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的红颜知己姜夔早年在合肥,与歌妓柳氏姐妹相识,结为知音。 金兵南下,姜夔本想带这姐妹一同躲避战乱。柳氏姐妹却说道:“国难之时,大敌当前,你姜夔堂堂七尺男儿,自应投军精忠报国,不应沉于温柔之乡!”姜夔听劝,投伍抗金。 分别不久,金兵攻破合肥,姐妹俩被虏。二人刚烈,不愿受辱,跳河自尽。几年以后,姜夔来到合肥凭吊,写下了凄凉犯。从此,姜夔一生浪迹天涯,居无定所,在路经杭州之时留下扬州慢。作者卡片姜夔(约11551209),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终身布衣。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姜夔多才多艺,擅长书法,精通音律,工诗,词尤为有名,有“词中之圣”之称,与辛弃疾、吴文英分鼎南宋词坛。其词内容丰富,有咏叹时事的,如扬州慢(淮左名都);有感念归游的,如探春慢(衰草寒烟);有描写旅况的,如庆宫春(双桨莼波);有眷怀恋人的,如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有咏物寄情的,如其传世名传暗香疏影两首咏梅词;等等;姜词风神潇洒,格调高旷,素淡幽远,简洁醇雅,以清冷刚健的笔力开创了风雅词派,即格律派,对于南宋后期词坛的格律化有巨大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比较少,特点是词句精练,风格不庸俗。背景呈现扬州慢(淮左名都)这首词写于金兵第二次南侵后的第十五年。当时的姜夔才二十一岁,来到扬州,看到曾经素以繁华富丽著称的江南名城扬州,如今已是断壁残垣,心有所感,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词,来凭吊扬州的荒凉,寄托黍离哀思。知识链接扬州慢,词牌名,是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而以此调创作的词中最著名的就是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一、字音初霁(j)怆然(chun)豆蔻(ku)荠麦(j) 戍角(sh) 窥江(ku)二、一词多义(1)望(2)度(3)少(4)厌三、名句默写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1扬州慢(淮左名都)一词中,词前小序在词中有什么作用?名师指津解说小序对正文的各方面的交代作用即可。我的理解: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写作动因及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2赏析“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的表达作用。名师指津先概括整体气氛,后要以“吹寒”为例分析通感修辞手法的作用。我的理解:这三句由所见转写所闻,气氛的渲染也更加浓烈。当日落黄昏之时,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这是用音响来衬托寂静。“清角吹寒”四字,“寒”字写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再联系视觉所见的“荠麦青青”与“废池乔木”,三者交织在一起,一切景物在空间上来说都统一在这座“空城”里,“都在”二字,使一切景物联系在一起,同时化景物为情思,将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来突出“黍离之悲”。3赏析“波心荡、冷月无声”的精妙之处。名师指津从构成的画面、写景角度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赏析。我的理解:此句是非常精细的特写镜头。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波心荡”是俯视之景,“冷月无声”本来是仰观之景,但映入水中,又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面,从这个画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的形象。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 4扬州慢(淮左名都)在写景抒情方面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名师指津选择有关“昔盛”与“今衰”的词句,回答词人比较二者的目的,概括通过二者表露的情感和爱国爱民情结。我的理解:本词主要是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描写扬州昔盛今衰的境况。上片用昔日“名都”反衬今日“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月繁华,反衬今日风流云散和深情难赋,以昔日“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景,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以“波心荡”的动,映衬“冷月无声”的静等。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词中通过对战后的扬州萧条破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以及对昔日扬州繁华景象的怀念,更抒发了词人对国计民生的忧虑之情。姜夔词的题材主要是恋情、咏物和亡国之痛。他受辛弃疾的影响颇深,但又有所不同,他并没有扩大词的表现功能,而是使词的语言风格雅化和刚化。他禀承周邦彦字炼句琢的创作态度,借鉴江西诗派清劲瘦硬的语言特色来改造传统的艳情词、婉约词华丽柔软的语言基调,而创造出一种清刚醇雅的审美风格。他的咏物词常常将自我的人生失意和对国事的感慨与咏物融为一体,写得空灵蕴藉,寄托遥深。如他的咏梅名作暗香(旧时月色),全诗侧重写梅的幽香冷艳,寄寓怀念故人的情怀。上片描写当年月下抚笛和伊人寒夜摘梅的往事,书写今昔之慨,下片以驿寄梅花书写怀人相思之情,意境优美,笔调空灵。他的词向以“清空骚雅”著称,前者偏爱重外在写法,后者偏重内在蕴含。所谓“清空”就是用笔灵动,虚处落墨,不着实处,注重烘托陪衬。“清空”来源于东坡词的“清旷”,但苏“冷”中有“热”,纯以比兴手法塑造超然卓特的形象,而姜夔则化“清旷”为“清空”,刻意追求“冷”色调的氛围与意境。所谓“骚雅”,就是有比兴寄托,含蓄蕴藉,余韵优长。它来源于抒情文学中的比兴传统,但摒弃了屈原骚体的悲壮美,达到一种空灵冷蕴的词品。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侧面着笔,虚处传神。如他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一词。词中的“吹寒”“冷月”等都是运用通感。起首二句从侧面着笔,从虚处表达对扬州残破的深沉感慨。用笔一正一反,一实一虚,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笔致清虚,意境空灵。他善长自度曲,音节谐婉。词中多配有精心结撰的小序。小序不仅交代了创作的缘起,也有其独立的艺术价值,如同韵味隽永的小品文,与词珠联璧合,相映成趣。如扬州慢(淮左名都)一词中的小序。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在诗词鉴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 虚实结合是指虚与实之间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丰富诗词的意象,开拓诗词的意境。虚与实之间,有时会形成强烈的对比,情景交融在一起,从而突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如在扬州慢(淮左名都)一词中,词的开篇即是虚写,“淮左明都”是说扬州是人们向往的大都会,“竹西佳处”化用杜牧“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杨州”一句,想象扬州昔日繁华的图景。“春风十里”虚写了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则是“尽荠麦青青”,往昔的繁华与今日的凄凉情景形成对比,虚实结合,寄寓着词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下片词人设想即使是杜牧来重游扬州,面对今日萧条,也会感到心惊,即使是像杜牧那样才华横溢的诗人,怕也是“难赋深情”了。诗人的哀痛寓于其中,后实写扬州著名的景点二十四桥,桥虽仍在,却是“波心荡、冷月无声”了,随后词人又将目光对准桥边的红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寓情与景,冬至之日,本来不是红芍药花开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来日红芍药花开,又有谁来欣赏它呢?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春别应令四首(其四) 萧绎日暮徙倚渭桥西,正见凉月与云齐。若使月光无远近,应照离人今夜啼。这首诗的后两句是怎样写思家的?有什么妙处?答:【答案】虚实结合,以虚写实。设想家中的妻子此时此刻因相思而啼哭,表达自己的思家之情。将游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委婉曲折,真挚感人。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有错的一组是()a暮霭(i)凝噎(y)夜雪初霁(j)戍角(sh)b荠麦(j) 豆蔻(ku) 怆然(chun) 弥望(m)c姜夔(ku) 萧条(xio) 留恋(lin) 窥江(ku)d那堪(kn) 芍药(sho) 俊赏(shn) 黍离(s)解析:选d。“黍”应读sh。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荠麦弥望弥:满b自度此曲 度:构思c杜郎俊赏 俊赏:出色的鉴赏能力d难赋深情 赋:写作解析:选b。度:创作。3下列句子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b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解析:选d。年年/知为/谁生?4下列对文学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词是古代诗歌的变式,称“长短句”,是按照一定的曲调填写的,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等。b词一般有两段,在词中叫“阕”。“阕”就是“遍”,因此,词中的“遍”就是音乐乐曲的一段,上下两阕就是由两段乐曲组成的个曲子。c词除了被称为“长短句”之外,还有“诗余”“乐府”“曲子词”等别名。d词“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所以后人的创作一般都是按调填词的,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解析:选a。根据词的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填空。(1)_,尽荠麦青青。(2)渐黄昏、清角吹寒,_。(3)杜郎俊赏,_。(4)念桥边红药,_?答案:(1)过春风十里(2)都在空城(3)算而今重到须惊(4)年年知为谁生二、阅读鉴赏(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10题。扬 州 慢 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6“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答案:作者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无生命的事物以人所特有的思想感情,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人民对战争的痛恨与诅骂由此可知。7找出能够贯穿全篇的“词眼”,并说说表现在哪些景物上,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答案:贯穿全篇的“词眼”是上片末句的“空”字。具体表现在:“淮左名都”“春风十里”“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红药独生”。这些景物描写虚实结合,对比鲜明,写出了战后扬州城的空荡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寄寓着词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无限哀叹。 8.杜牧重到扬州为什么会“惊”?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答案:杜牧重到扬州会惊,是因为金兵南侵,造成了昔日繁华的“十里扬州”变成今天的“荠麦青青”。表达了词人对战争的厌倦,对国家残败的伤痛之情。9月亮原本就“无声”,也无冷暖之别,姜夔为何要说“冷月无声”?答:答案:姜夔借助“通感”手法,让触觉感受“冷”与听觉感受“无声”互相挪移沟通,这就强化了读者对冷寂凋敝景象的感受。这里的“冷月无声”是词人主观感受的联想、迁移,是移人情于物象的结果,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10“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几句营造出一个怎样的境界?答:答案:这几句营造了一个凄冷寂寞的境界。二十四桥经历战火,虽仍然幸存,但物是人非,加上冷月无声,令人感到分外凄冷。红芍盛放而无人欣赏,就显得更寂寞。物尚且如此,何况是人?结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江 梅 引姜夔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注】庆元二年丙辰之冬,正值园中腊梅绽放,词人见梅怀念远方的恋人,因作此词。淮南小山(一说刘安)著辞赋招隐士里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1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梅引”,词牌名。“引”表示词的音律特点,意义、用法同李凭箜篌引和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中的“引”。b“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三句,开篇点明主旨,词人感慨人间离别,又见江头梅花,引发了他不尽的相思之情。c“湿红恨墨浅封题”,是说心中充满了离恨,相思的泪水打湿了红笺,冲淡了墨迹,默默将信封好,题字签押,情思低回。d“宝筝空,无雁飞”两句,写恋人曾弹奏宝筝,而今却无处可闻;那些和泪写成的相思,也因无鸿雁传递而难以排遣。解析:选a。a项,“箜篌引”中的“引”是乐府古体诗的一种诗体,滕王阁序中“短引”指序文。12本词在抒发感情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答:答案:直抒胸臆。“人间离别易多时”“忽相思”“漂零客,泪满衣”等句直接抒发伤感和相思情感。虚写(想象)。内容包括梦境和回忆两部分。“几度”句,写两人欢会梦境,“今夜”四句,写另一种梦境,悲欢两种梦境相比,进一步诉述别后对情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俊游巷陌”“旧约扁舟”回忆往昔,表达人事已非,旧约难以实现的悲苦,抒发思念的深切。(答“虚实结合”也可)对比。通过悲欢两种梦境的对比,昔日之欢的回忆和今日孤独的现实对比抒发情感。 (借景抒情、借事抒情、用典,言之成理亦可)三、语言表达13依据“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情景,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话。答:解析:描绘二十四桥明月之夜“昔盛今衰”的情形,表达伤感之情。答案: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之夜,游人极盛,笑语喧哗,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 14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1)描述画面内容:(不超过70字)(2)寓意:解析:漫画内容是反映酒后驾驶酿成车祸的现象,司机虽已多处受伤,但依旧沉浸在醉意之中,仍向护士要高度酒。这则漫画告诉我们饮酒开车容易出车祸,提醒司机们开车不饮酒,珍惜生命。答案:画面内容:一位酒后驾驶者,因肇事被送往医院救护,头裹绷带,神志不清,当医护为他诊疗时,还醉眼朦胧,“意犹未尽”地要求医护:小姐,给俺上瓶高度的(酒)。让医护张口结舌。 寓意:讽刺酒驾者丑态百出,告诫人们: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珍惜生命,关爱生命。15中学准备在全校推广诗歌阅读活动,以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请你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段鼓励学生阅读诗歌的开场白,并在全校大会上发言。要求: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不少于60字)答:解析:重在说明诗歌的文化价值和对我们的有益影响。答案:(示例)各位同学,在华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中,诗歌文化渊源流长,影响深远。诗如茶,品之心旷神怡;诗如酒,饮之顿生雅兴。阅读诗歌能够提高我们的认识,丰富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性情。让我们在诗歌的海洋里扬帆前行,展开一次波澜壮阔的远航吧!冷香飞上诗句试论姜夔词的特色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的词在南宋自成一家,历来备受推崇。张炎词源评为“古雅峭拔”,“读之使人神观飞越”;范成大说白石词“有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陈郁藏一话腴也说白石“意到语工,不期高远而自高远”;戈载宋七家词选更称赞姜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真词中之圣也”;王国维虽觉姜夔词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但也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人间词话)。姜夔精通乐理,作词刻意求工,反复雕琢,推敲字句,追求格律。张炎说他“句法挺异”,并“删削靡曼之词”,在南宋独创一格。影响所及,当时就有史达祖、张炎、王沂孙、周密等,号为“姜派”词人。到了清代,朱彝尊倡导“浙派”词,更推姜夔为其宗师,姜夔在词史上的地位,于斯可见。历来评论姜词的人很多,但论者对姜词的特色却莫衷一是。南宋张炎指出姜词“古雅峭拔”,“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其特色是“清空”;而沈义父乐府指迷则说“姜白石清劲知音,亦未免有生硬处”,其特色是“清劲”;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又说“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其特色是“清刚”;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则云“姜尧章词清虚骚雅”,“白石词以清虚为体”,“白石郁处不及碧山,而清虚过之”,其特色是“清虚”;郭麔灵芳馆词话还说“姜张诸子,一洗华靡,独标清绮,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磐”,其特色是“清绮”。上述诸家的看法可综合成三种意见:其一为清空,亦即清虚;其二为清劲,亦即清刚;其三为清绮。而这三种意见的共同点就是“清”,这是姜词的最大特色。历来词论家都把“清”作为衡量词的最高标准。清代沈样龙论词随笔云:“词不尚铺叙而事理自明,不尚议论而情理自见,其间全赖一清字,骨理清,体格清,辞意清则善矣。”孙麟趾词径提出作词十六字要诀,第一就是“清”;黄图珌看山阁集闲笔更说“字字清新,笔笔芳韵,方为绝妙好词”;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也说“词尚清空妥溜”。姜夔是南宋著名的诗论家,著有白石道人诗说,他虽无直接论词的著述,但从明人杨慎词品所引姜夔评史达祖词的意见中也可以看出,他本人也是强调词要“清逸”的:“史邦卿之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韵。”而我们读姜夔的一些代表词作,也确能感到姜夔词具有“清”的特点,正如吴庠清空质实说中所指出的“白石质外有文,而其传诵之作,又皆有清气往来,此其所以为名家也”。姜夔词具有“清”的特色可成定论,但究竟是清而兼空,还是清而有刚,抑或是清而且绮,正是各家分歧所在。姜词是否有“空”“虚”的特点?张炎词源说得清楚,他提出“清空质实之说”,认为姜夔词清空,吴文英词质实;清空则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质实则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清空的结果是“古雅峭拔”,质实的结果是“凝涩晦昧”。显然,所谓空或虚,是同板滞、堆砌相对而言的,亦即指词作能摄取事物的精神而不胶着于所写对象的外貌,显得飘逸传神而又看不出雕琢痕迹,我们把姜词与吴词对照来看,就可以感到姜词的这一特点。姜词是否有“刚”“劲”的特点?首先,这可以从姜夔对其他作家的师承和借鉴方面说明。姜夔自述早年曾学过黄庭坚、陈师道的“江西诗派”的风格,而“江西诗派”又是师宗杜甫的,在杜甫沉雄劲健的诗风影响下,“江西诗派”作家的诗风大多也是瘦硬挺拔的。姜夔正是以江西诗的瘦硬之笔,来救周邦彦的秾繁密丽的软媚颓风的。其次,姜夔虽是婉约派词人,但这只是就他词的内容而言,在表现手法上,他显然是受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影响,所以周济说他“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这是很有见地的。我们读姜夔的一些艳词,却并不感到有晚唐、“花间”及晏殊的影响,更不同于柳、黄、秦、周的爱情词,姜夔以健笔写柔情,所以沈义父才嫌其“生硬”,“生硬”就是刚劲峭拔,这确是姜词的一大特点。姜词是否有“绮”“艳”的特点?应该说,不唯姜夔,也不唯吴文英,更不唯婉约派,就是豪放派的“苏辛”也避免不了这一点。“词为艳科”,晚唐五代以迄于宋,男女相思离别的内容,几乎成了词这种文学样式所专门表现的题材,可以说,词之有“绮”“艳”的特点,是与生俱来的。黄图珌看山阁集闲笔云:“词虽诗余,然贵乎香艳清幽”,“词之有气,如花之有香,勿厌其秾艳,最喜其清幽”。但姜词的绮、艳又有其特点,正如郭麔所比喻的“如瘦石孤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音服务合作协议书
- 房屋租赁维修合同
- 酒店前台收银系统服务协议
- 提前准备的2025年行政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市的住房租赁合同
- 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估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项目管理服务合同模板
- 行政管理专业的实习与实践经验分享及试题及答案
- 行政人员培训需求分析试题及答案
- 小学生反诈知识宣传课件
- 高血压脑出血专家共识
-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药品解读
- 多因素身份认证
-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家长会课件
-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国铁科法(2017)30号
- 汽车修理厂台账表格范本
- 颜真卿《劝学》ppt课件1
- 400字作文稿纸20x20格A4标准稿纸
- 管道燃气客服员(高级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
- 氢气储存和运输 课件 第1、2章 氢气存储与运输概述、高压气态储运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