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导入新课:古人十分喜欢竹的灵气,有人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与竹朝夕相处,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竹与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成为“花中四君子”。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人的生活、写作、绘画都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散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跟随作者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吧。,松、梅,梅、兰、菊,.,2,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北宋苏轼,.,3,二、相关介绍:文与可(1018-1079),即文同,字与可,北宋画家。他是苏轼的表兄。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睹物思人,写下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特点的优秀散文。,.,4,三、课文探究:(学生齐读第1段)问1:今画者如何画竹?明确:“今画者”画竹时“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这种画法追求所画之竹与实物在外形细节上的高度一致,结果所画之竹缺乏鲜活的生机。()问2:写文与可画竹方法的是哪几句?明确:“故画竹,必先得少纵则逝矣。”问3:文与可怎么画竹呢?明确:这几句是说画竹时,应先在头脑中酝酿出竹子的整体形象,当构思成熟后,要抓住稍纵即逝的创作灵感,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文与可画竹讲究成竹在胸、意在笔先,追求“神似”(即竹子的内在神韵),故而竹子显得活灵活现、生机蓬勃。(),精雕细刻,力求“形似”,意在笔先,力求“神似”,.,5,问4:是否只要懂得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就可以画出灵气活现的竹子呢?明确:不是。苏轼说自己懂得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技巧,但是不能做到心手相应,运笔自如。之所以会这样,苏轼认为是“不学之过也”,也就是说,掌握了绘画理论后还应当不断学习,勤于实践。苏轼认为,苏辙未尝绘画,缺乏实践,故而只知理论。【小结】第1段主要阐述画竹理论。(学生齐读第2段)问5:“弃绢于地”一事,写出了文与可的什么个性?明确:文与可厌烦人们拿着丝绢前来求画,他把丝绢扔到地上,还说要拿它做袜子。这在士大夫间被当作话柄,广为流传。“弃绢于地”一事,突出地体现了文与可的淡泊名利(不愿以画传世、以画谋利)、狂放不羁。(弃绢于地淡泊名利、狂放不羁)随后,文章写文与可与苏轼互通书信,围绕“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并回忆“筼筜谷偃竹图”的由来。问6:“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说明画竹应该注重什么?明确:画竹时应画出竹子的内在神韵,即神似重于形似。(互通书信神似重于形似),.,6,最后,苏轼追述自己曾寄诗调侃表兄,文与可夫妇在谷中“烧笋晚食”时收到了来信,当看到苏轼称他为“清贫馋太守”,并夸张地说他能吃掉千亩竹子时,信中的假想情景与现实情景绝妙巧合,竟使得文与可夫妇“失笑喷饭满案”。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问7:苏轼赞扬了文与可怎样的品格?明确:所谓“清贫馋太守”则幽默地称赞了文与可为官清廉、不贪图奢侈享乐的品格。(寄诗调侃为官清廉、不图享乐)【小结】第2段主要是追忆交往趣事。(学生齐读第3段),.,7,问8:引用曹操的典故是想说明什么?明确:曹操在文中用“车过”“腹痛”的诙谐之语来祭奠桥玄,文中说:“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由此可知,苏轼记载往日和文与可之间的幽默、戏笑之谈,正是为了表明与表兄情感的深厚、关系的亲密。问9:第3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第3段主要是交代写作缘由。作者在湖州晾晒书画,这时距文与可去世已将近半年。他见到“偃竹图”,回想起二人之间与画竹相关的许多往事,不禁失声痛哭,于是睹物思人,有感而发,写成了这篇文章。【小结】第3段主要交代写作缘由。问10:文章各段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明确:第1段阐述绘画理论,侧重在议论;第2段追忆交往趣事,侧重在记叙;第3段交代写作缘由,侧重在抒情。,.,8,四、总结全文:这篇文章写法上纵横恣肆,却文理自然。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是任意信笔写出的,实则“形散而神不散”。本文分三段,从阐述绘画主张,到追忆两人的真情交往,到最后说明写作缘由,全文以“画竹及二人情谊”为中心点,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所以脉络清楚,真正达到了“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境界。主题思想通过对画竹理论的阐述和交往趣事的叙写,表现了自己和文与可之间的真挚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离婚诉讼债务清偿协议书及财产分割执行方案
- 影视作品音乐版权授权与版权保护及合作开发及收益分成及广告合作合同
- 智能家居房产优先购买权共享协议
- 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风险防控补充协议
- 影视化妆间租赁与化妆道具定制服务合同
- 国际学生行李快递保险补充协议
- 激光切割机器人租赁及维护服务合同
- 商住两用房售后返租投资协议
- 网络购物平台商家加盟管理合同范本
- 游戏直播平台主播招募与培训合同
- 土地整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 物业公共建筑设施维护保养操作指引
- 硬件研发工程师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网络传播法规(自考14339)复习必备题库(含答案)
- Django 3 Web应用开发实战(下篇)
- 学会感恩说课课件
-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试复习题库(笔试、面试题)
-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 箱涵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三人合伙经营协议书 doc 三人合伙经营协议书实用版(六篇)
- JJF 1793-2020海水营养盐测量仪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