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六)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悯然(mn)迁谪(zh)湓浦口(pn p) 憔悴(qio cu)b幽咽(y) 掩抑(y)铮铮然(zhn) 嘈嘈切切(zo)c冷涩(s) 嫉妒(j d)重唧唧(j) 钿头银篦(din)d敛容(lin) 红绡(xio)悄无言(qio) 东船西舫(fn)答案c解析a项,憔(qio);b项,嘈(co);d项,悄(qio)。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枫叶狄花添酒回灯转轴拨弦低眉信手b轻拢慢捻间关莺语凝决不通银瓶乍破c整顿衣裳秋月春风暮去朝来呕哑嘲哳d忧愁暗恨年长色衰漂沦憔悴恬然自安答案c解析a项,荻花;b项,凝绝;d项,幽愁。3下列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b.c. d.答案b解析b项,都是判断动词,是。a项,数: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数:名词,数量。c项,轻:形容词,轻轻;轻:动词,轻视。d项,泣:动词,哭泣;泣:名词,眼泪。4下面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明年秋曲罢悯然委身为贾人妇今漂沦憔悴铁骑突出刀枪鸣整顿衣裳起敛容恬然自安因为长句暮去朝来颜色故凄凄不似向前声abc d答案b解析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突出:古义,突然出现;今义,超过一般显露出来。整顿: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的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因为:古义,于是作;今义,表原因的连词。颜色:古义,脸色,容貌;今义,色彩,厉害的脸色或行动。向前:古义,先前;今义,向着前方。5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的一项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 bc d答案b解析正面写琵琶技艺。写琵琶女的身世。6将下面四句诗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字母)唐朝诗人贺知章、王之涣、杜甫、李白四位好友,一次在一起饮酒赏月。席间,有人提出以圆月、酒杯为题联句,联不上者不得喝酒。贺知章先吟出第一句:“_。”吟罢,他斟了一杯酒。王之涣续吟第二句:“_。”随即,他也给自己斟了一杯酒。杜甫先斟了一杯酒,放在自己面前吟道:“_。”下面该李白了,只见他慢条斯理地伸手将三杯酒全端在自己面前一饮而尽,然后哈哈笑着吟道:“_。”另三位诗人大笑不已。a金樽斟酒月满轮 b手举金樽带月吞c圆月跌入金樽内 d一轮圆月照金樽答案dacb解析这四句诗写出了斟酒前、斟酒、圆月照金樽、一饮而尽的过程,选择时要兼顾诗人的动作。如贺知章“吟罢,他斟了一杯酒”,王之涣“续吟”“随即,他也给自己斟了一杯酒”,杜甫“先斟了一杯酒”,李白“伸手将三杯酒全端在自己面前一饮而尽”。二、文本训练7默写出下列句中横线上空缺的诗句。(1)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2)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3)_,铁骑突出刀枪鸣。(4)东船西舫悄无言,_。(5)_,往往取酒还独倾。(6)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_,_。(7)其间旦暮闻何物?_。答案(1)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3)银瓶乍破水浆迸(4)唯见江心秋月白(5)春江花朝秋月夜(6)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7)杜鹃啼血猿哀鸣8阅读琵琶行第1、2两节诗,完成(1)、(2)题。(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诗交代了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答:_(2)“无管弦”三字在情节的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答:_答案(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夜晚)、地点(浔阳江头)、人物(主人和客人)、事件(主人送客人)和环境(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凄凉的基调。(2)“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了铺垫。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这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请按乐曲表现特点的不同填空。“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现了乐声的_ _。“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了乐声的_ _。“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了乐声的_ _。“幽咽泉流冰下难”表现了乐声的_ _。答案粗重轻细流畅冷涩解析利用事物间的相似点来揣摩比喻手法所产生的修辞效果。(2)在琵琶女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奏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动作入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解析从表达情感的角度去思考诗人的写作意图。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任盈盈演奏笑傲江湖曲金庸令狐冲又惊又喜,依稀记得便是那天晚上所听到的、曲洋所奏的琴韵。这一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柔雅致,令狐冲虽不明乐理,但觉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这婆婆所奏的曲调平和中正,令人听着只觉音乐之美,却无曲洋所奏热血如沸的激奋。奏了良久,琴韵渐缓,似乎乐音在不住远去,倒像奏琴之人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细微几不可再闻。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地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箫声停顿良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王元霸、岳不群等虽都不懂音律,却也不禁心驰神醉。易师爷更是犹如丧魂落魄一般。摘自笑傲江湖(三联袖珍本二集)第445页10下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令狐冲(lng h) 令人欣喜(lng)万籁俱寂(li) 几不可再闻(j)b箫声清丽(xio) 间关鸟语(jin gun)雨声萧萧(xio) 凄凉肃杀(s)c清脆短促(cu) 花团锦簇(c)钿(tin)头银篦(bi) 虾蟆(xi m)陵下d群卉争艳(hu) 一曲红绡(xio)商人重利(zhng) 此语重唧唧(chng)答案c解析c项,“促”念c,“钿”作女子饰物时念din,“篦”念b,“虾蟆”念h m,其他三项全对。11有人说“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中的“遥”与“外”应该交换位置,这种看法对吗?答:_答案可以有“对”与“不对”两种意见。认为应该交换位置的:“数里”比“数十丈”遥远。认为不必交换位置的:这里的“遥”,即指相对地“远”,与下文的“外”同义。12第二段最后一个长句子的意境,与琵琶行中哪4个诗句描写的情景相似?答:_答案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1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说“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是因为演奏者的思想性格、情感经历迥异。b第三段描写音乐主要采用侧面烘托和通感的修辞方法。c文中写王元霸、岳不群、易师爷等都不懂音律,但却听得心驰神醉,丧魂落魄,这样描写有点儿自相矛盾。d笑傲江湖曲是小说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所以曲调既粗犷又细腻,既豪放又典雅。答案c解析c项,音乐是最为通用的“语言”,即使不懂音律,只要倾心相听,照样会被感动。四、语言表达14下面两副对联都是有关琵琶行和白居易的,顺序已被打乱,请重新组成对联。枫叶四弦秋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枨触天涯迁谪恨(1)上联:_下联:_堤建西湖心在苍生千秋永祀老诗翁神归东洛笔诤时政万户争传新乐府(2)上联:_下联:_答案(1)上联:;下联:(2)上联:;下联:解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找出结构相同的短语,组合成句,再根据对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字,确定出上下联。15阅读下面的材料,将有关内容压缩成一段介绍“浸月亭”来历的文字。要求:不遗漏要点,不超过80字。九江,古称江州。这里有著名的“周瑜点将台”故址,故址上建有一座亭子,名字叫作“浸月亭”。为什么这座亭子叫“浸月亭”呢?据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唐元和十至十三年(815818)被贬为江州司马时,经常到这座亭子饮几杯酒,赋几首诗,与朋友见面。这期间,他写了著名的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亭子叫“浸月亭”了。答:_答案此亭建在“周瑜点将台”故址。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常在此饮酒、赋诗、会友,其诗琵琶行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句,故此亭名为“浸月亭”。解析此题需要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时要紧扣“浸月亭来历”,以文段后半部分的介绍文字为主。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分布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能够决定花的红色、蓝色、紫色等颜色的差别。这是因为花青素_: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时则是紫色。更令人称奇的是_,比如一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就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发生了变化,_,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答:_答案在不同环境中会形成不同颜色有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数变花青素也就随之发生变化解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和横线前后的内容。这段话主要讲花青素与花的颜色的关系,即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度环境中有着不同的颜色。第处横线,从后面的冒号和随后的三种情况的表述可以看出,此处应该填花青素“因为环境变化而形成不同颜色”之类的内容;第处横线,从后文牵牛花一天的颜色变化可以看出,此处应该填“有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数变”之类的内容;第处横线,从前文的“液泡内ph发生了变化”和后文的“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分析,此处应该填“花青素也会随之变化”之类的内容。励志小语:丢失的牛羊可以找回,但是失去的时间却无法找回。英乔叟一、基础知识“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有关。完成13题。1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d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与意象有关的问题。a、c、d三项虽然无“明月”二字,却分别由“霜影”“玉盘”和“宝镜”写出了“明月”之景,只有b项诗句中无“明月”之景。2“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烟笼寒水月笼沙b明月楼高休独倚c一夜飞度镜湖月 d夜吟应觉月光寒答案a解析互文是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手法。题干中的例句是互文,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烟笼寒水月笼沙”意思是迷蒙的烟雾和皓月的清辉笼罩着寒水和沙渚。3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病西施”,她所吟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此才女是()a史湘云 b林黛玉c薛宝钗 d妙玉答案b解析出自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是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的最后一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美育概念出现较晚,但美育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_。古希腊的柏拉图虽然总体上贬低、排斥艺术和审美,但他在青少年教育上却非常_地利用艺术和审美对孩子进行全面良好的教育。他建议,“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_于优美的作品,(),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吗?”可见,柏拉图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以陶冶他们的心灵。在我国,两千多年前所倡导的“乐教”“诗教”就蕴含美育的基本内涵。西周时期,礼乐便纳入当时的学校教育,统治者重视诗、乐对民众的心灵教化作用,用以保持民风淳朴、_。乐记中强调乐教通过疏导人的心灵来产生潜移默化的感化功能。到王夫之又继承上古以降的“习与性成”思想,强调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不容置疑自觉耳濡目染国泰民安b不容置喙自律耳闻目睹国泰民安c不容置疑自律耳濡目染海晏河清d不容置喙自觉耳闻目睹海晏河清答案a解析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第一处强调美育的重要性不容许怀疑,填“不容置疑”。自觉:自己感觉到,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多用作状语。自律:自己管理、约束自己,多用作谓语。根据句义和语法应选“自觉”。“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闻目睹”指亲耳听见,亲眼看见。第三处,是说优美的作品对人的影响,显然是“耳濡目染”。“国泰民安”指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海晏河清”指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用来形容天下太平。从原文语境来看,第四处侧重“民风”,所以填“国泰民安”。故选a项。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像呼吸优美的作品中的清幽境界b像从清幽境界中呼吸一阵清风c像从优美的作品中呼吸一阵清风d像呼吸一阵清风一样享受清幽境界答案b解析a项,“呼吸清幽境界”搭配不当。c项,“像从优美的作品中呼吸一阵清风”,括号前已经把青年所处的“优美作品营造的境界”比作“风和日暖的地带”,故选项中“优美的作品”与前面不连贯。d项,“像呼吸一阵清风一样享受清幽境界”,选项中“享受清幽境界”与后文的内容不连贯。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教育,以陶冶他们的心灵。b柏拉图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以陶冶他们的心灵。c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以陶冶他们的心灵。d柏拉图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教育,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以陶冶他们的心灵。答案c解析句中存在两处语病,一是“美育教育”重复赘余,“美育”就是“审美教育”,“美育”后面不能再加“教育”;二是语序不当,应先“重视”,才能“提倡”。a项,“美育教育”重复赘余;b项,“重视”与“提倡”的语序不当;d项,“重视”与“提倡”语序不当,“美育教育”重复赘余。故选c项。二、名句名篇默写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2)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答案(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三、诗词鉴赏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1)此诗颔联以_和_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答:_答案(1)屈原白居易(2)内容:漂泊的旅思;谪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特点: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以“羁绪”领起全篇。解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时应注意,首先要结合注释中创作背景的提示进行文字的理解和内容的梳理,画出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其次再结合诗中运用的典故、表现手法,更细致具体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再次针对题目要求进行解答。根据注释中王寂被贬官的创作背景,以及颔联中屈原被流放行吟泽畔、白居易被贬九江郡作琵琶行的典故可推知首联中撩人的羁绪源于作者漂泊的旅思和谪官的愁思。颈联、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秉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坐月子营养饮食搭配指导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生物识别技术在智能工厂生产质量监控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广播影视行业媒体融合与短视频平台的融合发展报告
- 2025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宣传日活动创新与推广实践报告
- 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在城市物流配送新能源车辆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海参养殖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端家具制造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云对象存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考点解析-吉林省公主岭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位置与坐标)汇编同步测试试题(解析版)
- 考点解析广东省普宁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一元一次方程)汇编定向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个人替公司代付协议
- 20CS03-1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
- 图纸保密协议范本
- 心肺复苏术英文课件
- 关于房产权属的案外人执行异议申请书
- 文化长廊、荣誉墙施工方案(技术方案)
- (新版)职业健康综合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更换双电源更换施工方案
- 煤化工气化工艺系统知识课件
- 创业指导师(二级)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