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虞美人上课PPT课件_第1页
李煜虞美人上课PPT课件_第2页
李煜虞美人上课PPT课件_第3页
李煜虞美人上课PPT课件_第4页
李煜虞美人上课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见过你的如画江山,走进李煜的虞美人,.,2,我知道,你曾想写下这样一句话,如有来世,我只愿在江南的青碧天下,撑一只船,烟雨任平生。不要这亡国昏君的千古骂名,也不要这词成天下的千古才名,.,3,李煜,.,4,简介,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5,李煜长得“天骨秀异,神气清精”(徐铉大宋左千牛卫上将军追封吴王陇西公墓志铭),“广颡,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宋陆游南唐书卷三后主本纪)。这在传统上是典型的帝王之相,“广颡,丰颊”是说额头宽广、脸颊丰满,典型的富贵之相;而“骈齿,一目重瞳子”则是说牙齿重叠、一只眼睛双瞳孔,这就是异相了,前者曾见于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的帝喾,后者则见于远古的舜帝和西楚霸王项羽。,其貌,.,6,.,7,徐铉大宋左千牛卫上将军追封吴王陇西公墓志铭中的李煜,可以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文艺全才:“精究六经,旁综百氏,常以周孔之道不可暂离,经国化民,发号施令,造次于是,始终不渝。酷好文辞,多所述作,一游一豫,心以颁宣,载笑载言,不忘经义。洞晓音律,精别雅郑。穷先王制作之意,审风俗淳薄之原。为文论之,以续乐记。所著文集三十卷,杂说百篇。味其文,知其道矣。至于弧矢之善、笔札之工,天纵多能,必造精绝。”徐铉没有夸张。李煜在为大周后所写的昭惠后诔中对于大周后和自己醉心才艺生活的描写,和这里徐铉对于李煜才艺的描写的对照,可以发现李煜“精究六经,旁综百氏”、“洞晓音律,精别雅郑”、“弧矢之善、笔札之工,天纵多能,必造精绝”是真实的。,其才,.,8,.,9,据说他续写过笔阵图,他的若干词章,就是以墨迹的形式流传后世的,可见人们对其书法的看重。一直到宋徽宗朝,内府保存的艺术品中,还收藏有李煜所绘的九幅图画:自在观音像一,云龙风虎图一,柘(zh)竹双禽图一,柘枝寒禽图一,秋枝披霜图一,写生鹌鹑图一,竹禽图一,棘雀图一,色竹图一。(宣和画谱卷十七)更为难得的是,李煜的书法、绘画在技巧上能融会贯通:“然李氏能文,善书画,书作颤笔樛(ji)曲之状,道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画亦清爽不凡,别为一格。然书画同体,故唐希雅初学李氏之错刀笔,后画竹乃如书法,有颤掣(ch)之状。而李氏又复能为墨竹,此互相取备也。其画虽传于世者不多,然推类可以想见。”(宣和画谱卷十七)错刀笔和墨竹的融合,正是李煜“书画同体”创作境界的一个代表。后来宋代书画皆绝的黄庭坚在次韵谢黄斌老送墨竹十二韵诗中特意注释,揭示李煜这种书法入画、颇具天才的创意:“世传江南李主作竹,自根至梢,极小者,一一钩勒成,谓之铁钩锁。自云:惟柳公权有此笔法。”而宋人都穆,更以自己所见,记叙了李煜墨竹超过宋代名家苏东坡的高妙:“昔之画墨竹者,称苏学士、文湖州二公之笔可谓妙矣,予犹恨其形似之拘也。此幅余家旧物,骤而阅之,但见其老干霜皮,烟梢露叶,而离披偃蹇(ynjin)若古木然,谛玩久之,始知其为竹也。世之评画者谓后主墨竹清爽不凡,别为一格,殆得之矣。”(宋都穆寓意编跋李后主墨竹),.,10,李煜行书手迹,.,11,徐铉在他死后为之作大宋左千牛卫上将军追封吴王陇西公墓志铭,其中对于李煜治国所作的评价,似乎可以称得上李煜的知己:本以恻隐之性,仍好竺乾之教。草木不杀,禽鱼成遂。赏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过惟恐其闻。以至法不胜奸,威不克爱;以厌兵之俗,当用武之世。孔明罕应变之略,不成近功;偃王躬仁义之行,终于亡国。道有所在,复何愧欤?他说李煜天性恻隐,不喜杀戮,做国王也是如此,在五代十国那种弱肉强食的乱世之中,既不喜兵,又不行威,像徐偃王那样躬行仁义,最后岂能不亡国?即便如此,“道有所在,复何愧欤”?秉行自己所持的道义,求仁得仁,又有什么后悔的?李煜亡国之后,关于其本人性骄侈,好声色的若干说法频见于稍后的若干文献,而宋无名氏钓矶立谈中的一段记载倒是点明了当时的几分实际情况,提醒人们应该对此持谨慎辨别的态度:况国亡之际,举朝持禄,相为沉沦,往往争言其君之短长以自媒炫,甚可丑也。李煜为人为君究竟如何这一话题,一直到了宋朝真宗皇帝时候,还很热门。宋史卷二百九十六潘慎修传:江南旧臣,多言李煜暗懦,事多过实。真宗一日以问慎修,对曰:“煜或懵理若此,何以享国十余年?”潘慎修,李煜这位当年的旧臣,倒是说了一句非常客观的话,李煜真的昏庸如此,又怎能“享国十余年”?,其人,.,12,懦弱,缺乏勇气;过分宽容,有时甚至显得有些是非不分;缺少主见,很容易被别人的态度影响;天真,轻信,不懂掩饰自己的感情。,感受性沉溺人格,重幻想、重情义、重精神价值和内在自由,他有一颗敏感的心、丰富的想象力和出色的文采,这所有的一切与他独特的不可抑制的感受性沉溺人格相结合,造就了一代天才词人,同样的原因,又使他成为一个在政治上无所作为的亡国之君,.,13,诗词,李煜的词的风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他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根据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萨蛮,相见欢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柳永等所谓的“婉约”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如虞美人,浪淘沙,.,14,.,15,百代词宗,千古一帝,“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王国维人间词话,.,16,南唐杂咏郭磨我思昧昧最神伤,予季归来更断肠。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17,.,18,植物名虞美人,.,19,人名虞姬,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20,词牌来源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四面楚歌中,虞姬拔剑自刎。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因李煜填此词,又名“一江春水”。,.,21,关于词“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名是在同一词牌中,不同的词为了区分而根据词的内容,由词的作者为词写出标题。,.,22,.,23,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4,词句评说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花月”为什么是“春花”和“秋月”?“春花”花在春时为极盛“秋月”月在秋时为最明何时了乐景什么时候能够休止?感情:物是人非时不与我今昔对比,感慨今非昔是。,“乐”,江南旧物,江南故人词人“我”,.,25,“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李煜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人生已经绝望之时,曾经拥有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不能不让他悲痛。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26,物质上: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一国之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精神上: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等,“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27,往事知多少,“往事”什么样的往事?江南旧事休重省【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旧日南唐,好景休看,.,28,小楼昨夜又东风,为什么词人知道小楼东风?虚写东风更衬凄凉实写夜里凭栏,东风凉那么词人为什么凭栏?离愁别绪,百味杂陈国破家亡,茕茕之身违命之名,苟延之苦,.,29,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家国之恨不堪回首月明再度见“花月”乐景哀情回首一片荒芜江南处处新杨柳,何人又唱吴王歌江南还在呢,也难怪是柳绿桃红,只是没有我了,只是我,回不去了。,.,30,“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3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2,“改”的不仅仅只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从皇帝沦为囚徒)、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那么没有改变的有什么?是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景物依旧、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3,只是朱颜改,朱颜已改,故人已去。剩下的,是匆匆流年里那一点微不足道的凉薄,是悠悠经年里那一声细若游丝的慨叹。当真凄彻。这句词还有一个版本只怪朱颜改很多人说那个版本好,感情蓬勃而出。可是,那不是李煜。他总是以一种淡淡如许的口吻,轻轻地叙说,似乎没有什么分量。正如他在历史上被一点点磨灭淡忘的影迹一样。他只留下他一个浸染了西风的背影,却足以将一世韶华淘尽。就像,他叙说的语气,总能在人的心田上,找到生根发芽的沃土,点点血泪,如琢如磨,.,3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化无形的愁思为有形的江水,显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尽,语句形象而生动。用远离自己而代表故土的长江喻愁,当然含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感更为深沉。,.,35,作者是怎么样写“愁情”的?,意境的创设上: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实写:物是(自然永恒)虚写:人非(人生无常)对比,.,36,说说你知道的咏愁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37,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李白)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38,这首词到底是一首什么词,竟会招来杀身之祸?,本词表现了一个亡国国君的故国之恋。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这在宋太祖看来是不是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呢?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3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为什么虞美人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怀念故乡,怀念亲人,.,40,诵读指导整体感情基调:悲哀、感伤、低沉1、前半句巨大的愁烦劈空而来,所以句声要渐强,“何时”要放慢语速。后半句沉浸到往事之中,声音要渐弱,“知多少”要放慢语速。2、诵读这两句要以平淡的语调出之,语速要慢,“昨夜”后停顿延长,“又”重读,“东风”收尾要淡,后句要注意切分词句,强调顿挫之感,把“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三个词组的诵读节奏区分开。3、诵读时要把物是人非的深沉的感慨表现出来,强调切分词句,通过语音的顿挫、凝滞表现巨大的悲哀,尤其是“朱颜改”三个字,应放慢语速,加强吐字力度,但音量不要大。4、诵读时要把这无尽的哀愁表现出来,形容愁之深之多的词语“几多”和“一江”要重读,“愁”和“春水”要轻读,“向东流”是指愁绪的绵长无尽,声音要延长。,.,4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2,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43,对比赏析,虞美人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和绵绵不绝的愁情;浪涛沙表达梦醒之间身份错位的漂泊无依之感,离别之痛,繁华不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