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柳永词二首词,兴于唐,成于五代,鼎盛于宋。 北宋初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词坛在承传五代遗风的基础上酝酿创新,而首开一代词风的首推晏殊、欧阳修,他们承续花间词的余绪并有所创新。晏殊词在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创了先例。他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写出含意较深的意境,并概括出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是此类佳句。而柳永因仕途坷坎,随即致力于词的创作。他开创了慢词,扩大了词的体制,增加了词的内容含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从而为宋词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艺术形式与文本规范。柳永的词作有其独特的情感特质及审美内涵。他的词作着重表现自己的情感心态、喜怒哀乐。他的“羁旅行役”词就是倾泻他在仕途上挣扎沉浮的种种苦闷。北宋中期,随着诗文革新运动的深化,词的创作日趋活跃。晏几道、秦观等人延续宋初婉丽的词风进一步发展提高,所作词作和婉秀丽,情韵兼胜。王安石、贺铸等赋词怀古议政,悲壮奋发。而苏轼则另辟新径,词风大多雄健激昂,顿挫跌宕。语言和音律上亦有所创新,开创了豪放词派。他的词作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大胆的夸张和想象、荡涤胸怀的激情、豪迈奔放的感情、坦荡开朗的胸怀为基调,打破了音律的束缚,实现了词与音乐的分离,他吸收前人的诗句,创新了语言形式。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等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北宋晚期,党争剧烈,金军南侵,社会动荡,而统治阶层却粉饰太平,反映在词作中,词的内容多失于空疏。而周邦彦从这种空疏中脱离出来,能够审音创调,以赋为词,集婉约词大成。本单元所选的词,都是北宋这几个时期的代表作。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是词人离开都城汴京时所写,抒发了他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则借玉树后庭花的典故点题,隐喻现实,寄兴遥深,是北宋词坛的名篇。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而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则表达了词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词人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贺铸的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一词,感情充沛,叙事与抒情结合,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的情怀。晏殊的蝶恋花(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情致深婉而又寥廓高远,写出了离思之感。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描写的是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上片写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得。此词写景状物,疏俊委曲,虚实相融,辞意深婉。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与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都描写了男女之间的深情。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是怀古咏史之作,表达了词人追念古昔和寄慨当今的思想情感。而他的苏幕遮(燎沉香)则是把对故乡的眷恋,借助于雨后风荷表现出来。8柳永词二首因“词”而战柳永游历杭州,有感于都市繁华与自然美景,写了著名的望海潮。金主完颜亮读了该词,抵挡不住“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诱惑,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第二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灭宋。完颜亮灭宋之意因望海潮而起只是传闻,虽不可靠,但柳词的艺术魅力和影响力之大由此可见。作者卡片柳永(?约1053),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又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有乐章集传世。背景呈现1雨霖铃(寒蝉凄切)这首词是词人仕途失意后,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之作。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2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词是柳永拜访两浙转运使孙何时写成的。据杨古今词话所载,柳永与孙何乃布衣之交。孙何做两浙转运使时,门禁甚严,一般人很难见到他。柳永欲见之也不得,只好作了这首望海潮词,往谒当地名伎楚楚,对她说:“想见孙大人,只恨无门无路。假如知府有宴会,恳请你帮忙,借你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他如果问起是谁作的这首词,你就说是柳七吧。”后来,在中秋节府会上,楚楚婉转歌之,结果如柳永所料,孙即日迎接他入府。知识链接1词的特点词之于诗,以体裁言,实为后起,并被视为诗之旁支别流,因而有“诗余”的别号。但词又有自身的特点:词是长短句,不如诗之易读易背;词分段,称为分片,中、长调的词都分片,一片就是一个乐段,分两片的最常见,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词与诗相比,词的倒置语序也更多。词在初兴时先有曲调,然后才有词文,当时新兴乐曲章节变化多端,为适应这种新曲调而填写的歌词句式也随之长短错落,奇偶相间。因此,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其后又名乐府,也被称为长短句。2慢词慢,古书上写作“曼”,亦是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慢词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它与小令一起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慢词的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慢曲子”是相对于“急曲子”而言,慢与急是按照乐曲的节奏来区别的。一、字音羌(qin)凝噎(nn)(y)暮霭(i) (yn) 天堑(qin) 罗绮(q)豪奢(sh) 凄切(q) 二、一词多义(1)列(2)将三、古今异义参差十万人家古义:大约。今义:长短、高低、大小不齐。都门帐饮无绪古义:没有心思,心情不好。今义:没有条理。便纵有千种风情古义:情意。今义:关于风向、风力的情况;风土人情;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多含贬义)。四、名句默写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1如何理解“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名师指津指出记叙的要素,描绘显示的意境,概括表情的作用。我的理解:开头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尽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名师指津简析诗句对上片和下片的连接作用即可。我的理解: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上片写离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去去”承之,进一步突显离别之苦。“念”字启下片述怀,设想别后情景。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特别动人?名师指津围绕诗人酒醒面对凄凉景色分析“融情入景”的写法即可。我的理解:这首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采用了融情入景的写法。它把杨柳、晓风、残月几个最能触动离愁的意象集中成一幅凄清的画面。这样一幅画面最能引起离人对往事的回忆,使离人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这幅画面还涵盖着一个特定的时刻:“酒醒”之后。离人饮酒,多为消愁,然而“举杯销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面对着“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清景象,“执手相看泪眼”的景象依旧很清晰,而前路是“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远别,使得词人只好“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4望海潮(东南形胜)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何作用?名师指津由“繁华美丽”角度思考,概括反映的现实情况、表达的情感和写作意图。我的理解:此词通过对杭州繁华美丽景象的铺叙、描写,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抒发了词人对杭州城的赞美、艳羡之情,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5望海潮(东南形胜)一词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名师指津从杭州独具的各方面优势条件和经济生活状态等角度分类作答。我的理解:从地理位置上看:是位置优越,风景优美的“形胜”之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从历史传统上看:是江南名城,自古以来便是繁华富庶之区。“钱塘自古繁华”。从自然景观上看:街巷河桥、钱塘江堤、西湖山色、美不胜收。“烟柳画桥”“云树绕堤沙”“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从市井面貌上看:一派商业繁荣,民殷财阜的景象。“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从百姓生活上看:人烟繁盛,市民殷富,百姓嬉戏。“参差十万人家”,“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雨 霖 铃望 海 潮柳永在词作中成熟地运用了长调词适于铺叙、层次丰富、变化多端的特点,融抒情、叙事、说理、写景于一体,容纳了更复杂的内涵。如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中,上阕一层写秋景,一层写送别,一层写别后之景;下阕一层写秋日离别的伤感,一层写想象中酒醉醒来时的凄凉景色,再一层收回,叹息从此天各一方、孤单寂寞。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曲折回环、重重叠叠地渲染气氛,缠绵悱恻地表现了离愁别绪。意象组合古代诗词中,作者根据表达需要,将一些物象按照生活的逻辑,有机地组合在诗词中形成诗歌的意象,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的同时,借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如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中,将“杨柳”“风”“残月”组合在一起,“杨柳岸晓风残月”,表达了作者的离愁别绪。解答此类题时要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从而抓住意象所蕴含的意义及作者的思想情感。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书 边 事 张乔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注】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被吐蕃所占。宣宗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1)请在首联中找一个最具表现力的字,简析其表达效果。答:(2)结合全诗赏析尾联两句的表现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答:【答案】(1)最具表现力的字是“断”或“倚”。“断”字是“尽”或“占尽”的意思,“断”字将角声的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渲染出一种深广清幽的意境。(“倚”字写出了征人斜倚戍楼倾听悦耳角声、欣赏迷人秋色的安闲姿态,从而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题。)(2)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的想法:蕃情像河水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祖国永远长治久安该多好啊!表达了诗人渴望民族安定团结的愿望。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参差(c) 天堑(qin) 翠幕(m) 绕堤沙(ro)b罗绮(q) 羌管(jin) 嬉嬉(x) 竞豪奢(sh)c菱歌(ln) 凄切(q) 暮霭(i) 更那堪(kn)d今宵(xio) 钓叟(su) 珠玑(j) 留恋处(ch)解析:选d。a项,“绕”应读ro;b项,“绮”应读q,“羌”应读qin;c项,“菱”应读l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都门帐饮无绪绪:情绪b便纵有千种风情 纵:即使c羌管弄晴 弄:玩弄d异日图将好景 图:绘成图画解析:选c。弄:吹奏。3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杏花春雨江南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解析:选c。c项,是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其余三项是融情入景的表现手法。4下列句子在朗读时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a念/去去、千里/烟波b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c便纵有/千种风情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解析:选c。便/纵有/千种风情。5填空。(1)执手相看泪眼,_。(2)此去经年,_。(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_。(4)异日图将好景,_。答案:(1)竟无语凝噎(2)应是良辰好景虚设(3)钱塘自古繁华(4)归去凤池夸二、阅读鉴赏(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雨 霖 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6为了渲染悲伤凄凉的离别氛围,作者选择了哪些景和物作为背景来加以烘托?答:答案:寒蝉,点明清秋节;长亭,暗示离别;兰舟,从“乘船的留恋”与“驾船的催发”这一矛盾中,可见离人的留恋之情深;江水,千里烟波,暮霭。用这些把离愁写得缠缠绵绵,充分表现了离别的愁绪。7“杨柳岸晓风残月”照应了上片的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答:答案:照应了“都门帐饮无绪”。上句是借酒浇愁愁更愁,这里是酒醒之后更惆怅,前后照应,衬托了离人伤心至极的痛苦心情。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望 海 潮 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8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答:答案:不好。“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的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9词的收尾处,用了“好景”二字,联系全篇及作词的缘由思考,这两个字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匠心?答:答案:呼应开头,使首尾相合;总括全篇,突出题旨。 回应“赠送”之意,暗指孙何的政绩,表颂扬之情。(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题。八声甘州 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10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答:答案:境界寥廓,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寄寓离别之情。“洒江天”状暮雨铺天盖地之浩大,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景象,蕴含了萧瑟的悲秋气韵。11简析“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答:答案: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船帆,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1213题。满 江 红 柳永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将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注】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成底事:一事无成。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12这首词的上片写景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答:答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然后写了动景:江上渔船飞快地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飞短艇”“将”“归村落”,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1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答:答案:表达了词人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情。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作者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作者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下片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地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三、语言表达14请为下面一段文字续写一个恰当的结尾,不少于50个字。柳永的词,家喻户晓。但不少人,对柳永的“风流韵事”,却更是津津乐道!其实这是不公平的,不少人对柳永的印象,仍停留在小说家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第12卷众名姬春风吊柳七的这篇小说印象里。历史小说是允许虚构的,不过以小说为依据来评判人物,显然是太不严肃了!作为河东柳氏的后人,我曾经搜集了不少全国各地的柳氏宗谱,其中有不少的家谱,对柳永都有记载,柳氏后人对柳永的文章与道德,都很是推崇备至!笔者在古文真宝一书中,发现了一篇柳永所写的劝学文,可知解析:根据前面的材料来看,应肯定柳永的道德文章。答案:(示例)柳永是一位治学严谨,道德诗文俱佳的大儒,并非如小说所写的穷困潦倒、断子绝孙,以致死无葬身之地的“花花公子”!15根据语境,判断并补充完这一组对话。(30字之内)邻居对阿涛说:你家的小强真刻苦,每天晚上十二点多钟,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他在弹琴哩!阿涛回答说:解析:邻居的话是委婉批评,要补充道歉的内容。答案:对不起,影响你们休息了。或:不好意思呀,影响大家休息了,以后我们会控制好练琴的时间的。读柳永(节选) 梁衡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却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以至于现在也不知道他确切的生卒年月。那年到闽北去,我曾想打听一下他的家世,找一点可凭吊的实物,但一川绿风,山水寂寂,没有一点音讯。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30岁时便告别家乡,到京城求功名去了。柳永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可以当企业家,当作家,当歌星、球星,当富翁,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就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被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他终日出入歌馆妓楼,交了许多歌妓朋友,许多歌妓因他的词而走红。她们真诚地爱护他,给他吃,给他住,还给他发稿费。你想他一介穷书生流落京城有什么生活来源?只有卖词为生。这种生活的压力,生活的体味,还有皇家的冷淡,倒使他一心去从事民间创作。他是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这种扎根坊间的创作生活一直持续了17年,直到他终于在47岁那年才算通过考试,得了一个小官。歌馆妓楼是什么地方啊,是提供享乐,制造消沉,拉你堕落,教你挥霍,引人轻浮,教人浪荡的地方。任你有四海之心、摩天之志,在这里也要消魂烁骨,化作一团烂泥。但是柳永没有被化掉。他的才华在这里派上了用场。成语言:脱颖而出。锥子装在衣袋里总要露出尖来。宋仁宗嫌柳永这把锥子不好,“啪”的一声从皇宫大殿上扔到了市井底层,不想俗衣破袍仍然裹不住他闪亮的锥尖,这真应了柳永自己的那句话:“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时势不同,柳永所处的时代正当北宋开国不久,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经济文化正在复苏繁荣。京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新兴市民阶层迅速形成,都市通俗文艺相应发展,恩格斯论欧洲文艺复兴时说,这是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市民文化呼唤着自己的文化巨人。这时柳永出现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市井这块沃土推拥着他,托举着他,他像田禾见了水肥一样拼命地疯长,淋漓酣畅地发挥着自己的才华。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在内容上把词从官词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就像超声波探测,就像电子显微镜扫描,你得佩服他的笔怎么能伸入到这么细微绝妙的层次。他常常只用几个字,就是我们调动全套摄影器材也很难达到这个情景。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厅节日促销活动方案
- 车展创意活动方案
- 自制故事盒活动方案
- 焊工考试题及答案
- 贵州选调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电气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比高矮比长短测量概念启蒙
- 企业资产追踪及使用记录标准化模板
- 服装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那一次我真感动八年级作文(8篇)
- T-CACM 1560.1-2023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推拿
- 护理美学-第三章 护士审美修养
- 篮球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 (高清版)JTG 5211-2024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 人教精通版6年级上下册重点单词和句型默写
- 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修改版)
- DB32T4062-202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 (正式版)JBT 14897-2024 起重磁铁安全技术规范
- 三D打印公开课
- 西方节日-英文介绍
- 动车组列车员(长)(职业通用)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