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与灭火1.ppt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与灭火1.ppt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与灭火1.ppt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与灭火1.ppt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与灭火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烧与灭火,朝阳市第八中学孙颖,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以前在学习和生活中知道的燃烧的事例,交流与讨论,1、燃烧: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一、燃烧的条件,猜想1:燃烧需要有可燃物,猜想2: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猜想3:燃烧需要点燃或加热到一定温度,探究实验,1、实验一:用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2、实验二:点一支小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与桌面间不留空隙,观察实验现象3、实验三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比较点燃的难易,探究(一)燃烧条件,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也就是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2燃烧需要3个条件,三者同时满足,缺一不可,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的热水(约80),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上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块白磷,另一端放红磷.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已知:白磷的着火点约是,红磷的着火点约是4),探究(二)白磷燃烧,燃烧条件的活动探究,红磷没有出现燃烧现象,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白磷出现燃烧现象,白磷没有出现燃烧现象,白磷出现燃烧现象,燃烧需要接触氧气或空气,火,让愚昧化作文明,使黑暗趋向光明!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但是火灾对人类的施孽却是非常严酷的。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WFSC)近年来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约发生600万至700万起火灾,全球每年死于火灾中的约有65000至75000人。,按各大洲分别统计的数字如下:,加利福尼亚州森林大火烧毁的面积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近十年来罕见的。美国火灾情报中心说,去年美国森林火灾此伏彼起。到月底,全国被烧毁的林木、灌木和野草面积达400多万英亩,比往年增加一倍以上。,实验用品:蜡烛、火柴、小刀、烧杯、湿抹布、水、坩埚钳、碳酸钠粉末、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够生成二氧化碳)。,探究(三)模拟救火方法,二、灭火的方法,1、用嘴对着燃烧的蜡烛用力吹气,结果蜡烛熄灭了(降温至着火点下)。2、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结果蜡烛熄灭了(降温至着火点以下)。3、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倒扣一只烧杯,由于蜡烛燃烧不断地消耗氧气,当氧气量不足时,蜡烛熄灭(隔绝氧气)。4、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蜡烛熄灭(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支持燃烧)。5、剪去蜡烛的烛芯,或在蜡烛的下面截取其中的一大段,蜡烛很快熄灭(去除可燃物)。,“蜡烛熄灭”的方法及原理:,火灾现场灭火模拟演示:,Na2CO3+2HCl=2NaCl+H2O+CO2,水基型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三、灭火的原理,社会实践:请你通过询问他人、走访消防部门、查阅报刊杂志等方式,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通常采用的灭火方法,将调查结果填入下表,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生活中常用灭火方法,盖上灯帽,将灯芯和空气隔绝,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大火隔绝,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消耗氧气使油和氧气隔绝,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与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对照:,灭火的原理与方法,1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釜底抽薪(釜;指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薪:指柴火。)这一成语与我们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