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后赤壁赋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3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5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一、字词积累1字音临皋(o)巉(chn)岩虬(qi)龙栖鹘(h) 凛(ln)乎 缟(o)衣戛(ji)然 翩(pin)跹(xin) 惊悟(w)2通假字以待子不时之须通“需”,需要予亦惊悟通“寤”,惊醒3一词多义(1)顾(2)危(3)适4词类活用行歌相答名词作动词,唱歌予乃摄衣而上名词作动词,上山掠予舟而西也名词作动词,向西飞羽衣翩跹名词作动词,穿羽衣横江东来名词作状语,从东面顾而乐之意动用法,以为乐5古今异义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古义:形容鹤鸣声。今义:形容声音突然停止。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古义:江山的景象。今义:大好河山。6文言句式(1)被动句草木震动(2)状语后置句步自雪堂(“自”是介词)二、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见“专题一留侯论”2写作背景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到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苏轼又两次泛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3相关知识“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写景,借景抒情。一、结构图解二、内容研读1在前后两次游赤壁的过程中,作者何以会由初游的“乐”转为再游的“悲”呢?明确(1)季节不同,景物相异。景物色彩由秋季的明朗清丽、平静悠远转为冬季的阴暗压抑、险峻肃杀。“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合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景物的阴森恐怖让苏轼联想到自己生活的政治环境,没有前途。截然不同的景物也使作者对世事转瞬变迁感慨不已,从而联想到自己一生大起大落,很自然地产生一种悲观的情绪。(2)只身一人登山,无友人相伴。“二客不能从”,此时此刻的孤寂与贬谪黄州前后险恶困窘、独立无援的处境何其相似。这种精神上的孤苦无依使独游的豪兴变为激越的悲哀,悲哀无法抑制,转为悲叹。2来到赤壁首先进入作者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由此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明确“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新,语淡而意丰。寥寥16个字,便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幽。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沉重感慨,也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作者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冲动。3文中的鹤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借梦中道士这一情节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你又如何理解作者在梦见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寻找道士一笔?明确鹤的象征意义:形貌出众,有高贵优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的化身这一情节,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梦是一种追求,但现实是可追求但未必能获得的。“不见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三、主旨归纳这篇赋是苏轼在三个月后再游赤壁时所作。前赋着重写水,后赋着重写山;前赋着重写秋景,后赋着重写冬景。在境界上,前赋安谧幽静,在消极中又有一种开阔旷达的胸怀。后赋惊险恐怖、迷离恍惚,特别是通过道士化鹤的幻觉给文章笼罩上了一层缥缈的气氛,反映出作者消极处世的人生态度。四、写法鉴赏这篇散文在写法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形散而神聚。全文以重游赤壁为线索,以景迁情变来谋篇布局,篇首对游前的叙述,篇中的横空孤鹤,篇末梦中的道士,这些细节的插入,看似与游赤壁关系不大,好似节外生枝,其实是散而不离主旨。作者被贬谪之后的思想是复杂的,儒、佛、道杂糅。从作者一生来看,当他仕途顺利时,他以儒家“入世”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写作。作者写此赋时的心情是苦闷的,因而借鹤喻己,借羽化的道士寄托“出世”之感。作者是用象征的手法,体现文章的主旨的。二是具有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横空掠过的一只孤鹤,梦幻中出现的羽衣翩跹的道人,都是作者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虚构出来的。作者的这种浪漫主义写法,是受庄子影响的结果。一、基础过关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顾而乐之,行歌相答行歌:即“歌行”,一种诗体b曾日月之几何 几何:多少c予乃摄衣而上 摄衣:提起下衣d攀栖鹘之危巢 危巢:危险的鸟巢解析:选b。a.行歌:边走边歌。c.摄衣:撩起衣服。d.危巢:高巢。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俯冯夷之幽宫 燕巢于飞幕之上b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c顾安所得酒乎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解析:选c。a.之:助词,的。b.从:动词,跟从。c.前“顾”:不过;后“顾”:反而。d.适:正好。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掠予舟而西也侣鱼虾而友麋鹿羽衣翩跹a和相同,和不同b和不同,和相同c和相同,和不同d和不同,和相同解析:选c。下:方位名词作动词,到。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西飞。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羽衣:名词作动词,穿羽衣。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归而谋诸妇 侣鱼虾而友麋鹿b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c以待子不时之须 醉则更相枕以卧d予亦悄然而悲 使之然也解析:选b。a.表承接/表并列。c.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修饰。d.的样子/这样。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用白描手法写景的一组是()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时夜将半,四顾寂寥曾日月之几何山鸣谷应,风起水涌a bc d解析:选a。没有写景。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 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岁十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初一b今者薄暮 薄:迫近c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识:认识d披蒙茸 披:拨开解析:选a。望:阴历每月十五日。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c。连词,表顺承。a.看/回头;b.结构助词,的/代词,他;d.代词,的人/代词,的地方。8对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的比较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赤壁还是那个赤壁,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境界。b前赤壁赋字字秋色,后赤壁赋句句冬景:两赋因季节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c后赤壁赋登山情景可惊可怖,与前赤壁赋风月水光的安谧幽静形成鲜明的对照。d前赤壁赋是作者以主客对答的形式发表的一篇议论,后赤壁赋则用道士化鹤的故事抒发超脱的情怀。写的都是舟中发生的实事。解析:选d。“道士化鹤”是虚写。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译文:(2)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译文: (3)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译文:答案:(1)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都已落光。人影映在地上,抬头就能看见一轮明月。(2)江中流水不断地发出巨响,江岸绝壁有千尺之高。山岭高峻,月亮显得小;江水退落,礁石露出。(3)时间已经快到半夜了,环顾四周,寂寞冷清,刚好有一只孤鹤,横飞过江面,向东飞来,翅膀像车轮那么大,就像穿着黑白衣裙,发出尖厉的长鸣,掠过我们的小舟又向西飞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屈原庙赋苏轼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传说中的黄河之神,即河伯)教之以上诉。历九关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不能救。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茕茕乎中浦。”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违国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免于后世?”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全身远害,亦或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注】曰惟:句首语助词。伊:助词。处死:处理死的方式。惊湍:惊人的急流。逝:发语词。沉吟:犹豫不决。退默:引退隐居。九关:九重天门。中浦:水滨。要:总结。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b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c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d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解析:选c。断句时把握专有名词、重点虚词,然后运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本题句末语气词“兮”后要断开,“悲夫”作为发语词,前面应该断开,则可排除选项a、d,再重点看实词短语,“去家千里”不能断开,则可排除选项b,正确选项为c。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也可以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如程氏子。这里可以译为“你”。b丹青:“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黄色和青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通称。c君子:古代对统治者和贵族男性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后来也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d区区:指微小,自称的谦辞;也可指一心一意,本文“嗟子区区”是一心一意的意思。解析:选b。“丹”指红色,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红色和青色。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采取“骚体赋”的形式写成的,是为了纪念“骚体赋”的创始人屈原而作,其词气与屈原作品有暗合之处。b本赋熔叙事、议论、抒情为一炉,叙写了江峡的崔嵬山峰、峭壁惊湍、江畔荒凉寂寞的屈原故居和屈原徘徊江上、怨慕楚王、思念故园的矛盾心情,抒发了作者追慕屈原高洁的人品,渴望匡时济世的情感。c苏轼认为,在艰难的人生旅途中,要同邪恶势力巧妙灵活地周旋,君子不一定要追求完美,保全生命,远离祸害无疑是正确的。d本文同离骚一样,大量运用句尾助词“兮”字,使文章唱叹有致,哀婉缠绵而又悲壮遒劲,读来使人有荡气回肠之感。解析:选c。c项,应为“保全生命,远离祸害,或许是正确的”。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茕茕乎中浦。译文:(2)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译文:答案:(1)我怀揣美玉、身佩香草而无处容身,只能在水滨孤独忧伤。(2)只有高尚的节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那些小人当然不是我的同类。参考译文:小船浮波顺流来到了楚地,经过屈原大夫生活过的遗居。我放眼眺望江上重叠的山峦,这便是你魂牵梦萦的故里。想当年,你再次被放逐南荒之地,曾渡过大江的汹涌巨浪。你离开家园跋涉千里,生无归宿啊死无墓地。悲哀啊!人当然都不免一死,可是决定怎样死却很不容易。你独自在江边徘徊不已,想离开人间又未拿定主意,俯首千丈峭壁,江中的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俄语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福建省三明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泉州市石狮市部分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61人(二)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9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西省财通供应链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劳务派遣制人员招聘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包头铝业面向中铝集团内部招聘103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5月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龙岩市新罗区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招商专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江西赣州市宁都县选调县内教师19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湖南郴州资兴市面向本市2025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土化专科层次人才培养医学生考核招聘1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消防喷淋系统设计合同范本
- DB32-T 4757-2024 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 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山西省太原三十七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 (幻灯片)世界各国国旗大全中文
- 物流地产发展前景分析
- 三年个人成长路线图: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
- 子宫动脉栓塞护理查房
- 员工上下班交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产品质量法-企业培训讲座
- 粮油品质检验与分析(第二版) 课件全套 第0-10章 绪论、粮食的理化特性与品质变化-粮油卫生检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