阀3、吸气阀4、压力表5、清净罐6、气囊7、高压管8、排气阀9、减压器10、氧气瓶11、手动补给阀(杠杆)12、哨子13、外壳,三、主要部件的作用构造及工作原理:1、呼、吸两阀:具有单向导气性的自动活门:构造:1、阀壳2、锥形弹簧3、压阀螺丝4、云母片2、清净罐:装药量1.11.3Kg清净罐下端有一装脱脂棉的环圈,用来吸收水份;3、气囊:储存一定容积的新鲜空气,以供佩带人员呼吸用。气囊容积为2.7升,有效容积利用到85%即2.785%=2.3升。上端与吸气阀联结,侧端与清净罐联结,中间与减压器定量孔联结,下端有一挂环,挂在外壳上;气囊中橡胶带的作用:当气囊处于负压情况下,前后两壁同时向中间的橡胶带靠近,而使气囊的有效容积利用到85%;,4、自动排气阀:减压器供给气囊的氧气量,超过工作人员需用量时的一种自动排气装置。构造:1、阀壳2、连接杆3、橡胶垫4、垫圈5、压垫螺母6、弹簧7、锁母8、调节帽9、阀座10、阀架11、云母片12、胶皮垫。工作原理:当气囊内压力一升到2030mmH2O时,气囊膨胀自动排气阀锁母顶住杠杆,使连接杆上的橡胶垫离开阀座,多余气体由此排出,当也囊压力下降到20-30mmH2O以下时,锁母离开杠杆,借弹簧的作用,橡胶垫又压紧阀座,恢复关闭状态,排气阀下部装有云母片,紧帖于阀座上,由于它具有单项导气性,不使外界气体进入气囊。,5、减压器:把高压氧气降压为0.250.3MPa后,再经定量孔进入气囊,不论氧气瓶压力大小,这一给气量的变动范围始终保持在1.11.3升/分之间;构造:左膛室:1、卡盘2、胶皮隔板3、压盘4、盖子5、垫圈6、中心圆盘7、主弹簧8、调节螺帽9、锁母。右膛室:1、硬胶心阀门2、副弹簧3、两个中心圆盘4、钢纸垫5、堵头螺丝。中间:1、两根铜棒(传动杆)2、定量孔3、过滤网工作原理:当高压氧气由喷咀流入,到达右膛室,膛室内压力上升,右弹簧伸长,铜棒向左移动,左弹簧被压缩,当压力大于0.25-0.3Mpa时,阀门关闭,氧气停止流入,当膛室内压力降低,左弹簧伸长,右弹簧压缩时,阀门就开启,因此,通过减压器的氧气压力虽然有很大变化,但在减压器中的氧气压力始终保持在0.25-0.3Mpa之间,以每分钟1.1-1.3L的流量向气囊供气。,6、自动补给阀:当减压器定量孔供给气囊的氧气量不够工作人员使用时,由减压器直接向气囊输送氧气,当气囊内的氧气够用时,阀门自动关闭。构造:1、硬胶心阀门2、阀杆3、胶皮隔板4、垫圈5、压垫螺丝6、螺母7、垫圈8、弹簧9、六孔压簧10、套环螺丝11、三棱片12、锁母13、杠杆14、杠杆螺丝工作原理:当气囊内压力降至1525mmH2O负压时,气囊硬壁下沉,杠杆借螺丝杆的支点作用,将三棱片提起,弹簧被压缩,阀杆(门)离开阀座,氧气就从减压膛室内经阀门直接进入气囊,其流量为60升/分以上,气囊内压力增加,硬壁重新抬起,弹簧伸长使阀门关闭,氧气停止进入气囊。(兼作手动补给阀门),四、主要技术参数:1、使用时间为2小时;2、一升氧气瓶充填20MPa,氧气贮存量为200升;3、定量供氧量为:1.11.3升/分;4、自动补给阀供氧量为:60升以上/分;5、自动补给阀开启压力为:-15-25mmH2O之间;6、自动排气阀开启压力为:2030mmH2O之间;7、清净罐装药量为:1.11.3Kg;8、总重量:7.6Kg。五、供氧途径与方法:1、供氧途径有两条:a、定量供氧途径b、补给供氧途径2、供氧方法有三种:a、定量供氧方法b、自动供氧方法c、手动供氧方法,六、呼吸循环系统图:,大气压力表排气阀吸吸气气复肺氧联减定阀软管气气瓶压量囊清呼呼净气气面部瓶导器孔罐阀软管管自动补给阀手动补给阀,七、拆卸与组装:拆卸:1、卸下氧气瓶;2、卸下呼吸软管;3、卸下清净罐;4、卸上清净罐上的呼气阀;5、卸下气囊与杠杆的联结螺丝;6、卸下气囊;7、卸下气囊上的吸气阀。组装相反顺序,八、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故障名称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各连接处漏气1、重新上紧或更换垫圈正压不气密2、排气阀漏气2、更换胶皮隔板上紧牛皮垫3、气囊有沙眼3、下水查明,修补1、自动补给阀压垫1、上紧压垫螺丝更换负压不气密螺丝未上紧或胶硬胶心压紧胶皮夹皮夹板老化板的螺丝2、排气阀云母片损2、重新整理阀架更换坏、阀架脱落云母片3、氧气瓶关闭不严3、将氧气瓶关严,否则更换硬胶心,故障名称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硬胶心压痕太深,1、更换胶心,将压压不住喷咀簧螺丝调紧2、压簧螺丝上的太松2、压簧螺丝往紧调或更换弹簧自动补给阀过早过晚3、套环螺丝及锁母上3、将套环螺丝及锁母的靠下向上调4、硬胶心离不开喷咀、4、更换胶心、将阀座阀座装的靠下向上调并固定5、压簧螺丝太紧5、将压簧螺丝松缓与阀槽平行,故障名称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自动排气早1、将调节帽及锁向下调自动排气早或晚2、自动排气晚2、将调节帽及锁母向上调1、流量小1、将减压器调节帽往紧调流量小、大2、流量大2、将减压器调节帽往松调3、流量不稳3、清洗减压器内部机械,1.应会:熟练地将4h氧气呼吸器更换成2h氧气呼吸器,30s按程序完成,2.操作顺序:(1)在应检小队中三人一组进行一次性更换,其中1人为遇险者,另二人为操作者。分甲乙,甲在遇险者身前,乙在遇险者身后。(2)听到检查人员下达“开始”命令或听到遇险者打求救信号后,甲将两小时呼吸器置于遇险者面前,呼吸器的下壳体对着遇险者,左腿在遇险者右侧,打开氧气瓶开关,按手动补给阀使氧气充满气囊后,拿起面罩接头盒,一只手将面罩向后翻边,取出塞子。一只手将面罩置于遇险者的下颌,同时用另一只手托住遇险者的后脑部。,.4h呼吸器更换负压2h呼吸器,(3)乙在甲工作的同时摘下遇险者的安全帽,解开遇险者的呼吸器的腰带(胸带),解开口具颈带,在甲将面罩置于遇险者下颌时,迅速取下遇险者面罩或口具,经遇险者头上部摘下,用双手的前四指扣住面罩翻边,迅速准确地将面罩给遇险者戴好;甲再次按手动补给使氧气充满气囊;乙摘下遇险者的四小时呼吸器。(4)摘下遇险者的四小时呼吸器后,甲将所换呼吸器的背带置于遇险者的右肩上系好(两小时呼吸器在被更换者的左侧);乙将所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