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兰亭集序诗海拾贝兰亭诗(其三)王羲之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寥朗无崖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赏析】这是王羲之在兰亭诗会上的诗作。“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感觉,其中“寄畅”二字更将全诗旨意表露无遗:以兰亭山水来“畅情”,摆脱世务俗趣、化解生命悲感,获得身心的轻松愉悦。“寓目理自陈”是全诗的关键之句,“寓目”的皆是景物,陈示的却是深刻的道理。“大矣造化功”以下四句便是诗人所悟之理:万物虽千差万别,但都自然而然,它们都是齐同、平等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都沐浴在灿烂的春阳之下,平等地享受着造物的恩惠,生动繁复,又和谐统一。诗人自然涌起一种万物均齐的情愫;而且感到自己也作为平等的一员回归到这无限和谐之中,与万物相亲。故曰:“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诗人融入忘我的无差别境界之中,真正达到了“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的境界。语林撷英课文名句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作者名言 1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2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3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4少言不生闲气,静修可致永年。5知足一生得自在,静观万类无人为。6观水得其趣,临文畅所言。7文人天趣清犹水,贤者风期静若兰。8世间清品至兰极,贤者虚怀与竹同。9作文当有清气,临事终期虚怀。,学生用书p80)作者卡片姓名王羲之生卒年303361字号称谓字逸少,号澹斋,世称王右军籍贯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相关资料东晋书法家、文学家。有作品兰亭集序等。兰亭集序书法精湛,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背景呈现东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的时期,因政治和玄学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士人不关心现实,他们寄情山水,举止风流潇洒,言谈诙谐随意。而浙江的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因此不少名士隐居在这里,谈玄论道,放浪形骸,王羲之即为其一。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许多名士相聚于兰亭,聚会的起因源于“修禊”这一习俗。当时,兰亭聚会名流荟萃,规模宏大,与会者多达四十余人。他们沿溪流而坐,采取流觞赋诗的方法,流觞所至,即席赋诗。共成诗37首,编为兰亭集。王羲之当场写成了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知识链接序:文体名,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1字音癸丑(u) 修禊(x)流觞(shn)会稽(kui)(j) 激湍(tun) 骋怀(chn)形骸(hi) 趣舍万殊(q) 嗟悼(ji)(do)虚诞(dn) 彭殇(shn) 若合一契(q)2通假字趣舍万殊“趣”通“趋”,取向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地交谈3一词多义(1)一(2)修(3)期(4)致(5)临(6)次4词类活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有贤德的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不知老之将至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老之境流觞曲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游,使放纵;骋,使舒展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等同起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数词作形容词,一样、相同5古今异义例句古义今义以为引以为流觞曲水把作为认为其次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次第较后,第二个;次要的地位所以所以游目骋怀用来表结果的连词怀抱或取诸怀抱抱负,志向抱在怀里;心里存有斯文亦将有感于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文雅6.文言句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句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句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句悟言一室之内省略句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死生亦大矣判断句7成语积累崇山峻岭:高大险峻的山岭。放浪形骸: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学生用书p811什么是“流觞曲水”?我的理解指的是聚会的贤人将盛酒的杯子放在蜿蜒流淌的溪流上游,任其循流而下。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要端起酒杯,饮酒赋诗。2解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字面意思。我的理解原本知道将死与生视为一件事的说法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与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杜撰的。3文脉图示1文章第一、二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名师指津从集会的人员、环境、天气和活动形式方面指明原因。我的理解作者产生“信可乐也”的感受的原因有如下几点: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聚会时的活动高雅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聚会时天气清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原因:一是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二是可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2诗序的第一段写了美景乐事,然而,第三段却由乐写悲,作者的悲叹与上面的叙事有何联系?名师指津结合文本内容,概述作者由“乐”生“悲”的思维过程即可。我的理解第一段写修禊之事,是为了祈福消灾。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健康而快乐地活着,最大的灾莫过于死亡,所以由此想到死亡、生命,想到美的东西包括生命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总要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了浓浓的惆怅和哀痛。3第二段中“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名师指津从结构过渡的角度作答。我的理解这句话是对天气的描写,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而言,上文“暮春之初”交代了聚会的时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对“暮春之初”天气的具体描写。还有,上文所写人们的聚会,如果缺少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样的好天气,便不会尽显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下文的“宇宙”,又由“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而及“俯仰一世”。这些地方都可见作者行文勾连过渡之绵密。4第四段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一步步推进的?名师指津梳理本段的结构层次,说出每层大意即可。我的理解第一步,紧接上段结尾,续谈“兴感之由”,引出“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第二步,提出观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第三步,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并由此而“悲”;最后一步,点出写作此序的主旨:使将来之人了解此时心中的感触。5全文在亦“乐”亦“悲”之中是怎样抒发情怀的?名师指津详细阐述作者“乐”与“悲”两种情感之间的变化过程即可。我的理解本文由“乐”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会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由“乐”而“悲”,由宴会而想到人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悲”随之而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呼应,形成一个整体。 6作者对“老之将至”“终期于尽”慨叹不已,这是不是宣扬一种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名师指津分析要积极向上,应重点简明阐述作者是怎样流露眷恋、热爱人生的情感的。我的理解从作者对这次宴会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可以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文章后半部分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醒的认识,所以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整体基调应该看作是积极的,并不是宣扬人生无为或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本文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有机融合,文笔腾挪跌宕,极富特色。请就此赏析。名师指津要从文章的思路入手,着重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我的理解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平静、闲适。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对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到了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作者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作者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学生用书p83寓情于景,做到更好写法指导寓情于景是一种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间接而含蓄地进行抒情的方式。那么如何更好地做到寓情于景呢?想要做到寓情于景,可采用以下四种修辞手法: 1.运用比喻,寓情于景。这是指作者把山水树木等喻为与之相似的另一事物,从而抒发某种感情。如杨朔的泰山极顶把冉冉而升的旭日比喻为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祖国,抒发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怀。 2运用象征,寓情于景。虽然所写的景物与所要表现的对象在具体形式上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但是它们在某种抽象的精神上有相同之点,这样就可以运用象征修辞手法,把二者结合起来,高尔基的海燕就是运用象征抒情的名篇。 3运用比拟,寓情于景。散文家为了寻找到一条情与景相交的桥梁,常常巧用比拟。如雪浪花用浪花“咬”礁石这个比拟,就很自然而巧妙地达到了借景抒情的目的。4运用通感,寓情于景。通过通感寓情于景能使写景更有诗意,能使抒情更加含蓄。如朱自清的阿河中把阿河的腰肢写成苏州的牛皮糖,这一通感形象地写出了阿河腰肢的柔软,表现了作者对阿河的赞美之情。范文示例酒意阑珊,偶尔拾起的思绪也被窗外的雨打乱。路旁的银杏树冷得直打哆嗦,却又精神百倍。虽不葱郁,但已然没有了冬日秃顶的沧桑,取而代之的是对生命的渴望:枝头早有绿意探出头来,呼吸那久违的空气。柳枝是孤芳自赏了,袅娜风摆,被雨打碎的节奏,看似凌乱却又有致,看似妩媚却不俗气,纯情像害羞的少女,高雅如初绽的牡丹。学会用欣赏的眼睛看世界兰亭集序既可以理解为一篇咏叹山水之美、宴饮之乐的诗集序文,也可以理解为一篇思考人生、感慨生命的哲理散文。人生活在世界上,有许多事物需要我们去寻找,去发现,去品味。要学会寻找风景,欣赏风景,享受生活,赞美生活。文章开头的美景,就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时,我们何不远足“崇山峻岭”,穿行“茂林修竹”;我们虽不是“群贤毕至”,但我们是否能与三五同志,临清流而赋诗,提壶觞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但我们是否能发现“一觞一咏”的乐趣?“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我们是不是也有“信可乐也”的情调?有人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是的,生活需要情趣,美景也需要慧眼。作者在表达对人生的感慨时,也是在强烈的感性下面隐含着对人生的深刻的理性思考他思考到了生命的悲剧性本相,正是这种对生命的悲剧性境遇的认识,使文章弥漫着无尽的悲情,成为文学史上感慨人生的绝响,也激发了我们对生活的珍视。适用话题兰亭随想陈伯齐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题写兰亭集序的兰亭,离绍兴市区约有二三十里。每逢书法盛会,在此“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环境之中,人们着晋服、和晋乐,即兴挥毫,泼墨成篇,那情形大概不亚于“曲阜朝圣”。王羲之的确也是人们所公认的“书圣”。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游龙,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是划时代的作品。宋代文学家曾之国说:“羲之书法,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据史料记载,王羲之幼时说话迟钝,人们并不认为他有才能。王羲之7岁时就跟其父学习表亲卫夫人之书法,自幼勤学苦练,可谓书苑“七龄童”。但只此而已,也是成不了“书圣”的。王羲之没有满足于“七龄童”的那一点功夫,他以后辞官去职,专工书法,独创一格,方开中国书法之一代新风,此所谓“晚乃善”。以上是顺便说说的,无须赘述。我倒是由此想到王羲之的“官运”,感到其中颇有些耐人寻味的东西。据清代吴悔堂老人撰写的越中杂识记载:“王羲之,字逸少,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赈贷。赈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上疏争之,多见从纳。尝殷浩,止其北伐;上书谢安,谏其清谈。众皆韪之。后王述为扬州刺史,羲之耻辱其后,谢病归。”这里的王羲之,是作为官吏而不是作为书圣被记载着的,包括王羲之从当官到辞官的整个过程,其中也透露了王羲之所以辞官的原委。我原以为王羲之的辞官,只是为了能有更多的精力专工书法,看来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十有八九倒是因为他的秉性。你看他一会儿“疏”,一会儿“谏”,一会儿“争”,一会儿“止”,尽管是因为民,尽管其所“疏”所“谏”也曾“多见从纳”,但最终为官场所不容。他的“谢病归”,实在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有人说,文章写得好可以做官,字写得好可以做官,研究历史有成就,也做得官,我看并不尽然。王羲之仅一篇兰亭集序足为千古绝唱,万世楷模,而且官也是做得不错的,但到头来,还是“谢病归”。由此看来,要想在旧官场上混下去,主要的大概还不在于写文章的才气或安邦济世的能力,而是另有其诀窍,其中之一,就是“圆通”二字,这正是王羲之所缺少的。常听人说,书生与官场不相容,这或许是有些道理的。但到底什么是书生气,人多不得其解。近日有友人相告曰:书生气者,认真是也。这真是一语中的,使人顿开茅塞。数数历代当官的书生,不改其认真之秉性的,如陆游、范仲淹,大都官运乖蹇,贬黜的贬黜,免职的免职,其结局几乎是十有八九与王羲之相似。然而,把认真当作书生气而排斥于官场之外,其吏治是不会清明的。【赏评】这是一篇借王羲之的故事谈用人道理的杂文。文章极尽杂文之能事,从兰亭谈起,谈羲之的书法,说羲之的为官,引经据典,旁采博稽。直到行文即将完尽,作者才道出自己的观点:“把认真当作书生气而排斥于官场之外,其吏治是不会清明的。”文章虽然简短,给人的启示却深刻,结尾句如黄钟大吕,警人心智。无现金支付,拥抱美好也要未雨绸缪近日,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刊登了一篇题为你的移动货币不带现金或银行卡在中国生存一天的文章,记录了一位美国记者在北京不带现金、银行卡,只带手机一天生活的体验。这位记者凡遇消费活动即用手机微信支付,居然像带着现金出行一样,一点也没有感到不方便。更让他感到惊奇的是,在北京街头的小吃店里,哪怕是买一个煎饼,都可以用手机支付。对于不少国内读者来说,新闻里的体验描述早已是生活常态。自从手机app普及以后,利用支付宝等程序完成消费,已经成为多数消费者乐于采用的消费模式,该模式在一些大城市里更是出现爆发式增长。现金已经不再是人们消费的“标配”。与这位记者在北京出行一天不用现金相映成趣的是,前不久,几个外地窃贼流窜到浙江杭州行窃,结果连偷三家超市,仅窃得1 000多元现金,以至窃贼惊呼,杭州人都不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础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山南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机电维修岗
- 恒大名都真金板施工方案
- 2025年道教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常州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财务与审计岗
- 山东视唱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律文书机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广电孝感市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答案
- 南充市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库及答案
- 国家能源宜昌市2025秋招化学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我的家乡湖北孝感介绍
- 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
- 秋天的怀念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DB22∕T 2880-2018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规程
- 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申请书
-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13章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 YY/T 0064-2016医用诊断X射线管组件电气及负载特性
- GB/T 3810.7-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7部分:有釉砖表面耐磨性的测定
- GB/T 31155-2014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
- 工程施工停工令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