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单元复习方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单元复习方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单元复习方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五单元,单元复习方案,文言断句习惯上称为“句读”。传统的古文是不加标点的,要读书,首先就要识字,断句。因此,古人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学”。掌握了六书知识,就有了一个识字的工具;掌握了句读规律,才能够真正读懂古文。,考法一文言断句,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文言断句四法(1)标名(代)词,定主宾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等。,(2)标虚词,定位置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等。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在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对话标志的词语:曰、云、言等。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其他:以、于、为、则、而等。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而”表转折并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3)辨句式,定句读根据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等可进行断句。“者也”,或含有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根据固定结构,如“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等也可进行断句。千万不要把固定结构拆分开。,(4)明修辞,巧判断古人写文章很讲究修辞技巧,有的讲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有的讲究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在断句时可以利用这些修辞现象。如顶真句“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如对偶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断句的常见误区(1)不懂词义不懂句中的多义词或兼类词的含义。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囊以与之。(左传),错误断句因不明“与”的意义。一个词除有本义之外,还有语法意义。例中的“与肉”的“与”是连词,和;“以与之”中的“与”是动词,当“给予”讲。因此,应该这样标点: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囊以与之。(让他吃完,又给他准备了一箪食物和肉,放在口袋中送给他。),(2)不明语法给省略主语的语句断句,将前一句的宾语或补语误认为后一句的主语。例: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日再食”是一个省略句,其主语应该是“余、吾”之类的人称代词,“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描述作者求学过程中的艰辛。“寓逆旅主人”即“寓(于)逆旅主人”。应该这样标点: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住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可口的食物享用。),给含有介词结构的语句断句,割裂介词结构与动词之间的关系。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是动词“观”的状语,这样断句,语意就被割裂了。正确的标点应该是: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古代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会有收获,因为他们对这些事物探索、思考得很深刻。),【真题1】(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答案c,解析“芝坐爽下狱”的意思是“鲁芝受到曹爽牵连而被捕入狱”,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两项。“口不讼直”和“志不苟免”句式相同,语意相承,中间要断开,排除b项。故选择c项。,自2017年起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这就为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当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掌握一些基础性的文化常识,是亲近传统文化的途径,也是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必然要求。,考法二识记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题的答题要领(1)识记并掌握一定量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官职常识、科举常识、称谓常识、历法常识、礼俗常识和地理常识等。要熟记这些基本知识。,(2)回归原文,仔细辨别,合理判断。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的考查,一般都会从细处设置陷阱,要能在命题当中找到错误之处。有些知识从本身来说并没错,但放在原文中却不恰当,故要回归原文,仔细辨别。,【真题2】(2018全国卷)(文本见考法一真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答案c解析践:踩,践踏。阼: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阶,借指帝位。“践阼”指古代帝王即位。,参考译文鲁芝字世英,是扶风郡郿县人。鲁芝家族世代有名望德行,是西州的豪门大族。父亲被郭氾谋害,鲁芝从小流离失所,十七岁时,才迁居雍州,潜心学习典籍。被郡府举荐为上计吏,后被州郡辟除为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担任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举荐他为孝廉,授职为郎中。后来鲁芝被任命为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升任尚书郎。,曹真出京到关右督察,又任命鲁芝为参大司马军事。曹真去世后,宣帝接替曹真的职位,于是推荐鲁芝为参骠骑军事,后改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多次被蜀军侵扰掠夺,人口减少,盗贼到处都是,鲁芝竭力镇守防卫,重新创建城邑和街市,几年的时间旧时的边境都恢复了。改任广平太守。天水各族百姓都非常仰慕他的德行,老幼到皇宫上书,请求留下鲁芝。魏明帝答应了这一请求。曹爽辅佐朝政,推荐鲁芝为司马。,鲁芝多有正直的言论和深远的谋略,曹爽不能采纳。等到宣帝起兵要杀曹爽的时候,鲁芝率领其余众兵过关斩将,冲了出去赶赴曹爽处,劝告曹爽说:“您处在伊尹、周公的位子上,一旦因获罪被罢免,即使想牵黄犬(此处用李斯“牵黄犬”典,指过悠闲自得的日子),又怎么能够呢!如果挟制天子保有许昌,倚仗天子的威势用羽檄征召四方兵马,谁敢不听从您呢!,如果放弃这个决定离去,那就是想去刑场,难道不令人痛惜吗!”曹爽怯懦疑惑而不能采用鲁芝的意见,于是身受杀戮。鲁芝受到曹爽牵连而被捕入狱,论罪当死,但他不争辩曲直,不请求赦免。宣帝赞许他,赦免而不杀他。不久被起用为并州刺史。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诸葛诞叛乱被平定后,鲁芝升任大尚书,掌管刑理。,武帝登基后,鲁芝改任镇东将军,爵位晋升为侯。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鲁芝因为年已七十,告老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